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要人

這是私下奏對,所以並不像在朝堂之上嚴格,無論君臣,都相對比較隨意。

因此,胡濙說完之後,隨着內侍走下御階將文書送到御前,在場的內閣諸大臣,也都忍不住泛起了一陣低低的議論之聲。

太上皇不會這麼輕易回來,這一點,他們是有所預料的。

換了他們,在這種情況下,也不會單單滿足於有人來迎,肯定是要趁機提條件的。

但是,他們卻沒想到,任禮竟然留在了宣府。

這麼一弄,可就算是徹底亮了牌了。

要知道,之前的時候,朝廷勳貴各家當中,真正亮過牌的人,就只有英國公府一家,而且,張軏還落得身死的下場。

其他各家,心中如何作想不知道,但是明面上,卻都不曾過分在太上皇一事上表態。

上一次登聞鼓事件,更傾向於是爲英國公府出頭,而不是在亮明立場。

如今,任禮直接留在宣府,毋庸置疑,他之後肯定就要被捲入政局的鬥爭當中了。

他的軍功,他的資歷,他的爵位,在這個爭鬥場中,能夠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最多隻能給他坐在臺上的機會而已。

在這個場子裡生存,真正要看的,是政治能力!

而在這一點上,老大人們普遍對任禮這種武將,是不看好的。

說句難聽的話。

王文那個四處得罪人的老傢伙,政治能力都肯定比任禮要高!

不過無論如何,這一次,任禮是主動入局,那麼,之後到底會是什麼下場,就只能願賭服輸了……

底下大臣們心思各異,朱祁鈺看着眼前的幾封家信,心中也不由有些訝然。

別人不知道,他是知道的,胡濙到了京師之後,片刻不停就趕到了宮中,然後什麼地方都沒去,就來了文華殿。

換句話說,這三封信,一份他的,一份孫太后的,一份錢皇后的,在後二者都沒有看過的情況下,擺到了他的面前。

不急着將信拆開,朱祁鈺意味深長的看着胡濙,卻見他一臉坦然,臉色沒有絲毫的不自然。

心中輕輕搖了搖頭,朱祁鈺沒有說話,隨手將寫給孫太后和錢皇后的兩封信遞給旁邊的內侍,然後自己拆開了朱祁鎮寫給他的這份。

信被封的很好,蠟封上的鈐記清晰可見。

朱祁鈺拆開信封,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

“朕弟祁鈺親啓……”

“昔者朕率王師,討伐不臣,不意被留虜廷年許,社稷危難,神器空懸,幸得爾挺身而出,此誠朱家之幸,天下之幸也。”

“北狩一年,朕在迤北,輾轉反側,夜夜難安,幸得太后,皇后,及爾日日惦念,朝廷上下一意迎歸,數遣使臣而來,終得圓滿。”

“歸途歷歷,行至宣府,有感衆將士英魂難安,朕特登臺致祭,愈能感朕受天之禍,故於宣府逡巡不歸,不意爾與聖母及衆臣,皆拳拳之心,殷殷相盼。”

“朕愧於宗廟,卻也不敢不在聖母膝下盡孝,然土木一役,朕心腹侍奉之人皆死,惟留袁彬,哈銘二人,多有不便,數日前,爾遣東廠提督太監舒良侍奉,甚是合意,朕欲留其在側,做一灑掃,不知可否?”

“且,朕南歸而回,一路奔波,禮部所呈儀注,祭天,祭廟,御奉天殿昭告天下,皆可不必,爾領羣臣出迎城外,已足見親親之誼,不必過分鋪張。”

落款是,“兄祁鎮”!

寫的並不算長,所以朱祁鈺看的很快,與此同時,底下的大臣們也關切的望着天子手中的信。

不過,這麼一擡頭,他們卻忽然發現,天子的臉色變得有些古怪,似乎看到了什麼好笑的事情一般。

於是,老大人們不由對這封信的內容,感到愈發的好奇。

將信放在案上,天子擡頭,臉上似笑非笑,目光卻落在了一個在場衆人都沒有想到的人身上……

舒良!

天子道:“舒公公,看來你差事辦的不錯,太上皇在信中誇獎你甚是合意,還跟朕要人,想讓你過去侍奉他,你自己怎麼想?”

