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攻魏

我和幾位大臣商議了半天,也沒能商量出一個對策來,我一想,也不能怪這幾位大臣無用,必竟他們都是一些正人君子,而我前世也只是個大學生而已,太過腹黑之事並非我們所能想到。又一想,或者不用理他,後世有一句名言叫“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這句話放到現在也合適。

吳國若是過份了,乾脆就全面攻擊他,等滅了吳國,自然就沒有那些問題了。想到這我說道:“既然已經和吳國交戰了,那就不要去考慮吳國會怎麼說了,反正和吳國交戰是遲早之事,如今是要讓劉巴將軍和司馬懿將軍小心吳國的反擊和報復。”

衆臣聽我這麼一說,也沒有什麼更好的主意可用,便只能如此了,隨即衆臣告退而去。我在御書房中和衆臣商議的同時,吳王孫權正在大殿上大發雷霆之怒。孫權一面在大罵蜀國不講信義,競然偷襲汝南郡,一面又要傳旨,命陸遜暫緩攻魏,發兵重奪汝南郡。

孫權手下的文臣武將見孫權怒不可遏的樣子,誰也不敢出班勸告,於是一封聖旨就送到了陸遜手中。陸遜的二十萬吳軍,此時已有朱恆帶走十萬進攻魏國的荊州,手上只餘十萬人馬,得了孫權的旨意後陷入了二難之境。一面是魏國的汝陰郡尚有數萬人馬,一面是諸葛瑾困守在項城的二萬人馬急等支援。

陸遜權衡了半天后,才命一員副將領四萬吳軍至合肥,然後命其領軍一萬守合肥,而原合肥守將偏將軍全琮領手下二萬軍士並前去的三萬軍士共五萬人馬前往項城支援諸葛瑾,並相機重奪汝南郡。這四萬人馬一離開後,陸遜手上只有六萬人馬,攻擊是不行了,只能堅守淮南郡。

全琮得了將命,不敢怠慢,急急的點齊五萬人馬,匆匆住項城而去不提。孔明這時坐鎮許昌城中,眼光自然的放到了身邊的魏國譙郡和陳留二城上。譙郡在許昌府和汝陰之間,離許昌府更近一些,只有一百二十餘里。而陳留則在官渡的側後方,離官渡只有一百餘里。

原來未攻黃河對岸之魏營時,官渡營寨中有蜀軍十萬人,陳留的一萬魏軍自顧尚且不及,自是不敢來攻,而今官渡營寨中之蜀軍盡出黃河北岸,營寨中只餘一員偏將領軍五千守衛,若守陳留之魏將大膽偷襲官渡之營寨,則蜀軍或會失守官渡,如此則黃河北岸之十萬蜀軍盡成孤軍。

雖然守陳留之魏將未必敢如此,然孔明卻擔心有萬一,所以孔明就把陳留當做了首取之目標。孔明在許昌城守府中升帳議事,環顧左右言道:“吾今欲提兵三萬,去取陳留城。諸位何人敢去?”帳下走出一人道:“丞相,未將討令出戰。”孔明一看是左將軍加都亭侯袁琳。

孔明喜道:“原來是袁將軍討令,吾準了。”於是發下令牌命左將軍加都亭侯袁琳爲主將,裨將軍杜義、武略中郎將杜祺爲副將,點兵三萬並威武大將軍炮十門即刻出發攻擊陳留城。袁琳拿了令牌和杜義、杜祺二人點齊軍馬,出城而去。

陳留有人去攻了,還有譙郡一地。譙郡要比陳留大了不少,城池也相對堅固,城中更有樂進之子偏將軍樂琳領二萬魏軍防守。孔明又往左右看了看,只有老將吳懿穩重一些。便點將道:“右將軍吳懿何在?”吳懿出班答道:“未將在。”孔明說道:“命你爲主將,高翔、吳班爲副將,領軍五萬並威武大將軍炮四十門攻擊譙郡城。”

吳懿答道:“未將遵令。”當場拿了令牌和高翔、吳班二人前去點兵出征。孔明此時點完兵將後說道:“二處已去八萬人馬,城中只餘二萬軍士,各位當謹慎小心,嚴守各處,以防變亂之事。”衆將齊躬身答道:“謹尊丞相之令。”孔明這才讓衆人散去。

左將軍加都亭侯袁琳本是好戰之人,一身武藝確實了的,可在孔明軍中,總是沒有單獨領軍的機會,今日得了軍令,可獨領一軍前去攻擊陳留城,自是萬分高興。與杜義、杜祺二將點齊人馬後,令杜祺領軍三千爲先鋒,自已爲中軍,杜義領軍三千爲後軍,一路殺奔陳留城而來。

從許昌至陳留也只有一百一十里地,這百十里地大軍傍晚時已至陳留城下。袁琳到了城下後,見天色已晚,便在離城十里之外紮下營寨。衆軍吃過飯食之後,袁琳立於中軍帳前,看着夜色中的陳留城,盤算着明日攻城之事。就在此時,突然一陣狂風捲來,一下就把中軍帳前的“袁”字大旗卷落於地。

