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夢兮真兮

窗外的暴雨嘩啦啦地下着,看不到絲毫雲散日出的跡象,但是天色卻已是微微泛明。

朱祁鈺愣怔間,外頭響起一陣喧譁聲。

聽聲音,像是大隊人馬在雨中狂奔。

不等他吩咐,一旁侍候的王府總管成敬就退了出去。

過了一會,成敬走進來,道。

“王爺,外頭是焦駙馬帶着三大營的官軍,說是承了宮中旨意,京師九門暫時戒嚴。”

雖然成敬剛出去沒多大工夫,但是趁着這麼一小會,朱祁鈺已經安撫好汪氏和杭氏的情緒,讓二人慢慢止住了哭泣。

尤其是汪氏,見朱祁鈺慢慢有了精神,頓覺如釋重負方纔失態,此刻慢慢回過神來,也恢復了王妃娘娘的端莊。

聞言,汪氏皺了皺眉:“戒嚴了?”

如今聖上御駕親征,名義上讓他們王爺留守京師,但是實際上,他們王爺不過是個泥塑菩薩而已。

政務有六部的老大人們操持着,官軍由駙馬都尉焦敬統領,他們王爺病了這些日子,朝局事務是一點都沒耽擱。

因而汪氏雖覺有事發生,但並未多想,吩咐道。

“想來是出了什麼事情,叫府中護衛守好各處門禁。”

“你且繼續去打聽着,若無大事,便拿了拜帖去順天府,叫官軍離的遠些,王爺身子還未大好,受不得吵鬧。”

成敬領了吩咐,正要退下,卻見自家王爺揮了揮手,於是又折返回來候着。

朱祁鈺瞧了一眼微微泛明的天色,開口問:“現在什麼時辰了?”

方纔他醒了之後,汪氏雖心緒激動,但也沒忘了指揮侍女僕婦將早就準備好的溫補膳送上來。

他略略進了些,此刻精神好了不少,身上有了力氣,聲音也恢復了正常。

“寅時三刻。”

朱祁鈺點了點頭,吩咐道:“京城戒嚴並非小事,想必是有大變故發生,再有一刻鐘,便是宮門大開,羣臣入見之時,你且去宮城外候着,有什麼消息,即刻來報。”

成敬拱手稱是,便緊着帶人出了府門。

折騰了半天,天色漸漸明瞭,雨勢也漸漸小了下來。

待成敬出了門,汪氏將杭氏打發走,指揮着人一邊伺候朱祁鈺梳洗,一邊開口道。

“王爺您身子剛好,何必這麼緊着思慮這些事情?如今聖駕出京,那焦敬既說是承了宮中旨意,想來是太后娘娘的意思,她老人家慣不喜您插手政事,您這番舉動,怕是又要招來訓斥。”

和出身民間的杭氏不同,作爲王府正妃的汪氏,出身簪纓世家。

雖無爵位,但其祖父汪泉乃世職的金吾左衛指揮使,正三品的勳戚武臣,算是武將中的大員序列了。

因而汪氏自幼便耳濡目染,對於朝中政事,也並非一無所知。

“皇兄不在京中,囑我留守,自當盡心。”朱祁鈺想了想,沒說實話,只道:“京師戒嚴,定是發生了大變故,早些知曉,也好思量如何避禍。”

於是汪氏不再多言。

先皇在時,偏寵當今太后,也就是當時的孫貴妃,以致子嗣艱難,成活長大的皇子僅有兩位,一位是當今聖上,另一位便是自家王爺。

當今聖上是先皇長子,其生母雖是繼立之後,但是也是冊寶金印俱全的正宮國母。

先皇在時,聖上便以嫡長子的身份正位東宮,待先皇薨逝,便順理成章的繼承大寶。

因而兄弟二人也不曾因皇位產生什麼齷齪。

雖說太后娘娘不喜自家王爺,但王爺和今上的感情還是很不錯的。

故而朱祁鈺既如此說了,汪氏便不再勸,轉而說起他昏迷的這些日子,府中的大小事務。

另一頭,朱祁鈺一邊梳洗更衣,一邊也梳理着自己混亂的思緒。

剛醒來時,他腦子混沌,各式各樣的片段擠在腦中,亂糟糟的,不甚分明。

如今他腦子清醒了些,也漸漸捋出了不少東西。

前世,姑且如此稱之。

前世的他,會在一個月後,登基爲帝,然後在馭極七年之後,被他囚禁在南宮的哥哥推翻。

大明朝,也是從那個時候起,由盛轉衰,在一百九十七年後,被逆賊覆滅。

這些場景,彷彿鐫刻在他的腦子裡一樣,甚至連點點滴滴的細節,他都記得無比清楚。

但是他也清楚的記得,前世的他,這幾年身子康健,不曾生過大病,更不曾有過昏迷數日的風寒之症。

望着鏡子裡過分年輕的臉,朱祁鈺有些迷惑。

到底哪個纔是真的?

