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有理有據有節

第929章 有理有據有節

這一番話說下來,王文倒是揮灑的淋漓盡致,但是,殿中的氣氛一時卻變得有些沉鬱。

其他的一干大臣皺着眉頭,似乎想要開口,但是,到最後還是沒人動彈。

這件事情涉及科道,若是一個鬧不好,說不定會幫倒忙。

所以,還得陳鎰來解決,他們最多敲敲邊鼓。

然而,奇怪的是,一向並不瞻前顧後的陳鎰,此刻卻擰着眉頭,同樣一言不發,似乎是在思索着什麼一樣。

這個時候,一直沉默的天子卻開口了。

按理來說,對於王文的放肆,天子雖然維護,但是,也不至於到了袒護的地步。

一般情況下,當王文發完脾氣之後,天子往往會象徵性的斥責兩句,算是給大家一個臺階下。

但是這一回,天子說出來的話,卻讓在場的諸人也感到有些意外。

“天官的話,雖然有些直白,但也不無道理!”

一開口,天子就給剛剛王文的話定了性。

僅僅只是直白而已,言下之意,不好聽,但說的沒錯……

“朝廷鼓勵言路,但是,如今的科道風憲,卻依仗於此,邀名買直,不思用事。”

“天官說他們欺軟怕硬,依朕看,倒也不算誇張。”

隨着天子一步步的肯定王文的觀點,老大人們的臉色越發慎重起來。

王文這個老傢伙,向來脾氣暴躁,說起話來十分不客氣,但是,一則他已然‘盛名在外’,沒有人會去計較,二則,王文即便是吏部尚書,可他到底也是臣子。

有些話他來說,和天子來說,效果和分量,可是截然不同的。

就像剛剛王文的那番話,他來說的話,算是朝中爭鬥,上綱上線,也最多是相互攻訐。

但是,天子來說,就意味着對外朝科道的不滿。

以科道風憲如今的這股風氣,他們若是得了風聲,只怕不會覺得自己有錯,只會覺得天子不聽諫言,這股風氣,反而會愈演愈烈,甚至於,有可能會演變成內外朝之間的衝突。

緊緊皺着眉頭,老大人們的眼中閃過一絲不解。

他們有些想不通,這麼簡單的道理,天子不應該不明白纔對。

要知道,往常並不是沒有過這種例子,王文在朝堂上唱白臉橫衝直撞,天子唱紅臉安撫羣臣。

可是這一次,天子難道要挑破這層窗戶紙了嗎?

看着底下大臣們的樣子,朱祁鈺搖了搖頭,道。

“朕知道,朝野上下,對朕和太上皇,乃至朕和東宮太子,和兩宮皇太后之間的關係,都頗爲關注,一有動靜,則議論紛紛,流言頻出。”

“言官言事,當言天下事,天家之事,自也是天下事,所以,朕並不忌諱朝野上下議論天家事。”

”但是,如今朝中風憲,漸成只問宮中事,不問天下人之風,這便是大過!”

聲音並不算大,口氣也並不嚴重,但是,在場衆臣,都不由自主的從墩子上站了起來。

殿中依舊靜悄悄的,只要天子平靜的聲音迴盪着。

隨着話語漸漸深入,天子的口氣當中,也帶着幾分感嘆,道。

“宮中之事,外界如何議論,朕都並不在意,諸卿皆是國之肱骨,亦是同朕一起匡扶社稷之人。”

“朝野上下時有流言,但是卿等知朕,天家之事,國家之事,朕自登基以來,件件樁樁,皆敢稱一句問心無愧。”

“諸臣被流言所惑,上疏朝廷,朕不罪之,但是,卿等當知,朝中固然有一心用事之人,可也有居心叵測,挑動是非之輩,諫官只顧天家事,也便成了此輩幫兇,壞我朝綱矣!”

這番話說出來,底下重臣臉上沉思之色更濃。

天子這話,看似是在自白,但是實際上,落在他們耳中,尤其是陳鎰和陳循的耳中,卻如同黃鐘大呂,振聾發聵。

要知道,自從天子登基之後,清流和科道,就都不怎麼受待見。

清流最嚴重,人員被一次次的抽空,地位被一次次的壓低,科道的情況也不怎麼好。

王文一上任,京察的矛頭,就狠狠的對準了科道。

毋庸置疑,這背後必然有天子的默許。

但是,這其中的原因,卻始終沒有人能夠想的明白。

要知道,清流科道,在朝中地位一向頗高,清流爲天子近臣,科道爲言官風憲,前者輔天子理政,經筵侍講,隨侍擬詔,和天子接觸最多,後者察百司之事,下撫黎民,上匡天子,是皇帝掌握地方情況的重要手段。

歷朝歷代,對於清流科道,都頗爲信重,可偏偏天子登基之後,卻一反常態,對清流科道從無好感。

以往的時候,他們也曾私下想過,會不會是天子想要乾綱獨斷,獨掌朝局,所以容不下諫言。

但是,隨着和天子的接觸,他們逐漸否決了這個想法。

天子對待朝臣一向寬仁,諫言提議,只要合理,天子也無不採納,哪怕是像于謙那樣的屢次冒犯,天子都能容忍的了,爲何偏偏要針對清流科道呢?

