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軍奇襲

當侯大勇路遇曹翰時,澶州節度使、檢校太保、太原郡侯柴榮已接到郭行簡送來的密報,此情報和他所掌握的情報基本一致。

侯大勇此時到的並不是澶州,而是德州,奉陛下郭威之命,柴榮從澶州一路北上,過濮州、博州到德州,對各地軍政進行巡查,剛到德州,就接到郭行簡密報。柴榮大驚之下,仔細查看地圖,柴榮越看越是心驚膽戰:從德州到滄州的距離和滄州到遼境的距離基本相等,德州可用兵力加上自已所帶兵力不超過二萬,若劉存孝和遼人勾結起來,遼人可以攻定州以策應劉存孝,也可到滄州與劉存孝合兵。而此時,北漢佔踞了太原,其人馬隨時可以直插大梁,威脅極大。若南唐再出兵北上,則大周形勢糜爛,一發不可收拾。

陛下命令柴榮鎮守澶州,就是讓其最心愛的養子護衛大周北部邊境,郭威授予柴榮全權處理北部邊境的權力,緊急事件可先辦後奏,權高位重,卻也責任重大。

柴榮面對危局,緊急地盤算着,經過良久思考,重重地放下鎮紙,下定了決心:“必須儘快解決劉存孝,否則又是第二個慕容彥超。劉存孝多年與遼人交戰,兵強馬壯,不易對付,此戰只能速決,否則就要打成影響全局的大仗。”

這時,侍衛來報,牙將曹翰求見。

牙將曹翰雄糾糾地走了進來,拱手行禮道:“我在城外查到一人,自稱侯大勇,從滄州過來,有密事要報節度使,我覺得事關重大,特來求見。”

柴榮聽說是滄州來人,心中一動,道:“帶他進來。我要親自問他。”

侯大勇進到柴榮殿前,按禮節行了禮。侯大勇只見柴榮中等身材,比自已略矮,一米七五左右,體格強壯,面色沉靜,兩眼細長,不怒而威。侯大勇心情有些激動,柴榮可是歷史名人,今天總算見到這位歷史上都有數的皇帝了,是否讓他籤個名!

柴榮見來人身材高大強健,見到自已,態度不卑不亢,並無一絲慌亂,嚴歷地問道:“你是滄州節度使所遣,節度使有何重要之事,爲何不用公文送來,你在軍中任何職?”

侯大勇只好承認道:“我非節度使所遣。”

柴榮猛地一拍桌子,“大膽,竟敢冒充信使,來人,拖出去斬了。”

兩個兵士過來就架住侯大勇。

侯大勇長嘆道:“可嘆滄州的老百姓,又要遭受一場兵災之禍,郭行簡先生真是所託非人啊。”侯大勇料想柴榮定是試探他,因此,他把郭行簡的名字擡了出來。

兩名士兵舉着刀,把侯大勇架到帳外,侯大勇心中一片冰涼:“難道這就是我的歸宿。”又不斷爲自己打氣:“定是柴榮試探我,穩住、穩住。”

柴榮見侯大勇並無畏懼,又說出了郭行簡的名字,就叫住了兵士,深深地看了侯大勇一眼,道:“那讓你把話說完,若胡言亂語,小心你的狗頭。”

侯大勇環顧說:“此事事關重大,須單獨向郡侯稟報。”

“此地之人沒人敢說出去半個字,講。”

出滄州前,侯大勇通過與郭炯的談話,心中的疑惑已全部得到解答,劉存孝即將謀反,而且是勾結遼人謀反。於是,侯大勇把在滄州所遇到的異常情況向柴榮詳細講說,最後做出了劉存孝必反的判斷。

柴榮見侯大勇所說基本上與郭家提供的情報一致,當下點點頭。

侯大勇一邊說一邊把滄州軍隊、糧食、馬料的位置一一畫出。熟悉運用軍事地圖是每一位軍事院校學生的基本功,侯大勇當然更是架輕就熟,他除了標註出軍事設施外,還對城內主要建築物、街道、水源、高地等一一準確標識出來,看似隨手而畫,實際上卻要有相當高的軍事素質和紮實的基本功。

