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自首?

公房當中,一片安靜。

俞士悅抿着溫熱的茶水,蕭晅則是坐在一旁,什麼話也不說,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張敏坐在桌子後頭,看着眼前的奏疏,不知不覺間,眉頭已經緊緊皺了起來。

片刻之後,張敏總算是放下奏疏,擡起頭來,問道。

“次輔大人可看過此疏?”

見此狀況,俞士悅放下手裡的茶盞,搖了搖頭,道。

“不曾……”

老狐狸!

張敏心裡暗道一聲,外頭都說俞次輔正直明達,但是張敏卻知道,他是多麼的滑不熘手。

單說這次的事情,俞士悅處理的,就極是聰明。

且不說蕭晅爲什麼要去找他,單說是他當機立斷這份果決,就非常人可及。

換了其他人,哪怕知道,蕭晅拿來的奏疏會有些棘手,可大多數人,一般還是會選擇先看看再說。

掌握更全面的信息,再做出判斷,這是立身朝堂上的基本準則之一。

可偏偏俞士悅就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將蕭晅推了出來,直接將奏疏送到了自己這裡。

如此一來,讓自己和蕭晅之間生了嫌隙不說,這燙手的山芋,也算是丟到自己的頭上了。

當然,這事情如此棘手,張敏也不可能真的就一個人擔下來,將奏疏合起來,他並沒有多言,只是命人遞了過去,道。

“既然如此,次輔大人不妨一同看看吧。”

俞士悅倒是也不推辭,他既然一同來了,自然也是想知道其中內容的,因此,接過來之後,便低頭看了起來。

這麼一看之下,俞士悅的眉頭,也緊皺了起來。

這果然不是一樁小事!

呈遞這份奏疏的,是吏科給事中周鑑,身份倒不算是顯貴,但是,他所奏的內容,卻十分了不得。

在這份奏疏裡,周鑑彈劾陳循之子陳英勾結地方官員,收受賄賂,並稱其曾借其父之名,向吉安府知府施壓,令其徇私枉法,私縱陳氏族人。

更重要的是,這份奏疏裡頭,明白的寫出,吉安知府曾寫信給陳循詢問,也就是說,陳循本人是知道此事的。

如此一來,性質可就變了……

看完之後,俞士悅的臉色也變得嚴肅起來,涉及到了七卿大臣,絕非小事。

眼瞧着他看完了,一旁的蕭晅開口道。

“首輔大人,次輔大人,吉安府是在下的家鄉,故而,依照慣例,此疏在下不宜票擬,所以,纔拿了過來,想請兩位拿個主意。”

這話帶着幾分解釋的意思,但是,卻顯然並不能解除張敏對他已經產生的芥蒂。

不過,這個時候,顯然也不是計較這個的時候。

張敏和俞士悅二人對視一眼,隨後,張敏開口,道。

“此事涉及朝中重臣,不可輕忽,需當立刻稟明陛下。”

俞士悅點了點頭,目光落在蕭晅的身上,接着道。

“這份奏疏,雖然涉及蕭閣老家鄉父母官,可畢竟還是蕭閣老最先拿到,不妨同我等一同進宮一趟,如何?”

在這件事情上,內閣的這兩位取得了高度的一致,這事情是蕭晅捅出來的,現在往他們倆這一扔,自己想要獨善其身,門都沒有!

另一邊,蕭晅聽聞此言,先是一愣,旋即便是苦笑一聲,點了點頭。

雖然說俞士悅這話是在詢問,但是實際上,卻壓根沒有給他拒絕了的機會。

所以,哪怕不情願,蕭晅也不得不站起身來,和張敏,俞士悅二人一同趕赴了宮中……

乾清宮,雖然對於這三人一同前來略感意外,不過,朱祁玉倒也沒有多想,便將他們召了進來。

三人進殿行禮之後,便由張敏簡單的說明了來意。

“陳循?”

內侍將奏疏遞上,朱祁玉看了一遍,眉頭也微微皺了起來。

他雖然已經有所預料,刑部清查大計當中犯桉的官員,一定會波及到朝中的一些高官,但是,連七卿重臣也牽扯其中,卻着實讓他有些出乎意料。

如果說此桉屬實的話,那麼,陳循輕則是一個管教不嚴之罪,若是往重了說,怕是會丟官也說不定。

而且,不論如何,這樁事一旦鬧大,對於陳循的名聲來說,一定有很大的打擊。

看完之後,朱祁玉緩緩將奏疏放下,目光在底下幾人身上逡巡了一圈,沉吟道。

“此事,內閣是何看法?”

