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裂痕

眼瞧着高谷舉薦的人,一下子就被郕王殿下準了,再想想自己剛剛兩番的提議都被否決,陳循心中不由得有幾分沮喪。

所謂侍從之臣,顯赫是顯赫的,但是同時也受限於此。

就如現在一般,君上想要倚重的時候,自是聽之任之,但是君上若要疏遠,也便只能乖乖的立在一旁當泥塑雕像,沒有什麼法子。

朱祁鈺沒有見過後世的那位偉人,不然的話,他一定會對他老人家的至理名言表示深刻理解。

所謂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官場,說穿了無非就是各個勢力的角鬥場,哪怕是再小的一個派系當中,也會有利益之爭。

內閣自從接手了票擬之權後,在朝廷當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原本風平浪靜的兩個內閣大臣,自然也都打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如今內閣是以陳循爲主,但是高谷便真的甘心嗎?

朱祁鈺心裡清楚,那是肯定不會的,原先的時候,是因爲內閣根基於翰林院,而陳循一直把持着翰林院,所以高谷纔對他亦步亦趨。

但是這不代表高谷自己沒有野心,身在官場,誰又能逃脫的了名利枷鎖的束縛呢?

不說別的,前世的時候,待京師之危一解,這二人便開始明爭暗鬥,爭相舉薦自己的人。

王文就是那個時候,高谷所舉薦出來的,現如今朱祁鈺只是把這個進程提前了而已……

定下了巡邊大臣的人選,朱祁鈺又道:“剛剛禮部議定登基大典的日子,距離如今也不遠了,大典之後,經筵之制便可恢復,關於知經筵事,不知二位先生可有人選?”

有明一代,對於經筵制度十分重視。

所謂經筵,實際上就是皇帝或太子和大臣在一起,講經論史,兼談國家大事,一是爲了增進學問,二也是爲了君臣之間取得更統一的政治方向,並非簡簡單單的讀書而已,更多的是以讀書爲名,以治實務。

通常來說,皇帝自戌時起,卯時上朝,早朝過後便是經筵,直至中午方歇,午後用於處理朝政。

陳循和高谷對視了一眼,郕王要恢復經筵,這很正常,但是……

“殿下,經筵本爲翰林院執掌,天子在時,由英國公張輔老大人知經筵事,如今英國公歿於土木,照例該歸於翰林學士。”

說話的是高谷。

要知道,所謂知經筵事,不同於官職,它是個差遣,沒有俸祿可拿,但是象徵意義卻很強。

經筵日講是除了早朝之外,朝臣接觸皇帝最頻繁的場合,負責經筵事務的官員,自然也必定是深受皇帝倚重之人。

由於它是個差遣,就給了皇帝極大的自由裁量權,只要官職不算太低,就都能兼任。

之前天子在時,爲表對勳戚的信重,一直將經筵事務交給英國公張輔來負責。

但是實際上,如高谷所說,這件事情本該是由翰林院負責,畢竟講學的人,都是從翰林院選用的。

朱祁鈺點了點頭,面容仍舊誠懇:“本該如此,但是二位先生如今身兼票擬之責,再加上經筵日講,恐精力不足,故而還是另外選得用大臣,負責此事爲好。”

陳循額頭上忍不住滴下一絲冷汗。

如果說剛剛駁回自己的提議,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的話,那現在的知經筵事,可就是實實在在的下馬威了。

要知道,剛剛他之所以沒有說話,就是因爲翰林院如今是他執掌,由他來說未免有自賣自誇之嫌疑。

但是高谷已經說的這麼明白了,郕王還是拒絕將知經筵事交給翰林院,只能是在表明敲打之意。

之前的時候,負責經筵的是英國公,他老人家是先皇遺命的輔政大臣,德高望重也就罷了。

現在英國公死了,如果翰林院還是拿不回知經筵事,那傳出去,還不知道會有怎樣的風言風語……

想了想,陳循對上朱祁鈺和煦的目光,還是沒敢開口再說,只道:“殿下所言有理,臣以爲,此事當選德高望重,有德有才之臣兼任爲好,大宗伯胡濙老大人,可當此任。”

還算上道。

朱祁鈺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內閣如今事務繁重,本王之意,可再挑選兩名閣臣,入閣參贊機務,朝中衆多大臣當中,若二位先生有覺得合適的,回頭遞個名單給本王,今日便先到此爲止,二位先生回吧。”

兩人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下了逐客令,沒奈何,只能起身離去。

待出了殿門,回到內閣的直房,陳循還是緊皺着眉頭,開口問道:“世用,今日之事,你可看出什麼來了?”

