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陛辭

第919章 陛辭

聽了杜寧的一番話,朱祁鈺微微頷首,算是表示認可。

沉吟片刻,他開口道。

“關於整飭軍屯一事,於少保出京前,曾和朕仔細商談過此事,按於少保的打算,今歲以內,當基本結束諸事。”

“如此一來,朝廷的擔子,就十分重了!”

“朕之所以派於少保和金尚書兩位重臣,一南一北主持此事,便是想要速戰速決。”

“但是,便如你所說,邊境各處情況複雜,邊將,邊軍,塞王,乃至地方仕紳,皆牽涉其中,金尚書雖已竭盡全力,但是,仍舊難以在年前處理結束。”

“慶王,肅王皆駐甘寧之地,如你所說,這二府的整飭之事,已然有了方案。”

說着話,朱祁鈺從身旁抽出一份奏疏,命人遞到了杜寧面前,接着道。

“這是慶王遞給朕的奏疏,朕已經批了,明日早朝,便會宣佈。”

杜寧打開奏疏,快速的瀏覽了一遍。

便明白了天子的意思。

這份奏疏當中,慶王仿效代王,主動呈報了府內侵佔的軍田,民田賬冊,與此同時,又一次乞請徙封國於內地。

之所以說又,是因爲,慶王這麼幹,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說來也怪,太祖初封的所有藩王當中,基本上都對自己的封地戀戀不捨,但是,慶王是個例外。

初代慶王朱栴打從一開始,就對慶陽這個封地十分厭惡,洪武二十六年,慶王就藩時,就遲遲不肯在慶陽建王府,而是一直住在韋州城內,直到洪武三十年,在朝廷的再三催促下,纔在慶陽建府。

但是即便如此,慶王在慶陽待得時間也很短,每年有一半的時間,都住在韋州城內,後來太宗皇帝登基後,慶王甚至上本請奏,想要久居韋州。

雖然被駁回了,但是,他老人家仍舊不肯放棄,正統四年,他乾脆上本,請求遷徙封國入內地,被再次駁回後,當年就薨逝了。

如今的這位慶王,從輩分上算,算是天子的叔祖輩,正統四年襲封,和他父親一樣,顯然也並不喜歡慶陽這個地方。

所以這一次,這也算是破財免災了。

哦,其實也不能算是破財,眼下,朝廷還是願意出銀兩贖買的。

慶王這招,應該得叫卷錢跑路。

杜寧默默的爲某戶部尚書抹了把不存在的淚水,不知道明天的早朝上,他老人家會是什麼表情。

不過無論如何,慶王這邊算是解決了。

遷徙內地,是兩代慶王的夙願,只要天子能答應這個請求,整飭軍屯這樁事,慶王肯定是無比配合。

“至於韓王那邊,朕剛剛得到消息,五日之前,韓王叔薨了,如今韓王府正在準備喪儀,關於軍屯一事,無暇顧及。”

見杜寧看完了奏疏,朱祁鈺一擺手,示意內侍將奏疏收了回來,繼續開口道。

“另外,韓王叔臨終前,給朕寫了一封家信,祈請朕能早令韓王世子朱徵釙歸國,朕也準了,昨夜,韓王世子已然歸國奔喪去了。”

這個消息一出,杜寧的心中驚訝之餘,也迅速的盤算了起來。

和地理環境惡劣的慶陽不同,韓王原本封地在遼東開原,隨後因朝廷棄大寧三衛,於永樂二十二年改鎮平涼。

雖然同樣在邊境,但是,歷代韓王卻並沒有什麼想內遷的想法。

放在尋常時候,韓王必然也是一個棘手的角色。

但是,這個時候,韓王竟薨了,這麼一來,事情就好辦的多了。

對於藩王來說,朝廷拿捏他們的法子很單一,也很簡單,那就是襲封,請婚。

不過這種法子,需要時機,就像之前的老代王和老岷王一樣,活了幾十年才死,襲封這種事,根本就無從談起。

所以,說句不當說的話,眼下這個時機,韓王死了,對於整飭軍屯來說,絕對是大大的好事。

如今的韓王世子朱徵釙,剛剛年滿十一歲。

這個年紀,都不用朝廷刻意爲難,單是按照規制來說,這位韓王世子也得等上兩年才能襲封,更不用說之後的請婚,加冠等儀制。

朝廷固然不可能不予襲封,但是,隨隨便便的拖上了兩三年,還是不成問題的。

何況,自從宗學設立之後,按照規制,諸藩王世子襲封之前,需要經過宗學的考覈,順利畢業纔是。

如此一來,卡着韓王府的襲封,就更是名正言順了。

這種情況之下,是韓王府求着朝廷,配合整飭軍屯,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聽了這兩個消息,杜寧的心中不由升起了一陣羨慕。