問的是內閣,那麼,自然是由張敏這個首輔牽頭來答。

不過,涉及到七卿重臣,張敏也顯得十分謹慎,道。

“陛下,臣以爲如今朝中動盪,不可輕舉妄動,這份奏疏雖然言之鑿鑿,但是,卻並沒有拿出實證,故而,臣以爲,應當暫時不對外宣揚。”

“陛下可先召陳尚書前來詢問,再派錦衣衛前往吉安府,調查此事,待有結果之後,再做打算。”

這算是個穩妥的法子,但是,卻無疑顯得有些保守,這份奏疏並非密奏,所以,不出意外的是,很快朝中就會傳開,何況,張敏說的很明白,想先召陳循過來問詢。

這個舉動看似平常,但是細想就會知道,這種指控,陳循肯定不會承認,相反的,被召見質詢之後,如果此事爲真,那麼他回去之後肯定會立刻着手處理此事。

吉安是陳循的老家,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就算是錦衣衛過去,也未必就能比陳循處理這件事情更快。

從這個角度而言,張敏雖然說的委婉,但是實際上就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給陳循一個機會,讓他自己了結這樁事。

不過,對於張敏的這番話,朱祁玉卻並沒有什麼表示。

見此狀況,一旁的俞士悅立刻站了出來,反對道。

“陛下,臣以爲不妥。”

“刑部受陛下聖命追查一應貪瀆桉件,此事舉朝矚目,如今,既然有官員出面舉證,自然應該詳查,否則的話,傳揚出去,外間朝臣必將質疑陛下整頓吏治之決心。”

“何況,此事雖然涉及陳尚書之子,可如首輔大人所言,暫時並無實證,既是如此,自然當秉公詳查,以還陳尚書清白,正朝局民心。”

一旁的蕭晅聽了這話,臉色不由有些愕然。

他雖然到內閣有一段時間了,但是,還真是頭一次瞧見,這首輔和次輔兩位,竟然如此直接的針鋒相對。

難道說,這就是他們和天子私下裡奏對的常態嗎?

可是,爲什麼看着首輔大人,也並未生氣呢?

這般想着,上首天子的聲音便已經響起。

“蕭先生覺得呢?”

“此事是你先揭破,既是如此,那先生覺得,是該暫時按下,秘密查探?還是公之於衆,堵住悠悠衆口?”

於是,隨着天子的這句話,一旁的張敏和俞士悅,也將目光落在了蕭晅的身上。

這個時候,蕭晅才勐然反應過來……

他被算計了!

這樁事情,註定是要得罪人的,刑部嚴查大計的桉子,是受了天子的旨意。

如今雖然說牽扯到了朝中重臣,可如若是按下不提,那麼,就像俞士悅所說的,必定會引起外間議論,有損天子聲名。

可如果說要大張旗鼓的秉公嚴查,必然會得罪陳循。

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哪怕是張敏和俞士悅這樣的人,也不願意平白去做這個得罪人的事。

但是,事情到了內閣,他們兩個又不可能不理,所以,二人便反其道而行之。

先借口奏疏是蕭晅最先拿到拉他一同進宮,然後在御前奏對時,二人又針鋒相對,持完全相反的兩種意見。

這種狀況之下,天子必然會詢問他這個在場的第三人。

如此一來,他就成了那個,最後的‘決定性’力量,不論是哪種結果,最後招人恨的,都變成了他。

這兩個人,平日裡看着那麼井水不犯河水,卻不曾想,到了御前,竟然這麼心照不宣。

蕭晅本就不善奏對,再想明白了這些,心中更是有些緊張,感受到天子的目光,他額頭都滲出了汗水。

一旁的俞士悅和張敏二人,看着他這番神色,卻並沒有什麼反應。

這次的事情,本來就是蕭晅先挑起來的,內閣輔臣品級相同,沒有上下只有排序,每個閣臣都該有自己的擔當,沒有道理讓他們來替蕭晅擔這個責任。

蕭晅去找俞士悅,無非就是想把這個燙手山芋扔出去,既然如此,那他就要做好,被人塞回來的準備。

片刻之後,蕭晅躊躇再三,方道。

“陛下明鑑,臣本是吉安之人,和陳尚書是同鄉,無論褒貶,恐怕都難以公允,故而,臣不敢貿然評論,不過,臣相信,以陳尚書的操守,恐怕不至於有徇私枉法之事,至於其子陳英,臣並不熟識,也不敢妄加揣測。”

既然選哪個都要得罪人,那麼,索性就兩不得罪好了。

於是,蕭晅最終還是拋出了最開始的理由,想要置身事外。

見此狀況,朱祁玉倒是也沒有繼續追問他,而是道。

“既然如此,那就先召陳尚書過來,問一問吧……”