於是,老大人們終於明白,天子的臉色爲何古怪了。

舒良是什麼人,天子的得力臂助,眼下最炙手可熱的大璫,結果,太上皇竟然開口要他?

開什麼玩笑,天子怎麼可能放人!

不過旋即,就有心思靈巧的,立刻嗅出了一絲不對。

舒良一個東廠提督,連夜跑到宣府,怎麼可能是爲了討好太上皇?

他要是真這麼幹了,別說等太上皇要人了,舒良自己走不到京師,頭就被擰掉了。

所以,舒良在宣府,一定做了什麼事情。

之前的時候,于謙傳回來的消息,畢竟是通過的官方渠道,所以隱去了很多細節,官面上的說法,是太上皇心懷愧疚,“主動提出”要祭奠死難官軍,然後觸景生情,決定留駐宣府……

至於其他的內情,譬如某太監假借護衛之名,行圍府之實的細節,于謙一筆帶過,朝野上下也並沒有傳開。

但是,熟悉太上皇的人,都知道這件事情當中存着蹊蹺。

如今,聽到天子的這句問話,再聯想起太上皇突兀的“提出”要去土木堡祭奠死難官軍,衆臣心中隱隱覺得自己觸碰到了真相……

這麼看來,天子所言的“差事辦的不錯”,和太上皇所說的“甚是合意”,只怕意思是南轅北轍。

在天子面前,舒良向來是低眉順眼,恭敬萬分。

打從進殿開始,這位在外風光赫赫的東廠提督太監,頭就沒擡起來過,此刻聽到天子垂問,他方略略稍擡起頭,恭敬道。

“奴婢是皇爺的奴婢,自然一切聽憑皇爺吩咐,皇爺一句話,奴婢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辭。”

殿中氣氛有些古怪,因爲舒良的這副態度,顯然是對如今的場面早有預料。

這讓在場的老大人們不由的越發感到好奇,這位舒良公公,到底是在宣府闖了多大的禍,連刀山火海這樣的詞都冒出來了……

當然,天子的態度尚在預料之中。

瞥了一眼案上的信,天子若有若無的嘆了口氣,但臉色卻依舊平靜,開口道。

“既然如此,你這兩日暫且回後宮吧,暫且在坤寧宮做個總管太監,東廠那邊,找個可靠的手下,先理着事。”

“再過些日子,皇后就要生產了,興安畢竟年輕,成敬和懷恩又走不開,你去陪着,朕放心。”

從堂堂的司禮監秉筆東廠提督太監,重新回到後宮當一個總管太監,這之間的地位可謂天差地別。

但是,舒良卻像是得了天大的好處一樣,臉上盡是掩飾不住的欣喜之色,天子話音剛落,便立刻跪倒在地道。

“這是奴婢的福分,謝皇爺恩典!”