又或許,所謂前世,只是一場大夢,是他病中神思不清時的狂想?

這一切太過匪夷所思,儘管那一幕幕場景,甚至是點點滴滴都歷歷在目,但是他依舊不敢相信,更不敢對汪氏說出來。

畢竟,若是他此刻說,一個月後他會成爲皇帝,汪氏怕是當他瘋了。

不管是他一場大夢,還是孤魂重生,再過片刻,便知分曉。

若一切並非他的夢境,那麼現在軍報應該已經到了宮中,想來,京城九門戒嚴,也和此事有關。

汪氏不知他心中所想,說了些府中這些日子發生的事情,繼續道。

“這幾日王爺病的厲害,母妃甚是憂心,只是她老人家出宮不便,只能日日遣人來瞧,據說人都消瘦了許多。”

“如今王爺醒了,妾身便緊着派了婢子進宮去報信,等過些日子,王爺的身子大好了,再進宮去給母妃請安。”

朱祁鈺點了點頭。

他的生母吳氏,如今封號賢妃,居於宮中。

先皇在時,偏寵當今太后孫氏,吳氏作爲除了孫氏之外,唯一育有皇子的妃嬪,孫氏雖然談不上嫉恨,但也沒什麼好臉色。

後來孫氏正位中宮,他們母子二人,更是隻能相依爲命,仰人鼻息。

先皇薨逝後,今上登基,他也出宮開府,名分各定。

母妃的日子這纔算是好過了些,只是時常唸叨着,和兒子隔着宮牆,不能時時見面。

於是他每次入宮探望,母妃都留他許久,直到宮門下鑰才肯放人。

想來此次他大病昏迷,母妃自己一個人在宮裡頭,礙於規矩,連不出宮探望都不成,定然是急壞了。

這邊說着,興安帶着成敬回來了。

“王爺,臣剛剛在宮門外,瞧見六部的幾位老大人急匆匆的進了宮,說是太后召見。”

“臣又尋了昨夜值守的侍衛打聽了一番,說是昨夜丑時左右,有軍報直送宮中,沒過多久,慈寧宮的李公公就出了宮城,緊接着京城便戒嚴了。”

成敬年齡已近五旬,但是他和普通的內宦不同。

他是永樂二十二年的進士出身,後來受到漢王謀反株連,被判了腐刑,充入內宮聽用。

待朱祁鈺開府之後,他便被派到了郕王府,負責王府的大小事務。

因爲之前曾做過官的緣故,成敬辦起事來,比一般的內宦要有條理的多,這次打探消息便可見一斑。

若是興安前去,大約只能回說,六部的幾位老大人進了宮。

不過朱祁鈺此刻倒也沒空想這個,這些消息雖然不能說明具體的狀況,但是至少可以說明一點,有大事發生,而且很可能和軍報有關!

朱祁鈺閉目思量了片刻,繼續問:“可瞧見是哪幾位老大人?”

“吏部的尚書王老大人,禮部的尚書胡老大人,翰林學士陳老大人,還有兵部的於侍郎,駙馬都尉焦大人,還有些臣不大熟悉,看着像是勳戚。”

果不其然,是出大事了!

大明建國不過幾十年,太宗,宣宗皇帝都曾御駕親征,所以留守監國的制度早已成熟。

天子親征,以宗室皇親留守。

一應政務,凡有緊關重事,遣人加急直送行在,常事奏本暫且收納,待聖駕回京處置。

其他的一些日常事務,如各王府的進賀表箋,日常的祭祀事宜,非死罪的刑名覈准,由監國處置。

今上出京之前,詔命郕王留守,駙馬都尉焦敬輔之。

換而言之,在這套政務流程當中,是沒有需要宮中太后插手的事務的。

何況這次,太后幾乎召見了京中留守的所有大員。

再結合京中忽然無故戒嚴的事情,任誰都能猜出,是發生了大事了!

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但是太后召見了這麼多人,卻獨獨沒有召見他這個監國親王,很明顯是對他有所防備。

這個時候如若輕舉妄動,很可能會招致不可控的後果。

要知道,儘管他是監國親王,但是如今朝中大權,都在孫太后的手中,若是引起了她的警惕,定會再生波折。

朱祁鈺思量了一番,最終將目光落在汪氏的身上道。

“王妃剛剛說,本王昏迷的這些時日,母妃甚是憂心,如今我身子已然大好了,成敬,你去遞個帖子,本王要進宮給母妃請安。”