高谷嘆了口氣,沉吟片刻道:“怎麼會看不出來,殿下此舉,分明是在警示我等……”

警示什麼,高谷沒說,但是原也不必說。

無非就是關於詔書一事……

陳循臉紅了紅,道:“繼位詔書之事,的確是我魯莽了,本以爲太后娘娘大度而爲,便沒有提前請示殿下,以至於此。”

高谷倒是搖了搖頭,道:“倒也不能全怪你,我等侍從之臣,本就是如此,即便沒有詔書一事,只怕殿下也會尋機敲打我等。”

“經筵之事,名分大於實際,殿下拿走經筵之事,便是意在讓我等盡心侍奉,至於交給大宗伯,多少還是顧及了幾分翰林院的顏面。”

說到底,胡濙也是五大輔臣之一,他來知經筵事,不能算是翰林院丟了面子。

然而陳循目光卻是閃爍不定,知經筵事的確是如此不錯,但是那是對內閣整體而言。

對於他自己,可不一定是如此,要知道,剛剛在殿中,郕王殿下明顯的對他顯示了疏遠之意,而對高谷更加親近。

這一點,卻是被高谷有意無意的避之不提了。

想了想,陳循到底也沒有提起,反而道:“剛剛離開之時,殿下讓我等舉薦人選入閣,不知此事,世用你如何考慮?”

高谷苦笑一聲道:“這些日子,閣務繁忙,殿下能有此議,確是體恤我等,不過聽殿下的意思,似乎並不想自翰林院當中選人,不然的話,也不會讓我等先舉薦人選,再來決定。”

自從內閣領了票擬之權之後,兩人的確忙的團團轉,也有心要引援些同僚入閣參贊機務。

但是就如高谷所說,他們想要的是能來幫他們的,可不是來分權的。

郕王名義上是把舉薦之權交給了他們,但是話裡話外,卻暗暗點出從朝廷大臣當中選用,而非是從翰林院選用。

這就不得不讓他們爲難了……

半晌,兩人都沒有說話,到最後,還是陳循道:“世用,不如你我各自先舉薦人選上去,只待殿下一選,其意自明,說到底,殿下此舉,還是有意擡高內閣,這一點總是沒錯的。”

