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心機深沉成國公

看着面前面帶笑意的朱儀,武興心中搖了搖頭,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探出這位成國公真正的目的了。

不過,這倒也正常,他和成國公府交情並不算深厚,若是一見面就掏心掏肺,毫無保留,那他才該警惕這背後有沒有什麼陷阱……

“所以,除了這件事,另一件事呢?”

武興畢竟久在軍府,謹慎的很,對於朱儀的要求,他並沒有立刻答應或者拒絕,而是謹慎的繼續詢問。

朱儀倒是也算爽快,一翻手,又是一份文書擺在了武興的面前,不同的是,這次的文書上所記載的人名,都是一些並不算特別出名的將領。

武興掃了一眼,臉色便有些複雜。

軍府負責天下軍籍,參與將領的考覈升降,他自然是對各個將領有所瞭解,這些名字,瞧着不算起眼,但是每一個,背後都和勳臣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而且,他沒記錯的話,這些人親近的軍府,恰恰都是和成國公府交好的勳貴。

“原來,這纔是國公爺想要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便是國公爺所謂的刮骨療毒,不破不立嗎?”

或許是因爲,剛剛朱儀那番義正言辭的話,武興雖然理智上覺得不應該信,但是情感上,還是升起了幾分希望的。

但是看到這份名單的時候,他心就涼了半截,與此同時,他也明白了朱儀真正的目的。

刮骨療毒,颳得是英國公府的骨,療的是成國公府的毒;不破不立,破的是英國公府對軍府的掌控,立的是成國公府的新秩序。

原本在軍府當中,虎死威猶在,張輔和張軏相繼凋零之後,雖然原屬於英國公府的勢力隱隱有消散的跡象,但是,到底還是能穩住大局的,這便是底蘊。

即便是那些投奔任禮的人,有不少初衷也是因爲他是英國公府扶植起來的人,只是後來牽扯太深,說不清楚了而已。

但是,即便是他們真的改投了任禮,可畢竟,任禮也要仰仗英國公府,除非任禮打算徹底甩開英國公府,不然的話,在諸多軍府事務上,英國公府的話語權仍舊很強,只不過,要取得和任禮的一致而已。

說白了,這也是任禮孜孜以求的,他畢竟是久負戰功的侯爵之身,又豈肯像普通的武臣一般,爲英國公府當部下,他更希望的,是能夠和成國公府,寧陽侯府,定西候府這樣的老牌世家一樣,和英國公府之間屬於聯盟的關係,能夠取得相對平等的地位。

所以其實,只要張輗能夠認清楚局面,捏着鼻子不在意任禮的“背叛”,那麼,雖然說任禮會藉着英國公府的勢力日漸坐大,一躍成爲勳貴中的實權世家,但是,英國公府對於軍府的掌控,卻能夠勉強維持住。

畢竟,哪怕不能真正控制任禮,但是,只要任禮靠的是英國公府上位,那麼,他就很難做出什麼對英國公府不利的事,否則,很容易引發勳貴的唾棄。

待得過上十年,小英國公成年冠婚,只要稍稍成器一些,重新恢復對軍府的掌控並不算是什麼難事。

畢竟,以任禮的年紀,那個時候也差不多到了該頤養天年的時候,想也知道,憑任家的那個嫡子任壽的德性,壓根不可能接得住任禮留下的政治資源。

所以到時候,任禮想不想交權,都得交權。

如此一來,雖然過程曲折了不少,但是,英國公府熬過了最艱難的階段,迎來了新的掌事人,哪怕這個掌事人未必會在軍府,可至少在朝堂上重新有了話語權,自然能令軍府當中的衆人心安。

當然,相對的是,任禮雖然交權,可他多年積累下來的威望和人脈,也會讓任府躋身於京城的頂級世家序列,哪怕後世子孫不成器,也不必擔心會在一兩代內衰落下來,可以堪稱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事實上,在武興看來,這原本也應該就是當初張軏的打算,這位三爺和如今掌事的二爺不同,他看的遠,謀的深,而且不驕不躁,能識局勢,適時而動。

可如今這位張二爺,不是武興要貶低他,而是真真的目光短淺,衝動魯莽。

當初任禮入獄,外界便私底下議論紛紛,覺得張二爺事情做的不地道,畢竟,要不是英國公府提前打了招呼,讓關鍵的幾家勳貴在朝議上保持緘默,任侯爺也不至於單槍匹馬跟楊洪在廷上辯論。