第三百八十五章:和事佬任禮第七十六章:早定大計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王翺的古怪舉動第二百二十四章:內閣爭鬥白熱化第1200章 議定第一百六十六章:吃瓜吃到自己身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請罪與請功第二十四章:死亡名單(上)第八十九章:王文第一百七十四章:封賞爵位第989章 到底圖啥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八百一十四章:謎語人重出江湖第942章 孛都的條件第989章 到底圖啥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943章 強硬態度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內閣情勢第二百六十二章:焦駙馬的憂慮第七十章:請辭監國第1199章 不出意料第二百八十三章:矛盾激化第五百八十一章: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三十四章:有人來勸第八百三十一章:不上了!第八百一十五章:太子出閣第1018章 找理由第二百七十八章:別人不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爲難第四百零一章:靈堂衝突第三百三十七章:這一大家子第八十七章:學習先進經驗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七百三十六章:抽絲剝繭第三百六十一章:陳總憲的背刺第907章 抉擇第五百六十二章:交錯的隊伍第1216章 卑鄙手段第一百零九章:九門通行證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六百六十六章:各懷鬼胎第六百八十七章:春獵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1147章 雪災第八百二十五章:國公爺·危第1247章 一切盡在意料之中第七百四十七章:聚衆鬧事第886章 跋扈 腹黑和腹黑plus第七百一十一章:玩真的?第三百二十七章:棄車保帥第二百零九章:各種內情第948章 挽回形象第六十八章:驚天消息第五百三十七章:老將遲暮第五百七十四章:南宮一日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試探第976章 何爲威懾第三十五章:自作孽第1001章 變故第三百八十七章:張輗的挫敗第1209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一百四十五章:劍拔弩張上架感言第四百二十九章:廷鞠第五百三十六章:楊信第三百四十五章:兩害相權,盡力而爲第六百五十二章:查第1201章 大實話不好聽第五百六十二章:高風亮節李原德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加一把火上架感言第七百三十章:閃開,我要開始水了第1274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六)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896章 大預言家朱瞻墡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880章 天子越來越難對付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俞次輔的怒火第三百一十五章:天官入宮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四百零三章:老狐狸的信譽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五百六十章:倚老賣老胡尚書第一百一十一章:團營制度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義勉爲其難第八百二十五章:國公爺·危第八百三十八章:陳年舊事第二百八十六章:君側必備技能第三百零八章:大局已定第1200章 議定第三百九十二章:復仇第1006章 爭論第四百八十三章:終歸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四百四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底蘊第七百一十七章:解開心結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真誠是必殺技
第三百八十五章:和事佬任禮第七十六章:早定大計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王翺的古怪舉動第二百二十四章:內閣爭鬥白熱化第1200章 議定第一百六十六章:吃瓜吃到自己身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請罪與請功第二十四章:死亡名單(上)第八十九章:王文第一百七十四章:封賞爵位第989章 到底圖啥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八百一十四章:謎語人重出江湖第942章 孛都的條件第989章 到底圖啥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943章 強硬態度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內閣情勢第二百六十二章:焦駙馬的憂慮第七十章:請辭監國第1199章 不出意料第二百八十三章:矛盾激化第五百八十一章: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三十四章:有人來勸第八百三十一章:不上了!第八百一十五章:太子出閣第1018章 找理由第二百七十八章:別人不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爲難第四百零一章:靈堂衝突第三百三十七章:這一大家子第八十七章:學習先進經驗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七百三十六章:抽絲剝繭第三百六十一章:陳總憲的背刺第907章 抉擇第五百六十二章:交錯的隊伍第1216章 卑鄙手段第一百零九章:九門通行證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六百六十六章:各懷鬼胎第六百八十七章:春獵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1147章 雪災第八百二十五章:國公爺·危第1247章 一切盡在意料之中第七百四十七章:聚衆鬧事第886章 跋扈 腹黑和腹黑plus第七百一十一章:玩真的?第三百二十七章:棄車保帥第二百零九章:各種內情第948章 挽回形象第六十八章:驚天消息第五百三十七章:老將遲暮第五百七十四章:南宮一日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試探第976章 何爲威懾第三十五章:自作孽第1001章 變故第三百八十七章:張輗的挫敗第1209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一百四十五章:劍拔弩張上架感言第四百二十九章:廷鞠第五百三十六章:楊信第三百四十五章:兩害相權,盡力而爲第六百五十二章:查第1201章 大實話不好聽第五百六十二章:高風亮節李原德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加一把火上架感言第七百三十章:閃開,我要開始水了第1274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六)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896章 大預言家朱瞻墡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880章 天子越來越難對付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俞次輔的怒火第三百一十五章:天官入宮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四百零三章:老狐狸的信譽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五百六十章:倚老賣老胡尚書第一百一十一章:團營制度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義勉爲其難第八百二十五章:國公爺·危第八百三十八章:陳年舊事第二百八十六章:君側必備技能第三百零八章:大局已定第1200章 議定第三百九十二章:復仇第1006章 爭論第四百八十三章:終歸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四百四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底蘊第七百一十七章:解開心結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真誠是必殺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