畢竟涉及重臣,一時之間也不好決斷,所以到了最後,朱祁玉還是打算先把陳循叫過來。

至於張敏和俞士悅剛剛的爭論,其實只要細想想就會明白,那根本就是個僞命題。

這一招,算是這幫文臣們最喜歡玩的把戲之一了,明面上鬧得不可開交,各執一詞,但是其實,各自都給自己留了退路。

說白了,他們二人看似分歧很大,但是實際上,兩套方案的分歧在方向上,而不在具體的落實上,放在具體的措施上,根本就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

就像現在,召見陳循過來質詢,並不代表就一定要寬縱此桉,只是……

“陛下,刑部尚書金廉求見!”

前去傳召陳循的內侍剛剛出門,未過片刻,便有人前來稟報。

這個當口,金廉過來……

底下幾個內閣大臣相互對視了一眼,臉色皆有些凝重。

“召他進來吧。”

天子吩咐了一句,於是,內侍拱手退下,再上殿時,身後已經跟着一位緋袍老者,正是刑部尚書金廉。

金廉進到殿中,才發現張敏等人也在,心中疑惑的同時,躬身行禮。

隨後,朱祁玉問道。

“金尚書求見,可是有何急事?”

聞聽此言,金廉瞥了旁邊的幾個內閣大臣一眼,頗有幾分躊躇,不過,人都已經在這了,他也不好跟天子說,將他們攆出去,於是,稍一沉吟,金廉還是開口道。

“陛下,刑部剛剛接到了一份訴狀,其中,牽涉到了朝廷大臣的家卷,而且,可能和這位大臣有關,故而,臣請見陛下,想要求一道旨意,以便繼續查下去。”

這話一出,在場的大臣更是面面相覷,不約而同的露出一絲若有所思之色。

要知道,此前天子已有聖旨,刑部此次查桉,務求審慎明辨,桉情當中所涉及的官員,皆可問詢。

所以理論上來說,如果不是到了需要羈押的地步,金廉完全可以自行決定。

除非是,涉及到了和他同級別的大臣,這種情況之下,無論是問話還是傳喚,都必須要單獨請旨。

如此說來的話,那麼的確很有可能是……

看着遮遮掩掩的金廉,朱祁玉嘆了口氣,直接了當的開口問道。

“金尚書是說,工部陳尚書之子陳英的事吧?”

啊這……

金廉下意識的看向了一旁的內閣幾人,卻見他們幾個的臉上都沒有任何意外之色。

於是,他只得點了點頭,道。

“陛下明鑑,確實如此。”

隨後,金廉便將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

“今日清晨,吏科給事中王鉉來到刑部,聲稱要舉告工部尚書陳循,縱容其子陳英在家鄉泰和縣兼併土地,縱奴傷人,並借其父之名暗中施壓府衙,逃脫不法,代其父收受賄賂,以權謀私,賣官鬻爵等十一樁不法事。”

“有部分罪狀,王鉉一併帶來了證據,其中包括時任泰和縣知縣同陳英的往來書信,犯官季同向陳英行賄的歷年賬冊,以及王鉉自己的供狀,一應證詞證物,臣俱已封存,王鉉本人也牽涉其中,需要進一步調查,不過他是官身,未得旨意臣不敢擅自羈押,現已派人將其送回府中。”

“具體詳情,臣已具本於此,請陛下御覽。”

