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九邊之議

又是早朝的日子,但是今天的早朝,和往日裡不同。

天子御武英殿,說明這次早朝要商討的政務和兵事有關,具體的情況,大臣們也都心中有數。

雖然說,這段時間發生了種種大事,但是,這些事情多數時候影響的都是高層動盪。

對於大多數的朝廷衙門來說,波及不大,朝廷政務始終處於正常運轉當中。

迎回太上皇固然重要,但是偌大的朝廷,不可能天天盯着這一件事情。

落回到這次的早朝上。

這次過完年,卸去了京營提督大臣的差事之後,兵部的於少保彷彿終於放開了手腳,開始和五軍都督府的都督範廣一起,嘗試制定邊境防線的改革。

就在數日之前,據說方案終於成熟,兩人聯名上奏,呈遞了名爲《請設九邊重鎮疏》的奏本。

事關重大,天子下了詔命,要在今日早朝上廷議討論。

早朝開始,見禮過後,天子也沒多廢話,直接就點了于謙的名,道。

“今日廷議於少保所上請設九邊疏,於少保,你先來跟諸位朝臣,說一下你的想法。”

于謙大步出列,走到殿中站定,拱手領命後,轉身面向羣臣,道。

“諸位同僚,自大明立國之時起,蒙古各部始終是我心腹大患,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諸位先帝,皆以威臨各部,王師征伐,平定不臣。”

“然所謂戰者,非長久之計,至仁宣,正統之時,我邊防漏洞已逐步凸顯,前番也先大舉攻襲,一路長驅直入,險些破紫荊而犯我京城,實乃警鐘也。”

“故此,本官與範都督一同商議,幾經討論之後,以仿太祖設十三塞王之舉,奏請陛下增設邊境重鎮,以固邊防,安軍民百姓。”

關於九邊軍鎮的事情,其實朝廷早有傳言。

畢竟,這麼大的事情,想瞞也瞞不住。

事實上,于謙所說的道理,朝臣們基本上也都是認可的。

當然,雖然于謙的這番話說的漂亮,但是實際上就一句話。

大明現在的邊防線,等同於沒有邊防線。

當初,太祖立國之後,在治國上一條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分封諸王以固藩屏。

對於如何對抗邊境的蒙古部族,也是遵循這條原則。

因此,在驅逐北元之後,太祖便逐步分封了十三塞王,封地分佈於邊境各處。

相對於內地的諸王,十三塞王的權力更大,不僅手握重兵,而且遇到戰時,可以全攬封地內的一切軍政大權。

與此同時,十三塞王遙相呼應,共同築成一條堅固的防線,防止蒙古部族內侵。

但是,這種做法,顯然是有缺陷的。

太祖威壓四海,懿文太子也德高望重,但是,其後繼位的建文皇帝,卻因諸王的重權而坐臥不安,因而厲行削藩。

靖難之役後,本就身爲塞王之一的太宗皇帝,同樣擔心其他的塞王效仿靖難,於是同樣延續了削藩的政策。

隨着諸王的軍權被徹底剝奪,怎樣繼續維持邊境的安寧,就成了太宗首要考慮的問題。

因此,大明的邊境政策開始轉變爲以攻代守,太宗皇帝五度北征,宣宗皇帝三次北巡,皆是這種政策的延續。

應該說,這種政策,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大明宗主國的地位,徹底瓦解了殘餘的北元勢力。

在太宗兵鋒之下,包括韃靼,瓦剌,兀良哈等在內的諸多蒙古部落,紛紛宣告臣服,成爲大明的藩屬國。

但是這種政策,註定是不長久的。

頻繁的戰爭,對於國力的消耗是十分嚴重的。

到了宣宗時,大明就已經有意識的開始收縮防線,轉向休養生息。

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土木之役的發生,其實是必然的。

大明不可能持續的保持戰爭的狀態,一旦怠惰鬆懈,難以維持進攻的勢頭,那麼邊境防守上的短板,就會彰顯無疑。

所以,建立新的,完善的邊境防線,是必然要做的事情,在這一點上,諸多大臣,是有着一致的看法的。

有爭議的是具體的方案。

說完了理由,于謙拿出奏本,重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所謂九邊重鎮,其實很容易理解,就是仿照太祖設塞王的思路,將現今邊境各處關隘的雜亂兵力,化零爲整,聚集起來。

