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章 太子宣詔

第1255章 太子宣詔

很多時候,局面之所以會僵持,事實上並不是因爲難以抉擇,而是因爲,沒有一個有足夠勇氣的人打破他。

剛剛的文華殿便是這副場景,衆人對於接下來即將見到的局面都心知肚明,但是,太子在旁,更重要的是,是天子命太子在旁,揣摩不清天子用意的時候,衆人自然是傾向於暫時閉口不言。

但是,這種局面必然是脆弱的,因爲它極其容易打破,正因如此,它也必然會被打破,王文現在,便是這個角色。

無論是從身份地位,還是他的性格以及受聖寵的程度,都決定了,他來說這些話,其實是最合適的。

王文的話音落下,殿中陷入了短暫的沉默當中,所有人都在觀望,因爲說到底,這件事情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天子聖心獨裁,如果說天子順着王文的話將一切定了下來,那麼,自然也就沒有任何可再討論的餘地了。

但是,他們等了片刻,見天子並沒有什麼反應,於是,勳貴陣營當中,也有人站了出來。

“陛下,謀逆固然是不赦之罪,但是,臣以爲此事畢竟是天家之禍,不宜太過張揚,應當儘量低調處理,此次南宮之變,寧陽侯陳懋,都督張輗等身爲主犯,自當斬首示衆。”

“然而張輗並非英國公府主脈,現任英國公張懋尚未及弱冠,並未參與此事,懇請陛下念及先英國公張輔戎馬半生,累有素功,免英國公府一門之罪,褫奪爵位,貶爲庶人,不予流放。”

衆人循着聲音望去,不出意料的發現,張口說話之人正是南宮變亂後異軍突起的成國公朱儀。

不過,他的這番話,卻是不由讓一衆大臣有些深思,目光閃動中,心裡又多了幾分猜測。

要知道,朱儀的身份十分特殊,他本是太上皇一黨,即便是在這次南宮事變中棄暗投明,可畢竟之前有那麼一層身份在。

所以,按理來說,這個時候,他正應該低調謹慎,和太上皇一黨撇清關係纔對。

可偏偏他不僅沒有這麼做,反而是在幫英國公府求情?他難道真的不怕天子猜忌他嗎?

上首的天子依舊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見此狀況,內閣當中又站出一人來,道。

“陛下,臣覺得成國公所言不妥,雖說此次南宮之事,實乃是天家之禍,理應低調處理,力求能夠將影響消弭至最低,但陛下同太上皇本爲嫡親兄弟,向無不睦,如今有此禍事,必是禍心者蠱惑生事,故而,臣以爲當重懲寧陽侯陳懋,都督張輗等人,如此方可按羣臣百姓之心。”

這次說話的,是東閣大學士朱鑑,他的這番話一出,衆臣的臉上,頓時變得有幾分莫名起來,更有人忍不住挑了挑眉,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朱儀。

要知道,朱儀和朱鑑二人,此前同爲太上皇一黨,但這次卻都沒有受到牽連,更有意思的是,在對於這件事情的處置上,二人的主張竟然有這麼大的分歧。

仔細一品便可發現,朱儀剛剛的那番話,並沒有提及太上皇應負的罪責,他更多的是想要爲英國公府求一條生路,但是朱鑑則不一樣,他要求重懲張輗等人,但出發點卻是,要替太上皇減輕罪責。

然而,這還沒完,二人說完之後,最初開口的王文,又是眉頭一皺,道。

“謀逆本就是不赦之罪,此次太上皇舉兵造反,鬧得如此沸沸揚揚,如何能夠低調處理?遮遮掩掩的,恐怕反倒叫天下百姓覺得箇中另有隱情。”

“至於是否乃禍心者鼓動,亦當經由刑部及大理寺審訊方可有所結論,朱閣老這個時候就言之鑿鑿,未免言之過早了。”

“何況,即便是有人鼓動,可此次太上皇勾結內外,私調禁軍圍攻皇城,更有甚者僞天子詔,意欲控制京營,直逼宮中,如此種種,豈是一句近臣蠱惑可爲?”

