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聽大宗伯的

朱祁鈺坐在御座上,細細的將禮部呈上來的這份奏疏看過。

大致上,和李賢說的差不多。

冬至大節雖然是朝廷最重要的慶典之一,但是正因爲重要,所以各種各樣的先例擺着,蕭規曹隨便是,基本上不會出什麼錯。

至於改動的地方,主要有兩個。

其一便是李賢剛剛所說的,在祭天之後,皇帝要率羣臣朝賀太上皇,然後和太上皇一同祭祖,再在奉天殿受賀。

簡簡單單的一個順序問題,尊卑上下便已分明。

至於其二,則是後宮命婦,所謂夫貴妻榮,天家亦是如此。

如今太上皇歸朝,如果說外朝的儀典做了休整,那麼後宮的朝賀自然也要隨之發生改變。

但是,這又是一個難點,如今中宮有主,南宮當中又有一位端靜皇后。

如果說讓命婦跟外朝一樣兩邊朝賀,未免過分繁瑣,但是,只朝一位又不合適。

所以,禮部最後議定,命婦改朝上聖皇太后陛下。

反正從名分上來說,上聖皇太后是太上皇和天子的嫡母,地位尊崇,雖然說最近一段時間,干涉了部分朝務惹得朝臣不滿,但是,畢竟在關鍵時刻力主長君繼位,穩定了朝局,命婦入宮朝賀她老人家,是最合適的。

當然,相對於外朝的休整來說,後宮就是小節了。

應當說,禮部的這種調整,是完全合理且合禮的。

如今太上皇雖然避居南宮,但是無論是他太上皇帝的身份,還是天子之兄的身份,冬至這樣的大節,都當得天子率羣臣之賀。

但是,這件事情敏感就敏感在,早些日子,襄王曾經上了一道奏本,內容就是,希望天子能夠侍太上皇於朝夕,帶領羣臣晨昏定省,給太上皇請安。

原本,這道奏疏一旦要是遞了上來,必然是滔天大浪。

要知道,雖然襄王是臣,但是他畢竟是太上皇和天子的親叔叔,從家族的角度來將,他雖非尊者,卻爲長輩。

可惜,它被攔下來了。

久病在牀的大宗正岷王爺親自出面,在宗學當中,以祖宗家法,責襄王兩杖,奏疏之事亦不了了之。

朝中當時便有猜測,能夠請動岷王爺出府的,除了高高在上的天子之外,也沒有其他人了。

換句話說,阻攔襄王,是天子的意思。

在這種境地下,禮部的這道奏疏,就頗有幾分,在試探天子底線的意思了。

誠然,冬至大節,天子率羣臣朝賀太上皇,後宮命婦朝賀上聖皇太后,不過是規程上繁瑣了一些。

而且,畢竟是冬至,朝廷唯三大朝會的日子,又不是天天如此,和襄王的那份奏疏相比起來,溫和了許多。

但是,本質上卻沒有改變。

天子率羣臣朝賀太上皇,其政治意義就在於,再次向朝廷天下強調,太上皇爲尊,天子爲卑,雖然說依舊不涉及到朝廷政務上的問題,但是,終歸這種不斷強調的上下等級,讓許多大臣心中有所不安。

另外就是,時至今日,太上皇歸朝已有兩月,但是,始終沒有召見過,或者更準確的說,沒有成功召見過朝臣。

真正入南宮覲見的,除了跟着太上皇一同歸朝的侍臣袁彬,哈銘等人之外,就是一些外戚,如焦敬,孫忠這些,唯一例外的是襄王,但他也是宗室,而非朝臣。

太上皇的確召見過一些朝臣,但是,基本上這些大臣,都沒有入南宮,只是在南宮外叩頭請安,然後離去。

太上皇也沒有阻攔,事實上,也沒辦法阻攔。

因爲,自從歸朝之時,太上皇發佈了詔書,宣佈不再幹預大政。

那麼,他召見朝臣所能用的理由,無非也就是請安了。

所以事實上,如果禮部的儀注落實下去,這將是太上皇歸朝之後,第一次大規模的接見羣臣。

由此可能引申出來的就是,太上皇之後可以單獨在南宮召見大臣。

朝堂上的老大人們,尤其是身居高位的這些人,都是走一步看三步的,所以,對於這些隱藏的風險和可能,自然心中清楚明白。

正因爲明白,才更覺得禮部的膽肥……

只是不知,天子這次,又會如何應對?