而今天子的這番話,卻讓他們忽然明白過來。

事實上,天子並不是想打壓清流科道,而是不得不打壓清流科道。

說白了,這其實還是天家之爭。

朝中上下,一直有宵小之輩興風作浪,這一點,在場的大臣們心裡都很清楚。

太上皇畢竟在朝多年,雖然鬧出了土木之役這樣的風波,但是,朝廷當中依舊有心向太上皇之人。

這些人,或許是死守禮法之輩,又或許是太上皇的舊人,又或者是投機之徒。

但是終歸,朝堂之上,是有這麼一股力量的。

這股力量並不在明處出現,但是,卻一直在暗處攪弄風雲。

尤其是近段時間以來,隨着太上皇的一系列行爲,更是能讓他們這些重臣都能夠確定一件事。

這些人並不是打着太上皇的旗號在行事,而是真的背後有太上皇的授意。

換而言之,太上皇雖退居南宮,但是實則仍有干預朝政之意。

如此一來,朝局就陡然變得複雜了起來。

清流科道之所以被並稱,自然是因爲這二者有着共同之處,除了科考成績優異,出身士林華選之外。

這些人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喜歡死守禮法道理。

這一點並不算錯,但是,在如今的朝局之上,卻容易被人利用。

事實上,經過了這麼多次明裡暗裡的打壓整飭,無論是陳循還是陳鎰都清楚,清流科道當中,真正算是太上皇的人的,已經很少的。

剩下的,即便是有心向太上皇的,也或是搖擺不定,或是隱藏很深,不敢輕易露頭。

可即便如此,因爲科道風聞言事的特權,還是使得,這些人容易被朝中輿論流言控制。

而天子顯然是有雄才大略的聖君,他很清楚清流科道的作用,但是,當科道成爲掣肘的時候,他一樣會毫不猶豫的打壓。

哪怕是陳鎰自己,也不得不承認,如果說科道沒有被打壓的話,那麼,朝廷這段時間來的諸多流言,一定會在朝堂上鬧出不少軒然大波。

到時候,爲了平息風波,天子和他們,都要花上不少力氣,更不要提,能夠推進這一樁樁利國利民的大事了。

這個時候,天子的話音又再度響起,頗帶着幾分無奈,道。

“朕向來不因言罪人,但是,朝局不穩,則國不定,如天官所說,朝廷設六科十三道,是爲監察百司天下,並非爲日日盯着天家之事爾。”

“天家諸事,故爲朝事,然非太子出閣,後宮干政這等大事,於朝局影響着實不大,諸科道官員,僅着眼於此事,一則,有邀名買直之意,二則,有瀆職之嫌也!”

這話說的就重了!

話音落下,陳鎰也有些穩不住了,跪地道。

“陛下,臣失職!”

不躲不辨,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朱祁鈺便知道,他知道自己的意思。

擺了擺手,朱祁鈺道。

“這不是總憲的錯,實則還是朝廷風氣之故也!”

說着話,朱祁鈺的神色肅然起來,一針見血道。

“爲人臣者,面刺君上之過,本是爲國家計,然而正統以來,或因王振擅權,迫害大臣之故,諸臣進諫,漸漸不爲匡正社稷,而爲博名成譽也。”

“以君上小過斤斤計較,而不放眼天下,此實是不肯用心,不願用事也。”

“諸卿可知,朕登基以來,收到的彈劾奏疏,不論是從地方,還是在京師的官員,彈劾官員不法者,竟尚不如議論天家之事者多矣!”

“此原因爲何?”

“剛剛天官說他們欺軟怕硬,看似荒唐,但是實則便是如此!”

