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線

出了殿門,金英回憶起剛剛的一番奏對,不由得加快了腳步,徑直來到了慈寧宮。

孫太后正在逗小娃娃。

再過兩個月,大明帝國的太子殿下,就要滿兩歲了。

小娃娃不久前剛剛學會走路,手裡拿着一個小小的蹴鞠用的球,在慈寧宮的暖閣裡頭跑來跑去的。

孫太后帶着幾個宮女,就跟在後頭,簇擁着這個大明最尊貴的小娃娃。

看得出來,不到兩歲的小太子,玩的甚是開心。

這些日子以來,隨着也先的大舉進犯,朝廷上下罕見的無比平靜,不僅是文臣武將之間偃旗息鼓。

就連後宮裡頭,孫太后和吳太后兩個人,也都默契的沒有鬧出什麼亂子來。

金英走進暖閣,躬身行了個禮,道。

“請娘娘安!”

孫太后瞥了一眼金英,見他風塵僕僕的,便知是有急事,停下腳步,對着一旁吩咐道。

“貞兒,帶太子下去歇息。”

於是孫太后身後,一個俏麗的宮女屈膝一禮,往前緊走兩步,將小太子手裡的球接過來,順手將小娃娃抱起。

小娃娃正玩的開心,手裡的球被人拿走了,張開小嘴就要哇哇大哭。

但是緊接着看到宮女俏麗的大眼睛,於是在後者懷裡找了個舒服的姿勢,乖乖的被抱了下去。

孫太后整了整衣衫上的褶皺,在宮女的服侍下坐下,開口問道:“何事讓你這麼着急,直接跑到慈寧宮來了?”

金英將早朝上發生的事情以及下朝之後的奏對,原原本本,一字不落的跟孫太后說了一遍。

說到最後,金英有些猶疑,道。

“聖母,內臣總覺得,皇上這番話若有所指,但卻想不通透……”

孫太后皺着眉頭,望着金英道。

“你這些日子,可是漏了什麼馬腳了?”

金英心中一緊,道:“聖母容稟,內臣這些日子,大多時候都在外朝參與政務,不常隨侍在皇上身邊,也不曾到慈寧宮來,除了今日是奉命而來外,其他緊要消息,都是由王總管通傳,理應沒有什麼錯漏之處……”

說着,金英皺起眉頭,面露一絲疑惑問道:“內臣斗膽發問,聖母何以有此懷疑?”

孫太后沉吟片刻,方道:“照你所說,今日朝上,他定下了拒敵於紫荊關之外的對策,下朝之後,便詢問你的態度,可對?”

金英點了點頭,孫太后於是繼續道。

“這位新天子的性格,哀家這些日子也算了解,他意志堅定,決定好的事情甚少猶疑,若是他真的猶豫不定,那麼有于謙一干人的立勸,他必不會當廷拿主意。”

“既然拿了主意,又何必多言問你一個內宦的態度?”

幽幽的嘆了口氣,孫太后望着金英,下了結論。

“他是在通過你,來看哀家的態度!”

金英也是一驚,皺着眉頭思索了一陣,最終帶着幾分不確定,道。

“娘娘一說,內臣也有所察覺,這些日子,成敬在司禮監坐鎮,內臣奔波於外朝參與部議,這番安排,內臣本以爲是天子剛剛登基,手中人手不足所致。”

“但是仔細想來,此舉實則暗有排斥之意。”

孫太后瞥了他一眼,見他一臉若有所思的樣子,便問道。

“你可是想起了什麼?”

金英拱手道:“聖母,此事內臣不敢確定,但是如今想來,大約便是內臣爲聖母聯絡御史,彈劾曹吉祥之後,便被派到了外朝。”

孫太后臉上閃過一絲瞭然的神色,嘆了口氣,道。

“不出意外,便是因爲此事了!不過所幸,外朝諸多大臣都橫插一手,這件事情最終鬧得不小,雖然曹吉祥沒保下來,但是也算是給你多了幾分遮掩,照哀家看,他心中應該只是有所懷疑,此次便是一次試探。”

外朝發生的事情,因爲有金英在,孫太后大致也清楚。

很多事情,事前很難察覺,但是若是事後倒推,要猜出實情並不太難。

譬如那次廷上文臣圍攻陳懋便是如此。

風波平息之後,但凡腦子機靈點的,都能看出那是文臣對勳戚的一次圍剿。

從孫太后的角度來看,那麼多的御史出面彈劾,就算朱祁鈺發現了金英和其中幾個有所牽連,也最多隻是懷疑而已。

或許正是因此,他才特意叫金英來傳話,想借此機會試探一番。

這個時候,金英問道:“那聖母,現在內臣該怎麼做?”

