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

沈尚書是個聰明人,所以他基本不怎麼會跟天子對着幹,最多就是發幾句牢騷。

但是即便是抱怨,也是在變相的跟天子展示自己的功勞。

然而這一次,沈尚書是真的覺得,自己不能答應天子的要求。

“陛下容稟,臣並非不信陛下,只是鹽引,茶引皆是國家命脈之一,今日若發於皇店,則日後朝中勳戚,大臣,宗室,必蜂擁而至。”

“陛下聖明睿智,自能約束內宦,如期繳納賦稅,但是此例一開,典制勢必廢弛,鹽法亂壞之下,必會使得朝廷動盪。”

“況我朝鹽法,實行開中法,商賈運糧至邊,以換鹽引,以民間之力維持邊境糧草日常用度,大大節省了朝廷靡費。”

“鹽法若亂,則邊境開支勢必增加,此乃涉及國計民生之大事,臣當防微杜漸,不敢擅自答應陛下。”

沈尚書說話還是比較委婉的,算是給足了天子的面子,沒說皇店會影響鹽稅,只說其他的大臣會效仿。

言外之意,陛下您管得了內宦,但是卻不一定能管得了利慾薰心的勳戚,宗室之家。

應該說,沈翼的確不愧是執掌戶部的大司徒,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這其中的風險所在。

大明的鹽引制度和開中法密切相關。

所謂開中法,即是商人獲取鹽引的方法。

民間商戶想要獲得鹽引,就需要將糧食運送到邊境的糧倉。

根據運送的糧食數量不等,可以向朝廷換取鹽引,再用鹽引去對應的鹽場支鹽,以此獲利。

開中法的實施,就如沈翼所說,是通過民間的力量,減少朝廷對於邊境軍費的支出。

事實上,大明後期之所以在軍費上每年要耗費大量的銀兩,就是因爲開中法的廢除。

沒有了開中法的支撐,邊境的軍隊,就只能完全依靠朝廷輸血而生,每年自然要耗費大量的軍費。

然而,開中法之所以能夠起到作用,最核心的基本要求,就是朝廷對於鹽引的嚴格控制。

商人逐利,永遠會使用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利潤。

他們之所以願意運糧到邊境,是因爲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的辦法可以獲得鹽引。

沒有鹽引,那麼販鹽這種穩賺不賠的買賣,就成了殺頭的買賣。

沈翼的意思很明白。

這兩萬鹽引本身不算什麼(劃掉),雖然算是一筆能讓沈尚書心疼的抽抽的銀兩,但是還不至於讓他跟天子硬頂着來。

但是這個口子一旦放開。

那麼勳戚,宗室,甚至是朝廷的其他大臣,也會有樣學樣,不通過開中法,而是走天子的門路獲取鹽引。

天子就算是能夠扛得住一時,但是不可能一直扛着。

畢竟,只要有利可圖,那麼底下的人想要找正當的理由,可是容易的很。

譬如說,朝廷最近在實行胡椒蘇木折俸,既然胡椒蘇木能夠抵俸祿,那麼鹽引,茶引是不是也可以呢?

沈尚書不用過腦子就知道,肯定會有御史如此上本的。

一旦被這些人正當合理的拿到鹽引,鹽稅受到影響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開中法會被破壞,這將直接影響到邊境的安定。

最好的辦法,就是死死守住開中法,半點口子都不開。

沈尚書真誠的望着天子,很希望這位祖宗,別再給他鬧什麼幺蛾子了。

安安生生的待兩年,休養生息的不好嗎?