柴榮看到侯大勇隨手畫出的圖,比樞密院所精心繪製的地形圖還要精要,完全可當作作戰地圖來使用,問道:“你可曾在軍中任職。”

這是第二個人問他是否在軍中任職,第一次是劉存孝,第二次是柴榮。

侯大勇又拿北地經歷來搪塞道:“我在北地曾流落到粟末靺鞨部落,和遼人打過仗,回北地時遇到劉三商隊,又和馬賊悉獨官交過手。”

“悉獨官可是北地有名的馬賊,罕有對手。”

“悉獨官馬隊把商隊大部分人都殺死了,我僥倖擊傷悉獨官。”

“擊傷悉獨官?侯郎真是了得。若照你所說,劉存孝要謀反,現在應該如何處置。”

侯大勇在柴榮面前也不客氣,他知道柴榮是一代雄主,用不着在他面前謙虛,要想迅速取得信任,必須拿出點真學實材。到德州的一路上,侯大勇都在琢磨如何幹淨利索解決劉存孝,基本思路已清楚:“滄州到遼境很近,如果不能很快解決滄州軍隊,那遼人騎兵一到,就戰事就複雜了。所以,我軍務必要在遼軍到達前解決劉存孝,這樣才能使一場大戰化爲小戰,不致讓滄州之亂影響全局,否則,整個形勢極爲不利。”

“劉存孝精兵不過萬人,其精銳驍勇善戰,不可小視,所以,取滄州要點在於奇襲。”

柴榮不覺點頭道:“大的策略應是如此,但是,具體怎樣實施?”

侯大勇可不想丟掉在柴榮面前露臉的機會,他把自己具體戰術對在紙上向柴榮作了陳述,“我觀察到,劉存孝主力在城外一里之地的軍營裡,我們可率一支軍馬,先奔襲此軍營,只要能夠解決城外駐軍,則城內軍事力量不足以抗衡澶州大軍,現在天氣正冷,北風正勁,可派一小隊精銳,悄悄在城牆上掘坎而上,然後打開城門,直撲劉存孝和劉三府第,解決了此二人,則滄州城內羣龍無首,滄州城不攻自破。”

柴榮擊掌讚道:“此戰當可媲美於李愬雪夜入蔡州,不過我們不用在城牆上掘坎,有秘道可以進城。還有,解決城外駐軍並非不定要突襲,我這裡有聖旨,你有沒有膽量持聖旨去招降城外的滄州軍。”

侯大勇沒有想到柴榮要讓他去招降城外滄州軍,他摸了摸腰間的手槍,爲自已鼓了鼓勁,郎聲道:“有什麼不敢,在下願意去。”

柴榮又召來曹翰,和曹翰仔細研究作戰方案。

柴榮令曹翰爲主將,帶五千兵馬突襲滄州城外大營,又令侯大勇暫爲曹翰親隨,隨軍出征。柴榮對曹翰道:“此計乃侯郎所出,侯郎對滄州軍隊佈防情況瞭如指掌,可問計於他。”柴榮召了召手,親衛又帶上一人,柴榮道:“郭家在城外有一秘道進城,此人是郭行簡的家人,可帶軍隊從秘道入城。”

侯大勇隨曹翰到其軍中,因侯大勇瞭解滄州軍備,就讓侯大勇到曹翰帳中。侯大勇將城內外滄州軍情一一標出,特別標註重要地形,如山坡、樹林、深溝、村莊等,曹翰同柴榮一樣,對侯大勇軍事才能很是驚訝,同樣問道:“侯郎可在軍中任職。”侯大勇又把對柴榮說的話複述一遍。曹翰讚歎道:“此戰後,我定向節度使推薦你,大戰之前,知已知彼,運籌帷幄,郭郎真有名將之風。”

侯大勇道:“柴節度使給了我一道聖旨,令到劉存孝軍中招降,如果招降不成,我可以擇機殺其主將,則敵軍不戰而敗。”

曹翰沉吟道:“若當真要謀反,只怕一道聖旨也起不了作用。”

侯大勇也同意曹翰的意見,他想了想,道:“我們可以作兩手準備,若包圍滄州軍時,滄州軍沒有發覺,我們則突擊其營。若滄州軍發現了我們,則由我去招降,城外的滄州軍都是大周軍士,聖旨所至,定能安撫大軍,若不戰而降,可爲大周保留一支精銳之師。”