袁琳臉色一變,急喚杜義、杜祺二人進入中軍帳中。三人在中軍帳中商議了一番之後,杜義、杜祺二人得令而去,袁琳也在中軍帳中,傳出幾道軍令。入夜之後,蜀軍營中一片靜寂,只有更鼓之聲。營寨門口的值守之人也是昏昏欲睡。不知不覺中,空中開始飄下雨絲,陣陣亂風吹得火把忽明忽暗。

蜀軍營寨外此時竟悄無聲息的出現了一支魏軍,爲首的魏將在蜀軍營寨外仔細的看了半天,沒發現異常之後,一揮手,有弓弩手射出了幾支弩箭,蜀軍營寨門口的幾名值守之人連喊聲都沒發出,便到在了地上。魏將見值守之人倒下,又是一揮手,魏軍便悄悄的殺進了蜀軍營寨。

魏將帶着軍士一直摸到了中軍大帳外,仍然幸運的沒有被蜀軍發現。在中軍帳外,魏將看見中軍帳中,一員蜀將正端坐於桌案之後,持書而讀。暗自大喜的魏將,不再隱藏,大喊一聲:“殺!”便衝向了中軍大帳。可是衝到離中軍大帳只有十來步遠時,只覺得腳下一空,還沒有反應過來,人已向下落去。

這時,中軍大帳周圍出現了無數的燈籠、火把,中軍帳中之蜀將哈哈大笑着走了出來說道:“某已算定汝會前來偷營劫寨,已在此等候汝多時了。衆魏軍面面相覷,有一校尉還待廝殺,營中一聲號炮,營外又殺出一隊蜀軍,二萬蜀軍把幾千魏軍團團圍在了蜀軍軍營之中。

第六十四章 圍困第四十九章 定計第五十三章 過年[一]第八十六章 商隊第一百二十七章 商人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商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懲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郡第一百二十章 書本第一百三十六章 復奪第九十三章 進攻第二十五章 遊街[一]第八章 出宮<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一百四十八章 黎陽第一百一十章 捷報第一章 穿越第二十八章 春天第四十七章 孟節第三十二章 馬超第四十九章 定計第十九章 火柴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三十三章 典禮第十二章 香菸第一百四十八章 黎陽第五十章 會面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困第十一章 條例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雨第七章 出宮<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一百五十四章 破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公祭第一百七十章 招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砂糖第一百三十六章 復奪第一百六十章 用度第二十九章 朝會第六十章 太子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一百一十二章 山越[下]第十八章 教師第八十章 練兵[下]第四十五章 路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旱災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犬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二十二章 張苞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計第七十章 反攻第九十四章 許昌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七十九章 練兵(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影響第三十九章 試刀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坊第九十七章 李勝第一百三十四章 請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九十七章 李勝第十九章 火柴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一百五十五章 防守第一百五十七章 香水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懲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娶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兵第六十六章 救濟第一百六十章 用度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九十四章 許昌第二十九章 朝會第八十七章 比試第九十六章 新艦第八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零三章 馬鈞[下]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十二章 香菸第五十七章 準備第四十章 琪兒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陽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吳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二十九章 朝會第六十六章 救濟第二十九章 朝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越權第五十四章 過年[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結案第一百五十七章 香水第三十章 南征第九章 見官[上]第一百五十章 鳴冤
第六十四章 圍困第四十九章 定計第五十三章 過年[一]第八十六章 商隊第一百二十七章 商人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商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懲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郡第一百二十章 書本第一百三十六章 復奪第九十三章 進攻第二十五章 遊街[一]第八章 出宮<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一百四十八章 黎陽第一百一十章 捷報第一章 穿越第二十八章 春天第四十七章 孟節第三十二章 馬超第四十九章 定計第十九章 火柴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三十三章 典禮第十二章 香菸第一百四十八章 黎陽第五十章 會面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困第十一章 條例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雨第七章 出宮<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一百五十四章 破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公祭第一百七十章 招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砂糖第一百三十六章 復奪第一百六十章 用度第二十九章 朝會第六十章 太子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一百一十二章 山越[下]第十八章 教師第八十章 練兵[下]第四十五章 路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旱災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犬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二十二章 張苞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計第七十章 反攻第九十四章 許昌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七十九章 練兵(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影響第三十九章 試刀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坊第九十七章 李勝第一百三十四章 請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九十七章 李勝第十九章 火柴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一百五十五章 防守第一百五十七章 香水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懲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娶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兵第六十六章 救濟第一百六十章 用度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九十四章 許昌第二十九章 朝會第八十七章 比試第九十六章 新艦第八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零三章 馬鈞[下]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十二章 香菸第五十七章 準備第四十章 琪兒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陽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吳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二十九章 朝會第六十六章 救濟第二十九章 朝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越權第五十四章 過年[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結案第一百五十七章 香水第三十章 南征第九章 見官[上]第一百五十章 鳴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