孫太后沒有說話,而是沉吟了許久,方道。

“他此番遣你來傳話,想來是有兩層用意,若你已徹底和慈寧宮斷了牽扯,那麼此番傳話,便只會傳有關太子之事,他以太子威脅哀家,無非是想要警告哀家不要輕舉妄動。”

“若你還是暗中效命於哀家,自然一切如實相告,那麼加上他詢問你關於太上皇的事情,哀家自然會將此歸於對你的試探,進而將你調回。”

應該說,這些日子下來,孫太后被鍛鍊的腦子靈光了很多,只可惜從一開始,她的出發點就跑偏了。

金英聯絡的那批御史到底是誰的人,從一開始朱祁鈺就清清楚楚,再加上吳太后早對他說過,金英可用不可信。

所以打從一開始,朱祁鈺就沒有給予過金英充分的信任,更談不上什麼試探不試探的。

然而孫太后並不知道,自己在外朝的勢力名單,早就落到了朱祁鈺的手裡。

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推斷出來的結論自然跑偏。

將心中所想推斷了一遍,孫太后擰着眉頭,神色略有些掙扎,半晌,方道。

“你遣人去跟任禮傳話,叫他好好打仗,戰時,只需保得太上皇無恙便可,至於迎回之事,長遠再謀吧。”

聞言,金英有些着急,道:“聖母,可是錯過了這次機會,只怕……”

孫太后擡手止住了他的話頭,嘆道。

“哀家何嘗不想迎回自己的兒子,但是他既然已經對你起疑,他必會將你最近的行動都一概清查。”

“一旦這個時候任禮有所動作,他必會察覺到哀家通過你和勳戚之間的聯絡,這是哀家最後的底牌,若是被他察覺,則一切皆空。”

話雖如此,但是金英仍舊有些不甘心,勸道。

“聖母,不論如何,太上皇在朝中還是有許多擁戴之臣的,只要能迎回太上皇,縱然內臣和任伯爺被懲處,也依舊是值得的,畢竟,太上皇身在虜營,若是有個萬一……”

對於金英的這番勸諫,孫太后心中感到很高興,但是她依舊緩緩搖了搖頭,道。

“太上皇畢竟是太上皇,也先只要不想被大明舉傾國之力攻伐,便不會做傻事,此戰若勝,在朝廷的威壓之下,也先自會將太上皇自己送回來。”

“但是若是連勳戚這條線也斷掉,太上皇回來之後,反而會更加危險。”

說着,孫太后眉梢閃過一絲濃濃的憂慮,道。

“何況,他現在對你只是懷疑,若是確認了哀家和任禮的關係,只怕要臨陣換將,而且此番暗中迎回的舉動,甚至有可能激起他的兇性,若是趁着戰亂,對太上皇不利,則得不償失。”

金英聽完之後,神色同樣一陣掙扎,半晌,才無力的低下頭,拱手道。

“內臣,謹遵聖母吩咐。”

