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主

時間到了建興八年的冬月,這天我正在御書房中看奏摺,安公公送來一封錦衣衛剛剛送到的密報。我一看,上面寫的是吳國的消息。吳國大將軍陸遜指揮着吳軍猛攻壽春府,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後,拿下了壽春府,曹爽和夏候霸二人帶着殘兵退到了汝陰郡,和那裡的張遼之子張虎合兵一處以抗吳國大軍。

看完這封密報,我知道,是我這大半年對吳國並沒有什麼軍事上的行動,讓吳國以爲我不會繼續與吳國爲敵,故此陸遜纔會轉向魏國而攻之,這也正是我求之不得的結果。吳、魏二國打得越狠越好,二敗俱傷正是我希望看到的局面。

魏國這一敗,壽春府一失,則揚州大半歸吳國所有。魏國如不甘心,勢必往揚州增兵,那我蜀國所面對的壓力就會小上很多,就是不知孔明會不會趁機再次對魏國發起攻擊了。想到這我問安公公道:“安公公,此密報諸葛丞相知否?”安公公答道:“回陛下,錦衣衛並未把此密報報與諸葛丞相,然渚葛丞相應對此事知之。”

我想了一下後說道:“命錦衣衛把此密報送於諸葛丞相、前將軍劉巴和軍師將軍司馬懿三人處,並傳朕旨意:朕授三人當機直斷之權,遇事不用再向朕稟報。”安公公領命去通知錦衣衛辦理此事。我卻在想:“不知這三人得到我這道旨意會如何行動?在我看來最有可能行動的就要算司馬懿了,因爲司馬懿一直在做着攻打江夏和柴桑二郡的準備。

二十多天後,已是臘月中旬,我正在忙着過年之事,錦衣衛的密報又送到了我的案頭。看了密報,和我的猜測完全相反,劉巴和司馬懿二處都沒有動靜,反而是孔明指揮着張苞率領二萬軍士從南陽城出兵,配合許昌府出兵的楊儀、王平二將率領的三萬軍士,對魏國的葉城發起了進攻。

葉城位於許昌和南陽城之間,是一個較小的縣城。可這個小縣城正堵在許昌府和南陽城之間,隔斷了二城之間的聯繫。而此城離汝陽郡也不太遠,以前之所以未對其進行攻打,是孔明怕吳國誤以爲他要攻擊汝陽郡。如今吳國己攻下壽春郡後,這葉城就不再重要,此時攻下它吳國也不會因此而有懷疑。

這葉城只有張虎手下的一名偏將領着一萬魏軍守衛,如今在楊儀、王平和張苞的五萬大軍二面夾擊之下,應該是守不了幾天,我看不透的是孔明攻下了葉城後會如何行動。他是會攻擊魏國的汝陰郡,還是會南下攻擊吳國的汝陽郡。不過孔明有他自己的想法,我要做的就是不論他如何行動,我都給他最大的支持。

果然三天後錦衣衛就又有密報送來,楊儀所領之蜀軍只用了三天,就以極小的傷亡攻下了葉城。一萬魏軍降者過半,那偏將也降了我蜀國。我暫時顧不上這些,因爲安公公剛剛報告我,李勝的商隊已經回到了成都府。

這對我來說是個喜訊,因爲李勝的商隊每次都會給我帶來豐厚的收益,這次能有多少收益呢?我正準備去一次“廣隆昌”,安公公就來稟報,門外有典曹都尉、關中侯李勝求見。我一聽忙命安公公宣其進見。

李勝進了御書房後,施了一禮說道:“恭喜陛下,小的此次前往西域的商隊不僅獲利彼豐,還爲陛下來回了一位龜茲國的公主殿下。”李勝的話把我說的愣住了,公主殿下?啥意思?是龜茲國的使者,還是有別的含義?我忙問道:“李勝,你帶回龜茲國的公主是何用意?”

李勝答道:“陛下莫急,待小的細細說來。小的這次帶領商隊前去西域各國,在龜茲國時,受龜茲國王白勒所邀進宮飲宴。酒宴之上有一蒙面女子坐於龜茲國王身側,龜茲國王言及乃是龜茲國公主殿下名曰阿利古麗。此女通漢話,其間不時詢問小的有關漢人之事,還問及陛下之身世。

小的自是讚頌陛下以年少登基,只用數年便使我蜀國強大無比,如今蜀國已是第一富強之國,統一三國指日可待。並假以陛下之名獻上禮物。不曾想第二日龜茲國王又請小的入宮,對小的言道欲與龜茲國公主嫁與陛下,以休二國萬世之好。小的豈敢爲此事作主,忙再三推脫。

可那龜茲國公主阿利古麗突然從幕後走出,言非陛下不嫁,小的如若不帶他回國,那小的商隊將都不予回國,故此小的無奈之下才攜此龜茲國公主阿利古麗回至成都府。小的自做主張,還請陛下恕罪。”

聽完了經過,我是哭笑不得,問道:“那如今那龜茲國公主在何處啊?”李勝答道:“小的己把公主及隨行之人皆安置於鴻盧寺之館役之中,小的先來請陛下示下。”我氣的罵道:“還示何示啊,你把人都給朕帶來了,朕難道還能再把她給送回龜茲國嗎?此事你要朕如何處置?”

