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成國公的出師不利

花廳當中安靜了下來,尹王沒說是哪個奏疏,或許是禮部要留他在京的奏疏,又或許,是禮部宗藩改革的奏疏,但是無論是哪個,這話顯然都是嘲弄之意。

見此狀況,朱儀的臉色也肅然起來,道。

“王爺,您當知曉,太上皇早已退居南宮安養,不預政事,臣不知道您這句話,到底是想說明什麼?”

尹王顯然也意識到,自己的態度有些不對,這句話雖然不算什麼冒犯的話,但是,如果傳出去,卻未免有些對太上皇不敬之嫌。

不過,話都說出去了,他也拉不下面子收回來,於是,只能冷着一張臉不說話。

見此狀況,朱儀還是率先遞了個臺階,道。

“臣知道,王爺也是一時情急,不過,太上皇一向優撫宗室,諸王有過,他老人家向來寬宏以待,甚至時不時的,還多加賞賜,此次諸位王爺進京,太上皇十分歡喜,私下還對臣說,藩王乃國之柱石,社稷之本,讓臣多來拜訪,切記要恭敬,決不可失了禮數。”

“只不過,如今太上皇畢竟身在南宮,有些事情不便多言,但是一片拳拳之心,想來王爺定能體察,所以,王爺放心,太上皇必定也是不願讓朝廷折騰藩王宗親的,只不過明面上,他老人家不便出面罷了。”

這番話算是解釋,於是,尹王的臉色也緩和下來,勉強道。

“本王一時失言,還望成國公莫要責怪。”

“不過,事已至此,禮部奏疏已上,本王就算想要推拒,只怕也不容易,既然成國公早就知道了此事,那麼想來,也必然有解決之法,本王願意一聽。”

這話仍然帶着幾分倨傲之意,但是,對於一向跋扈的尹王來說,這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於是,朱儀起身拱手,道。

“王爺明鑑,如今狀況已經十分明朗,辦法臣也確有想法,但是在說之前,斗膽問王爺一句,您所求者,是自家能儘快回到封地,還是阻止禮部整飭宗藩的奏議?”

聞聽此言,尹王的眉頭又皺了起來,道。

“這二者有何不同?”

朱儀答道:“禮部將王爺留在京師,既是爲難,但對王爺來說,也是機會,整飭宗藩之事,主動權在禮部手中,所以,只要諸王一日不離京,禮部便一日不會妄動,這一點,禮部佔優。”

“如今禮部所想,無非是將王爺留下,然後借王爺過往之事做文章,但是,禮部忽略了一件事,王爺再荒唐,也畢竟是藩王之身。”

“此奏涉及各家宗室藩王,所以,岷王爺,襄王爺都不會坐視不理,王爺若在京師,居中調和,三家聯手,再加上各地藩王遙相呼應,勝算反而更大。”

“但是,如若王爺設法離京,那麼,以岷王爺和襄王爺的關係,必定難以摒棄前嫌,二者各自爲政之下,只怕……”

後面的話沒說,但是,尹王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擡頭看着朱儀平靜的臉色,尹王的目光閃爍,似乎在思索着什麼。

不過,到底最後,他也只是開口道。

“那你倒說說,本王若留,該當如何,若走,又該當如何?”

口氣當中,絲毫不帶喜怒,讓人揣測不出,他真正的想法到底是什麼。

不過,朱儀對此,卻好似有些並不在意,道。

“王爺若留,那麼,自然是收斂脾性,一心用事,禮部留王爺在京,是想抓王爺的把柄,只要王爺一切小心,自然讓對方無處可以着力。”

“如果說朝中有人拿之前的事情做文章,那麼,王爺和岷王爺,襄王爺等人,也可用近段時間王爺安分守己反駁,如此一來,王爺便可以逸待勞,禮部如若題奏,王爺便可順勢出手,如若遲遲不肯題奏,那麼,也便可以比比耐性。”

“不過,如若王爺要走的話……”

“如何?”

眼瞧着對方的口風一停,尹王挑了挑眉,問道。

於是,朱儀的臉上重新露出一絲笑容,道。

“禮部既是借王爺近段時日在宗學‘勤懇有加’的理由將王爺留下,那麼,王爺證明自己不堪重任,禮部自然也就沒了理由。”

“尋些事由,犯些小過,想來這對王爺來說,並不算是什麼難事。”

說白了,如果要留下,就安分守己,伺機而動,如果要走,那就按着本性做事,鬧出點亂子,讓禮部的理由站不住腳,尹王自然也就可以順利回封地了。

當然,這個度要把握好,若是鬧得太大,保不齊又被禁足在京師,那可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不過……

尹王聽了這番話,稍一沉吟,對着朱儀問道。

“成國公你說的倒輕巧,就算是本王鬧出了事端,這朝廷上下,若是個個緘口不言,或者大肆渲染,那本王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如今他得罪了朝中的這些文臣,這幫人要是鐵了心要將他留在京師,那麼,玩什麼手段都不稀奇。

聞言,朱儀卻是道。

“王爺不必擔心,臣既是秉太上皇口諭而來,自然是來相助王爺的,如若王爺想要回封地,臣在朝中有些人脈,只要是有個由頭,臣便可助王爺一臂之力。”

這話說的十分誠懇,不過,尹王聽完之後,卻是目光一閃,道。

“成國公,你可知道,藩王宗親,私下勾連朝廷文武大臣,可是……大罪!”