第1206章 靜觀其變第三百七十七章:堵個正着第二十一章:詳細軍報(上)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四百零八章:勸不動的於少保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相互算計第一百四十四章:一場雪,一隊人第三百八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五百八十四章:天子有召第1273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五)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一千零三十章:說服第1170章 陳尚書的實力第1013章 錢錢錢第1222章 謎語人都該死第七百五十六章:高明的獵手第十六章:回憶(上)第六百七十九章:信任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898章 各有謀算第一百五十一章:任禮第八百五十二章:最好的結果第948章 挽回形象第二百二十四章:金英出京第八十六章:僵持第五百六十章:疼,委屈……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東一榔頭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一百三十章:何德何能王簡齋第七百一十八章:請二爺相助!第七百五十七章:天天捱罵於少保第四百七十三章:執着的伯都王第1171章 黃雀逃不過獵人第1237章 語出驚人.第1150章 無非代價而已第一百四十四章:一場雪,一隊人第三十七章:欠你的第六百七十三章:朱·大忽悠·儀第十二章:老朱家的血脈第1145章 老將遲暮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1146章 試探第二百五十四章:互市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六百八十三章:於少保的決心第897章 真真假假第二章:夢兮真兮第二百五十一章:天子謀私?第七百五十七章:天天捱罵於少保第二百六十九章:陳年真相第一百二十九章:黨爭之禍第一百零六章:考校第124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百三十二章:太后駕到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七百五十一章:圓滿結束……了嗎?第1250章 奪門第三百一十八章:去聽聽吧第五百六十章:疼,委屈……第七百零四章:天官大人蓄力中第1184章 無奈第六百二十章:倒扣的杯子第二百五十四章:互市第五百八十六章:楊傑的道理第一百六十二章:太師,陽和被攻陷了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四百二十四章:質問與補償第五百五十七章:權臣於廷益第六百三十九章:任侯爺終於能說話了第七百八十九章:原委第五百九十八章:沒有永遠的朋友第932章 密奏制度第1245章 風起第二百四十三章:最後一塊拼圖第1244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零五章:施恩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五百一十四章:受國之垢第四十七章:慈寧宮中第七百九十六章:糾纏不休第945章 楊家子孫第八百六十九章:伴君如伴虎第三百七十九章:這個時候想起總憲大人了?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線第七百三十四章:論皇帝爲啥喜歡廠衛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自作聰明的棋子第八百七十一章:說得好!第八百三十章:這不就來填坑了第一千零七十三章:自我認知要清晰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1194章 離京第六百二十四章:四個人三個羣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舊事新說第1244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十三章:慈寧宮的瓷器(上)第九章:議立太子第218章 怕他們不成第六百五十四章:這就哄好了?第五百三十二章:內閣存亡,在此一役
第1206章 靜觀其變第三百七十七章:堵個正着第二十一章:詳細軍報(上)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四百零八章:勸不動的於少保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相互算計第一百四十四章:一場雪,一隊人第三百八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五百八十四章:天子有召第1273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五)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一千零三十章:說服第1170章 陳尚書的實力第1013章 錢錢錢第1222章 謎語人都該死第七百五十六章:高明的獵手第十六章:回憶(上)第六百七十九章:信任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898章 各有謀算第一百五十一章:任禮第八百五十二章:最好的結果第948章 挽回形象第二百二十四章:金英出京第八十六章:僵持第五百六十章:疼,委屈……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東一榔頭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一百三十章:何德何能王簡齋第七百一十八章:請二爺相助!第七百五十七章:天天捱罵於少保第四百七十三章:執着的伯都王第1171章 黃雀逃不過獵人第1237章 語出驚人.第1150章 無非代價而已第一百四十四章:一場雪,一隊人第三十七章:欠你的第六百七十三章:朱·大忽悠·儀第十二章:老朱家的血脈第1145章 老將遲暮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1146章 試探第二百五十四章:互市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六百八十三章:於少保的決心第897章 真真假假第二章:夢兮真兮第二百五十一章:天子謀私?第七百五十七章:天天捱罵於少保第二百六十九章:陳年真相第一百二十九章:黨爭之禍第一百零六章:考校第124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百三十二章:太后駕到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七百五十一章:圓滿結束……了嗎?第1250章 奪門第三百一十八章:去聽聽吧第五百六十章:疼,委屈……第七百零四章:天官大人蓄力中第1184章 無奈第六百二十章:倒扣的杯子第二百五十四章:互市第五百八十六章:楊傑的道理第一百六十二章:太師,陽和被攻陷了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四百二十四章:質問與補償第五百五十七章:權臣於廷益第六百三十九章:任侯爺終於能說話了第七百八十九章:原委第五百九十八章:沒有永遠的朋友第932章 密奏制度第1245章 風起第二百四十三章:最後一塊拼圖第1244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零五章:施恩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五百一十四章:受國之垢第四十七章:慈寧宮中第七百九十六章:糾纏不休第945章 楊家子孫第八百六十九章:伴君如伴虎第三百七十九章:這個時候想起總憲大人了?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線第七百三十四章:論皇帝爲啥喜歡廠衛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自作聰明的棋子第八百七十一章:說得好!第八百三十章:這不就來填坑了第一千零七十三章:自我認知要清晰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1194章 離京第六百二十四章:四個人三個羣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舊事新說第1244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十三章:慈寧宮的瓷器(上)第九章:議立太子第218章 怕他們不成第六百五十四章:這就哄好了?第五百三十二章:內閣存亡,在此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