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決戰鳳州(十)

符英在皇宮裡爲侯大勇祈求平安,而遠在秦州的侯大勇,攻下秦州後,肅清了城內敗兵,接連殺了二十多個趁亂打劫的潑皮無賴,很快穩定了城內局勢。蜀主生活荒淫,不理朝政,各地賦役甚重,老百姓早就苦不堪言,因此,秦州老百姓平靜中帶着歡喜,看着城頭變幻了大王旗。

破城幾天後,侯大勇接到了主帥王景的命令,要求他把秦州防務交給鳳翔軍,黑雕軍速回鳳州。侯大勇突襲秦州之時,帶了二千鳳翔軍,秦州城破後,王景爲了調回黑雕軍,又從隴州調了二千人馬到秦州,這樣,黑雕軍回鳳州後,秦州城內仍有四千周軍,守城應是沒有問題。

七月一日凌晨,經過短暫休整的黑雕軍悄悄南下鳳州。

五月份,周軍從大散關出兵,周、蜀兩軍大戰了二個月,但戰事仍呈膠着狀態。王景派到成都去的細作,通過各種渠道,在成都府廣散謠言,“蜀將捧聖控鶴都指揮使李廷圭畏敵如虎,擁兵坐看秦州失守”“李廷圭不思戰事,帶了十多個歌姬在帳中。”等等謠言很快傳遍了大街小巷。李廷圭行武出身,性格耿直,得罪了不少同僚,一時之間,參奏李廷圭的奏本着實不少。蜀主孟昶雖說對李廷圭信任有加,但謠言三遍成真,更何況秦州失守確是事實,於是,蜀主孟昶遣通奏使伊審徵至李廷圭軍中慰撫、督戰。

而大周朝廷對於戰事的爭論,隨着秦州城破而結束。柴榮更加堅定了收回秦、成、階、鳳四州的決心,署王景兼西南行營都招討使,侯大勇兼西南行營招討副使,向訓兼行營兵馬都監。在朝廷的嚴令督促下,河中府、京兆府、乾州等地的糧草陸續運抵鳳州,秦州城裡的備用糧也有一部分朝鳳州運去,手中有糧後,王景、向訓心中的焦慮也就煙消雲散了,周軍重新排兵佈陣,和蜀軍打起了持久戰。

王景命令黑雕軍速回鳳州,其本意是回鳳州東北周軍駐地,侯大勇仔細斟酌後,作出了一個大膽決定,他準備搶佔鳳州西南方向的交通要道張家關,切斷鳳州蜀軍與成州、階州、固鎮蜀軍的聯繫,斷掉蜀軍主力的後路。

石虎擔心地提醒道:“上次在黃牛寨,節度使就對你有些竟見,這次先斬後奏,不知節度使態度如何?”

侯大勇笑道:“節度使給我的命令是速回鳳州,黑雕軍沒有違令,我們是回鳳州啊。”

石虎聽此言,也被逗笑了,道:“節度使命令回鳳州,定是指回鳳州大營,大營在東北面,張家關在西南面,南轅北轍了。”

侯大勇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若要徵得同意,一去一來要十多天時間,到時候,黃瓜菜地涼了。”在現代社會裡,交通便捷,有什麼想法,和主帥溝通起來很容易,而現在,若事事都要徵得主將同意,根本無法把握稍縱即逝的戰機。

侯大勇又道:“若打下張家關,蜀軍還聞絲不動,那麼蜀將就太歷害了。我們在張家關守十天,若鳳州的蜀軍主力不動,我們就放棄張家關,突襲階州,黑雕軍是清一色的騎兵,來去如風,混水摸魚可是黑雕軍的拿手好戲。”

侯大勇帶着黑雕軍,直插鳳州西南。張家關在鳳州和固鎮之間,蜀軍四百人駐守在此,因蜀軍主力在鳳州,張家關屬於後方,蜀軍守將根本沒有想到周軍會突然出現,黑雕軍偷襲得手,輕易地攻佔了張家關。

張家關被周軍佔了,一石激起千層浪,蜀軍主將李廷圭頓時變得處境艱難。

通奏使伊審徵帶着蜀主孟昶的旨意,來到蜀軍營中,表面上是來慰問,實際是來督戰,隱含着蜀主的不滿。蜀軍主將李廷圭對此心知肚明,作爲蜀中名將,李廷圭深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他壓抑住對伊審徵的鄙視,態度良好地向這位曾經的下屬分析了敵我雙方態勢,仍然堅持穩固防守爲主的戰略。