“好,就依此計。”

定下計策,當夜曹翰立即率訓練有素的澶州軍一千人和德州軍四千人直撲滄州。在侯大勇的建議下,曹翰利用北風猛烈、軍隊易放鬆警戒的機會,進行奇襲。大軍的行動十分秘密,除個別將領外,全軍上下均不知行軍的目的地和部隊的任務。曹翰只是下令說向東行軍。澶州軍和德州軍在第二天夜間抵達了滄州城外,衆將才知道此行目的。

聯軍來到城外滄州軍營這後,還沒有展開攻擊行動,滄州軍已發現了外面的軍隊,吹響號角。

奇襲已不成,兩軍對峙起來。

按照商議的方案,侯大勇穿上軍中服飾,扮作曹翰軍中傳令小校,另一名使者石虎也扮作傳令小校。

出發前,曹翰表情嚴肅地道:“給你們一柱香時間,若沒有消息,我們就要開始進攻。”

侯大勇和石虎,來到滄州軍主將劉海帳前。

劉海坐在大帳前,帳前軍士均提刀怒視着兩人,劉海斥道:“你們澶州軍隊爲何到此圍住我軍,難道想謀反嗎?”

侯大勇拿出聖旨,道:“衆將聽旨,劉存孝勾結遼人,意圖謀反,罪該誅九族,滄州軍聽曹翰將軍指揮,共同誅殺劉存孝,護我大周河山。”

主將劉海乃劉劉存孝侄子,他斥責道:“你等假傳聖旨,誣衊節度使,給我拿下。”

石虎大喊道:“跟隨劉海者,就是謀反,罪當誅九族,隨我擊賊,當立大功。”

帳前軍士,一涌而上準備砍殺兩人。

侯大勇在石虎說話時,拿出了手槍,未等到軍士衝上來,對準劉海頭部就是一槍。槍聲在帳篷裡格外輕脆。衆人在槍聲中都是一楞。劉海眉心已中彈,鮮血涌出,從臉上流下,臉上還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侯大勇衝到劉海身前,拔出劉海的佩刀,一刀下去,已將劉海首級割下。

侯大勇一隻手舉着劉海的首級,一隻手拿着聖旨,跳到帳前的桌子上,大喊:“劉海已經伏誅,謀反的是劉存孝和劉海,和各位無關,帳外節度使大軍已到,反抗沒有任何意義。”

帳前軍士見轉眼間劉海已被斬首,開始猶豫起來。有兩人想頑抗,被石虎乾淨利落地揮拳打倒,搶過刀,將兩人砍殺。

見主將已死,大勢已去,帳篷內其它滄州軍將領紛紛表示願意聽從調遣。

侯大勇進入營地後,曹翰就焦急地看着香,到此時已過半柱香。帳前小校立在那裡,等待將軍下達進攻令。這時,一名小校進來,“報將軍,滄州軍打開營門。”

曹翰急出軍帳,只見滄州軍營門大開,侯大勇、石虎和滄州軍衆將一道走出營門。走到近前,侯大勇遞上一個人頭,正是劉海首級。

(第十三章完)

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17章 路過大梁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67章 大戰過後(四)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8章 詔令出征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章 開辦實業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8章 確定名分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11章 救援友軍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章 首戰告捷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7章 富貴生活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3章 小人難防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8章 滄州城內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4章 黃牛軍寨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17章 黑雕軍營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15章 城市規劃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15章 高平血戰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14章 突現疫情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14章 突現疫情第18章 發現密室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6章 激戰馬賊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1章 飛機失事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12章 攻心爲上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4章 射殺住持
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17章 路過大梁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67章 大戰過後(四)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8章 詔令出征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章 開辦實業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8章 確定名分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11章 救援友軍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章 首戰告捷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7章 富貴生活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3章 小人難防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8章 滄州城內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4章 黃牛軍寨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17章 黑雕軍營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15章 城市規劃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15章 高平血戰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14章 突現疫情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14章 突現疫情第18章 發現密室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6章 激戰馬賊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1章 飛機失事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12章 攻心爲上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4章 射殺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