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教育[上]

當司馬懿攻下桂陽郡的捷報送到我這時,朝中的各個部門已經開始正常運作,這封捷報是由兵部轉呈到我這的。我先是分別給劉巴和司馬懿去信褒獎了他們一番後,又讓他們嚴守領地,訓練軍士,不要再主動的進攻吳國。隨後又讓兵部尚書李嚴給司馬懿發去獎賞,並又向二人傳下相同內容的軍令。

此時的蜀國幾處前線都在與敵相持,戰事也暫時停了下來。對於前線的這些主將的能力,我是很放心的,無論是馬超、李恢,劉巴、姜維還是司馬師、諸葛喬,都在征戰中證明了自已的能力,孔明和司馬懿就更不用說了,只是我已經把蜀國能征慣戰的將領都用在前線了,內部只剩下趙雲這位老將和向寵二人在穩定四方。

我實實在在的感覺到了這時蜀國的人才上的匱乏。要想有所改變,培養人才,選撥人才是當務之急。之前我就有了舉行科舉的想法,現在這個想法就更爲強烈了。要舉行科舉,前提是要有大量的讀書之人,而現在我雖然知道在成都府有了不少的新式學堂,可較果如何?全國的情況如何?我就不太瞭解了。

爲此我找來了新任的國子監祭酒李撰。通過在御書房中和李撰的一番對答,我才瞭解了蜀國如今的教育狀況。成都府中有新式學堂十處,這十處學堂的學長都是當年我在宮中教過的那些孩子。當年因我要南下,沒時間再教這些孩子,所以十六個學生中,只在宮內留下了劉泉和李梅二人,其餘的十四個孩子都給了一筆錢放出宮去了。

沒想到的是這十四個學生全部用這筆錢辦起了同宮裡一樣的學堂,還包括二處女子學堂。其中以黃貴所辦學堂規模最大,已有六百學生在他的學堂內上學。成都府外只有三個州府有這樣的新式學堂,也是我的三個學生回到祖籍後辦起來的。經過了幾年的發展,成都府的新式學堂已經漸漸取代了老式的官學。可成都府以外仍然以老式官學爲主。

學堂中培養的孩子,一多半也在學堂中擔仼師長,少部分回到家族中做事。聽了李撰的一番話,讓我瞭解了蜀國的教育現狀,我當時就要求李撰在蜀國範圍內大辦新式學堂,漸漸取代老式官學,學堂中所用之課本也要由國子監統一印製。所需錢糧我會去和戶部尚書杜微去說,讓他支持。李撰得到了我的授意後,告退去着手去辦此事。

李撰走後,我坐在書桌後,半天沒有說話,我在自責這幾年來我的確疏忽了許多事。這時安公公走了過來問道:“陛下,您這是怎麼了?老奴見您似乎精神不太好,是否要休息一下?”我沒有回答安公公,只是自言自語的問道:“朕這幾年競然疏忽了當年的那些學生,朕是不是太薄情了?”

安公公聽明白了我的話說道:“陛下切莫過於自責,陛下日理萬機,處理的都是軍國大事,那些不過是些孩子,陛下一時想不到也是正常的,何況老奴用了宮內作坊所得之一部,在幫着這些孩子。”安公公的話給了我一個驚喜。我對宮中作坊所得利益,從未過問過,一方面是我對安公公比較信任,一方面我對線財也沒什麼慾望,只要有事時能有錢用就行。

今天聽到安公公說拿出宮中作坊的利益來幫補那些孩子,不由的高興的說道:“安公公此舉大善也!以後仍需如此,朕有思慮不周之處,你當提醒於朕纔是。午後,你陪朕去看看那些孩子和他們所辦之學堂,記得備些禮品。”安公公自然答應下來。

下午,我坐上御駕,在安公公的陪同下出宮而去。我去的第一處就是黃貴處,車駕剛到了學堂門前,我就聽見學堂內傳來了孩童清脆的讀書聲。我下了車子,示意侍衛等在門口,只帶着安公公向學堂內走去。

進了掛着“學堂”二字門匾的大門後,我看到這座學堂還真不小,除了有一個和宮內學堂差不多的操場外,還有五排瓦房,一排是宿舍和辦公室,另四排都是教室。讀書聲正是從教室中傳來,聽內容是我以前編的《三字經》。我和安公公往那幾排教室走去。

我們剛來到第一排的辦公室前,從辦公室內走出一年青人。這人見到我和安公公這二個身穿常服之人,打量了一下後,疑惑的問道:“二位是何人?來此何干?”我笑着答道:“你是這裡的師長嗎?我今日來找黃貴學長。”那年青人一聽是找黃貴學長,臉上的疑惑盡去,答道:“我是這裡的數學老師,黃貴學長正在上課,你們進屋稍等,他一會下課後就回來了。”說完引着我們走進了掛着“學長室”牌子的辦公室。

我走進辦公室後,看到的是一間整潔而淡雅的房間。房間內沒有什麼裝飾物,一張書桌,幾把椅子,書桌上整齊的放着幾本書和筆、墨、紙、研,桌子後是一面牆的書架,擺放着書籍。正面的牆上有一副字,寫着“厚德載物”四個隸書大字。

