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表裡如一於少保

大同城前,太上皇端坐在明黃色的馬車當中,對着于謙疾言厲喝。

在場的一衆官員,都默契的低下了頭,這種層次的爭端,不是他們可以參與的,只能靜待結果。

但是這些人中,不包括郭登。

作爲大同城的總兵官,在場上萬官軍事實上的指揮官,他沒有坐看風雲的資格。

所以,他依舊按劍而立,一層層圍堵使團的官軍,也未曾散開,目光落在於謙的身上。

郭登能夠馬上封侯,成爲如今朝中威望僅次於楊洪的武將,可不單單靠的是武勇和戰功。

他心裡比誰都清楚,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擺正自己的立場。

而他的立場就是,大同官軍,只聽從來自朝廷的命令!

在這個場上,也就是,代表朝廷提督軍務的,于謙的指令。

這一點上,他從無猶疑。

至於被他注視着的于謙,面對太上皇的呵斥,既未說話,也未挪步,只是沉默站在原地。

無言,亦是一種抗爭!

這一舉動,對於剛剛歸朝的太上皇來說,顯然冒犯的意味濃重。

當下,朱祁鎮的臉色變得難看無比,險些便要暴怒出聲。

但是終歸,他不是傻子,儘管曾經做過傻子纔會幹出來的事。

朱祁鎮清晰的明白,此時此刻,局面的實際控制權,並不在他的手中。

但他更加明白,自己不能退讓。

自從也先徹底下定決心,要將他送回大明之後,便不再拘束使團的行動,也不再限制他們和太上皇的覲見。

通過對袁彬,朱鑑等人的多次詢問,朱祁鎮大致對這一年之中,大明朝廷發生的各種大事,有了一個粗略的瞭解。

儘管只是最粗淺,最表層次的一部分,已經足以讓他看出很多的東西了。

瞭解之後,朱祁鎮的心緒的複雜的。

有驚訝,驚訝於自己素未參政的弟弟,竟能有如此出衆的才能。

有欣慰,欣慰於大明江山,終於平安保住,沒有因爲自己的衝動之舉而毀之一旦。

自然,也摻雜着一絲淡淡的愧疚。

但更多的,確實濃重的不安和恐懼!

和袁彬,朱鑑等人不同的是,朱祁鎮本身就是帝王。

從這個角度出發,去看待很多事情,得出的結論是不一樣的。

首先就是,他沒有其他人,對於皇帝的敬畏之心。

這是由他的身份決定的。

從小到大,他都是尊者,即便如今讓位,他也是太上皇帝。

論身份,他甚至還要比皇帝更加尊貴。

所以他不必敬畏。

其次就是,對於一個帝王,尤其是朱祁鎮這樣的帝王來說,他習慣於只看結果。

過程如何,細節怎樣,不是他這樣的帝王會考慮的事,他只看結果。

能夠辦好他交代的事,手段如何他並不關心,中間有多少血腥也不重要。

如果辦不好,再多的情有可原,都是有罪。

過去的二十多年,朱祁鎮一直是這麼做的。

所以,他寵信王振,無以倍至。

因爲王振永遠能辦好他交辦的任何事。

不高興的時候,王振能讓他高興,朝臣聒噪的時候,王振能讓他們閉嘴,自己要出兵北征,王振能第一時間準備好一切。

帝王者,唯我獨尊。

我只需考慮“我”便是。

王振囂張跋扈,劣跡斑斑,朱祁鎮當然知道,但是他不在乎。

一條老狗而已,忠心得力會辦事就夠了,事情辦的好,何妨給他些恩寵,細枝末節,不需在意。

以這樣的思維習慣,去看待朝中的大事。

朱祁鎮很容易就得出一個結論。

他那個遠在千里之外的弟弟,大明如今的皇帝,對他充滿着憤恨和不滿,在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手段,打壓,削減他的影響力和地位。

這段時間朝局當中發生的事情,他光聽就知道肯定有錯綜複雜的內情,也聽出了皇帝所謂的種種“情有可原”。

但,他習慣看結果!

結果就是,他在朝中信任的諸多大臣,以及力主迎歸的大臣,一一被貶被殺。

尤其是,許彬等人一案當中,他這個弟弟展露的謀算,還有拿到傳訊諸邊的詔旨。

讓他感到膽戰心驚!