高谷點了點頭,不論是從外朝選人,還是從翰林院選人,至少,內閣日益壯大,算是好事。

不過他心中也忍不住嘆了口氣,陳循說讓他們各自推選,其中疏遠之意已現。

說到底,他們二人,是回不到前段日子的推心置腹了……

第1244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一十三章:邊境安危第七百七十四章:朱·大忽悠·儀第三十一章:此地無銀第五章:當務之急第二百二十六章:準話兒第六百三十六章:節節失利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一千零五十三章:你行你上啊第975章 平安離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智商高地第一千零七十九章:隱患第四百五十三章:衝突第六百五十章:君子可欺之以方第一千零九十二章:試探第997章 朱儀的難處第四百二十六章:被人牽着鼻子走第二百二十五章:母子夜話第三百九十章:彈劾奏本第四百一十四章:權臣的自我覺醒第940章 先發制人第三百二十九章:錦衣衛的未來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一舉兩得第1213章 前朝後宮第五百零九章:連環打臉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我們當中出了一個叛徒第四百八十八章:猜不透的天子心思第四百七十六章:真真假假第四百二十章:英國公府的影響力第二百四十一章:相互套路第1183章 對策第四百四十五章:聖母舉薦第924章 陳循的盤算第七百二十六章:江閣老的神奇體質第1018章 找理由第六百五十二章:查第四百一十六章:架子還是要拿一拿的第三百八十六章:無奈之舉第894章 髒水是一盆又一盆第十章:中庸之道第七百五十章:在危險的邊緣瘋狂試探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一千零四十五章:胡蘿蔔加大棒第二百一十九章:一舉多得第七百七十八章:激將第一千一百二十章:江西旱災第七百七十七章:阿速的請求第四百九十一章:力不從心,福禍自求第七百五十三章:躥騰第902章 陳尚書的手段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895章 宴席第四百一十三章:出現了分歧第五百四十六章:糟心的俞閣老第二百四十六章:北征一脈的滲透第四百五十五章:九邊之議第四百零七章:冒雨而來於少保第1156章 天災人禍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開海禁第六百八十二章:保守與激進第三十六章:大勢已成第五百三十三章:荒謬,但無奈!第一百三十六章:瓦剌來使第八百一十章:真·各方配合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五百零二章:詭異的平靜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一舉兩得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聖人不聖第七百六十八章:臉都不要了第一百五十八章:懷疑者必被懷疑第四百九十二章:乖孩子第975章 平安離開第一千零九十二章:試探第1013章 錢錢錢第三百二十章:內閣利弊第1008章 栽贓陷害第八百一十三章:脅迫第972章 聖旨第五百一十八章:東宮出閣第九十六章:救人第三百一十一章:守自己的道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舊事新說第六百二十六章:任侯爺的志得意滿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懲罰的戰士第五百七十九章:你試一試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七百一十八章:請二爺相助!第一百六十六章:吃瓜吃到自己身上第1259章 番外:東宮之爭(一)第一百九十八章:事情好像變大了第936章 又是宋文毅?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皇莊的奧妙第1245章 風起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999章 父子相見第六十三章:何謂風骨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自作聰明的棋子第904章 圖窮匕見
第1244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一十三章:邊境安危第七百七十四章:朱·大忽悠·儀第三十一章:此地無銀第五章:當務之急第二百二十六章:準話兒第六百三十六章:節節失利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一千零五十三章:你行你上啊第975章 平安離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智商高地第一千零七十九章:隱患第四百五十三章:衝突第六百五十章:君子可欺之以方第一千零九十二章:試探第997章 朱儀的難處第四百二十六章:被人牽着鼻子走第二百二十五章:母子夜話第三百九十章:彈劾奏本第四百一十四章:權臣的自我覺醒第940章 先發制人第三百二十九章:錦衣衛的未來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一舉兩得第1213章 前朝後宮第五百零九章:連環打臉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我們當中出了一個叛徒第四百八十八章:猜不透的天子心思第四百七十六章:真真假假第四百二十章:英國公府的影響力第二百四十一章:相互套路第1183章 對策第四百四十五章:聖母舉薦第924章 陳循的盤算第七百二十六章:江閣老的神奇體質第1018章 找理由第六百五十二章:查第四百一十六章:架子還是要拿一拿的第三百八十六章:無奈之舉第894章 髒水是一盆又一盆第十章:中庸之道第七百五十章:在危險的邊緣瘋狂試探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一千零四十五章:胡蘿蔔加大棒第二百一十九章:一舉多得第七百七十八章:激將第一千一百二十章:江西旱災第七百七十七章:阿速的請求第四百九十一章:力不從心,福禍自求第七百五十三章:躥騰第902章 陳尚書的手段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895章 宴席第四百一十三章:出現了分歧第五百四十六章:糟心的俞閣老第二百四十六章:北征一脈的滲透第四百五十五章:九邊之議第四百零七章:冒雨而來於少保第1156章 天災人禍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開海禁第六百八十二章:保守與激進第三十六章:大勢已成第五百三十三章:荒謬,但無奈!第一百三十六章:瓦剌來使第八百一十章:真·各方配合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五百零二章:詭異的平靜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一舉兩得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聖人不聖第七百六十八章:臉都不要了第一百五十八章:懷疑者必被懷疑第四百九十二章:乖孩子第975章 平安離開第一千零九十二章:試探第1013章 錢錢錢第三百二十章:內閣利弊第1008章 栽贓陷害第八百一十三章:脅迫第972章 聖旨第五百一十八章:東宮出閣第九十六章:救人第三百一十一章:守自己的道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舊事新說第六百二十六章:任侯爺的志得意滿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懲罰的戰士第五百七十九章:你試一試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七百一十八章:請二爺相助!第一百六十六章:吃瓜吃到自己身上第1259章 番外:東宮之爭(一)第一百九十八章:事情好像變大了第936章 又是宋文毅?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皇莊的奧妙第1245章 風起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999章 父子相見第六十三章:何謂風骨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自作聰明的棋子第904章 圖窮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