慶王和韓王這兩個原本不算好對付的藩王,就這麼着,被兵不血刃的給解決了。

當真是時來天地皆同力。

不過,金濂的運氣好,但是換了他,只怕就不會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果不其然,略停了停,天子的面色變得嚴肅起來,道。

“慶王和韓王不必擔心,但是,秦,晉,沈,肅四王,就需要杜卿你來想法子了。”

“藩王屏護社稷,乃是天家宗親,不可動輒移藩換地。”

“但是,邊境邊軍,戰力孱弱,長此以往,我大明必日漸頹敗,故而,邊境軍屯,乃是整飭軍屯的重中之重。”

“此番出京之後,你可先往大同,同代王叔相見,朕已經讓岷王叔祖給代王叔去信,論對於邊境軍屯的瞭解,代王叔是能幫得上忙的,另外,金尚書那邊,你也要去見一見,邊境情況畢竟錯綜複雜,金尚書手中有便宜行事的密旨,若需幫忙,可以向他求助。”

杜寧輕輕吐了一口氣,從天子的這番口氣當中,明顯感受到了局勢的緊迫。

整飭軍屯之所以難就難在,絕不能一刀切。

既要爲朝廷收回被侵佔的軍屯,同時,又要保證地方的穩定,還要保證天家宗親的和睦。

天子已經說的很明白了,藩王屏護社稷,不能動輒移藩換地。

言下之意,已經有一個慶王要遷徙到內地了,那麼,其他的塞王,就不能再繼續用內遷的法子了。

不然的話,很容易落下口實,成爲宗室們反彈的武器,真鬧起來,對於朝廷的聲譽,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所以這就意味着,只能杜寧自己來想辦法。

四個藩王,而且有兩個是老牌藩王,在不能掀桌子的情況下,要同時兼顧方方面面,把事情做的漂亮。

杜寧不由感到一陣頭皮發麻,他早已經料到此次出京,面臨的局勢,必定會無比棘手,但是也沒有想到,會惡劣到這種地步……

“怎麼,怕了?”

看着杜寧緊皺眉頭的樣子,朱祁鈺挑了挑眉,聲音卻平靜的很。

“臣不敢!”

一語驚醒夢中人,杜寧又不是沒有絲毫政治敏感度的傻子,這種時候怎麼着也不能承認自己心有懼意。

不然的話,未戰先怯,別說是再往上走了,吏部的調令會不會收回都不一定。

“陛下放心,整飭軍屯乃是朝廷大政,爲社稷黎民安定,邊境軍力強盛,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在朝廷混跡了這麼多年,表忠心的話,杜寧可算是張口就來。

但是,聽了他的這番話,朱祁鈺卻搖了搖頭,道。

“既然如此,杜卿打算怎麼做呢?”

這……

杜寧有些窘迫,忠心可以表,但是,要說具體的辦法,那必定是要謹慎謹慎再謹慎的。

感受到天子落在他身上的目光,杜寧忽然覺得底下的墩子有些燙屁股。

與此同時,他也更深切的感受到了一個道理。

那就是在其位則當其政。

杜寧在朝多年,和天子單獨奏對也有好幾次,但是,這次分外不同。

往常的時候,天子對待他的態度,雖然溫和,可絕不會帶着他入殿之後得到的若有若無的尊重。

然而這種尊重,相伴而來的,卻是他更能感受到天子帶來的壓力。

以前他在天子面前,很少會有這種坐而論道的待遇,但是,他也鮮少見到,天子此刻直截了當的詢問時,平淡的語氣中透着的沉重威勢。

這就是天子和其他的重臣們,日常的奏對場景嗎?

杜寧的額頭上隱隱滲出一絲汗意,他終於意識到,陳循對他說,他距離真正的重臣,還差的很遠,到底是什麼意思。

如今的他,官位或許已經夠了,但是,無論是膽魄,政治眼光,還是定力,都遠遠不夠。

不過,杜寧也同樣明白,這個時候,更不能一言不發,不然的話,在天子心中留下無能的印象,之後再想改變,可就難了。

深吸了一口氣,杜寧開口道。

“陛下,臣……”

然而,他甫一開口,卻突然感覺到,自己身上的壓力陡然一輕。

與此同時,身旁內侍適時奉上一盞溫熱的茶水,天子溫和的聲音響起,道。

“杜卿不必着急,喝口茶潤潤嗓子,朕知此事繁難,杜卿只需說自己的想法便是,對錯無妨。”

杜寧心有所感,微微擡頭望着天子,卻見天子年輕的面容上,帶着安撫的笑意,望之而令人平靜。

心中嘆了口氣,杜寧恭敬的站了起來,從內侍手中接過茶水,飲了一口,又還了回去。

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坐下,而是就這麼微微躬身站着。

但是,也同樣沒有繼續着急開口,而是在心中梳理自己的思路。

上首的天子也沒有催他,直到小半盞茶之後,杜寧方拱手開口,道。

“陛下,臣以爲,欲令這幾個王府配合,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懾之以威,誘之以利,根據各府的情況不同,因地制宜,逐個擊破!”