整整一夜的思索之後,朱祁鎮得出了一個難以置信,但是卻又無法反駁的結論。

那就是,或許相比回京,呆在瓦剌他反而可能是更安全的。

這令他感到無比的荒謬,但是,卻是事實。

至少在瓦剌,雖然苦寒,但是也先不敢對他做什麼。

大明的太上皇,死在瓦剌,無論是以何種形式,都等同於吹響戰爭的號角。

但是……

同樣令朱祁鎮感到悲哀的是,是留是走,早已經不由他來決定。

之前他想要回京是這樣,現在他不想回,也是一樣。

他的態度,對於也先來說,遠不及大明朝廷和善的態度。

南歸已成定局!

那麼,他接下來首要考慮的,就是保證自己能平安到達京師。

雖然知道這個可能性不大,但是歸途漫漫,出現任何的意外,都是他承擔不起的。

到了京城,文武羣臣衆目睽睽下,風險就要小的多。

唯一讓朱祁鎮感到有幾分安心的是,也先同樣怕他死在路上。

他送歸太上皇,是要表示對大明的恭順親善。

大明的條件,是要太上皇平安歸朝,換而言之,朱祁鎮如果死在路上,哪怕是在大明境內,雙方的關係也面臨着破裂的風險。

所以,當朱祁鎮要求瓦剌派遣小批量的護衛,聽他調動,隨身扈從的時候,也先幾乎是想都沒有想,就答應了下來。

事實上,這纔是整個使團有苦難言的地方,開口要人的是太上皇,並不是也先要挾太上皇做什麼,他們想要拒絕,也沒有辦法。

如今的局面,朱祁鎮其實早有預料。

他知道,于謙是自己那位弟弟的左膀右臂。

所以,當他到達大同的時候,其實衝突就不可避免了。

朱祁鎮不能退,一旦退了,他身邊就再無可信的護衛,他不敢去賭,于謙派給他的護衛,有沒有心懷殺意的死士。

與此同時,他也在爭!

爭一個屬於自己的,應有的,太上皇帝的權威。

衆目睽睽之下,朱祁鎮再次厲喝一聲,道。

“于謙,朕是太上皇,這些人雖是蒙古血脈,但對朕忠心耿耿,難道說,朕連賜予他們身份的權力都沒有嗎?”

“還是說,當着如此多的官軍文武的面,于謙,你要抗旨?”

此刻的朱祁鎮,看起來怒不可遏,口氣中帶着濃濃的呵斥之意。

於是,在他這番話怒喝出聲後,于謙果然,默默的退開了一步,拱手道。

“臣不敢,請太上皇入城!”