通奏使伊審徵聽着李廷圭的解釋,心中不停的冷笑:“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李廷圭啊李廷圭,你也有今天。”十年前,蜀、晉大戰渭州,伊審徵是李廷圭手下的校尉,伊審徵出身世家豪族,志大才疏卻又剛愎自用,不聽軍令導致失守留成鎮,釀成蜀軍全局被動。李廷圭欲殺伊審徵,後經宰相求情,伊審徵才得免一死,但仍被打了五十鞭子。從此,伊審徵便和李廷圭結下了深仇。

十年來,李廷圭多次率軍和吐蕃人、党項人血戰,保得西南、西北邊境平安,威名遠播四方,累功至捧聖控鶴都指揮使,成爲蜀軍名將。而伊審徵的妹妹美貌無比,極受蜀主孟昶寵愛,伊審徵由此得以平步升雲,做到了通奏使的高位。這次他來到鳳州,帶有孟昶的密旨,若李廷圭真的畏敵如虎,則剝奪其指揮權,由伊審徵全權指揮蜀軍。

伊審徵沒有聽完李廷圭的意見,便打斷李廷圭,道:“張家關區區二三千周軍,擋不住大軍一擊,不能因爲這點小事,動搖數萬大軍的作戰決心。”

李廷圭從心裡面瞧不起伊審徵,伊審徵曾是自已部下,其能力、品行,實在不敢恭維,強忍着怒氣道:“成、階軍五千人馬數次攻打張家關,卻損兵折將,傷亡慘重。周軍弩箭十分歷害,據此我們可以斷定攻佔張家關的周軍是黑雕軍,黃牛八寨、秦州城都是黑雕軍所破,此軍實是周軍精銳,萬萬不能掉以輕心。”

客省使趙崇韜見李廷圭和伊審徵爭執不下,出面打圓場道:“和周軍對峙的蜀軍可暫時不動,以免爲周軍所乘。黑雕軍雖然歷害,但數量畢竟不多,可再調成、階兩軍圍住張家關,並且多調石炮、牀弩等攻城利器,圍殲黑雕軍於張家關,打掉周軍的一支利爪。”

李廷圭點頭道:“此計可行,蜀軍主力萬萬不可輕動。”

伊審徵冷笑道:“李都指揮使老了,當年和党項人血戰的勇氣到那裡去了,竟被區區二三千周軍嚇破了膽子。”

李廷圭怒道:“軍國大事開不得玩笑,你是通奏使,不是招討使,這裡我說了算。”

伊審徵鐵青着臉,突然歷聲道:“衆將接旨。”說完,從懷裡拿出一道聖旨。伊審徵唸完聖旨後,道:“捧聖控鶴都指揮使李廷圭畏敵如虎,坐擁雄兵而不敢增援秦州,秦州失守,李廷圭罪責難逃。陛下免去了李廷圭招討使職務,由在下來任招討使,其餘諸將職務不變,李廷圭隨軍戴罪立功。”

李廷圭聽了聖旨,臉如死灰,呆立半響,悲嘆道:“蜀軍完了,鳳州完了。”然後緩緩走出了營門,本來威風凜凜的大將軍,轉眼間,背影竟有些拘摟,帶着一種說不出的蒼老和悲涼。

周軍大營裡,王景、向訓坐在地圖邊,看着變化了很多的黑點,都沒有說話。

張家關被黑雕軍攻佔以後,王景、向訓密切注視着蜀軍的動向,近兩天,蜀軍終於開始調動,蜀軍一部約四千人去張家關攻打黑雕軍,各營地蜀軍調動頻繁。

王景首先開口道:“據成都府傳回來的消息,蜀主遣通奏使伊審徵到了鳳州,蜀軍連失黃牛八寨和秦州城,看來蜀主沉不住氣了,我們與蜀軍決戰的機會來了。”

向訓道:“張家關被黑雕軍所佔,蜀軍已陷於被動,從目前掌握的情報來分析,蜀軍故伎重施,襲我糧道的可能性極大。”向訓用手指着一個地圖道:“黃花谷,蜀軍要襲我軍糧道,必經此外。”

王景拍手大笑道:“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9章 疑雲重重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2章 草原生活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11章 商隊南行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14章 再襲敵軍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19章 李暉到任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16章 人事安排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7章 富貴生活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11章 商隊南行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14章 再襲敵軍第20章 澶州城外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11章 商隊南行第1章 首戰告捷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3章 小人難防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5章 遇到商隊第1章 首戰告捷第2章 黑雕新軍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16章 酒樓餞行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10章 攻破總壇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
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9章 疑雲重重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2章 草原生活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11章 商隊南行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14章 再襲敵軍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19章 李暉到任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16章 人事安排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7章 富貴生活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11章 商隊南行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14章 再襲敵軍第20章 澶州城外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11章 商隊南行第1章 首戰告捷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3章 小人難防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5章 遇到商隊第1章 首戰告捷第2章 黑雕新軍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16章 酒樓餞行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10章 攻破總壇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46章 爭奪河套(十一)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