這句話說完,杜寧感受到,審視的目光再度降臨,但是,卻沒有剛剛讓人緊張的威勢,反而帶着一股鼓勵之意。

“嗯,不錯,仔細說說!”

迎着天子的目光,杜寧的心中帶着一絲沮喪的同時,情緒也終於徹底恢復了平常。

沉吟片刻,他不急不緩的開口道。

“諸王皆是天家宗親,社稷藩屏,受百姓供奉,自當護持江山社稷,此亦是太祖皇帝分封諸王之用意所在。”

“今陛下整飭軍屯,是爲固國本,定軍心,強邊軍,護百姓,諸王身爲天家宗親,理當爲陛下分憂,爲社稷盡力,以報陛下親親之意,愛重之心,豈可因一己私心,與朝廷對抗,損國家之利,辜負陛下尊親之情?”

嗯,清流的老招數了。

道德綁架,上價值,核心思想,爲了社稷江山,該犧牲犧牲,該吐出來吐出來。

杜寧到底是清流出身,這種佔據率先道德制高點的手段,自然是玩的溜熟。

笑着搖了搖頭,朱祁鈺小小的開了玩笑,道。

“若是人皆如此明理,怕是早已天下大同了!朕和杜卿,又何必在此苦惱呢?”

聞聽此言,杜寧倒是認真的點了點頭,道。

“陛下聖明,所謂吾日三省吾身,其原因便是,人皆有私心,能爲國家着想,而舍一己私利之人,終歸是少數。”

“於諸王而言,並非不知整飭軍屯於國有利,但是,國家之利,與王府田產私利相比,他們卻仍會選擇維護自身私利。”

收斂笑意,朱祁鈺開口問道。

“所以呢?”

“你既然知道,爲何仍然要說這番道理?”

這話明顯帶着考校之意,杜寧吸了口氣,再度拱手道。

“陛下明鑑,所謂民心所向,仁者無敵,這世間,講道理的人,終歸是多數的。”

“諸王固然不會輕易就範,但是,也並非不明道理,所以,臣才說,要曉之以理,否則,若驟然對諸王動手,未免有不教而誅之嫌,有礙陛下聖明,亦會令宗親關係有損。”

說着話,杜寧略停了停,似乎有些猶豫,但是,到了最後,他咬了咬牙,還是道。

“這番道理,是對諸王說的,也是對所有侵佔軍屯的不法之徒說的,更是對所有心向朝廷的宗室,對天下萬民所說!”

“臣想着,軍屯被侵佔,最受苦的,當是邊境百姓和官軍將士,所以,首要之事,當是讓他們明瞭朝廷之心,感陛下之恩也!”

這話說的還算含蓄,但是,對於杜寧來說,已經算是露骨了。

朱祁鈺挑了挑眉,心中不由嘆了一聲。

果然這些清流啊……

一肚子壞水!

上一章有書友提出問題,所以關於幾個塞王,我又查了一些資料,對上一章做了修改(不過不影響整體),對於這些塞王的具體位置,明代的區劃和現在是不一樣的,所以像蘭州,慶陽這些地方,現在屬於甘肅,但是明代區劃應當並不在甘肅……(不糾結這些的就算了)

