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有人撐腰

大明的武臣體制和文臣不同,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中央部門上。

在中央機構的設置上,文臣有六部,都察院,還有各寺,院,監,以後還有內閣,但是武臣的中央機構,始終都只有一個,那就是五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掌軍旅之事,統領各地都司、衛所,主要負責選派將領出兵平叛,操練官軍,管理屯田,軍籍,以及推舉中高階的將領。

相比之下,兵部則是把持着調兵權和低階將領的任命權,二者相互制衡,將兵權統一在皇帝的手中。

有明一代,五軍都督府的權力其實是在不斷被削弱的,這一點,在正統年間就已經開始漸漸出現苗頭。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自三楊主政以來,對於五軍都督府的正印官選授的已經越來越少了。

這其中原因複雜,既有三楊刻意打壓勳戚的成分,也有避嫌的成分。

畢竟三楊在朝中已經是如日中天,如果再出手選授五軍都督府的掌印都督,未免讓人猜忌圖謀兵權。

因而在三楊時代,沒有增加任何一位實授的都督級別武臣,要麼是有權無職,如郭晟般直接以勳戚之身暫時掌事,要麼是如楊洪一般,鎮守地方的大將虛授,並不實領。

這就導致了這次土木一役,勳戚一脈死傷殆盡,尤其是二代勳戚死傷之後,五軍都督府竟然沒有一位正印官可以站出來。

不然的話,也不會如此輕易就被兵部奪了京營提督大臣的提名權。

至於李賢,則是一個特例,他的都督之職,倒是實授,但是並非是實授的京師五軍都督府,而是實授的南京五軍都督府。

事實上,這是勳戚的慣例,年老之後,要麼待在京城裡頭,當個閒散勳貴,要麼往南京去統兵,順便養老。

李賢原本是前軍都督府的都督,但是就在今年,按照勳戚的計劃,他作爲二代勳戚,開始逐漸向三代勳戚交權,於是被轉調到了南京五軍都督府。

當時李賢剛好生了場病,好了之後又遇上天子親征,於是便一直留在了京師當中。

這也是他今天能站出來的原因。

五軍都督府和文臣體制不同,文臣的六部七卿,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但是五軍都督府雖然名義上是分的清清楚楚,可這些年,因爲實授的都督太少,所以已經不大分是哪一府了,統稱爲五軍都督府都督。

但凡是實授的都督,按照朝廷的需要,隨時轉調到不同的府中掌事,但是都是正印官。

所以雖然是李賢是南京中軍都督府的都督,但是因着這個慣例,他還是有權力來提名五軍都督府的都督人選的。

當然,只是提名而已,想要通過朝議,還是要經過文臣,勳戚和天子的三方認可的。

當下的情況,李賢既然敢提名,勳戚這邊自然是早就商議好了,而天子不在京師,所以實際上要解決的,其實就只有文臣。

但是這恰恰是最難解決的……

左都御史陳鎰最先出列,道:“殿下,廷推之事自有規制,五軍都督府都督事涉重大,不可輕授,豐城侯若有此意,當會同兵部提前商議,再行廷推,豈有朝會之上,突然發難之理?”

接着開口的是大理寺卿俞士悅。

“殿下,當此危急之時,當上下一心,勳戚一脈爲保京營之權柄,擾亂廷推,欲挑起文武爭端,實乃圖謀不軌,臣彈劾豐城侯李賢,囿於權術,不顧大局,請殿下治罪!”

這可不同於剛剛的小打小鬧。

如果說顧興祖等人治不治罪,在文臣中的大佬們看來無關緊要的話,那麼五軍都督府,就是絕不可讓步的存在。

每一個五軍都督府的實授都督,在朝局當中的份量,都足以和九卿媲美,那可是實打實的實權!

甚至於在涉及軍政事務的時候,這些實授都督的份量,足可以抵得上七卿。

別的不說,對於中高階將領的選用,一旦會推,除了九卿之外,有資格參與的,只有實授的都督和都督同知。

李賢的這句話,不亞於在文臣當中提議,要一次性選授三個六部尚書級別的大員。

這對於文臣們來說,豈有同意之理?

