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首戰告捷

“契丹人來了”“契丹人來了”恐怖象洪水一樣迅速把滄州城掩沒。不斷從北面逃來的難民,攜兒帶女,失神落魄地坐在滄州城內的街道邊,官府的粥棚無濟於事,更多的靠好心的滄州居民接濟。壞消息接踵而來,惡虎關失守,三千守軍逃回不足一千,黑雲壓城城欲摧,滄州城內戰爭氣氛越來越濃。

節度使府上,衆將爭論不休。一派認爲滄州全軍退到城內固守待援,一派主張主動出城尋找戰機。

節度使李暉是守城派,“滄州軍現有折衝都尉趙文的長勝軍一千五百人,惡虎關敗回的守軍約一千人,都指揮使侯大勇的黑雕軍一千二百人,另有團結兵三千人,節度使府上親衛五百人,滄州城內可戰之兵總共七千二百人。探報得來消息,遼人兵馬在三萬人以上,實力懸殊,遼人長於野戰,實不宜出城決戰,回兵守城是上策。”

折衝都尉趙文道:“守城待援,不知援軍何時能到,滄州存糧不多,恐怕不能持久。我可率長勝軍出城阻擊遼人,挫其銳氣,探其虛實。”

趙文出此言,正和侯大勇心意。

李暉沉吟片刻,道:“長勝軍還是守城罷,就讓黑雕軍去和遼人接仗,黑雕軍馬匹多,靈活機動,遇險可及時回撤。”

侯大勇站起,“接令。”

黑雕軍軍營,侯大勇、石虎和匡操等六名校尉,正對着地圖研究戰術。侯大勇接管黑雕軍以來,每天都派獅營軍士從不同方向出發,在方圓兩百里的地域偵察,記下水域、山脈、森林、村莊和道路,回來後,直接到侯大勇處把探得的情況詳細報告,侯大勇根據這些報告,對照現有的簡陋地圖,畫了一幅滄州地區的軍事地圖,再讓滄州本地軍士一一覈對,提出細節,經過前後修改,完成了較爲翔實準確的軍用地圖,當然,和現代軍用地圖的準確率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不過在當時條件下已很不錯了。

據獅營軍士探到,在西北方向約八里地,有一支遼軍騎兵,大約在七百人左右,應是遼軍前鋒。

侯大勇指着地圖道:“黑雕軍要全殲這一股遼軍,這是我軍首戰,首戰打勝,士氣可鼓。”

“這七百前鋒駐地,東側是小土坡,北側是一片樹林,西側和南側是平原。今夜,全軍出發,進行大範圍的包抄。豹營佈置一百名軍士在北側、一百名在東側,虎營在西南側,作好射擊準備,當遼軍出動時,給予最大的射殺。然後,熊營從西面、狼營從南面、虎營從西南面同時攻擊。黑雕軍此戰的目標,是不讓一個遼兵跑掉。”

黑雕軍吃飽喝足,向遼軍前鋒營猛撲過去。

遼軍前鋒營進入大周境內,偷襲了惡虎關,打得惡虎關守軍丟盔卸甲,以傷亡二百人的輕微代價打跨了三千惡虎關守軍,一路如入無人之境,很快,就逼近滄州城。遼軍前鋒阿力奇向來看不起中原各軍,這一次輕取惡虎關,得了許多財物,順便搶了幾個漂亮的小娘子。安營紮寨後,就在帳篷裡吃喝玩樂。

黑雕軍全是騎兵,行進速度極快。

黃昏時分,黑雕軍到達指定位置。遼軍駐地升起了道道飲煙,飲煙很快被風吹散,消失在夜色中。

突然,響起一聲尖利的號角聲,遼軍駐地亂成一團,遼兵從帳篷裡跑出,迅速上馬。原來,潛伏在暗處的遼軍暗哨發現了悄悄逼近的黑雕軍。見已被發現,侯大勇立即決定,趁遼軍還未有效組織,改偷襲爲強攻,侯大勇手一揮,獅營軍士擂響了進攻的鼓聲。