另外,關於韓王薨逝的時間,劇情需要做了調整,考據黨見諒吧~

第955章 有輸有贏第一百一十二章:巡視京營第五百八十五章:面癱與戲精第六百九十三章:一切都會變好的第八百一十章:真·各方配合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舊事新說第1232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五百五十六章:于謙歸京第六百零六章:沒有懸念的人選第六百三十二章:背水一戰?第888章 兩個背鍋俠第三百九十七章:天上真能掉餡餅第1228章 結案第一百六十章:大喜大憂第八百五十七章:緣由第1227章 母子密謀第二百九十四章:先頭部隊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三百二十六章:于謙的地位第三百八十章:妥善解決第三百四十三章:心知肚明第1224章 風雪漫天,兄弟再相見第1192章 朝中有人第二百九十三章:堂審第899章 任弘第三百二十三章:準了第八百三十七章:你惹誰不好第七十四章:裡應外合第八百六十九章:伴君如伴虎第五百六十四章:要人第二百八十七章:前倨後恭舒公公第九十五章:袁彬第941章 被騙了……第五百九十六章:指東打西?順手牽羊?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1150章 無非代價而已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成國公的出師不利第三百三十五章:裂痕第1191章 一錘定音第1274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六)第975章 平安離開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三百四十二章:請開互市第七百八十八章:跟天子打個商量第七百三十章:閃開,我要開始水了第六百四十五章:天子有召第1232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1181章 表裡如一太上皇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三百五十八章:劃掉吧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聖人不聖第四十二章:冊立太子第五百七十一章:天子無所不知第1217章 朱見深的考題第一千零七十九章:隱患第六百七十四章:終於是忽悠瘸了第991章 成國公的算計第四百七十八章:太上皇您多少有點不知好歹了……第八十三章:冊立東宮第二百二十七章:攤牌第六十七章:新的格局第二百零三章:不按套路第三百六十八章:齊心協力攻王文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914章 投名狀第七百五十四章:雙簧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懲罰的戰士第八十章:宮內敘話(下)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1249章 大巧不工第六百三十二章:背水一戰?第三十六章:大勢已成第七百七十三章:鬱悶的小公爺第十二章:老朱家的血脈第四百五十六章:大會開完開小會第二百九十章:謀定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六百零七章:換人了也不通知一聲?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掙扎第六百六十九章:‘危險’的急先鋒第1181章 表裡如一太上皇第一百八十四章:拜訪成國公府第二十三章:初露鋒芒(排行榜加更一)第九十二章:曹吉祥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陛下真是個菩薩第三百零一章:請御審第二百四十七章:相互吹捧第1193章 商稅第一百二十七章:內閣升格第1230章 靜觀其變第1204章 有旨意第995章 我全都要第七百七十八章:激將第七百二十七章:胡老大人的摸魚術第四百零二章:演員請就位第三百八十六章:無奈之舉第三百六十八章:齊心協力攻王文第七百八十四章:文武交鋒
第955章 有輸有贏第一百一十二章:巡視京營第五百八十五章:面癱與戲精第六百九十三章:一切都會變好的第八百一十章:真·各方配合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舊事新說第1232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五百五十六章:于謙歸京第六百零六章:沒有懸念的人選第六百三十二章:背水一戰?第888章 兩個背鍋俠第三百九十七章:天上真能掉餡餅第1228章 結案第一百六十章:大喜大憂第八百五十七章:緣由第1227章 母子密謀第二百九十四章:先頭部隊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三百二十六章:于謙的地位第三百八十章:妥善解決第三百四十三章:心知肚明第1224章 風雪漫天,兄弟再相見第1192章 朝中有人第二百九十三章:堂審第899章 任弘第三百二十三章:準了第八百三十七章:你惹誰不好第七十四章:裡應外合第八百六十九章:伴君如伴虎第五百六十四章:要人第二百八十七章:前倨後恭舒公公第九十五章:袁彬第941章 被騙了……第五百九十六章:指東打西?順手牽羊?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1150章 無非代價而已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成國公的出師不利第三百三十五章:裂痕第1191章 一錘定音第1274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六)第975章 平安離開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三百四十二章:請開互市第七百八十八章:跟天子打個商量第七百三十章:閃開,我要開始水了第六百四十五章:天子有召第1232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1181章 表裡如一太上皇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三百五十八章:劃掉吧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聖人不聖第四十二章:冊立太子第五百七十一章:天子無所不知第1217章 朱見深的考題第一千零七十九章:隱患第六百七十四章:終於是忽悠瘸了第991章 成國公的算計第四百七十八章:太上皇您多少有點不知好歹了……第八十三章:冊立東宮第二百二十七章:攤牌第六十七章:新的格局第二百零三章:不按套路第三百六十八章:齊心協力攻王文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914章 投名狀第七百五十四章:雙簧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懲罰的戰士第八十章:宮內敘話(下)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1249章 大巧不工第六百三十二章:背水一戰?第三十六章:大勢已成第七百七十三章:鬱悶的小公爺第十二章:老朱家的血脈第四百五十六章:大會開完開小會第二百九十章:謀定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六百零七章:換人了也不通知一聲?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掙扎第六百六十九章:‘危險’的急先鋒第1181章 表裡如一太上皇第一百八十四章:拜訪成國公府第二十三章:初露鋒芒(排行榜加更一)第九十二章:曹吉祥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陛下真是個菩薩第三百零一章:請御審第二百四十七章:相互吹捧第1193章 商稅第一百二十七章:內閣升格第1230章 靜觀其變第1204章 有旨意第995章 我全都要第七百七十八章:激將第七百二十七章:胡老大人的摸魚術第四百零二章:演員請就位第三百八十六章:無奈之舉第三百六十八章:齊心協力攻王文第七百八十四章:文武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