最後幾個字,尹王的口氣陡然冷了下來,望着朱儀的眼神,也變得危險起來。

見此狀況,朱儀的臉色微微一滯。

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臉上扯起一抹勉強的笑容,道。

“王爺言重了,這豈是私下勾連,雖說藩王宗親身份貴重,可是如若有過,朝中大臣諫奏陛下也是常事,何談勾連?”

“是否勾連,本王覺得,成國公你自己心裡清楚。”

尹王看了朱儀一眼,很快,臉上的諸般神色都收斂起來,輕輕靠在椅背上,眼眸微闔,澹澹的道。

“今天就到這吧,本王乏了,送客。”

於是,一旁的侍者上前,對着朱儀做了個請的姿勢。

見此狀況,朱儀愣了一下,但是,尹王的態度如此明顯,他也不好再繼續糾纏,只得起身拱了拱手,道。

“既是如此,那臣就先行告退了。”

說罷,後退兩步,便欲離開。

不過,就在朱儀轉身要走的時候,他身後尹王的聲音卻忽然又響了起來。

“成國公,你說,如果本王現在進宮,將剛剛你的這一番話如實稟告陛下,然後請陛下放我離京,那陛下會不會念在本王忠心上稟的份上,允本王所請呢?”

口氣當中帶着幾分玩味,讓朱儀的腳步一頓。

轉過身來,朱儀望着尹王,卻見對方的臉上,並沒有絲毫的玩笑之意,反而頗顯認真。

見此狀況,朱儀想了想,開口道。

“王爺身份貴重,自然可以隨心所欲,臣不敢置喙。”

“若無他事,臣還是先行告退了。”

說罷,朱儀並未繼續停留,而是轉身直接離去,只是轉過身之後,臉色不由得沉了下來,顯然,心情不怎麼好。

至於尹王,則是坐在原處,一臉的若有所思。

待得朱儀的身影消失在了庭院外,一旁的屏風後,忽然傳出一陣響動。

見此狀況,尹王頓時回過神來,站起身來朝着屏風的方向躬了躬身,道。

“周王兄,魯王兄……”

從屏風後走出來的,赫然便是一身王袍的周王和魯王二人。

隨即,二人在侍者的攙扶下緩步向前,來到花廳中間坐下,與此同時,尹王往身側退了兩步,恭敬的坐在了下首。

底下人各自換上了新茶,一旁的周王方將目光轉向尹王,什麼廢話都沒有,直截了當的開口道。

“你打算怎麼辦?”

打從朱儀進門,他們二人就被尹王請到了屏風後頭,所有的談話,他們都一字不落的聽到了。

於是,尹王起身拱了拱手,道。

“二位王兄明鑑,本王既然請二位王兄見證,便是並無干預政務之私心,所以,今日之事,本王想請二位王兄一同進宮,對陛下分說明白,至於到底該如何處置,自當由陛下定奪。”

話音落下,周王和魯王對視了一眼,旋即,周王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道。

“說得好,朝中事務,終究是陛下定奪,你我身爲宗親,和天家本是一脈,陛下乃宗脈之首,與我等同氣連枝,自當忠心誠意,不可有絲毫隱瞞。”

“我等若有所求,直接同陛下開口便是,只要合情合理,本王相信,陛下自然無有不準之理。”

“也罷,本王便隨你走這一趟,魯王兄?”

說着話,周王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魯王,後者雖然仍舊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樣子,但是,神色卻十分和緩,道。

“善!”

於是,尹王拱手爲謝,隨後,又吩咐底下人備好車馬,遣人遞了帖子,便朝着宮中行去……

與此同時,正在文華殿中處理政務的朱祁玉,聽到消息也是一臉的詫異。

“什麼,周王,魯王和尹王?”

底下懷恩點了點頭,道。

“回陛下,幾位王爺現在已在宮外等候,說是有要事稟報。”

“他們來做什麼?”

將手裡的硃筆擱下,朱祁玉皺了皺眉,有些意外。

目光投向身邊禮部剛剛遞上來的奏本,他思索了片刻,難不成,是爲了這件事?