李勝嚇得一下跪了下來說道:“小的該死,請陛下恕罪。”這時旁邊安公公過來勸我道:“陛下息怒,老奴見陛下每日心憂國事,登基數年,宮中只有一後二妃,實是少之又少。如今這龜茲公主找來,陛下不妨納之爲妃,喜之則多寵,厭之則遠離即可。

如此又可與那龜茲國交好,又可安此女之心,豈不是兩全齊美之事?至於李勝這狗才,競然大膽若斯。然陛下念其亦是無奈,且這幾年爲陛下四處奔波,就饒了他這一回吧。”

我聽了安公公的話點了點頭,對李勝說道:“李勝,朕念你一直爲陛東奔西跑,立下過不少功勞,這次就不罪於你,下次萬不可再有此事發生。你起來吧。”李勝磕頭謝恩之後,才站了起來。我又問道:“李勝,你此次前往西域收益如何?其他商家又收益如何?”

李勝滿臉喜色的答道:“啓稟陛下,這正是小的今日求見陛下的第二事,小的此次商隊所獲利益比往日高出五成,達六十萬銀幣之多。而其餘商家獲利也在三、四十萬銀幣之間。這還不算龜茲國公主所攜之二十車陪嫁之物和百匹西域寶馬。”

李勝的前一句話讓我十分高興,可後一句話卻讓我一頭黑線。又發做不得,那哭笑不得的樣子,倒是讓安公公私下笑得肚疼。

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寨第一百六十一章 債券第一百五十五章 防守第七十四章 再攻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十六章 讚許第九十二章 江陵第一百四十三章 越權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十二章 香菸第七十五章 整軍第十六章 讚許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一百二十七章 商人第四十七章 孟節第一百五十一章 結案第六十一章 坐鎮第一百三十八章 攻魏第四十九章 定計第七十二章 敗仗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娶第三十一章 軍校第一百二十二章 紡機第二章 丞相第六十一章 坐鎮第一百四十二章 影響第十一章 條例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防守第九十九章 談判第二十九章 朝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魯王第五十章 會面第五十一章 朋友第五十三章 過年[一]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七十一章 新法第六十五章 長安第四十一章 婚約第四十章 琪兒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九十九章 談判第一百四十三章 越權第一百三十七章 陵園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吳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敵第四十五章 路上六十二章 大捷第七十六章 立志第四十八章 夜談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五十二章 封官第五十六章 樂園第四十八章 夜談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一百零一章 水軍第五十九章 火炮第五十五章 新幣第一百五十章 鳴冤第一百章 平靜第十章 見官[下]第二十二章 張苞第十七章 同學第五十章 會面第一百二十九章 擴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攻魏第七十七章 回蜀第十八章 教師第七十一章 新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進獻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七十五章 整軍第六十四章 圍困第一百二十二章 紡機第九十九章 談判第八十三章 閱兵第十五章 準備第九十三章 進攻第九章 見官[上]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第八十三章 閱兵第十四章 測試第一百一十九章 活字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敵第八十三章 閱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活字第一百一十八章 教育[上]第四十七章 孟節第一百零八章 決戰[下]第三十一章 軍校第五十一章 朋友第三十三章 典禮第十九章 火柴第四章 造紙第一百六十章 用度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教育[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計
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寨第一百六十一章 債券第一百五十五章 防守第七十四章 再攻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十六章 讚許第九十二章 江陵第一百四十三章 越權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十二章 香菸第七十五章 整軍第十六章 讚許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一百二十七章 商人第四十七章 孟節第一百五十一章 結案第六十一章 坐鎮第一百三十八章 攻魏第四十九章 定計第七十二章 敗仗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娶第三十一章 軍校第一百二十二章 紡機第二章 丞相第六十一章 坐鎮第一百四十二章 影響第十一章 條例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防守第九十九章 談判第二十九章 朝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魯王第五十章 會面第五十一章 朋友第五十三章 過年[一]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七十一章 新法第六十五章 長安第四十一章 婚約第四十章 琪兒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九十九章 談判第一百四十三章 越權第一百三十七章 陵園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吳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敵第四十五章 路上六十二章 大捷第七十六章 立志第四十八章 夜談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五十二章 封官第五十六章 樂園第四十八章 夜談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一百零一章 水軍第五十九章 火炮第五十五章 新幣第一百五十章 鳴冤第一百章 平靜第十章 見官[下]第二十二章 張苞第十七章 同學第五十章 會面第一百二十九章 擴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攻魏第七十七章 回蜀第十八章 教師第七十一章 新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進獻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七十五章 整軍第六十四章 圍困第一百二十二章 紡機第九十九章 談判第八十三章 閱兵第十五章 準備第九十三章 進攻第九章 見官[上]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第八十三章 閱兵第十四章 測試第一百一十九章 活字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敵第八十三章 閱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活字第一百一十八章 教育[上]第四十七章 孟節第一百零八章 決戰[下]第三十一章 軍校第五十一章 朋友第三十三章 典禮第十九章 火柴第四章 造紙第一百六十章 用度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教育[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