還是像上次一樣,駁回嗎?

又或者……

“大宗伯何意?”

沒有過多的耽擱,天子綸音降下,直接點了胡濙的名。

於是,胡老大人睜開眼睛,短暫的迷茫了一下,然後緩步出列,拱手道。

“回陛下,這份儀注,乃是部議的結果,合乎儀典,臣以爲可行。”

話說的乾脆利落,絲毫都不拖泥帶水。

但是,也沒有讓羣臣感到意外,畢竟,這麼大的事情,如果沒有胡濙這個禮部尚書點頭,李賢是絕沒有可能,敢用禮部的名義來上奏的。

朱祁鈺眸光閃動,望着好像剛睡醒的胡濙,心中嘆了一聲。

果然,還是個老狐狸……

胡濙聰明就聰明在,他能夠掌握的好分寸,能最大限度的,明哲保身。

這份奏疏,他點頭了,但卻不是他遞上來的,而且,還是禮部‘部議’的結果。

所以,細節上或具體操作有任何的問題,朱祁鈺應該問李賢這個稟奏的人,而不是胡濙這個尚書。

至於大方向上,胡濙的態度很明確。

這也是他多年來在朝堂上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看似溫吞,實則果斷,該的罪人的時候毫不猶豫。

哪怕這個人是天子!

但是,這個分寸感,他又拿捏的極好。

這份奏疏,由李賢來上奏,其實也就留有了餘地,胡濙雖點了頭,但是卻並沒有強力主張。

所以,如果朱祁鈺這個天子要駁回,以胡濙現在表現出來的狀態,他也不會拒絕。

反正,該做的他做了,誰也苛責不了他。

至於朱祁鈺這個天子心中會不會有不痛快,胡濙其實很清楚,從太上皇歸朝的時候起,他這個禮部尚書,在很多時候可能都會兩頭不討好。

但是,他是胡濙!

歷仕五朝,先皇遺命的託孤重臣,朝中衆臣,單論資歷無出其右者。

所以,他有這個資本可以不站隊。

想想當時,天子要將王直換下去,廢了多少工夫,想要換他胡濙,難度只會更大。

他不會狂妄自大到,覺得天子拿他沒有辦法。

但是,這個分寸感拿捏好了,天子也不會沒事就這麼興師動衆。

因爲,不值得!

一則他留足給天子的餘地,二則他本身的資歷擺在那。

真的要換,也得是發生什麼大事,或者說是胡濙主動求去。

這一點,朱祁鈺也明白。

所以,他纔會感嘆,胡濙是個老狐狸。

他將自己所有的態度都擺在檯面上,他並不想倒向任何一方,也不會偏向任何一方,正因爲這樣的態度,纔會讓雙方都有所顧忌。

微不可查的搖了搖頭,朱祁鈺淡淡的道。

“既然大宗伯覺得如此妥當,那麼,禮部就照此辦理吧!”

