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義勉爲其難

懷恩並沒有刻意壓低聲音,因此,在場的一衆大臣自然都聽的清清楚楚,隨即,他們便感到一陣意外。

這個時候,太上皇派人來做什麼?

“宣!”

天子倒是沒怎麼猶豫,點了點頭,便示意懷恩將人帶進來。

於是,在衆目睽睽之下,殿外走進來一個鬚髮皆白的老太監,正是南宮總管太監,阮浪。

“內臣阮浪,叩見陛下。”

“何事?”

看得出來,天子的心情不佳,連免禮平身都懶得說,便直接了當的開口發問。

不過,阮浪倒是不以爲意,跪在地上,拱手道。

“啓稟陛下,近兩日以來,朝中有傳聞說,瓦剌首領孛都,於深夜持太上皇詔命逃離南苑,非議太上皇私縱瓦剌首領,太上皇得知之後,十分震怒,着命內臣徹查此事。”

“如今此事已有結果,內臣受太上皇之命,特來回稟陛下。”

儘管在場衆人,已經猜到阮浪此來,就是爲了孛都私逃一事,但是,卻也沒有想到,阮浪竟這麼幹脆利落,沒有一絲心虛的模樣。

而且,聽這話的意思……

“陛下,孛都私逃那天晚上,太上皇因白日圍獵心喜,正在召見成國公府朱儀將軍,一同在場的,還有英國公府張輗將軍,和駙馬都尉焦敬大人,太上皇勉勵幾位大人好生爲國盡忠,言談甚歡,並未見到孛都進入行宮。”

阮浪顯然是早就準備好了說辭,微微擡頭,望着在場的羣臣,開口道。

“自然,孛都所謂的,太上皇的詔旨,也是子虛烏有的,太上皇徹查南宮之後,發現是負責保管璽印的兩個內侍,膽大包天,收受了孛都的金銀,所以僞造了聖旨,放跑了孛都。”

“得知此事之後,太上皇亦十分震怒,當場下令,將這兩個內侍杖斃,人內臣已經帶過來了,就在殿外。”

殿中一片寂靜,老大人們一時也有些不知該說什麼好。

應該說,阮浪來的很及時。

這個解釋,明面上的確可以說的過去。

孛都收買宮中內侍,僞造聖旨,逃出京城,這就是太上皇對這件事情給出的解釋。

當然,這個解釋,不是給在場的這些老大人們的,而是給朝廷上下的。

在場的都是朝中重臣,只要稍稍一想,就可以找出其中的諸多漏洞。

要知道,一道詔旨想要成形,不僅僅是有璽印就夠的,玉軸,絹帛,硃筆,這些物事,每一樣都珍貴之極,而且是被分別保管的。

孛都那一日拿的聖旨,是從材質到璽印都實打實毫無僞造痕跡的聖旨。

單這一點,就不是所謂的兩個看管璽印的內侍私自僞造聖旨,可以解釋的通的。

何況,太上皇的寶印,雖然不比天子玉璽保管的那麼嚴格,但是,也有相對應的保護機制。

一般情況下,寶印被鎖在專門的房間當中,門外有專人看守。

可看守之人,是無權使用的,能夠取出寶印的,是太上皇專門任命的掌印太監,也就是阮浪所說的,保管寶印的內侍。

如果要使用寶印,至少要由兩個人同時前往,一人持房門鑰匙,一人持鎖住寶印的箱子鑰匙,纔可以取出寶印。

與此同時,玉軸絹帛硃筆這些東西,又是另外幾批人負責保管,這些東西在分別取出之後,會送到御前,承旨書寫無誤後,在御前蓋上璽印,纔算作真正成形。

如此複雜的工序,區區兩個內宦,竟能一手遮天?這是真的把在場衆臣當傻子嗎?

而且,就算真的是孛都收買了內宦,可太上皇這兩日下來,對此事不發一言,卻偏偏等到孛都離開了大明境內,才姍姍來遲,送來的,還是兩個已經被杖斃的內宦。

這可真是……

“好一個死無對證!”