因此這次文臣一脈,一出手就是兩個九卿級別的人物,陳鎰指責李賢破壞廷推的規矩,搞突然襲擊,俞士悅更是直指李賢此舉,是在搶奪京營提名之權。

要知道,京營提督大臣,只是差遣,並非官職,因而這次廷推,雖然是廷推京營提督大臣。

但是實際上,廷推的是五軍都督府的實授都督,畢竟朝廷慣例,只有五軍都督府的都督,才能提督京營。

之所以要把京營提督大臣放到廷推上來,無非就是因爲,如今的京城當中,沒有一個實授的都督。

如今李賢開口,一下子就要推舉三個,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朝臣們都下意識的認定,他就是在藉此機會從兵部手裡奪回提名權。

畢竟,只要有了實授的都督,那麼兵部就沒有理由再另外廷推什麼提督大臣。

對於兩人的質疑,李賢卻顯得十分從容,道:“事先未和兵部商議,是本侯思慮不周,但是五軍都督府都督之職,歷來先稟君上,若君上不決,方下廷議,從無直接自廷議任命的道理,如今皇上不在京中,本侯循例先稟郕王,如何能說是擅自發難?”

略停了停,李賢繼續道:“何況如今情勢危急,正是因爲事關重大,纔不得不議,左軍都督府外轄遼東都司,後軍都督府外轄山西都司,皆是邊境緊要之衛所,中軍都督府統領在京衛所,總治五軍刑獄,亦是緊要必須之事,如何便不能在朝會上稟奏?”

一番話說下來,羣臣皆是愣了愣。

倒不是被李賢給鎮住了,而是勳戚一脈,已經很久沒有在朝堂上如此有底氣的說話了。

要知道,這些年都是三楊主政,朝政大事以平緩爲主,再加上有英國公他老人家在,文臣也不曾對勳戚過分煎迫,所以勳戚在朝堂之上,基本上已經不怎麼說話了。

以致於有很多新晉朝堂的官員,都已經許久沒有見到,勳戚如此這般爲自己據理力爭了。

偏李賢的這一番話,的確說得有道理。

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多年以來,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命,少數幾次皇帝猶豫不決的時候,纔會廷推,相對而言,廷推反而是少數情況。

而無論是左軍都督府,還是後軍都督府,都是負責的邊境衛所事務,中軍都督府更不必說,是五軍核心。

此等危急時候,李賢提出要選授三位都督,倒也很難挑出什麼毛病來。

即便是在朝會上直接稟奏,有失妥當,但是他已經說了,如今危難時刻,事急從權,如果文臣一直抓着這一點不放,反倒顯得小家子氣。

不過通過是肯定不能通過的,但是若要反對,既要有充足的理由,也要有足夠份量的人站出來一錘定音。

剛剛已經有兩個重臣出言反對,甚至就連陳鎰這樣的七卿都開了口。

那麼朝堂上剩下的人當中,份量足夠一錘定音的人。

一個是主掌兵部事務的新晉尚書于謙,另一個,便是百官之首的吏部尚書,天官王直!