見此狀況,一旁的懷恩想了想,輕聲開口道。

“陛下,剛剛傳來的消息,說是幾位王爺出門之前,成國公曾經拜訪過十王府。”

朱儀?

聽到這句話,朱祁玉心中大致有了猜測,輕輕點了點頭,道。

“宣進來吧。”

於是,懷恩拱手退下,不多時,幾位王爺便在內侍的引領下進了殿。

“臣等拜見陛下。”

行禮賜座之後,朱祁玉往前俯了俯身,面色溫和的問道。

“年節剛過,幾位叔祖聯袂而來,可是有什麼要事?”

聞言,周王率先道。

“啓稟陛下,今日臣等在十王府中安歇,忽有成國公朱儀,聲稱奉太上皇旨意帶來賞賜,前來拜訪顒炔。”

“當時,顒炔覺得事態有異,於是,在召見成國公的同時,請了臣和魯王兄二人在屏風後旁聽,其中談話,涉及到了太上皇及朝中政務,臣等覺得,須得如此稟呈陛下,故而進宮請見。”

尹王名諱朱顒炔。

聽了這話,朱祁玉的目光頓時落在一旁的尹王身上,略有些驚訝,道。

“哦,竟有此事?”

“尹王叔祖,那成國公,到底對你說了些什麼?”

於是,尹王拱了拱手,隨後道。

“陛下容稟,臣將那成國公迎進來之後……”

文華殿中,尹王緩緩將剛剛在十王府當中發生的一切,事無鉅細的說了一遍。

“……陛下,事情便是如此,成國公乃朝中重臣,雖是奉太上皇旨意而來,但是私下同朝中大臣結交,非藩王可爲,只不過,太上皇口諭不可違抗。”

“故而,臣在送走成國公之後,便請周王兄,魯王兄二人見證,一同進宮將此事稟奏陛下。”

這……

朱祁玉聽完之後,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朱儀去十王府的事,他自然是曉得的,只不過,朱儀並沒有說是今天而已。

不過,尹王的反應,倒是讓他有些出乎預料。

外頭人都說,大明的藩王只會胡作非爲,欺壓百姓。

前世的時候,朱祁玉也和這些藩王接觸的不多,所以,對他們的瞭解也有限。

但是,不得不說,這次尹王的這番作爲,的的確確刷新了他對藩王的認知。

這些藩王或許性格各異,又或許的確欺男霸女,罪行累累,但是,他們和宦官一樣,都是最忠於皇室的人。

而且,宦官忠於皇室,是因爲別無依靠,但是他們卻不同,藩王們對皇室的忠心,是因爲血脈相連,他們真正的和皇室同宗同族,同氣連枝。

宗親二字,果然不是說說而已。

只不過如此一來,他的原本的打算,就不得不變一變了。

看着底下的幾位老王爺,朱祁玉心中念頭轉了轉,道。

“幾位叔祖之心,朕明白了。”

“此事朕會酌情處置,幾位叔祖不必擔憂。”

“說來,尹王叔祖也的確太過謹慎了,你們與朕乃是宗親長輩,一家血脈,你們說的話,朕豈有不信之理?”

“這等小事,勞動幾位叔祖聯袂而來,着實是讓朕於心不安啊……”

