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城稻。
謝珏神色收斂,在椅子上坐下,沉聲道:“說。”
民以食爲天,糧食是國家立足之本,和邊防一樣,都是重中之重。
前朝末年,戰火紛飛了幾十年,大地蒼茫,人口凋零,宋朝立國之時,全國的人口不過兩千多萬。
當時立下的國策便是修生養息,關於拓荒和人口方面,都有極爲優惠的法令。
這麼些年下來,耕地增加了五分之一,人口卻是翻了六倍有多。
雖然糧食增產也很多,但是一億多人口,一旦像去年那般發生災禍……
就算不發生災禍,每年邊軍的糧草也不能給足。
當年先太子一心是想再拓荒,開墾田地面積來增加產量,他原也認爲應該如此,但是跑了這麼多年海,特別是自己跟那些老農們溝通後,他的想法改變了。
宋國大地一直是農耕之地,當地的居民有非常強烈的故土之念,除非是生死存亡沒法子,一般都不會離鄉背土,讓他們去異鄉開墾荒田難度很大。
他們寧願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上細耕細作,提高產量來彌補田地的不足。
而在江南這裡,這一點特別明顯。
比起北方,江南的糧食畝產要高上一倍,就是因爲這裡的農民將耕田做成了一種藝術。
他在看到之後,便有了另外一個想法。
如果不能開墾更多的良田,那麼便提高畝產吧。
而提高畝產,不光是在水利,施肥,細耕這方面下功夫,更重要的是,種子的品種。
就比如占城稻,成熟期要比宋國的稻米短得多,雖然從氣滿!那些老農說,再有幾日,便能全部成熟,他們估計產量不會比江南的稻穀低,而且,現在成熟,便可馬上種下種子,下一約是九月成熟,然後,就可以種蘿蔔芋頭山藥那些根莖作物,主子,如此一來,咱們一畝田可以得別處四倍的產量。”
謝珏接過那稻穗放在手中搓捏了一下,看着從穗裡滾落出來的帶了一些淡黃色的長條形果實,面上的喜色亦是有些忍不住。
原來,結症在這裡!
這些占城稻,要水!
是了,占城也好,交趾也好,都是多雨之地,他們那雨一下,連着兩個月都不會停,所以,當時他偷偷的帶人潛入稻田去看的時候,只以爲那些田裡的水是雨水集結,卻是沒有想到,那個地方的作物,自然是要適應當地的天氣,它們不光是適應了雨水,還是因雨水而生長的。
“主子,咱們那兩處這次可以收到近萬擔,屬下想,全部當做種子,分發下去咱們所有的田莊。”鄭啓笑道。
如今謝珏下面的田地可極爲客官,在兩浙路就已經有十萬畝,江流那邊藉着水災之後地價極賤又大肆買了一些,他那邊的田地已經達到二十多萬畝,而且,這些田地大多數都在溫度適合之處,而且亦是水源充足,隨時可以改造成水田之處。
只要將種子發下去,那麼他們的秋季糧食就有保證了,而且,一些靠近南方之地,還可以試驗下冬糧的種植。
“如此!”謝珏將稻穗放置在了桌上,帶着淡笑道:“你是想,也分一些給高大人?”
鄭啓臉色微斂,思忖了片刻後道:“屬下是覺得,高大人能力雖然……但是心思很正,若是能有成績,在兩浙路多待些時間,對主子也是有好處的。”
去年之事讓高大人成了蔡炳那些人的眼中釘,雖然有皇帝護着,但若是一個不好,隨時也可能被蔡炳弄倒。
而高大人品德沒有問題,能力嘛……
就比如這個種子之事,若是沒有他們在背後支撐,只怕就這一樣,就能被人抓住把柄。
若是有占城稻之功,那麼……
謝珏笑了笑道:“此事不急,先等今年我們的田地都成功後,再提推廣之事,記住,占城稻之事,如今之勢,萬不可讓別人知道,你們也不要全面種植,先找最合適的,容易把守秘密之處開始種植。”
鄭啓一驚:“京城有事?”
謝珏冷笑了一下,道:“也無什麼大事,不過是雞狗相鬥而已,放心,如今,蔡炳沒工夫找高大人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