“他們不肯得罪朝中同僚,不敢去清查不法,但是,卻敢借風聞言事之權,犯上冒諫。”

這話越說越直白,甚至到了最後,帶上了幾分冷意。

以至於,除了陳鎰之外,其他的大臣,也個個默默的跪了下來。

但是,朱祁鈺卻沒有停下的意思,繼續道。

“朕的一舉一動,有百官看着,所以,他們覺得朕不會苛責於他們,但是,真正的國之蛀蟲,如王振,王驥,石墣,江淵之輩,卻因位居高位,而不敢彈劾。”

“更有甚者,巡查地方之御史,竟也千里迢迢,因京中區區流言,上諫奏於朕,可他巡查之地,卻反而風平浪靜,鬧得好像,這滿天下,就只有朕會犯錯一樣……”

最後的這句話,天子明顯帶着幾分玩笑之意。

但是,在場的所有人,卻沒有一個人能笑的出來,相反的,他們每個人的額頭上,都忍不住冷汗津津。

看得出來,天子這番話憋了好久了,但是,正是這本該雷霆大怒說出來的話,此刻,被天子用如此淡然的口氣說出來,卻更讓人心驚膽戰。

眼瞧着天子的話終於告一段落,早已經是滿頭冷汗的一幫大臣,都齊齊叩首,道。

“臣等有罪,請陛下責罰!”

他們又不是于謙那等愣頭青,這種時候,天子雖然表現的平淡,但是心中,還不一定積蓄了多少怒火了。

所以,低頭認錯纔是唯一的路。

然而,這一回,朱祁鈺卻真的沒有責怪他們的意思,而是擺了擺手,道。

“朕說這些,並不是想責怪諸卿,如今這種狀況,成因複雜,並非諸卿之過,朕想說的,是該如何解決……”

底下大臣們相互看了一眼,尤其是等到一旁的內侍真的過來攙扶他們起身的時候,他們纔敢確定,天子是真的沒有生氣。

一時之間,即便是以他們的心性,也不由有些讚歎。

平心而論,他們已經儘量去接受天子的出色了,但是,不得不說,即便如此,天子仍然屢屢會超出他們的想象。

不談天子對朝政的熟稔,對人心的洞悉,單說以天子如今的年紀,能夠有如此眼光,洞穿朝局的本質,已是十分不易。

更何況,在看穿一切之後,天子還能保持如此的平常心,絲毫不以爲怒,這份心胸氣度,着實非常人可有。

當然,他們不知道的是,朱祁鈺雖然看起來只有二十多歲,但是,看過了百年風雲變幻,甚至親眼見過了王朝崩滅,他的眼光胸襟,早就不拘泥於這些小事了。

換了前世的他,若是看穿了這些,必然會暴跳如雷,甚至是破罐子破摔,大開殺戒。

但是,重活一世,畢竟一切都不同了。

這些不滿,即便是有,也早在百年的時光當中,消磨殆盡了。

眼瞧着底下一幫人站了起來,但是,仍舊不敢落座,朱祁鈺嘆了口氣,也沒有多說,而是繼續問道。

“卿等皆是良臣,不知,可有辦法能解此疑難?”