第六百二十六章:任侯爺的志得意滿第三百二十六章:于謙的地位第五百四十四章:似曾相識的場景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選擇的沈翼第六百二十五章:眼看他宴賓客第984章 看着他第八百四十四章:成國公vs錦衣衛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聖人不聖第二百七十五章:消息傳開第七百三十三章:背鍋俠蕭學士第一百三十一章:暗夜殺戮第四百六十三章:天命之主!第914章 投名狀第1194章 離京第三百七十二章:一路跑偏的猜測第一百九十四章:風聞言事第927章 護犢子的皇帝陛下第七百六十七章:告狀小能手第七百九十六章:糾纏不休第六百六十二章:這是一章鋪墊,又名:矛盾的太上皇第七百七十六章:召見阿速第946章 我不贊成第一百零四章:爲國捐軀好盧忠第900章 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場第五十一章:爲社稷計第八百零二章:這相似的場景第1242章 漩渦暗起第1259章 番外:東宮之爭(一)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所以別鬧了第三百二十七章:棄車保帥第987章 你說了不算第六百二十一章:攤牌了又沒全攤第七百七十三章:鬱悶的小公爺第1249章 大巧不工第902章 陳尚書的手段第五百五十九章:聽大宗伯的第五百七十七章:通透的鎮南王第1003章 確定不確定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六百八十一章:邊境異動第二百三十三章:新的朝中局勢(大章二合一)第七百二十三章:夜談第一百二十八章:利弊第914章 投名狀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四百七十九章:小王文的戰鬥力第六百四十六章:四臉震驚第六百三十四章:敏銳的嗅覺第十七章:回憶(下)第四百八十九章:避嫌?第七百五十五章:狐狸尾巴第一千零三十五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六百七十五章:什麼叫各懷鬼胎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狐狸尾巴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自首?第十四章:慈寧宮的瓷器(下)第七百五十一章:圓滿結束……了嗎?第一千零二十一章:示威第二章:夢兮真兮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一千一百零三章:於康的調查第三百二十二章:百密必有一疏第1006章 爭論第五百四十五章:增補閣臣第七百二十五章:殿試第960章 說服太上皇第六百九十章:又是情節毫無推進的一章第六百零三章天子從不吃虧第二百三十一章:廷推閣臣(上)第二百二十八章:內閣衝突第四百九十八章:大勢在我第五百六十九章:等啊……等……第1174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二十二章:舒公公回京了第六百七十八章:當面一笑,背後一刀第五百九十六章:指東打西?順手牽羊?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五百六十五章:舒公公的光輝事蹟第一百五十五章:真遺憾第八百三十六章:這是咋了第三百七十二章:一路跑偏的猜測第二百八十九章:準備收網第四百五十九章:御前爭論第五百五十五章:兩杖第七百六十五章:萬貞兒的未來第一百三十章:何德何能王簡齋第五百六十三章:投機客的左那個啥和右那個啥第八百六十四章:這是咋了?第1204章 有旨意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970章 有驚無險第1191章 一錘定音第五十六章:有人撐腰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一百二十四章:成敬第五百九十七章: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第一百九十九章:不能都查嗎?第二百四十一章:相互套路第1223章 闖宮?
第六百二十六章:任侯爺的志得意滿第三百二十六章:于謙的地位第五百四十四章:似曾相識的場景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選擇的沈翼第六百二十五章:眼看他宴賓客第984章 看着他第八百四十四章:成國公vs錦衣衛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聖人不聖第二百七十五章:消息傳開第七百三十三章:背鍋俠蕭學士第一百三十一章:暗夜殺戮第四百六十三章:天命之主!第914章 投名狀第1194章 離京第三百七十二章:一路跑偏的猜測第一百九十四章:風聞言事第927章 護犢子的皇帝陛下第七百六十七章:告狀小能手第七百九十六章:糾纏不休第六百六十二章:這是一章鋪墊,又名:矛盾的太上皇第七百七十六章:召見阿速第946章 我不贊成第一百零四章:爲國捐軀好盧忠第900章 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場第五十一章:爲社稷計第八百零二章:這相似的場景第1242章 漩渦暗起第1259章 番外:東宮之爭(一)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所以別鬧了第三百二十七章:棄車保帥第987章 你說了不算第六百二十一章:攤牌了又沒全攤第七百七十三章:鬱悶的小公爺第1249章 大巧不工第902章 陳尚書的手段第五百五十九章:聽大宗伯的第五百七十七章:通透的鎮南王第1003章 確定不確定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六百八十一章:邊境異動第二百三十三章:新的朝中局勢(大章二合一)第七百二十三章:夜談第一百二十八章:利弊第914章 投名狀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四百七十九章:小王文的戰鬥力第六百四十六章:四臉震驚第六百三十四章:敏銳的嗅覺第十七章:回憶(下)第四百八十九章:避嫌?第七百五十五章:狐狸尾巴第一千零三十五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六百七十五章:什麼叫各懷鬼胎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狐狸尾巴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自首?第十四章:慈寧宮的瓷器(下)第七百五十一章:圓滿結束……了嗎?第一千零二十一章:示威第二章:夢兮真兮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一千一百零三章:於康的調查第三百二十二章:百密必有一疏第1006章 爭論第五百四十五章:增補閣臣第七百二十五章:殿試第960章 說服太上皇第六百九十章:又是情節毫無推進的一章第六百零三章天子從不吃虧第二百三十一章:廷推閣臣(上)第二百二十八章:內閣衝突第四百九十八章:大勢在我第五百六十九章:等啊……等……第1174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二十二章:舒公公回京了第六百七十八章:當面一笑,背後一刀第五百九十六章:指東打西?順手牽羊?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五百六十五章:舒公公的光輝事蹟第一百五十五章:真遺憾第八百三十六章:這是咋了第三百七十二章:一路跑偏的猜測第二百八十九章:準備收網第四百五十九章:御前爭論第五百五十五章:兩杖第七百六十五章:萬貞兒的未來第一百三十章:何德何能王簡齋第五百六十三章:投機客的左那個啥和右那個啥第八百六十四章:這是咋了?第1204章 有旨意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970章 有驚無險第1191章 一錘定音第五十六章:有人撐腰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一百二十四章:成敬第五百九十七章: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第一百九十九章:不能都查嗎?第二百四十一章:相互套路第1223章 闖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