不得不說,整個朝廷上下,要論膽大敢說,這位天官大人,可謂是比那幫科道御史還猛。

他的這番話,就差直接了當的說,別扯什麼近臣蠱惑,根本就是太上皇自己心懷不軌,想要逼宮造反。

應該說,王文說的一點沒錯,所有人也都知道,他說的沒錯,但是問題就在於……

“陛下,臣以爲,此事還是不宜太過張揚爲好。”

殿中安靜了片刻,工部尚書陳循遲疑着,上前開口,道。

“謀逆雖是不赦之罪,可畢竟天家有骨肉之親,陛下向來仁慈寬厚,太上皇爲陛下長兄,如今有此局面,臣相信陛下亦是心如刀割,痛苦難當,此心此痛,臣等與天下萬民感同身受,此皇家之殤,還是當低調處置,如此,陛下心中可安,萬民亦當稱頌陛下之賢明。”

隨着陳循出言,殿中已經出現了第四種不同的態度,由此可見,這件事情到底多麼複雜。

從表面上看,陳循的這番話,是在維護朱祁鎮,但是,到了他這種地步,又怎麼可能無緣無故的說這種吃力不討好的話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太上皇畢竟是太上皇,陳循的這番話,看似說了很多,其實核心只有一句,哪怕太上皇造反了,他也依然是皇帝的長兄。

儒家講究家國一體,作爲皇帝,處置一個造反作亂的人,當然沒有問題,但是,作爲弟弟,哪怕哥哥犯了再大的錯,也總歸不能下手太狠,否則的話,便會被人議論。

這個邏輯很無賴,但是沒有辦法,在危急的狀況下,百無禁忌,一切以保證自己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爲要,可以不擇手段,這沒什麼,所以,就算是太上皇死在宮變當中,也有無數的理由可以推脫過去。

但是,當風波平息下來之後,再做什麼,就需得考慮後果和影響了,不是說不能做,而是值不值得的問題。

所以,作爲清流出身的陳循,在這件事情上,明顯更加考慮的是,怎麼處理,能夠對皇帝的聲名更有好處。

於是,在陳循說完之後,所有人都不由在暗中點了點頭,但是,卻並沒有人出言附和,而是有不少人默默的將目光轉向了上首的天子。

說到底,這件事情到底該如何處置,還是要看皇帝的意思,不管是太上皇的處置,還是對張輗等人的處置,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皇帝會如何割捨。

如果說皇帝對此事心中怒意難平,所以壓根就不在乎那些議論的話,那麼從嚴從重處置,也不是不行,如果說皇帝還顧念着那麼一絲兄弟情誼,那麼,順水推舟稍加寬縱,也有可能。

要是換了旁的事情,那麼,他們各抒己見說錯了也沒什麼,可這件事情不一樣,萬一要是站錯了隊,在皇帝心中留下一個不佳的印象,怕是以後的日子就要不好過了。

至於皇帝的態度……

眼瞧着殿中漸漸安靜下來,朱祁鈺輕輕嘆了口氣,隨後,便將目光放在了一旁的朱見深身上。

這個舉動,讓在場的衆臣感到有些意外,不過,就在他們詫異的目光當中,這位太子殿下臉色複雜,上前一步,來到了衆人的面前,隨後,跟在他身邊的樑芳從一旁的桌案上捧出一道詔書,遞了過去。

接着,朱見深展開詔書,道。

“聖母上聖皇太后懿旨……”

“先者上皇北狩,朝中殆危,予本深宮婦人,難扶社稷,幸有郕王祁鈺臨危受命,登基踐祚,力挽天傾,保社稷無恙,迎回上皇,護天家血脈,而上皇南還,太子出閣,數年以來,兩宮安和,兄友弟恭,天下和順,羣臣用事,國家平安。”

“豈期陰詭之徒,用心不純,蠱惑生事,於本月十七日涌入南宮,裹挾上皇欲行復闢之事,擾動社稷不寧,離間天家親情,此誠萬死不赦之罪也,令予痛心疾首,不可勝計,想先皇在時,曾許上皇及皇帝二人永世和睦,相互扶持,今有此事,實予有負先皇重託矣。”

“今南宮變亂,禍事已生,上皇雖爲被挾,亦有亂兄弟之義,失天家之體統,予雖不忍,然不敢有負祖宗及先皇之望,令社稷有損,故即日起,廢太上皇祁鎮爲庶人,囚入鳳陽高牆,命永世不得回京,欽哉。”

文華殿中,朱見深板着一張小臉,聲音乾巴巴的毫無感情,但卻清晰無比的將詔書當中的每一個字都準確的傳達到了在場所有人的耳中。

於是,短暫的沉默之後,底下羣臣默契的拱手拜倒,道。

“臣等謹奉聖母皇太后懿旨。”

既然他們能夠站在這裡,那麼,腦子肯定是轉的夠快的,太子能夠親自來宣讀這道懿旨,就說明,懿旨的內容,已經得到了皇帝的認可,而事實上,這樣的處置,也的確就是目前來看,最合適的。

太上皇鬧出了這樣的事端,想要繼續安居南宮當中,是絕對不可能的了,既然如此,那麼就只剩下囚禁這一條路,而且,在已經退居南宮,不問朝事的狀況下,還能起兵攻入宮城,這足以說明,即便是要囚禁也不能掉以輕心,至少,絕對不能在京城當中。