這……

天子的話說的夠清楚了,但是,正因爲清楚,這辦法纔不好說。

正如剛剛天子所言,科道如今的狀況風氣,成因複雜,這並不是簡簡單單的換一批人,就能夠解決的事情。

但是,經過剛剛天子的一番話,在場的大臣也很清楚一點。

那就是,這個問題,如果不能解決的話,那麼,天子便會始終對清流科道存有忌憚打壓之心。

即便如今爲了扭轉官場風氣,能夠暫時扶起一時,但是,終究不能治本,到最後,還是會重新被打壓下來。

想來,這也是天子今天徹底將話攤開了說的原因。

是要欲蓋彌彰,飲鴆止渴,還是直面困難,從根子上解決問題,就要看他們這些人,有沒有足夠的能耐了……

第五百一十一章:收拾手尾與祭臺第三百二十八章:於府夜談第二十四章:死亡名單(上)第1217章 朱見深的考題第三百三十九章:別亂動第一千零二十六章:爲難第五百一十八章:東宮出閣第二百二十四章:內閣爭鬥白熱化第四百七十八章:太上皇您多少有點不知好歹了……第一百零八章:尊號第八十三章:冊立東宮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債第四百九十四章:知錯,能改否?第949章 賞罰分明第1270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二)第六百八十七章:春獵第三百七十一章:杜寧與商輅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後續風波第三十三章:頭鐵翰林院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你行你上啊第一千零四十章:藩王之利第八百零八章:於少保的直覺第六十章:廷擊第三百零三章:御審第五百一十三章:祭奠死難官軍第五百二十七章:國家國家,國在家前!第八百六十三章:勸第124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百六十章:峰迴路轉第986章 談條件第二百二十一章:胃口真大第二百九十三章:堂審第十八章:不會……吧?第八百一十九章:什麼叫混子第993章 狠還是你狠啊!第六百五十一章:真相第1142章 朝堂對罵第六百八十三章:於少保的決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戒急用忍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內閣情勢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一百四十八章:煩躁的也先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三百零三章:御審第五十五章:臣有本奏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五百四十一章:母子再相見第四百一十七章:張輗的把握第一百零八章:尊號第五百八十八章:冷霜冬雪落枝頭,迎風乘寒不垂首第1173章 收網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你猜?第896章 大預言家朱瞻墡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義勉爲其難第二百一十章:圖窮匕見第五百六十七章:俞次輔被迫竊取了勝利果實第1271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三)第一千一百零五章:入詔獄第三百七十四章:那更要叩闕了!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六百四十五章:天子有召第904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狐狸尾巴第一百九十五章:招誰惹誰了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當面告狀第七百五十二章:代王世子第957章 天子剋星第六百九十七章:道不同,不相爲謀!第904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954章 磕頭賠罪第十七章:回憶(下)第四百六十九章:常懷謹慎之心第三百三十六章:後院起火第七百二十八章:這就很尷尬了……第六百六十一章:儲君的職責第四百九十九章:大同城外,上皇南歸第六百三十二章:背水一戰?第二百八十四章:以退爲進第五百三十三章:荒謬,但無奈!第三百八十一章:三個半的心腹大臣第963章 壓力給到俞次輔第一百四十七章:賭第928章 王天官yyds第二百六十八章:王驥此人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爺的人緣第四百九十七章:不能委屈了太上皇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一頭老黃牛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皇莊的奧妙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二十二章:詳細軍報(下)第885章 奮鬥在吃瓜第一線第四百五十三章:衝突第1250章 奪門第877章 俞次輔的敵意第五百六十一章:王文的啞巴虧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爺的危機
第五百一十一章:收拾手尾與祭臺第三百二十八章:於府夜談第二十四章:死亡名單(上)第1217章 朱見深的考題第三百三十九章:別亂動第一千零二十六章:爲難第五百一十八章:東宮出閣第二百二十四章:內閣爭鬥白熱化第四百七十八章:太上皇您多少有點不知好歹了……第一百零八章:尊號第八十三章:冊立東宮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債第四百九十四章:知錯,能改否?第949章 賞罰分明第1270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二)第六百八十七章:春獵第三百七十一章:杜寧與商輅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後續風波第三十三章:頭鐵翰林院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你行你上啊第一千零四十章:藩王之利第八百零八章:於少保的直覺第六十章:廷擊第三百零三章:御審第五百一十三章:祭奠死難官軍第五百二十七章:國家國家,國在家前!第八百六十三章:勸第124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百六十章:峰迴路轉第986章 談條件第二百二十一章:胃口真大第二百九十三章:堂審第十八章:不會……吧?第八百一十九章:什麼叫混子第993章 狠還是你狠啊!第六百五十一章:真相第1142章 朝堂對罵第六百八十三章:於少保的決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戒急用忍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內閣情勢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一百四十八章:煩躁的也先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三百零三章:御審第五十五章:臣有本奏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五百四十一章:母子再相見第四百一十七章:張輗的把握第一百零八章:尊號第五百八十八章:冷霜冬雪落枝頭,迎風乘寒不垂首第1173章 收網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你猜?第896章 大預言家朱瞻墡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義勉爲其難第二百一十章:圖窮匕見第五百六十七章:俞次輔被迫竊取了勝利果實第1271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三)第一千一百零五章:入詔獄第三百七十四章:那更要叩闕了!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六百四十五章:天子有召第904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狐狸尾巴第一百九十五章:招誰惹誰了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當面告狀第七百五十二章:代王世子第957章 天子剋星第六百九十七章:道不同,不相爲謀!第904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954章 磕頭賠罪第十七章:回憶(下)第四百六十九章:常懷謹慎之心第三百三十六章:後院起火第七百二十八章:這就很尷尬了……第六百六十一章:儲君的職責第四百九十九章:大同城外,上皇南歸第六百三十二章:背水一戰?第二百八十四章:以退爲進第五百三十三章:荒謬,但無奈!第三百八十一章:三個半的心腹大臣第963章 壓力給到俞次輔第一百四十七章:賭第928章 王天官yyds第二百六十八章:王驥此人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爺的人緣第四百九十七章:不能委屈了太上皇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一頭老黃牛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皇莊的奧妙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二十二章:詳細軍報(下)第885章 奮鬥在吃瓜第一線第四百五十三章:衝突第1250章 奪門第877章 俞次輔的敵意第五百六十一章:王文的啞巴虧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爺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