然後,以長城爲依託,集中兵力,增設像大同,宣府這樣的邊境軍鎮,使之遙相呼應,建立起一條堅固的防線。

看似簡單,但是實際上,在實行當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最尖銳,也是最明顯的,就是財政問題。

于謙話音剛落,頭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就是戶部尚書沈翼。

“陛下,關於重立邊境防線,臣並無異議,但是於少保所提之九邊重鎮,臣以爲靡費太廣。”

說着,沈尚書就開始算。

“按照於少保所說,設立九邊重鎮,首先要做的,就是裁撤邊境零星散落,不成體系的諸多關隘,匯聚於重鎮之中。”

“那麼,朝廷首要面對的,就是這些關隘之中的百姓該如何安置,若留於原地,則軍隊調離,安危難以保證,且重鎮之中,有兵無民,難以長久。”

“若遷移至重鎮之中,則如此大批量的遷移百姓,朝廷必定要給予撫卹,且操作不當,會產生大批流民。”

“此其一也。”

雖然說,在私下裡,沈翼和于謙的交情不錯,但是涉及到政務上面,他說話也是絲毫的不客氣。

上朝的時候死掐,下朝的時候一塊小酌,公私分明,秋毫無犯,這算是大明士大夫的一個鮮明特色。

何況,沈翼雖然執掌戶部,但是他也不是對兵事完全沒有了解,對於邊境的局面,雖然比不上于謙,但也清楚的很。

“其二,如於尚書所說,我大明如今所設重鎮,皆依託於長城,但是若按照於尚書的構想,建城能夠遙想呼應之九邊,則寧夏,陝西,甘肅等多處,需要加建長城,聯通各處。”

“戶部初步覈算,需增設邊牆數百餘力,由此徵發的徭役,銀兩從何而來?”

“朝廷在宣大之外,增設遼東鎮,所需修建的遼河長城,至今尚未完工。”

“若在此之外,同時增設數座軍鎮,朝廷財政如何支撐?”