遼軍打開大門,騎兵蜂擁而出。遼將阿力奇騎着一匹棗紅色戰馬,帽子上插了兩根雉羽,手持一根狼牙棒,帶着遼軍向黑雕營衝來。

侯大勇大叫:“虎營出擊。”命令虎營出擊的鼓聲響起。

虎營二百人嚴陣以待。衝到前面的遼軍已拉開了弓弦,性急的射出了鐵箭,鐵箭落在虎營軍士前方。匡操見遼軍進入弩箭射程,下令道:“一隊射。”六十六支弩箭帶着嘯聲,撲向衝來的遼軍,一批遼軍落下馬來。“二隊射。”又是六十六支弩箭射出。“三隊射。”六十八支弩箭飛出。

三輪弩箭射出後,遼軍有近一百人中弩,雖說是單兵手弩,可穿透力仍然極強,輕易把遼軍鎧甲穿透,落下馬的遼軍被後面的騎兵踏過,慘叫聲不絕於耳。

侯大勇見遼軍衝至箭程,下令道:“放箭。”

命令全軍射箭的鼓聲響起,各營軍士早已掛上了黃樺手弩,拿出弓箭,聽到放箭的鼓聲後,鐵箭象暴風一樣狂掃衝鋒的遼軍。

遼軍也用箭還擊,但倉促間,遼軍箭支非常散亂,沒有形成有效的威脅。遼軍被鐵箭殺傷甚衆,卻沒有後退,向黑雕軍繼續衝擊。

遼軍衝近,黑雕營進攻的鼓點響起。熊營持長槍從西面、狼營持長刀從南面同時攻擊,虎營和獅營一百五十名軍士抽出馬刀,從西南側攻擊。

兩支軍隊迎頭相遇,就象兩股巨浪撞在一起。

遼軍發起衝鋒後,先被弩箭殺傷近百人,又被弓箭射殺一百多人,七百多人的前鋒營,衝到黑雕軍陣前的僅僅只有四百多人。

熊營軍士長槍如林,保持集團衝鋒的緊密隊形,很快撕開一個口子,把遼軍分割開來。狼營軍士五人一組,相互配合,持長刀猛劈,近身遼軍鮮血飛濺。

侯大勇帶五十人,並未出擊,觀察着戰場情況。

遼將阿力奇見遼軍傷亡慘重,剩下不多的兵士被團團圍住,舉起狼牙棒,把近身的一名黑雕軍軍士打落馬下,大叫一聲,帶着二十多個親衛朝東面突圍。

侯大勇見遼軍敗局已定,見阿力奇想跑,就率五十生力軍直朝遼將阿力奇撲來。十名強弓手舉箭朝阿力奇射來,至少有六箭射中阿力奇,阿力奇彷彿被人用大鐵錘猛擊了一下,重重地摔下馬來。

阿力奇親衛剛衝至樹林,一百支鐵箭迎面飛來,二十多名親衛象刺蝟一樣被盯在地上。不斷有突圍的軍士被埋伏在東面、北面的豹營軍士射殺。

全部戰鬥不到半個時辰就結束了,遼軍前鋒營被全殲。

初戰大勝,黑雕軍士氣高漲。侯大勇命令打掃戰場,把遼人的兵器、食物全部收邀,特別是弓箭,全部收集起來。將死去的遼將綁好,連同遼軍前鋒軍旗、印章一同送回滄州城,然後迅速離開戰場。

當全殲遼軍先鋒營的消息傳到滄州城內,全城沸騰。

郭府,郭家夫人正與兩個女客聊天,話題當然是黑雕軍大捷之事。

郭夫人道:“黑雕軍此次立了大功,我要到開元寺,爲侯都指揮使上香,保佑他再破遼軍,護我滄州百姓。”

一名年輕女子說:“侯都指揮爲人粗鄙,卻是一員驍將。”

郭夫人奇道:“符娘見過侯都指揮,粗鄙?郭郎可對他讚不絕口,郭炯也對他佩服得緊。”

被稱爲符孃的人,正是侯大勇在後院遇到的美貌女子。她是柴榮妻子衛國夫人的親妹妹符英,名將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之女。柴榮與郭行簡交好,郭行簡五十大壽,柴榮已到了開封,沒法抽身,令人到郭家祝壽,符英和郭家小女是閏中密友,就隨同到了滄州。節度使李暉與符彥卿是故友,爲護符英安全,就派武功高強的親信趙文跟隨,以確保萬無一失。