第二百四十三章:最後一塊拼圖第六百九十章:又是情節毫無推進的一章第六百零二章:仁者之心第1255章 太子宣詔第五百一十七章:他說……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二百二十四章:金英出京第1224章 風雪漫天,兄弟再相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朕要見他第1270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二)第三百九十八章:知行合一焦駙馬第1203章 長亭送別第五百一十八章:東宮出閣第1233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三十章:中場休息第二百六十九章:陳年真相第一百八十二章:分而化之第三百九十三章:要活的第五百一十三章:祭奠死難官軍第四百九十八章:大勢在我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西一棒槌第五百四十二章:阮浪第二百零二章:王文的去處第四百五十一章:底牌第1167章 考校第二百三十四章:大人物第二百五十章:談生意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五百一十六章:老薑第七百零六章:提前甩鍋第四百二十六章:被人牽着鼻子走第三百四十九章:借刀殺人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三百七十一章:杜寧與商輅第二百七十二章:總兵官的爭執第八十五章:法統之爭第七百三十六章:抽絲剝繭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八百二十五章:國公爺·危第1011章 好自爲之第六百一十七章:太子託付給你了第一百一十五章:邊將孫大勇第七百五十六章:高明的獵手第三百八十五章:和事佬任禮第944章 螳螂捕蟬第七百零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八百二十章:一個個來第五百三十章:朝會發難第七百五十七章:天天捱罵於少保第三百零二章:宗室請願第八十三章:冊立東宮第二十章:陽謀(排行榜加更二)第一百六十五章:一窮二白的戰後第四百五十五章:九邊之議第五百六十三章:太子的課業第六十章:廷擊第二十一章:詳細軍報(上)第七百四十章:江淵和杜寧的鬥法第七百八十六章:一隻老虎和兩隻野雞第四百六十二章:若爲國死第944章 螳螂捕蟬第八百三十六章:這是咋了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破財免災?第七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三百二十九章:錦衣衛的未來第一百二十章:大同第三百二十八章:於府夜談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推遲京察?第975章 平安離開第六百六十二章:這是一章鋪墊,又名:矛盾的太上皇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1180章 大會開完開小會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二百二十二章:舒公公回京了第八百六十五章:同心協力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七百七十五章:金尚書的高光時刻第一百二十八章:利弊第四百一十章:欣慰與悲傷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二十四章:死亡名單(上)第七百四十五章:躲不過就上第四百五十一章:爲了家族的榮光第952章 宣府夜談第八百二十六章:國公爵位不好拿第八十七章:學習先進經驗第四百四十五章:聖母舉薦第一千零七十三章:自我認知要清晰第905章 殺招第三百七十九章:這個時候想起總憲大人了?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內閣分歧第二百四十三章:最後一塊拼圖第1185章 杜寧第四百一十章:欣慰與悲傷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勸不住的于謙
第二百四十三章:最後一塊拼圖第六百九十章:又是情節毫無推進的一章第六百零二章:仁者之心第1255章 太子宣詔第五百一十七章:他說……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二百二十四章:金英出京第1224章 風雪漫天,兄弟再相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朕要見他第1270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二)第三百九十八章:知行合一焦駙馬第1203章 長亭送別第五百一十八章:東宮出閣第1233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三十章:中場休息第二百六十九章:陳年真相第一百八十二章:分而化之第三百九十三章:要活的第五百一十三章:祭奠死難官軍第四百九十八章:大勢在我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西一棒槌第五百四十二章:阮浪第二百零二章:王文的去處第四百五十一章:底牌第1167章 考校第二百三十四章:大人物第二百五十章:談生意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五百一十六章:老薑第七百零六章:提前甩鍋第四百二十六章:被人牽着鼻子走第三百四十九章:借刀殺人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三百七十一章:杜寧與商輅第二百七十二章:總兵官的爭執第八十五章:法統之爭第七百三十六章:抽絲剝繭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八百二十五章:國公爺·危第1011章 好自爲之第六百一十七章:太子託付給你了第一百一十五章:邊將孫大勇第七百五十六章:高明的獵手第三百八十五章:和事佬任禮第944章 螳螂捕蟬第七百零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八百二十章:一個個來第五百三十章:朝會發難第七百五十七章:天天捱罵於少保第三百零二章:宗室請願第八十三章:冊立東宮第二十章:陽謀(排行榜加更二)第一百六十五章:一窮二白的戰後第四百五十五章:九邊之議第五百六十三章:太子的課業第六十章:廷擊第二十一章:詳細軍報(上)第七百四十章:江淵和杜寧的鬥法第七百八十六章:一隻老虎和兩隻野雞第四百六十二章:若爲國死第944章 螳螂捕蟬第八百三十六章:這是咋了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破財免災?第七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三百二十九章:錦衣衛的未來第一百二十章:大同第三百二十八章:於府夜談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推遲京察?第975章 平安離開第六百六十二章:這是一章鋪墊,又名:矛盾的太上皇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1180章 大會開完開小會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二百二十二章:舒公公回京了第八百六十五章:同心協力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七百七十五章:金尚書的高光時刻第一百二十八章:利弊第四百一十章:欣慰與悲傷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二十四章:死亡名單(上)第七百四十五章:躲不過就上第四百五十一章:爲了家族的榮光第952章 宣府夜談第八百二十六章:國公爵位不好拿第八十七章:學習先進經驗第四百四十五章:聖母舉薦第一千零七十三章:自我認知要清晰第905章 殺招第三百七十九章:這個時候想起總憲大人了?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內閣分歧第二百四十三章:最後一塊拼圖第1185章 杜寧第四百一十章:欣慰與悲傷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勸不住的于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