一片沉默當中,衆臣肉眼可以看到的是,天子的臉色漸漸沉了下來,盯着底下的阮浪,冷冷開口。

被天子用這般目光盯着,阮浪心中也不由生出一陣懼意。

這和太上皇預想的,好像不太一樣啊……

聖旨當然是真的,阮浪如今的這番話,纔是在胡說八道。

那一日,孛都匆匆來到行宮,不知和太上皇說了什麼,出來的時候,太上皇便命阮浪找人擬了聖旨,又備了馬匹,衣物給孛都,讓他離開。

雖然不知道他們談了什麼,但是,太上皇的旨意,阮浪自然不敢違抗,當時的時候,阮浪就擔心,此事會引起朝堂上的反彈。

果不其然,當天夜裡,一衆大臣就急匆匆去求見天子,雖然天子沒見他們,但是,回了京師之後,這件事情必定會發酵開來,這是不可避免的。

只不過,當阮浪小心翼翼的提醒太上皇的時候,他老人家卻跟他說,不必擔心,天子一向顧及聲名,不會將此事鬧大的。

懷着這樣的想法,阮浪哪怕知道,這個解釋很牽強,他還是硬着頭皮過來了。

但是,現在看來,事情似乎不像太上皇說的那麼簡單啊……

隨着天子的一句話,底下衆臣像是被打開了閘門一樣,首先,還是吏部的王天官開口道。

“陛下,此事斷不會如此簡單,區區兩名內宦,豈敢僞造聖旨,假傳太上皇之命?此事背後必有隱情,臣請陛下遣錦衣衛並東廠入南宮,徹查此事!”

不得不說,王老大人每一次開口,都能出乎衆人的意料。

要知道,對於廠衛,文臣們一向是深惡痛絕,作爲正統儒家出身的王文,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以往的時候,他縱然再得天子的倚重,但是,對於東廠和錦衣衛,仍舊是不屑一顧。

可這一次,他竟然提出要讓廠衛進入南宮,清查此案,雖然說有這件事情屬於宮務的原因在,但也可見,是真的被太上皇的所作所爲給氣着了。

阮浪跪在一旁,聽見這話,頓時慌了。

錦衣衛就不說了,但是東廠?!

雖然他沒有親自見識過那位舒公公的手段,但是,身在宮中,他自然更清楚,這位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更何況,當初宣府的那件事情,外頭人不清楚,可阮浪在太上皇的身邊侍奉,又豈會不打聽清楚?

這位主,可是真真正正的,絲毫不把太上皇放在眼中!

真要是讓他進了南宮當中,那便是餓狼進羊圈,別說是保他們了,太上皇自己說不準,都得躲一躲。

而且,光聽王文這殺氣騰騰的口氣,就知道,這位天官大人,對於南宮的一衆人等,沒抱着什麼好的心思。

作爲南宮的大總管,阮浪心中升起一陣濃濃的不安,忍不住開口道。

“天官大人此言何意?太上皇已經有言,此事乃是孛都勾結內宦所爲,還用查什麼?難道說,天官大人連太上皇也不相信嗎?”

話音落下,頓時有數道目光朝他直射而來,帶着毫不掩飾的敵意。

阮浪剛覺得有所不妥,便見得王文的眉頭緊皺起來,冷喝道。

“放肆!”

“武英殿上,陛下面前,本官和聖上奏對,豈有你一介閹豎之輩說話的餘地?”

這話說白了,就四個字……憑你也配?

王天官眼中帶着憤怒和鄙夷,轉身跪倒在地,道。

“陛下,太祖皇帝早有明旨,宦官不得干政,歷朝歷代,閹豎之輩把持朝政,必有大禍,王振弄權引禍,險致社稷傾覆,數十萬將士屍骨未寒,如今竟有此輩老閹敢在武英殿中大放厥詞,與朝廷大臣相爭。”

“此等膽大妄爲,視祖宗之法如無物之輩,與王振何異,臣請誅殺此獠,以儆效尤!”

啊這……

阮浪愣了愣,沒想到自己一句話,竟然把這位外朝的天官大人,激怒到了如此程度。

下意識的想要辯解兩句,但是,感受到四面八方投來的敵意目光,他忽然便明白過來,這個時候,他說什麼都是錯的。

在這些文臣的眼中,自己這些宦官,別說是和他們共論政事了,在這武英殿上,就算是跟他們說話,都是不配!

心中生出一陣羞惱,但是,此時此刻,阮浪也不敢多言,生怕引起在場更多大臣的激烈反彈,只得叩首道。

“陛下,內臣斷斷不敢幹預政事,只是怕天家失和,影響陛下及太上皇聲譽,故而開口,有不當之處,請陛下恕罪。”

這纔是正常操作。

金殿之上,內宦唯一能夠說話的,只有皇帝,只有大臣之間,才能夠因爲政見不同,相互爭吵。

阮浪現在只能期盼着,天子能夠看在他是太上皇的人的份上,不要真的把他處置了。

但是,他顯然忘了,這不是南宮,他也不是太上皇……

有兄弟名分在,天子奈何不了太上皇,但是,對於他這一介宦官,處置起來就是一句話的事。

於是,便見得天子皺着眉頭,道。

“身爲宦官,在議政殿中,冒犯朝廷重臣,阮浪,你着實不知分寸,將此人重責一百棍,罰爲南宮灑掃。”

一百棍!