趙文知符英身份尊貴,一路上大獻殷勤,頗得符英好感,符英因此先入爲主,留下了侯大勇粗鄙無文的印象。

回到駐地,黑雕軍獅營在營地嚴密佈哨,既有明哨又有暗哨,嚴防遼軍偷襲。侯大勇、石虎等衆軍官到帳前議事。

初戰大勝,侯大勇很有些意氣風發,他道:“今日一戰,黑雕軍士氣大振,此戰黑雕軍陣亡二十八人,受傷七十三人,其中重傷二十六人,傷亡可謂輕微。但是,遼軍主力未損,大戰還在後面。遼軍前鋒被殲,一人未走脫,遼軍在明日才能發現,現在滄州城外只有黑雕軍,黑雕軍駐地遼人應是很快知道,所以此地不宜久留。黑雕軍優勢在於機動靈活,弓箭能夠集中使用,遠程攻擊能力強,若爲敵所困,黑雕軍兵馬根本不頂用。”

石虎道:“我認爲侯都指揮講的有理,黑雕軍不宜離滄州城太近,遼軍主力定要圍城,滄州城牆高大,守軍也不少,應可支撐得住,黑雕軍應跳到外圍去,打擊遼軍補給線,尋機殲滅小股遼軍,使遼軍不敢專心攻城。”

熊營校尉胡繼卻有不同的意見,他道:“遼人勢大,黑雕軍人數大少,不若進城,與節度使合兵一處,共守滄州。”獅營校尉王青水同意胡繼的意見,其他人同意石虎的意見,兩派爭執不下,大家都看着侯大勇,等他最後決斷。

侯大勇最後拍了板道:“我認爲,黑雕軍不宜進城,在外線活動,始終給遼軍以壓力。傳令各軍準備糧草,做好出發準備。”

第二天一早,黑雕軍撤出駐地後,遼軍主力直撲其駐地,只見到一個空蕩蕩的營地。隨後,遼軍將滄州城團團包圍,運來許多攻城裝備,其中包括石弩、攻城槌等重武器。

滄州城被圍,節度使李暉指揮城內軍隊,擺上礌石,準備好箭支。

滄州城內男性全部上城,把能夠往下砸的東西都拿到城牆上。因上次澶州軍攻滄州,已用過密道,爲防遼人得到有關密道的信息,郭行簡令人把密道死死堵住。

遼軍旌旗招展,分爲四個大隊,把四門圍住,不時有傳令兵和騎兵來回穿梭,駿馬跑過,踏起一線灰塵,軍威極盛。

遼軍集中兵力從西門進攻,用石弩猛轟城牆,大塊的石頭撞擊城牆,發出巨大的聲音,被砸中的軍士,已不成人形。石弩攻擊後,遼軍架雲梯進攻,同時箭手向城上的守軍猛射。守軍用礌石、重木向下砸。

雙方激戰一天,遼兵死傷甚衆,而城內守軍也有很多被箭支、石弩所傷。

滄州城內,節度使李暉對衆將說:“契丹人要想攻破滄州,沒有這麼便宜,就怕他圍而不攻,糧食一斷,滄州城不攻而破。現在減少每日糧食供應,固守待援。”

趙文道:“黑雕軍僥倖勝了一陣,現遼人大軍壓境,黑雕軍馬多,定是聞風而逃,我願意今夜偷襲遼軍。”

三更時分,趙文率長勝軍對城外遼軍進行了偷襲,一陣衝殺後,不等遼軍圍攏,趙文率軍後撤,追趕的遼軍,被掩護的滄州軍一陣亂箭,射了回去。

黑雕軍自從殲滅了遼軍前鋒營後,就消失在滄州城外。

第8章 詔令出征第17章 路過大梁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16章 酒樓餞行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0章 攻破總壇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3章 小人難防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21章 迎娶符英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13章 王樸來訪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6章 激戰馬賊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11章 救援友軍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360章 蕩盡羣雄(三十八)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19章 李暉到任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13章 火燒糧倉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21章 迎娶符英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
第8章 詔令出征第17章 路過大梁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16章 酒樓餞行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0章 攻破總壇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3章 小人難防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21章 迎娶符英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13章 王樸來訪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6章 激戰馬賊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11章 救援友軍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360章 蕩盡羣雄(三十八)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19章 李暉到任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13章 火燒糧倉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0章 借刀殺人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21章 迎娶符英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