我在椅子上坐了下來,坐桌上拿起一本書一看是一部鄭玄所寫的《論語注本》,我坐在椅子上看了起來,安公公立在我身後。過了一會,聽見外面傳來敲鐘聲,聽着這熟悉的鐘聲,我知道下課了,果然屋外傳來喧鬧聲。不一會門外那年青人的聲音響起:“黃學長,有人找你,我引到你的辦公室去了。”另一個熟悉的聲音也響起來:“啊,我知道了,謝過李老師。”

接着房門打開,一個人走了進來。我朝進來的人看去,此人正是黃貴,雖有六年未見,黃貴已長成了二十歲的青年人,可必競朝夕相處了一年多,我一眼就認出了他來。黃貴進門見到我和安公公,愣了一下,似乎不取相信,等反應過來後,一下顫抖着跪在了我的面前,嘴裡喊着:“恩師在上,學生黃貴叩見恩師!”說着連磕了幾個頭。

我忙扶起黃貴,此時的黃貴已是淚流滿面。我的眼睛也有些發澀,問黃貴道:“好幾年了,我這個當老師的都沒能來看看你,你不會怪我無情吧?”黃貴低頭說道:“學生不敢,恩師所操心的皆是國之大事,學生眼見我蜀國越來越好,越來越強盛,心中只爲恩師而自豪。學生也曾想去拜見恩師,卻怕打擾了恩師,且學生所做之事簡陋,也實在無顏面對恩師。”

第一百七十章 招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砂糖第一百一十五章 取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六十三章 奇襲第四章 造紙第六十三章 奇襲第七十章 反攻第八十五章 遊園第四章 造紙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十七章 同學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陽第三十三章 典禮第六十一章 坐鎮第二十章 火藥第二章 丞相第四章 造紙第五十二章 封官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第十九章 火柴第三十四章 械鬥第七十一章 新法第九十六章 新艦第三十章 南征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雨第六十七章 名聲第二十九章 朝會第八十五章 遊園第四十九章 定計第四十八章 夜談第九十三章 進攻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一百章 平靜第八十六章 商隊第一百四十章 晉陽第二十七章 遊街[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山越[下]第五十六章 樂園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娶第十九章 火柴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利第四十四章 南行第五章 改變第一百四十一章 旱災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寨第十九章 火柴第一百一十七章 變革第一百二十五章 遊園第六十六章 救濟第六十章 太子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六十七章 名聲第一百七十章 招兵第二十七章 遊街[三]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十一章 條例第一百四十一章 旱災第一百五十章 鳴冤第六十一章 坐鎮第一章 穿越第二十三章 後宮第一百三十八章 攻魏第九十五章 相持第四十九章 定計第十九章 火柴第六十五章 長安第一百一十章 捷報第九十三章 進攻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七十四章 再攻第一百三十五章 府庫第一百二十二章 紡機第三十一章 軍校第一百四十九章 公祭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第九十八章 吳使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計第六十九章 攻城第四十三章 趙廣第十八章 教師第一百三十章 升遷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第一百七十六章 魯王第一百五十五章 防守第一百一十二章 山越[下]第一百三十章 升遷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吳第九十九章 談判第七十一章 新法第九十二章 江陵第九十六章 新艦第一百六十二章 砂糖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七十三章 援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教育[上]第一百七十章 招兵
第一百七十章 招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砂糖第一百一十五章 取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六十三章 奇襲第四章 造紙第六十三章 奇襲第七十章 反攻第八十五章 遊園第四章 造紙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十七章 同學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陽第三十三章 典禮第六十一章 坐鎮第二十章 火藥第二章 丞相第四章 造紙第五十二章 封官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第十九章 火柴第三十四章 械鬥第七十一章 新法第九十六章 新艦第三十章 南征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雨第六十七章 名聲第二十九章 朝會第八十五章 遊園第四十九章 定計第四十八章 夜談第九十三章 進攻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一百章 平靜第八十六章 商隊第一百四十章 晉陽第二十七章 遊街[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山越[下]第五十六章 樂園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娶第十九章 火柴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利第四十四章 南行第五章 改變第一百四十一章 旱災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寨第十九章 火柴第一百一十七章 變革第一百二十五章 遊園第六十六章 救濟第六十章 太子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六十七章 名聲第一百七十章 招兵第二十七章 遊街[三]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十一章 條例第一百四十一章 旱災第一百五十章 鳴冤第六十一章 坐鎮第一章 穿越第二十三章 後宮第一百三十八章 攻魏第九十五章 相持第四十九章 定計第十九章 火柴第六十五章 長安第一百一十章 捷報第九十三章 進攻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七十四章 再攻第一百三十五章 府庫第一百二十二章 紡機第三十一章 軍校第一百四十九章 公祭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第九十八章 吳使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計第六十九章 攻城第四十三章 趙廣第十八章 教師第一百三十章 升遷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第一百七十六章 魯王第一百五十五章 防守第一百一十二章 山越[下]第一百三十章 升遷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吳第九十九章 談判第七十一章 新法第九十二章 江陵第九十六章 新艦第一百六十二章 砂糖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七十三章 援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教育[上]第一百七十章 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