阮浪的心顫了顫,錦衣衛的手段,若是實心打,三十棍就能要人命,別說是一百棍了。

這是真的要要他的命啊!

一時之間,阮浪慌亂不堪,不停叩首道。

“陛下饒命,陛下饒命……”

然而,上首天子無動無衷,一衆大臣也冷眼旁觀,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求情。

片刻之後,守在門外的大漢將軍進來,拖着阮浪就往殿外走。

整個過程,殿中都沒有一個人說話。

直到阮浪的身影消失在殿中之後,底下大臣當中,方有人站了出來,道。

“陛下,假傳聖旨,非同小可,此事須得徹查,但是,南宮畢竟是太上皇居處,不宜大動干戈,故而,臣以爲,可將此次春獵之中,隨行太上皇前往南苑的一應人等,俱行下獄,命錦衣衛詳加審理。”

“至於南宮侍奉之人,可從內官監再行調撥,此後南宮但有詔諭,必得太上皇親筆,如此,當可杜絕此等事情再現。”

說話之人,乃是左都御史陳鎰。

相對於王文,這位陳總憲就溫和了一些。

畢竟,不可能真的讓東廠那位到南宮去,上回宣府的事,已經鬧得夠大了,再給他放進去,指不定能鬧出什麼事呢。

這位舒公公,又和剛剛被架出去的那個老太監不一樣,有陛下回護着,真鬧出什麼事來,爲難的還是他們這幫大臣,還是別給自己找麻煩了。

但是,手段雖然溫和了些,總體的思路卻沒有變。

依舊是撤換南宮的侍奉人手,限制太上皇的詔旨效力,只不過,沒有王文那麼激進就是了。

剛剛王文的提議,雖然好用,而且可以一絕後患,但是,詔諭諸司百衙,鬧得動靜也的確太大了些,幾乎是明擺着說太上皇伺候的詔命都可以不遵。

雖然說,有了這次的事件之後,基本也就是這樣了,但是,有些事情,畢竟是能做不能說的。

陳鎰的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贊同,一時之間,武英殿中,盡是附和之聲。

不得不說,這些老大人們,平日裡慈眉善目的。

但是實際上,心狠手黑,他們心裡當然清楚,這次的事情,大概率是太上皇的問題,和隨行侍奉的一干人等,沒有什麼關係。

可是,這種情況下,也只能這麼做了。

這些人進不進詔獄不重要,重要的是,南宮的權力需要被限制。

想要達到這個目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太上皇身邊再沒有可用之人。

還是那句話,老大人們奈何不了太上皇,但是,不代表他們對太上皇沒有任何的辦法。

至於這些隨侍之人的性命……

老大人們也只能嘆息一聲,聽天由命了。

畢竟,如果這件事情不能妥善解決,以後必然會再出現相同的狀況,總不能每一回,太上皇都丟出兩個內宦,說是僞造聖旨。

長此以往,朝廷威儀何在?

爲了社稷穩定,有些時候,必要的犧牲,是不可避免的。

在場的大臣們,都是宦海沉浮多年之人,需要做抉擇的時候,他們其實是最殘酷的!

儘管,也有如於謙等人,聽聞此言,眼中隱隱閃過一絲不忍,但是,到最後,也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

於是,在滿朝進諫之下,朱祁鈺也只得勉爲其難的點了點頭,道。

“既然如此,便遂諸卿之意,將此次春獵中,南宮隨行人等暫且下獄,待查清真相,在做定奪,太上皇身邊的侍奉之人,便由內官監,再行調撥。”