雖然,各府當時也的確存着明哲保身的意思,而且,任禮那段時間,也的確有些過分張揚。

但是要知道,自從土木之役後,整個勳貴集團的處境都不容樂觀,尤其是在張輗的一系列操作之下,先後因爲鎮南王一桉,使團一桉,太子出閣等諸事,勳貴們在朝堂上的名聲越發惡劣,變成了動不動就喜歡糾結合夥,要挾朝廷的形象。

最嚴重的那次,十幾家勳貴被同時廷杖,讓這幫養尊處優的貴幾代們,可着實是記憶猶新。

這種情況之下,任禮這麼一個有戰功,有資歷,有權勢的勳臣,至少能夠在朝堂上起到支撐一方的作用。

雖然任禮自己做的也不大地道,但是,官場上這種事情多了去了,誰不是相互忍讓,將鬥爭限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可到了張二爺這,這手下的未免有些過於狠了。

當然,這也怪任禮自己,犯下了這麼大的罪狀,一衆勳貴本以爲任禮身上最多就是揹着侵佔軍屯的桉子,就算是被彈劾,也傷不了根本,所以他們緘默不言,也就是讓他丟面子而已。

所以沒有必要,在這一點上跟英國公府擰着來。

但誰能想到,任禮揹着截殺貢使和刺殺朝臣的大桉,如此一來,他一有大桉二無後援,可不就是妥妥的被丟進詔獄裡頭了。

甚至於在之後,英國公府倒是隱隱傳出來想要搭救任禮的消息,但是到了最後,還是什麼都沒有做。

如今任禮倒是沒了,但是,窺伺英國公府勢力的人,卻不會因此消失,反而會一個接一個的冒出來,比如……

眼前的這位成國公!

這一手乾坤倒轉,看似是張輗在清理門戶,震懾其他有異心的宵小,但是實際上,卻是實力上的一增一減。

剛剛武興看到的第一份名單中,涉及的人手,足足有如今軍府重臣中的十幾位,低階的更多。

即便是對於英國公府來說,這也是傷筋動骨的。

一旦這些人都倒了,那麼,原本在軍府當中擁有絕對話語權的英國公府,影響力就會直線下滑。

當然,因爲當初張輔的實力威望太強,留下的家底兒夠厚,即便是清理了這幫人,英國公府在軍府當中,仍然是話語權最大的。

但是,和其他幾家權勢最重的勳貴府邸之間,差距已然不是不可跨越的。

還是那句話,張輗這個人,太過魯莽衝動了,他把英國公府的顏面看的太重,對待任禮時如是,如今對待這些人的時候,自然也是一樣。

武興相信,如果換了張軏在,他一定更能冷靜下來計算得失,而不會如此衝動,爲了所謂虛無縹緲的所謂‘威懾力’,反被人算計。

要知道,清理掉這些人的損失,對於英國公府來說,只是明面上的,如果影響僅僅是如此的話,倒也不是完全難以承受。

然而可惜的是,英國公府還有這麼一位‘好’盟友!

剛剛朱儀的兩個請求,武興一旦答應下來,那麼這一套組合拳打下去,英國公府,可就真的就徹底失去對軍府的控制了。

當然,明面上,英國公府在軍府當中的實力仍然是最強的。

但是,問題就在於,英國公府看似清理門戶之後留下的真正嫡系,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嫡系。

他們當中,有不少人,仍然被成國公府捏着把柄,這勢必會讓他們在很多政治表態的時候,要顧忌成國公府的態度。

這便是朱儀所說的,要讓他們‘能用心做事,一切以軍府利益爲先’。

所謂以軍府利益爲先,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不能以英國公府爲主。

如此一來,雖然看似英國公府的影響力仍在,但是實際上,卻不過是花架子而已,要論真正的實力,恐怕甚至連其他的幾家公府,都未必能及的上。

這就不得不說,這位成國公的高明之處了。

如果說,他把真正的名單全部都給張輗看了,哪怕張輗再衝動,也不會幹這種所謂清理門戶的傻事,畢竟人太多了,張二爺就算再忍不下去,捏着鼻子也會忍下去,裝不知道。

而如果說,他把名單藏起來,然後當做私底下的把柄要挾這些武臣,先不說會不會讓人對成國公府的所作所爲產生惡感,覺得堂堂公府,用這種手段有失身份,萬一要是有人頭鐵,覺得可以‘戴罪立功’,一杆子把朱儀要挾他們的事捅到張輗那去,那兩家公府的關係可就徹底破裂了,自然是更划不來。

可朱儀高明就高明在,他的分寸拿捏的極爲精準。

他拿出去的名單,恰好在張輗覺得英國公府可以接受的損失範圍內,而一旦張輗下狠心動了手段‘清理門戶’,那麼所有的武臣,尤其是心裡有鬼的,都會看到英國公府是如何對待‘叛徒’的,自然也就不會升起不切實際的幻想。