朱祁鈺手指輕輕敲了敲桌案,眉頭也是微微皺起。

他跟沈翼討要鹽引和茶引,並非是爲了區區利潤那麼簡單,自是有他的考量。

但是不得不說,沈翼的顧慮也是有道理的。

朱祁鈺有之後的眼光,自然清楚,濫發鹽引的危害之處。

成化初年,戶部尚書葉淇爲了增加國庫的收入,廢除了開中法,讓民間商戶從需要運糧到邊境,變成了直接向戶部繳納錢糧即可獲取鹽引。

這個舉動,讓當時的國庫迅速豐沛起來,但是卻爲鹽法亂壞埋下了禍根,同時也加速了邊境的糜爛。

因爲沒有了開中法的支撐,鹽引的發放變得靈活起來,時常被當做賞賜,甚至是大臣的俸祿,被皇帝和戶部拿來用。

結果就是,鹽引的大規模超額發放。

朝廷每年產鹽是有極限的,鹽引的數量,本該和產鹽數量相對應。

但是因爲開中法被廢除,鹽引被超額濫發,如此一來,就會形成積壓。

積壓之後,就會導致鹽商破產。

這是個很容易想明白的道理,如果宗室,勳戚,大臣和普通的商人手裡都有鹽引。

那麼肯定是前三者先能支到鹽,至於普通的鹽商則只能排隊,一等三五年拿不到鹽都是常事。

這就會引發兩個嚴重的後果。

民間商人支不到鹽,自然就不願意再向朝廷輸糧換取鹽引,朝廷的鹽稅自然會大受影響。

商人通過鹽引獲取食鹽的正規渠道被完全堵死,私鹽的泛濫,也就可想而知。

葉淇對鹽法的改革,雖然說在成化朝取得了一時的結果,使國庫豐裕,但是卻導致了鹽引濫發,私鹽氾濫,犧牲的是長久的利益。

更不要提,開中法被廢除後,邊境失去了一條重要的糧草供應途徑。

開中法實施的時候,邊境和內地的往來是極爲頻繁的。

儘管朝廷一再禁止鹽引的買賣,但是商人們爲了獲取鹽引,還是逐漸分化爲邊商和內商。

邊商長期駐紮在邊境,大量開墾農田,種植糧食,形成商屯。

待收穫之後,他們便送到當地的糧倉,換取鹽引,然後用鹽引和內商進行交易,換取其他物資,再把這些物資販賣給當地的百姓。

這就使得邊境形成了一個穩固的交易體系。

但是開中法被廢之後,內商不再願意往邊境去,邊境的商人逐漸內遷,商屯廢弛,邊境經濟蕭條,需要完全依靠朝廷輸血才能維持。

因此,開中法是必須要維持的。

這一點,朱祁鈺自己也是認可的,沉吟片刻,他開口道。

“沈卿放心,你所顧慮的,朕自然明白,開中法是鹽法基石,也是邊境安穩的根本。”

“朕也從未將鹽引,茶引天子私有,肆意濫發的想法,否則的話,朕也不會在此跟沈卿商議此事。”

事實上,鹽引的濫發,就是從成化朝纔開始的,在此之前,想要獲取鹽引,只有通過開中法這一條路。

理論上來說,朱祁鈺是可以向自己的某個大侄子一樣,直接將鹽引當做賞賜,賞給皇店的。

但是他沒有,就是因爲,他清楚這麼做對於鹽法的危害。

他今天肯坐下來跟沈翼打商量,而不是直接下旨,本身就已經說明了他的態度。

沈尚書心中定了定,咬了咬牙,繼續道。

“臣謝陛下體恤,臣知如今年節將至,大批宗室進京,宮中儀典宴席甚繁,靡費甚多,若陛下不棄,臣請將外臣之宴,交由鴻臚寺負責。”