事實上,九邊重鎮的提議,對於戶部來說,壓力是最大的,至於原因,當然是戶部永恆不變的話題。

沒有錢……

第七百六十七章:告狀小能手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六百六十章:三五太難了第九十五章:袁彬第二百九十七章:歪樓划水第一名第八百七十一章:說得好!第1143章 意外狀況第1016章 諸王怨氣第四百一十九章:勉強達成一致第六百八十章:錦衣衛和刑部的較量第九章:議立太子第三百二十三章:準了第六百七十八章:當面一笑,背後一刀第1200章 議定第三百五十九章:衝動少年人第三百一十八章:去聽聽吧第928章 王天官yyds第八百章:草原內亂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真誠是必殺技第四百四十七章: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第五百八十六章:楊傑的道理第二百六十八章:王驥此人第918章 重任在身第五百零三章:論情緒的運用手法第1221章 這是警告第八百五十五章:買賣不應該有虧有賺嗎?第五百五十五章:兩杖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四百八十八章:猜不透的天子心思第五十六章:有人撐腰第八百五十三章:隱秘戰線立奇功第四百七十章:使團抵達第四百六十五章:後遺症第五百二十六章:內閣的制度優勢第一百零六章:考校第三百四十章:使團進京與邊事第三百零八章:大局已定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四百四十六章:又被擺了一道第一百二十九章:黨爭之禍第八百二十三章:可太不容易了第948章 挽回形象第1268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第八百四十三章:兩個謎語人第1008章 栽贓陷害第六百九十二章:我還能再水,啊不,分析一章第五十五章:臣有本奏第三百五十五章:說好的不內鬥?第五百九十八章:沒有永遠的朋友第二十五章:死亡名單(下)第五百一十七章:他說……第六百七十三章:朱·大忽悠·儀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二百四十五章:岷王府的糟心事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1003章 確定不確定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1203章 長亭送別第二百零一章:四家府邸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六百八十章:錦衣衛和刑部的較量第三百零一章:請御審第四百一十六章:架子還是要拿一拿的第1258章 無題第九十九章:處置第五百九十四章:咱就是說,賣白菜呢?第五百九十三章:於大人學壞了!第七百一十章:於少保塌房了第六百五十八章:於少保穩坐釣魚臺第五百六十章:疼,委屈……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六百五十四章:這就哄好了?第七百六十七章:告狀小能手第六百六十章:三五太難了第六百九十一章:小公爺想不通第925章 噁心~第七百零一章:你要是問我支持不支持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八百二十章:一個個來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五百四十四章:似曾相識的場景第一千零三十六章:遊說伊王第六百七十七章:任你奸似鬼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破財免災?第二百九十章:大宴落幕第1233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九十八章:事情好像變大了第六百二十三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1232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線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幕第三百七十四章:那更要叩闕了!第五百四十四章:似曾相識的場景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聖人不聖第七百八十一章:想必你們也看出來了第六百八十一章:邊境異動第七百五十五章:狐狸尾巴第四百五十四章:認清自己第六百五十七章:你纔有病第二百八十九章:倒打一耙
第七百六十七章:告狀小能手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六百六十章:三五太難了第九十五章:袁彬第二百九十七章:歪樓划水第一名第八百七十一章:說得好!第1143章 意外狀況第1016章 諸王怨氣第四百一十九章:勉強達成一致第六百八十章:錦衣衛和刑部的較量第九章:議立太子第三百二十三章:準了第六百七十八章:當面一笑,背後一刀第1200章 議定第三百五十九章:衝動少年人第三百一十八章:去聽聽吧第928章 王天官yyds第八百章:草原內亂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真誠是必殺技第四百四十七章: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第五百八十六章:楊傑的道理第二百六十八章:王驥此人第918章 重任在身第五百零三章:論情緒的運用手法第1221章 這是警告第八百五十五章:買賣不應該有虧有賺嗎?第五百五十五章:兩杖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四百八十八章:猜不透的天子心思第五十六章:有人撐腰第八百五十三章:隱秘戰線立奇功第四百七十章:使團抵達第四百六十五章:後遺症第五百二十六章:內閣的制度優勢第一百零六章:考校第三百四十章:使團進京與邊事第三百零八章:大局已定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四百四十六章:又被擺了一道第一百二十九章:黨爭之禍第八百二十三章:可太不容易了第948章 挽回形象第1268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第八百四十三章:兩個謎語人第1008章 栽贓陷害第六百九十二章:我還能再水,啊不,分析一章第五十五章:臣有本奏第三百五十五章:說好的不內鬥?第五百九十八章:沒有永遠的朋友第二十五章:死亡名單(下)第五百一十七章:他說……第六百七十三章:朱·大忽悠·儀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二百四十五章:岷王府的糟心事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1003章 確定不確定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1203章 長亭送別第二百零一章:四家府邸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六百八十章:錦衣衛和刑部的較量第三百零一章:請御審第四百一十六章:架子還是要拿一拿的第1258章 無題第九十九章:處置第五百九十四章:咱就是說,賣白菜呢?第五百九十三章:於大人學壞了!第七百一十章:於少保塌房了第六百五十八章:於少保穩坐釣魚臺第五百六十章:疼,委屈……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六百五十四章:這就哄好了?第七百六十七章:告狀小能手第六百六十章:三五太難了第六百九十一章:小公爺想不通第925章 噁心~第七百零一章:你要是問我支持不支持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八百二十章:一個個來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五百四十四章:似曾相識的場景第一千零三十六章:遊說伊王第六百七十七章:任你奸似鬼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破財免災?第二百九十章:大宴落幕第1233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九十八章:事情好像變大了第六百二十三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1232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線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幕第三百七十四章:那更要叩闕了!第五百四十四章:似曾相識的場景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聖人不聖第七百八十一章:想必你們也看出來了第六百八十一章:邊境異動第七百五十五章:狐狸尾巴第四百五十四章:認清自己第六百五十七章:你纔有病第二百八十九章:倒打一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