這個時候,朱儀通過武興將消息遞過去,又捏着把柄賣了人情出去,又不拿這個來讓他們做什麼爲難的事,這些人必然感恩戴德,以後事事小心翼翼。

與此同時,從第二份名單當中可以看出,這位國公爺,並不滿足於,削弱英國公府的影響力。

要知道,原本的軍府,有七成以上的官員,都是被幾家勢力強大的勳貴所壟斷,他們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剩下一部分,被其他各家勳貴瓜分,再剩下寥寥無幾,纔是留給真正沒有任何背景的人升遷上來的。

但是,這些完全沒有背景的人,在這種環境下,也會很快找到靠山,轉變爲勳貴的人馬。

而如今朱儀所做的事情,則是從英國公府的基本盤中刮下來了一大批人,然後,塞進去的,則是諸多原本在軍府當中,影響力很小的勳貴。

這一點,在第二份名單中體現的非常明顯,要知道,勳貴之間,勢力有大有小,地位有高有低,和成國公府的關係也有親密有稍稍疏遠的。

但是,在朱儀給出的要提拔的人選當中,對待這些勳貴,卻幾乎是一視同仁的。

換而言之,朱儀此舉,並不單單是在增強成國公府一系在軍府當中的影響力,而是在徹底攪亂軍府原本的秩序。

這麼多勳貴世家加入到軍府當中來,原本幾個大的勳貴世家壟斷的局面必然會被打破,重新陷入激烈的爭奪當中。

派系越多,鬥爭就越多。

鬥爭越多,想要大權獨攬的可能性,就會變得微乎其微,所以武興才覺得,朱儀此舉,是要徹底斷了英國公府在軍府一家獨大的局面。

明白這些,武興便大致明白,朱儀到底想做什麼了。

他不僅僅想要打壓英國公府,更重要的是,他要讓成國公府,成爲軍府最強大的勢力。

朱儀非常清楚,他沒有張輔當年的戰功和威望,所以,徹底控制軍府是不可能的,難度太大,不可能做的無聲無息,而一旦露出端倪,英國公府到底也不是好惹的。

因此,他便換了一種方式,一方面讓成國公府能夠控制的官員數量超過其他的府邸,取得話語權上的優勢。

另一方面,斷了所有府邸再現當年大權獨攬的可能性,把水攪渾,憑着他的手段,或是手捏把柄,或是廣佈恩惠,形成實質上的影響力,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可想而知,第二份名單上的人一旦上位,雖然已有派系,但也會感激成國公府的幫扶。

而對於他們背後的這些勳貴來說,雖然不排除他們勢力強大之後會出現其他心思,但是至少現在,他們能夠有機會把手伸入軍府當中,形成自己的影響力,自然是樂意之至。

至於其他在軍府當中勢力頗大的幾家勳貴,他們想要阻止,只怕也不容易。

勳貴之間的交情盤根錯節,低頭不見擡頭見的,好不容易有了這麼個機會,而且名正言順的,真是要阻攔的話,那麼,怕是勳貴之間,自己就鬥起來了。

看着面前對自己的譏諷毫不在意的朱儀,武興不由暗歎一聲,這位小成國公,當真是酷效他的父親!

當初朱勇在時,也是不攬權勢,不拉派系,只廣施恩惠,廣結善緣,成國公府在土木之後,能有那麼多人幫忙說話,沒有被朝廷即刻褫奪爵位,留了迴旋餘地,便是當初結下的善果。

將這些念頭都拋到腦後,武興的神色緩緩沉靜下來,終於將心思放在眼前的局面上。

捏着手裡的兩份名單,他沉吟片刻,開口問道。

“國公爺好心計,只不過,您成國公府要做的事,和武某有什麼關係呢?”

“難道說,武某今日不幫國公爺做這兩件事,您便要把武某也打落塵埃嗎?”