第七百五十七章:天天捱罵於少保第二百七十二章:總兵官的爭執第三百四十三章:心知肚明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四百四十七章: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第二百六十二章:焦駙馬的憂慮第三十五章:自作孽第八百二十六章:國公爵位不好拿第1242章 漩渦暗起第三百七十一章:杜寧與商輅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916章 宣府城中第七百四十八章:聖上口諭第二百八十四章:以退爲進第987章 你說了不算第四百二十三章:如願以償第七百二十二章:手起刀落第五百一十九章: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第1169章 張弛之道第五百五十四章:果然似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俞次輔的怒火第九十九章:處置第三百四十八章:憋屈的寧陽伯第三百四十章:使團進京與邊事第八百四十七章:老夫人的智慧第一百八十四章:拜訪成國公府第986章 談條件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六百五十四章:這就哄好了?第八百六十九章:伴君如伴虎第一千零七十一章:隱秘戰線的拉扯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恩威並施第七百一十八章:請二爺相助!第六百七十二章:任侯爺攤牌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出難題第三百八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去處第一百四十九章:抵達紫荊關第四百五十章:掙扎失敗第1143章 意外狀況第六百五十三章:壓力來到了金尚書這邊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五百七十二章:治國之道第四百零三章:老狐狸的信譽第二百八十九章:準備收網第1215章 闖宮第四百零一章:靈堂衝突第三百一十九章:閣議第1166章 謎語人去死第1208章 老謀深算陳工部第五章:當務之急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我就說成國公纔是主角第四百八十八章:猜不透的天子心思第二十一章:詳細軍報(上)第二百三十章:內閣的未來定位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六百五十六章:篩子樣的南宮第五百一十二章:緣由第一千一百三十章:四兩撥千斤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進擊的徐有貞第一百七十章:白吵也要吵第三百九十九章:明天還來第九章:議立太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戰鬥力過強第八百二十一章:突然就歪樓了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內閣分歧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二百六十五章:濟哥的病第916章 宣府城中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當面告狀第四百九十五章:南宮與玄武門第七百一十章:於少保塌房了第七百八十三章:還是得講理第六百三十七章:來之不易的機會第1196章 孛都的目的第一百四十五章:劍拔弩張第七百零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六百零八章:先生信否?第四百五十章:掙扎失敗第二百二十五章:母子夜話第974章 ‘殘暴’的也先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大本堂第六百零八章:先生信否?第1233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一百五十七章:針鋒相對第四百二十八章:入宮覲見第一千一百二十章:江西旱災第四十章:消息傳開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一百八十一章:任禮背後的人第一千一百零三章:於康的調查第六百三十四章:敏銳的嗅覺第六十九章:後宮交鋒第二百四十四章:舒良的評價第一千零八十九章:火上澆油第三百七十九章:這個時候想起總憲大人了?第六百五十三章:壓力來到了金尚書這邊第七百一十九章:金濂陛辭第三百零四章:岷王口中的真相
第七百五十七章:天天捱罵於少保第二百七十二章:總兵官的爭執第三百四十三章:心知肚明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四百四十七章: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第二百六十二章:焦駙馬的憂慮第三十五章:自作孽第八百二十六章:國公爵位不好拿第1242章 漩渦暗起第三百七十一章:杜寧與商輅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916章 宣府城中第七百四十八章:聖上口諭第二百八十四章:以退爲進第987章 你說了不算第四百二十三章:如願以償第七百二十二章:手起刀落第五百一十九章: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第1169章 張弛之道第五百五十四章:果然似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俞次輔的怒火第九十九章:處置第三百四十八章:憋屈的寧陽伯第三百四十章:使團進京與邊事第八百四十七章:老夫人的智慧第一百八十四章:拜訪成國公府第986章 談條件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六百五十四章:這就哄好了?第八百六十九章:伴君如伴虎第一千零七十一章:隱秘戰線的拉扯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恩威並施第七百一十八章:請二爺相助!第六百七十二章:任侯爺攤牌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出難題第三百八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去處第一百四十九章:抵達紫荊關第四百五十章:掙扎失敗第1143章 意外狀況第六百五十三章:壓力來到了金尚書這邊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五百七十二章:治國之道第四百零三章:老狐狸的信譽第二百八十九章:準備收網第1215章 闖宮第四百零一章:靈堂衝突第三百一十九章:閣議第1166章 謎語人去死第1208章 老謀深算陳工部第五章:當務之急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我就說成國公纔是主角第四百八十八章:猜不透的天子心思第二十一章:詳細軍報(上)第二百三十章:內閣的未來定位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六百五十六章:篩子樣的南宮第五百一十二章:緣由第一千一百三十章:四兩撥千斤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進擊的徐有貞第一百七十章:白吵也要吵第三百九十九章:明天還來第九章:議立太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戰鬥力過強第八百二十一章:突然就歪樓了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內閣分歧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二百六十五章:濟哥的病第916章 宣府城中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當面告狀第四百九十五章:南宮與玄武門第七百一十章:於少保塌房了第七百八十三章:還是得講理第六百三十七章:來之不易的機會第1196章 孛都的目的第一百四十五章:劍拔弩張第七百零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六百零八章:先生信否?第四百五十章:掙扎失敗第二百二十五章:母子夜話第974章 ‘殘暴’的也先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大本堂第六百零八章:先生信否?第1233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一百五十七章:針鋒相對第四百二十八章:入宮覲見第一千一百二十章:江西旱災第四十章:消息傳開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一百八十一章:任禮背後的人第一千一百零三章:於康的調查第六百三十四章:敏銳的嗅覺第六十九章:後宮交鋒第二百四十四章:舒良的評價第一千零八十九章:火上澆油第三百七十九章:這個時候想起總憲大人了?第六百五十三章:壓力來到了金尚書這邊第七百一十九章:金濂陛辭第三百零四章:岷王口中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