那麼,鳳陽高牆,自然就是最合適的,區別只在於,如何說,由誰來說的問題。

還是那句話,皇帝畢竟是太上皇的弟弟,所以,處置太上皇於禮不合,所以,這種情況下,由聖母皇太后來下這道旨意,是最順理成章的。

先前他們不提,是因爲心裡其實有些沒底,畢竟,聖母皇太后是太上皇的親生母親,這種狀況之下,讓聖母皇太后來處置太上皇,且不說她老人家願不願意,萬一要是她藉機輕拿輕放,那豈不是反過來把他們變得進退維谷。

現如今,聖母皇太后願意主動下這道旨意,那麼自然是一切好說,不過……

看着讀完了懿旨,又默默的回到原位,低頭一眼不發的朱見深,衆人的心中,頓時又升起一陣計較。

宮中有專門傳旨的人,但是,太后的這道懿旨,卻偏偏就要太子親自來讀,而且,更重要的是,皇帝也沒有阻止,所以,這意味着什麼呢?

久經宦海的老大人們,很快就得出了結論。

兩個目的,其一,這是要讓太子和太上皇徹底切割,這話聽起來有些荒謬,血脈之親,父子親情,如何切割?

但是,事實就是如此,這次南宮變亂當中,太子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得知消息之後,第一時間孤身來到了皇帝的身邊,這個舉動,不僅讓他保住了命,更讓他有了可以保住儲君之位的希望。

可僅僅如此是不夠的,如今太上皇事敗,太子必會遭到無數的攻訐,這種時候,既想要忠孝的名聲,又想要保住地位,是不可能的,所以,哪怕知道是飲鴆止渴,也必須要先和太上皇劃清界限。

這份懿旨,由朱見深來宣佈,事實上便意味着他已經徹底放棄了太上皇,唯有如此,才能徹底將朱見深從這次政變當中掙脫出來。

當然,負面影響也是有的,只不過,這種時候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先暫時保住地位,至於其他的,也只能以後再想辦法了。

除此之外,第二個目的,就是告訴羣臣,太上皇已經被廢爲庶人,囚入鳳陽高牆,所以,此事應當到此爲止,不可再繼續延伸,對太子窮追猛打,換而言之,這是在堵羣臣的口,讓他們不要繼續在東宮的身上做文章。

某種意義上來說,孫太后的這道旨意,算是不得已而爲之的捨車保帥之策,而顯而易見的是,對於這種處理方式,皇帝也的確默許了,或許是因爲,這麼做對朝堂的影響最小,又或許是因爲別的什麼。