第六百八十四章:楊家的機會第1267章 尾聲:東宮之爭(九)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幕第八十三章:冊立東宮第一千一百零四章:雷擊第五百九十七章: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第1233章 靜觀其變。第1211章 羚羊掛角第四百三十章:接踵而來的重磅炸彈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在危險的邊緣瘋狂試探第1210章 好謀算第九十九章:處置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四百零八章:勸不動的於少保第七百八十七章:意外但合理的真相第九十六章:救人第三百三十九章:別亂動第一百二十三章:要他們死!第五百六十二章:交錯的隊伍第六百四十九章:金尚書的決心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四百九十七章:不能委屈了太上皇第1145章 老將遲暮第八百一十八章:太后傳話第二百四十九章:幽怨的沈尚書第948章 挽回形象第五十九章:滿朝跪諫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勸不住的于謙第949章 賞罰分明第六百四十六章:四臉震驚第1255章 太子宣詔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相互算計第869章 出宮第七百九十二章:太上皇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第六百九十一章:小公爺想不通第六百四十六章:四臉震驚第三百一十三章:薛寺卿的存在感第十八章:不會……吧?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成國公的出師不利第900章 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場第三百五十二章:羅通的盤算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1147章 雪災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於少保的新差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七百六十七章:告狀小能手第四百八十一章:斷章取義的一把好手第四百一十一章:無奈的局中局第六百五十三章:壓力來到了金尚書這邊第935章 宋文毅第五百一十七章:他說……第一百六十章:大喜大憂第五百六十七章:俞次輔被迫竊取了勝利果實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1173章 收網第七百四十五章:躲不過就上第一百一十二章:巡視京營第四百八十二章: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一百一十九章:兩條路第六百九十六章:花環第六百八十一章:邊境異動第七百一十九章:金濂陛辭第929章 有理有據有節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1251章 要殺便殺第四百五十章:這還押着韻呢~第五十八章:值或不值第1244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五十五章:說好的不內鬥?第978章 翻舊賬~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線第六百二十六章:任侯爺的志得意滿第五百七十七章:通透的鎮南王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四十章:消息傳開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老謀深算王首輔第五百九十六章:指東打西?順手牽羊?第六百八十章:錦衣衛和刑部的較量第五百八十九章:軍屯第三百八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去處第五十五章:臣有本奏第四百一十一章:無奈的局中局第七十三章:李總管的無奈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債第六百章:您說是就是吧第1141章 兩方合力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三十六章:大勢已成第1191章 一錘定音第五百九十九章:典制與成例第四百九十三章:旁若無人第六百八十二章:保守與激進第二百八十五章:雙方對峙第八百零二章:這相似的場景第895章 宴席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六百四十七章:專注拆臺於少保第989章 到底圖啥第四百六十三章:天命之主!
第六百八十四章:楊家的機會第1267章 尾聲:東宮之爭(九)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幕第八十三章:冊立東宮第一千一百零四章:雷擊第五百九十七章: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第1233章 靜觀其變。第1211章 羚羊掛角第四百三十章:接踵而來的重磅炸彈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在危險的邊緣瘋狂試探第1210章 好謀算第九十九章:處置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四百零八章:勸不動的於少保第七百八十七章:意外但合理的真相第九十六章:救人第三百三十九章:別亂動第一百二十三章:要他們死!第五百六十二章:交錯的隊伍第六百四十九章:金尚書的決心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四百九十七章:不能委屈了太上皇第1145章 老將遲暮第八百一十八章:太后傳話第二百四十九章:幽怨的沈尚書第948章 挽回形象第五十九章:滿朝跪諫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勸不住的于謙第949章 賞罰分明第六百四十六章:四臉震驚第1255章 太子宣詔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相互算計第869章 出宮第七百九十二章:太上皇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第六百九十一章:小公爺想不通第六百四十六章:四臉震驚第三百一十三章:薛寺卿的存在感第十八章:不會……吧?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成國公的出師不利第900章 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場第三百五十二章:羅通的盤算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1147章 雪災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於少保的新差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七百六十七章:告狀小能手第四百八十一章:斷章取義的一把好手第四百一十一章:無奈的局中局第六百五十三章:壓力來到了金尚書這邊第935章 宋文毅第五百一十七章:他說……第一百六十章:大喜大憂第五百六十七章:俞次輔被迫竊取了勝利果實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1173章 收網第七百四十五章:躲不過就上第一百一十二章:巡視京營第四百八十二章: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一百一十九章:兩條路第六百九十六章:花環第六百八十一章:邊境異動第七百一十九章:金濂陛辭第929章 有理有據有節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1251章 要殺便殺第四百五十章:這還押着韻呢~第五十八章:值或不值第1244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五十五章:說好的不內鬥?第978章 翻舊賬~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線第六百二十六章:任侯爺的志得意滿第五百七十七章:通透的鎮南王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四十章:消息傳開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老謀深算王首輔第五百九十六章:指東打西?順手牽羊?第六百八十章:錦衣衛和刑部的較量第五百八十九章:軍屯第三百八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去處第五十五章:臣有本奏第四百一十一章:無奈的局中局第七十三章:李總管的無奈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債第六百章:您說是就是吧第1141章 兩方合力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三十六章:大勢已成第1191章 一錘定音第五百九十九章:典制與成例第四百九十三章:旁若無人第六百八十二章:保守與激進第二百八十五章:雙方對峙第八百零二章:這相似的場景第895章 宴席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六百四十七章:專注拆臺於少保第989章 到底圖啥第四百六十三章:天命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