郭登是個不折不扣的軍人,所以,得到命令的他,毫不猶豫的散去了周圍的官軍,讓開了一條路。

這場風波,就此消弭。

但是無人注意到,于謙的臉色複雜之極,不是不甘,也不是生氣或者憤怒,反而意外的,帶着一絲絲的沉重。

當晚,太上皇駐蹕大同城,城門處,一隊騎士飛快的疾馳而出,朝着京城的方向趕去……

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線第一百九十一章:廠公不好做第八百一十三章:脅迫第三百七十章:天官大人,不愧是你第910章 如何交代第921章 幕僚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八百五十章:可惜了……第1264章 番外:東宮之爭(六)第1228章 結案第869章 出宮第七百九十四章:卑劣手段第一千零五十五章:代王的苦惱第959章 衝突第1159章 質詢第七百零九章:鐵骨錚錚朱小公爺第四十章:消息傳開第一百七十九章:勳戚三脈第四百九十六章:人從何處來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一千零五十七章:什麼叫預判第二百五十八章:得寸進尺沈司徒第六百三十一章:廷議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五百四十二章:阮浪第三百零二章:宗室請願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1012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七百六十章:陛下要開始織網了第六百九十七章: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七百七十二章:楊家父子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智商高地第999章 父子相見第六百六十二章:這是一章鋪墊,又名:矛盾的太上皇第二百一十三章:風波再起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該你選了第四百五十五章:九邊之議第六百九十八章:內閣的飛來橫禍第四百五十四章:認清自己第1010章 于謙回京第二百七十八章:別人不行第1222章 謎語人都該死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你猜?第三百三十九章:別亂動第一百七十二章:勳戚的難題第三百七十章:天官大人,不愧是你第五百一十一章:收拾手尾與祭臺第二十二章:詳細軍報(下)第八百四十五章:忠義無雙成國公第一千零四十五章:胡蘿蔔加大棒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一舉兩得第980章 老胡從不摸魚第四百六十三章:天命之主!第1244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五百六十二章:交錯的隊伍第1173章 收網第五百一十四章:受國之垢第六十章:廷擊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一百三十二章:人多且能說第869章 出宮第八十四章:日朝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聽朕給你上價值第十章:中庸之道第七百五十五章:狐狸尾巴第二十四章:死亡名單(上)第六百九十七章: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七十六章:文臣的變臉技能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幕第七十章:請辭監國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三百二十四章:奇怪的立場第三百五十章:羅通的把柄第二百六十九章:陳年真相第二百一十三章:風波再起第四百零六章:躲雨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四百八十一章:斷章取義的一把好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破財免災?第六百四十七章:專注拆臺於少保第五百五十七章:權臣於廷益第1184章 無奈第一千零七十三章:自我認知要清晰第一千零五十四章:自不量力第一百七十二章:勳戚的難題第999章 父子相見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六百六十三章:長公主的無奈第1274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六)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二百四十六章:北征一脈的滲透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我們當中出了一個叛徒第八百五十四章:成長了,但不多……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步步緊逼第五百三十六章:楊信第二百六十二章:焦駙馬的憂慮第一千零一百章:帝心如淵
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線第一百九十一章:廠公不好做第八百一十三章:脅迫第三百七十章:天官大人,不愧是你第910章 如何交代第921章 幕僚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八百五十章:可惜了……第1264章 番外:東宮之爭(六)第1228章 結案第869章 出宮第七百九十四章:卑劣手段第一千零五十五章:代王的苦惱第959章 衝突第1159章 質詢第七百零九章:鐵骨錚錚朱小公爺第四十章:消息傳開第一百七十九章:勳戚三脈第四百九十六章:人從何處來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一千零五十七章:什麼叫預判第二百五十八章:得寸進尺沈司徒第六百三十一章:廷議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五百四十二章:阮浪第三百零二章:宗室請願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1012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七百六十章:陛下要開始織網了第六百九十七章: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七百七十二章:楊家父子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智商高地第999章 父子相見第六百六十二章:這是一章鋪墊,又名:矛盾的太上皇第二百一十三章:風波再起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該你選了第四百五十五章:九邊之議第六百九十八章:內閣的飛來橫禍第四百五十四章:認清自己第1010章 于謙回京第二百七十八章:別人不行第1222章 謎語人都該死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你猜?第三百三十九章:別亂動第一百七十二章:勳戚的難題第三百七十章:天官大人,不愧是你第五百一十一章:收拾手尾與祭臺第二十二章:詳細軍報(下)第八百四十五章:忠義無雙成國公第一千零四十五章:胡蘿蔔加大棒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一舉兩得第980章 老胡從不摸魚第四百六十三章:天命之主!第1244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五百六十二章:交錯的隊伍第1173章 收網第五百一十四章:受國之垢第六十章:廷擊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一百三十二章:人多且能說第869章 出宮第八十四章:日朝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聽朕給你上價值第十章:中庸之道第七百五十五章:狐狸尾巴第二十四章:死亡名單(上)第六百九十七章: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七十六章:文臣的變臉技能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幕第七十章:請辭監國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三百二十四章:奇怪的立場第三百五十章:羅通的把柄第二百六十九章:陳年真相第二百一十三章:風波再起第四百零六章:躲雨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四百八十一章:斷章取義的一把好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破財免災?第六百四十七章:專注拆臺於少保第五百五十七章:權臣於廷益第1184章 無奈第一千零七十三章:自我認知要清晰第一千零五十四章:自不量力第一百七十二章:勳戚的難題第999章 父子相見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六百六十三章:長公主的無奈第1274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六)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二百四十六章:北征一脈的滲透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我們當中出了一個叛徒第八百五十四章:成長了,但不多……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步步緊逼第五百三十六章:楊信第二百六十二章:焦駙馬的憂慮第一千零一百章:帝心如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