於是在場的羣臣,紛紛將目光都集中在了兩人的身上,但是讓人意外的是,這兩人皆是低着頭,並沒有立即站出來……

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一千零九十二章:試探第1220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自作聰明的棋子第七百四十八章:聖上口諭第三百零五章:他們也被騙了第七百二十九章:一甲第三百二十四章:奇怪的立場第七百二十六章:江閣老的神奇體質第三百三十二章:太后駕到第908章 杜寧的抉擇第三百七十二章:一路跑偏的猜測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皇莊的奧妙第六百二十六章:任侯爺的志得意滿第七百四十六章:一人做事兩人當第一千零二十一章:示威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老謀深算王首輔第1184章 無奈第七百八十四章:文武交鋒第二百五十一章:天子謀私?第937章 儀銘帶來的消息第一千零四十七章:代王的去處第三百八十三章:高次輔的去處第890章 大冤種沈尚書第一千一百零六章:皇莊之弊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氣第四百四十六章:又被擺了一道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六百四十七章:專注拆臺於少保第七百三十四章:論皇帝爲啥喜歡廠衛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聽朕給你上價值第一百四十一章:一個不留第八百七十一章:說得好!第二百四十四章:舒良的評價第五百七十四章:南宮一日遊第二百九十章:謀定第1166章 謎語人去死第五百七十一章:天子無所不知第1208章 老謀深算陳工部第一千一百零五章:入詔獄第一百八十七章:你當他願意?第二百六十五章:濟哥的病第四百一十八章:威逼利誘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二百四十一章:相互套路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暗子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進擊的徐有貞第899章 任弘第八百七十章:一貫錢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爺的人緣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七百五十一章:圓滿結束……了嗎?第907章 抉擇第八百二十六章:國公爵位不好拿第二百二十八章:內閣衝突第1168章 大雪第八百零七章:城門送別第1213章 前朝後宮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951章 謎語人重出江湖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七百七十九章:上林苑監第七百一十四章:他急了他急了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二百五十一章:天子謀私?第八百三十五章:不就是吵架嘛~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內閣分歧第1208章 老謀深算陳工部第三百二十八章:於府夜談第926章 以民爲本聖天子第987章 你說了不算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一千零四十章:藩王之利第一章:前世今生第八百七十章:一貫錢第963章 壓力給到俞次輔第一百零四章:爲國捐軀好盧忠第930章 整頓科道第四百九十八章:大勢在我第八百六十二章:故弄玄虛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西一棒槌第955章 有輸有贏第八百一十六章:這還不亂套了……第六百三十章:人間冷暖第1201章 大實話不好聽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四百二十一章: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第四百零六章:躲雨第八百一十五章:太子出閣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難題第二百零六章:廷鞠第二百三十二章:廷推閣臣(下)第六百七十九章:信任第六百七十三章:朱·大忽悠·儀第878章 於大聖人第三百六十六章:積極的于謙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1255章 太子宣詔
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一千零九十二章:試探第1220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自作聰明的棋子第七百四十八章:聖上口諭第三百零五章:他們也被騙了第七百二十九章:一甲第三百二十四章:奇怪的立場第七百二十六章:江閣老的神奇體質第三百三十二章:太后駕到第908章 杜寧的抉擇第三百七十二章:一路跑偏的猜測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皇莊的奧妙第六百二十六章:任侯爺的志得意滿第七百四十六章:一人做事兩人當第一千零二十一章:示威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老謀深算王首輔第1184章 無奈第七百八十四章:文武交鋒第二百五十一章:天子謀私?第937章 儀銘帶來的消息第一千零四十七章:代王的去處第三百八十三章:高次輔的去處第890章 大冤種沈尚書第一千一百零六章:皇莊之弊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氣第四百四十六章:又被擺了一道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六百四十七章:專注拆臺於少保第七百三十四章:論皇帝爲啥喜歡廠衛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聽朕給你上價值第一百四十一章:一個不留第八百七十一章:說得好!第二百四十四章:舒良的評價第五百七十四章:南宮一日遊第二百九十章:謀定第1166章 謎語人去死第五百七十一章:天子無所不知第1208章 老謀深算陳工部第一千一百零五章:入詔獄第一百八十七章:你當他願意?第二百六十五章:濟哥的病第四百一十八章:威逼利誘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二百四十一章:相互套路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暗子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進擊的徐有貞第899章 任弘第八百七十章:一貫錢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爺的人緣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七百五十一章:圓滿結束……了嗎?第907章 抉擇第八百二十六章:國公爵位不好拿第二百二十八章:內閣衝突第1168章 大雪第八百零七章:城門送別第1213章 前朝後宮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951章 謎語人重出江湖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七百七十九章:上林苑監第七百一十四章:他急了他急了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二百五十一章:天子謀私?第八百三十五章:不就是吵架嘛~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內閣分歧第1208章 老謀深算陳工部第三百二十八章:於府夜談第926章 以民爲本聖天子第987章 你說了不算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一千零四十章:藩王之利第一章:前世今生第八百七十章:一貫錢第963章 壓力給到俞次輔第一百零四章:爲國捐軀好盧忠第930章 整頓科道第四百九十八章:大勢在我第八百六十二章:故弄玄虛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西一棒槌第955章 有輸有贏第八百一十六章:這還不亂套了……第六百三十章:人間冷暖第1201章 大實話不好聽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四百二十一章: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第四百零六章:躲雨第八百一十五章:太子出閣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難題第二百零六章:廷鞠第二百三十二章:廷推閣臣(下)第六百七十九章:信任第六百七十三章:朱·大忽悠·儀第878章 於大聖人第三百六十六章:積極的于謙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1255章 太子宣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