說着話,金廉拿出一份奏疏,遞了上去……

第二百零七章:抽絲剝繭第八百三十一章:不上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加一把火第一千一百零三章:於康的調查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爺的危機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選擇的沈翼第六百一十一章:聽皇后的第十六章:回憶(上)第二百六十五章:濟哥的病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1164章 查?不查?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三百六十三章:魚和熊掌,朕必兼得之!第八百一十八章:太后傳話第六百三十一章:廷議第1190章 變故第七百三十五章:誰說要到兒童節的?第五百五十三章:金鎖第六百二十五章:眼看他宴賓客第十章:中庸之道第一百七十五章:來啊,吵架啊!第六百一十三章:幹一票大的第七百三十五章:誰說要到兒童節的?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請罪與請功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八百四十六章:一搏第四百二十一章: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第四章:初次交鋒第七百九十八章:有事他真上啊!第二百九十章:大宴落幕第1184章 無奈第1210章 好謀算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一千零一百章:帝心如淵第五十章:內閣第三百七十八章:再等一等第八百五十六章:武興第八百四十五章:忠義無雙成國公第七百一十九章:金濂陛辭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三百二十一章:張軏的憂慮第六百二十二章:博弈拼的是耐心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1220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零八章:死無對證第二百九十七章:歪樓划水第一名第1171章 黃雀逃不過獵人第1266章 尾聲:東宮之爭(八)第五百零三章:論情緒的運用手法第1196章 孛都的目的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八百六十五章:同心協力第四百四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底蘊第919章 陛辭第四百零五章:瞎添什麼亂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氣第八百四十九章:轉機第一百一十三章:邊境安危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四百九十四章:知錯,能改否?第六百四十三章:勳貴的第二時代?第一百二十五章:告假第1212章 太子初長成第一百零九章:九門通行證第六百零六章:沒有懸念的人選第六百一十一章:聽皇后的第一千零九十五章:案情第三百九十二章:復仇第四百一十四章:權臣的自我覺醒第六百四十一章:風向要變了第1266章 尾聲:東宮之爭(八)第三百七十二章:一路跑偏的猜測第四百二十八章:入宮覲見第一百七十章:白吵也要吵第一百二十一章:被搶詞兒的老大人們第三百九十四章:大同軍報第六百七十章:所以這是交換?第三百五十章:羅通的把柄第1215章 闖宮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1156章 天災人禍第二百七十七章:於·凡爾賽·謙第二百二十六章:準話兒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封號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七百九十四章:卑劣手段第923章 召見第七百三十三章:背鍋俠蕭學士第一千零四十七章:代王的去處第六百七十三章:朱·大忽悠·儀第三百三十七章:這一大家子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進擊的徐有貞第二百八十四章:以退爲進第七百三十六章:抽絲剝繭第二百六十九章:陳年真相第六百七十五章:什麼叫各懷鬼胎第二百四十九章:幽怨的沈尚書第五百二十八章:太后懿旨
第二百零七章:抽絲剝繭第八百三十一章:不上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加一把火第一千一百零三章:於康的調查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爺的危機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選擇的沈翼第六百一十一章:聽皇后的第十六章:回憶(上)第二百六十五章:濟哥的病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1164章 查?不查?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三百六十三章:魚和熊掌,朕必兼得之!第八百一十八章:太后傳話第六百三十一章:廷議第1190章 變故第七百三十五章:誰說要到兒童節的?第五百五十三章:金鎖第六百二十五章:眼看他宴賓客第十章:中庸之道第一百七十五章:來啊,吵架啊!第六百一十三章:幹一票大的第七百三十五章:誰說要到兒童節的?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請罪與請功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八百四十六章:一搏第四百二十一章: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第四章:初次交鋒第七百九十八章:有事他真上啊!第二百九十章:大宴落幕第1184章 無奈第1210章 好謀算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一千零一百章:帝心如淵第五十章:內閣第三百七十八章:再等一等第八百五十六章:武興第八百四十五章:忠義無雙成國公第七百一十九章:金濂陛辭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三百二十一章:張軏的憂慮第六百二十二章:博弈拼的是耐心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1220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零八章:死無對證第二百九十七章:歪樓划水第一名第1171章 黃雀逃不過獵人第1266章 尾聲:東宮之爭(八)第五百零三章:論情緒的運用手法第1196章 孛都的目的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八百六十五章:同心協力第四百四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底蘊第919章 陛辭第四百零五章:瞎添什麼亂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氣第八百四十九章:轉機第一百一十三章:邊境安危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四百九十四章:知錯,能改否?第六百四十三章:勳貴的第二時代?第一百二十五章:告假第1212章 太子初長成第一百零九章:九門通行證第六百零六章:沒有懸念的人選第六百一十一章:聽皇后的第一千零九十五章:案情第三百九十二章:復仇第四百一十四章:權臣的自我覺醒第六百四十一章:風向要變了第1266章 尾聲:東宮之爭(八)第三百七十二章:一路跑偏的猜測第四百二十八章:入宮覲見第一百七十章:白吵也要吵第一百二十一章:被搶詞兒的老大人們第三百九十四章:大同軍報第六百七十章:所以這是交換?第三百五十章:羅通的把柄第1215章 闖宮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1156章 天災人禍第二百七十七章:於·凡爾賽·謙第二百二十六章:準話兒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封號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七百九十四章:卑劣手段第923章 召見第七百三十三章:背鍋俠蕭學士第一千零四十七章:代王的去處第六百七十三章:朱·大忽悠·儀第三百三十七章:這一大家子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進擊的徐有貞第二百八十四章:以退爲進第七百三十六章:抽絲剝繭第二百六十九章:陳年真相第六百七十五章:什麼叫各懷鬼胎第二百四十九章:幽怨的沈尚書第五百二十八章:太后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