但是,隨着這道懿旨的下達,毋庸置疑的是,東宮的儲位是暫時被穩定下來了,至少在場的這些人當中,不會有不開眼的,在這種時候再提東宮的事。

只不過,所有人都更加清楚的一點是,這種局面註定只能是暫時的,太子能夠扛得過這一次,未必扛得過下一次。

對於這位年輕的東宮儲君來說,只要他還在這個位置上一天,那麼他未來的路,便註定是艱辛無比的……

第997章 朱儀的難處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局中之局第一百九十五章:招誰惹誰了第二百七十七章:於·凡爾賽·謙第882章 于謙出京第五百零六章:強闖行宮舒公公第七百二十二章:手起刀落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一百五十七章:針鋒相對第959章 衝突第一百四十八章:煩躁的也先第二百零三章:不按套路第二百三十三章:新的朝中局勢(大章二合一)第八十四章:日朝第三百四十九章:借刀殺人第七百一十一章:玩真的?第三百零三章:御審第八百二十三章:可太不容易了第六百八十八章:翁婿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賑災人選第四百六十章:山窮水復疑無路第十五章:金英諫言第五百零三章:論情緒的運用手法第四百九十七章:不能委屈了太上皇第四百三十七章:俯首認罪第四百一十七章:張輗的把握第五百零八章:規矩第920章 雄心壯志第四百六十五章:後遺症第1212章 太子初長成第一百七十章:白吵也要吵第1226章 風波擴散第四百八十二章: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987章 你說了不算第1246章 危機第四百七十二章:和談第八百一十七章:今天小公爺復爵了嗎?第四百一十六章:架子還是要拿一拿的第九十九章:處置第四百九十章:懂的都懂第七百八十九章:原委第一千零六十章:端倪與分歧第1241章 社稷重臣於廷益第925章 噁心~第1012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一百七十九章:勳戚三脈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四十八章:神秘的軍報第1007章 咎由自取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1142章 朝堂對罵第908章 杜寧的抉擇第四百二十五章:巧舌如簧張二爺第964章 教女第五百八十四章:天子有召第六百八十四章:楊家的機會第四百二十七章:該不該讓位第五百八十五章:面癱與戲精第二百九十五章:萬事俱備第931章 瘋狂暗示第九章:議立太子第六百八十六章:宿命論不可取第891章 一鬨二嚇三甩鍋第1171章 黃雀逃不過獵人第二十九章:朝臣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三章)第四百六十九章:常懷謹慎之心第四百七十五章:軟硬兼施第八百二十二章:快了快了再等等第七百一十八章:請二爺相助!第八百二十六章:國公爵位不好拿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八十八章:巡邊大臣第五百二十八章:太后懿旨第961章 相互試探第六百六十一章:儲君的職責第八百一十二章:徐有貞的未來第八百五十三章:隱秘戰線立奇功第二百三十五章:岷王朱楩第五百四十三章:好像忽略了什麼第四百三十三章:不是要證據嗎?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941章 被騙了……第六百零二章:仁者之心第七百二十九章:一甲第一百七十一章:有人不安分第一百二十五章:告假第六百五十五章:該死的人第五十三章:風將起第十三章:慈寧宮的瓷器(上)第八百二十四章:國公爺!第918章 重任在身第三百二十四章:奇怪的立場第973章 你想做什麼?第四百七十六章:真真假假第三百三十七章:這一大家子第四百五十七章:喜事第二百六十八章:王驥此人第七百七十六章:召見阿速第953章 葉盛第980章 老胡從不摸魚
第997章 朱儀的難處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局中之局第一百九十五章:招誰惹誰了第二百七十七章:於·凡爾賽·謙第882章 于謙出京第五百零六章:強闖行宮舒公公第七百二十二章:手起刀落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一百五十七章:針鋒相對第959章 衝突第一百四十八章:煩躁的也先第二百零三章:不按套路第二百三十三章:新的朝中局勢(大章二合一)第八十四章:日朝第三百四十九章:借刀殺人第七百一十一章:玩真的?第三百零三章:御審第八百二十三章:可太不容易了第六百八十八章:翁婿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賑災人選第四百六十章:山窮水復疑無路第十五章:金英諫言第五百零三章:論情緒的運用手法第四百九十七章:不能委屈了太上皇第四百三十七章:俯首認罪第四百一十七章:張輗的把握第五百零八章:規矩第920章 雄心壯志第四百六十五章:後遺症第1212章 太子初長成第一百七十章:白吵也要吵第1226章 風波擴散第四百八十二章: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987章 你說了不算第1246章 危機第四百七十二章:和談第八百一十七章:今天小公爺復爵了嗎?第四百一十六章:架子還是要拿一拿的第九十九章:處置第四百九十章:懂的都懂第七百八十九章:原委第一千零六十章:端倪與分歧第1241章 社稷重臣於廷益第925章 噁心~第1012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一百七十九章:勳戚三脈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四十八章:神秘的軍報第1007章 咎由自取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1142章 朝堂對罵第908章 杜寧的抉擇第四百二十五章:巧舌如簧張二爺第964章 教女第五百八十四章:天子有召第六百八十四章:楊家的機會第四百二十七章:該不該讓位第五百八十五章:面癱與戲精第二百九十五章:萬事俱備第931章 瘋狂暗示第九章:議立太子第六百八十六章:宿命論不可取第891章 一鬨二嚇三甩鍋第1171章 黃雀逃不過獵人第二十九章:朝臣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三章)第四百六十九章:常懷謹慎之心第四百七十五章:軟硬兼施第八百二十二章:快了快了再等等第七百一十八章:請二爺相助!第八百二十六章:國公爵位不好拿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八十八章:巡邊大臣第五百二十八章:太后懿旨第961章 相互試探第六百六十一章:儲君的職責第八百一十二章:徐有貞的未來第八百五十三章:隱秘戰線立奇功第二百三十五章:岷王朱楩第五百四十三章:好像忽略了什麼第四百三十三章:不是要證據嗎?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941章 被騙了……第六百零二章:仁者之心第七百二十九章:一甲第一百七十一章:有人不安分第一百二十五章:告假第六百五十五章:該死的人第五十三章:風將起第十三章:慈寧宮的瓷器(上)第八百二十四章:國公爺!第918章 重任在身第三百二十四章:奇怪的立場第973章 你想做什麼?第四百七十六章:真真假假第三百三十七章:這一大家子第四百五十七章:喜事第二百六十八章:王驥此人第七百七十六章:召見阿速第953章 葉盛第980章 老胡從不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