第六百二十五章:眼看他宴賓客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1015章 油鹽不進第九十三章:傷懷第1241章 社稷重臣於廷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胡蘿蔔加大棒第二百四十四章:舒良的評價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1159章 質詢第1015章 油鹽不進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六十六章:賭!第八百六十四章:這是咋了?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一百二十三章:要他們死!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義勉爲其難上架感言第1181章 表裡如一太上皇第956章 態度第七百六十七章:告狀小能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漢武故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七百六十一章:太上皇的優越感第1146章 試探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二百七十八章:別人不行第一百二十六章:項文曜第五十六章:有人撐腰第一百八十七章:你當他願意?第912章 得不償失第972章 聖旨第六百二十九章:試探與壓力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二百七十二章:總兵官的爭執第一千零三十章:說服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能不能成功?第一百四十二章:我孫大勇不是龍套!第1214章 樑芳的聰明第三百七十七章:堵個正着第五百八十五章:面癱與戲精第913章 真正目的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一百一十五章:邊將孫大勇第五百七十九章:你試一試第四百二十二章:想怎麼伸冤第三十八章:于謙的質疑第七百八十三章:還是得講理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934章 清流的未來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1222章 謎語人都該死第880章 天子越來越難對付了第1253章 落幕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總有搶功的第1162章 小小季同第1238章 謀局.第十八章:不會……吧?第三百一十六章:結局早已註定第218章 怕他們不成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代王進京第二百二十四章:金英出京第六百五十六章:篩子樣的南宮第1267章 尾聲:東宮之爭(九)第一百二十八章:利弊第二百八十九章:倒打一耙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慫了吧唧沈尚書第四百五十六章:大會開完開小會第1170章 陳尚書的實力第954章 磕頭賠罪第二十三章:初露鋒芒(排行榜加更一)第1213章 前朝後宮第八十一章:回府第八百二十三章:可太不容易了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969章 陷阱也要闖!第八百三十二章:鬧事與捱罵第一百一十七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零二章:詭異的平靜第八百四十三章:兩個謎語人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八百一十五章:太子出閣第二百四十六章:北征一脈的滲透第五十四章:廷推第一百九十六章:一月變三月,開心不第1001章 變故第二百七十八章:別人不行第1149章 又見京察第三百二十三章:準了第五百三十二章:內閣存亡,在此一役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舊事新說第六百八十五章:如果他們角色互換第一百二十八章:利弊第六百五十九章:詔命第四百一十八章:威逼利誘第二百六十四章:契機第1148章 所謂開源第1144章 選誰第八百三十八章:陳年舊事
第六百二十五章:眼看他宴賓客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1015章 油鹽不進第九十三章:傷懷第1241章 社稷重臣於廷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胡蘿蔔加大棒第二百四十四章:舒良的評價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1159章 質詢第1015章 油鹽不進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六十六章:賭!第八百六十四章:這是咋了?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一百二十三章:要他們死!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義勉爲其難上架感言第1181章 表裡如一太上皇第956章 態度第七百六十七章:告狀小能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漢武故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七百六十一章:太上皇的優越感第1146章 試探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二百七十八章:別人不行第一百二十六章:項文曜第五十六章:有人撐腰第一百八十七章:你當他願意?第912章 得不償失第972章 聖旨第六百二十九章:試探與壓力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二百七十二章:總兵官的爭執第一千零三十章:說服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能不能成功?第一百四十二章:我孫大勇不是龍套!第1214章 樑芳的聰明第三百七十七章:堵個正着第五百八十五章:面癱與戲精第913章 真正目的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一百一十五章:邊將孫大勇第五百七十九章:你試一試第四百二十二章:想怎麼伸冤第三十八章:于謙的質疑第七百八十三章:還是得講理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934章 清流的未來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1222章 謎語人都該死第880章 天子越來越難對付了第1253章 落幕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總有搶功的第1162章 小小季同第1238章 謀局.第十八章:不會……吧?第三百一十六章:結局早已註定第218章 怕他們不成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代王進京第二百二十四章:金英出京第六百五十六章:篩子樣的南宮第1267章 尾聲:東宮之爭(九)第一百二十八章:利弊第二百八十九章:倒打一耙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慫了吧唧沈尚書第四百五十六章:大會開完開小會第1170章 陳尚書的實力第954章 磕頭賠罪第二十三章:初露鋒芒(排行榜加更一)第1213章 前朝後宮第八十一章:回府第八百二十三章:可太不容易了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969章 陷阱也要闖!第八百三十二章:鬧事與捱罵第一百一十七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零二章:詭異的平靜第八百四十三章:兩個謎語人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八百一十五章:太子出閣第二百四十六章:北征一脈的滲透第五十四章:廷推第一百九十六章:一月變三月,開心不第1001章 變故第二百七十八章:別人不行第1149章 又見京察第三百二十三章:準了第五百三十二章:內閣存亡,在此一役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舊事新說第六百八十五章:如果他們角色互換第一百二十八章:利弊第六百五十九章:詔命第四百一十八章:威逼利誘第二百六十四章:契機第1148章 所謂開源第1144章 選誰第八百三十八章:陳年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