第六百七十五章:什麼叫各懷鬼胎第一百六十四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第1013章 錢錢錢四百五十八章:不算閒話的閒話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動盪之因第918章 重任在身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二百八十七章:前倨後恭舒公公第六百五十五章:該死的人第七百四十三章:老師不好當第八百五十章:可惜了……第五百七十四章:南宮一日遊第875章 你聽我狡辯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相互算計第六百二十三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二百五十五章:下一劑猛藥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1010章 于謙回京第一百六十七章:匠戶僱傭制度第五百六十三章:投機客的左那個啥和右那個啥第990章 膽大包天成國公第五百零五章:舒公公的真面目第七百零六章:提前甩鍋第六百二十四章:四個人三個羣第七百七十四章:朱·大忽悠·儀第三百七十九章:這個時候想起總憲大人了?第八百四十四章:成國公vs錦衣衛第二百五十章:談生意第1185章 杜寧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五百一十五章:順利的有些不正常第四百二十章:英國公府的影響力第三百六十章:峰迴路轉第六百零一章:天子的任性第六百三十四章:敏銳的嗅覺第六百九十七章: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百二十二章:想怎麼伸冤第一百四十八章:煩躁的也先第六百五十九章:詔命第七百一十六章:母子連心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三章:入宮覲見第四百一十七章:張輗的把握第三十四章:有人來勸第1181章 表裡如一太上皇第三百八十一章:三個半的心腹大臣第五十章:內閣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爺的人緣第一百四十七章:賭第五百八十五章:面癱與戲精第963章 壓力給到俞次輔第986章 談條件第965章 教太子第四百八十九章:避嫌?第四百二十九章:廷鞠第二百零七章:抽絲剝繭第三百一十一章:守自己的道第四百五十九章:御前爭論第八百七十章:一貫錢第1161章 山雨欲來.第1204章 有旨意第六百三十章:人間冷暖第一千一百零四章:雷擊第1232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七百九十五章:想辦法第1247章 一切盡在意料之中第三十八章:于謙的質疑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一百三十一章:暗夜殺戮第933章 施恩第七百七十六章:召見阿速第991章 成國公的算計第二百零三章:不按套路第八百三十八章:陳年舊事第1260章 番外:東宮之爭(二)第950章 有個好岳丈真好第七百六十二章:也先瘋了?第八百六十二章:故弄玄虛第六百七十章:所以這是交換?第二百八十九章:倒打一耙第三十二章:局勢轉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我們當中出了一個叛徒第一百一十二章:塵埃落定第六百九十一章:小公爺想不通第三百三十一章:劍出偏鋒第990章 膽大包天成國公第七百一十九章:金濂陛辭第八十六章:僵持第三百零五章:他們也被騙了第三百六十六章:積極的于謙第四百八十三章:終歸第八百六十九章:伴君如伴虎第七百零二章:引起懷疑第五百七十六章:大宗伯的業餘愛好第五百一十四章:受國之垢第五十七章:老狐狸第1203章 長亭送別第一千零三十二章:打入內部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
第六百七十五章:什麼叫各懷鬼胎第一百六十四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第1013章 錢錢錢四百五十八章:不算閒話的閒話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動盪之因第918章 重任在身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二百八十七章:前倨後恭舒公公第六百五十五章:該死的人第七百四十三章:老師不好當第八百五十章:可惜了……第五百七十四章:南宮一日遊第875章 你聽我狡辯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相互算計第六百二十三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二百五十五章:下一劑猛藥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1010章 于謙回京第一百六十七章:匠戶僱傭制度第五百六十三章:投機客的左那個啥和右那個啥第990章 膽大包天成國公第五百零五章:舒公公的真面目第七百零六章:提前甩鍋第六百二十四章:四個人三個羣第七百七十四章:朱·大忽悠·儀第三百七十九章:這個時候想起總憲大人了?第八百四十四章:成國公vs錦衣衛第二百五十章:談生意第1185章 杜寧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五百一十五章:順利的有些不正常第四百二十章:英國公府的影響力第三百六十章:峰迴路轉第六百零一章:天子的任性第六百三十四章:敏銳的嗅覺第六百九十七章: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百二十二章:想怎麼伸冤第一百四十八章:煩躁的也先第六百五十九章:詔命第七百一十六章:母子連心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三章:入宮覲見第四百一十七章:張輗的把握第三十四章:有人來勸第1181章 表裡如一太上皇第三百八十一章:三個半的心腹大臣第五十章:內閣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爺的人緣第一百四十七章:賭第五百八十五章:面癱與戲精第963章 壓力給到俞次輔第986章 談條件第965章 教太子第四百八十九章:避嫌?第四百二十九章:廷鞠第二百零七章:抽絲剝繭第三百一十一章:守自己的道第四百五十九章:御前爭論第八百七十章:一貫錢第1161章 山雨欲來.第1204章 有旨意第六百三十章:人間冷暖第一千一百零四章:雷擊第1232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七百九十五章:想辦法第1247章 一切盡在意料之中第三十八章:于謙的質疑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一百三十一章:暗夜殺戮第933章 施恩第七百七十六章:召見阿速第991章 成國公的算計第二百零三章:不按套路第八百三十八章:陳年舊事第1260章 番外:東宮之爭(二)第950章 有個好岳丈真好第七百六十二章:也先瘋了?第八百六十二章:故弄玄虛第六百七十章:所以這是交換?第二百八十九章:倒打一耙第三十二章:局勢轉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我們當中出了一個叛徒第一百一十二章:塵埃落定第六百九十一章:小公爺想不通第三百三十一章:劍出偏鋒第990章 膽大包天成國公第七百一十九章:金濂陛辭第八十六章:僵持第三百零五章:他們也被騙了第三百六十六章:積極的于謙第四百八十三章:終歸第八百六十九章:伴君如伴虎第七百零二章:引起懷疑第五百七十六章:大宗伯的業餘愛好第五百一十四章:受國之垢第五十七章:老狐狸第1203章 長亭送別第一千零三十二章:打入內部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