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兼職梅花衛

無晉一怔,他沒有明白江淹的意思,“五爺,我不太明白,我馬上要去楚州任職,如何還能兼任梅花衛的職位?”

無晉心念一轉,忽然問道:“難道梅花衛要在楚州開分所?”

江淹點了點頭,皇甫疆告訴他,無晉很聰明,現在看來,果然不錯,他便笑道:“準確地說,不叫分所,而叫支衛,這是皇帝起的名字,再過些曰子就會正式宣佈,梅花衛和繡衣衛將同時擴大,除了現在的豫州和雍州外,將在幽州、齊州和楚州各自建立支衛,每州編制三千人,支衛長官爲將軍,所以我想安排你爲梅花衛楚州支衛將軍。”

“可是....”

無晉遲疑一下問:“讓我兼任梅花衛楚州支衛將軍當然好,只是皇帝會同意嗎?”

“這個沒有問題,所有的支衛將軍都將是兼職,這是皇帝的意思,我也提了梅花衛楚州支衛將軍由你來擔任,皇帝沒有反對,但我提到繡衣衛楚州支衛將軍人選時,他卻明確反對了,這說明他已默許你爲梅花衛楚州將軍。”

“那繡衣衛楚州將軍是誰?”

江淹搖了搖頭,“現在沒有定下來,本來我推薦邵景文擔任此職,但皇帝的意思是邵景文不能離京,我估計會是齊王的人。”

“齊王?”

無晉想了想便道:“莫非齊州的繡衣衛將軍或者梅花衛將軍,將是太子和申國舅的人?”

“舉一反三,孺子可教也!”

江淹捋須笑道:“一點沒錯,皇帝擴大繡衣衛和梅花衛的真正目的是監視各地軍閥,楚州的勢力主要是楚王和申國舅,所以你能擔任楚州梅花衛將軍,所以皇帝不同意邵景文去楚州,肯定是齊王系之人,至於會是誰,我也暫時不太清楚。”

無晉點了點頭,便答應了,“我非常願意繼續留在梅花衛,另外,我希望能早一點見到我的手下。”

“這個你放心,我已經安排好了,梅花衛楚州分衛一共編制三千人,其中一千人將從京中派出,另外兩千人從當地駐軍抽調,京中這一千人就是第三軍第一府,這是梅花衛的精銳,堪比邵景文的繡衣衛第一軍第一府,都尉將軍和兩個果毅都尉我都已經調走,新任命的兩個果毅都尉都是我剛剛從校尉提拔,皆爲涼王系子弟,你現在就暫時被任命爲都尉,可以去和他們見面了。”

........無晉終於相信了皇甫疆的話,晉安遺老們的勢力確實很大,繡衣衛和梅花衛的閣老竟然就是晉安六勇士之一,他掌握了繡衣衛和梅花衛將軍以下的人事調動大權。

正因爲有晉安遺老的存在,他才能一步登天,從一個小商人升爲涼國公、楚州水軍副都督,現在又兼任梅花衛楚州將軍。

現在無晉已經沒有最初那種爲人偶的感覺,最初他很反感自己一切都任人擺佈,就像一具人偶,現在這種感覺沒有了。

這是必須的,他自己本身沒有一點根基,他要繼承復興大業,憑他自己的力量怎麼可能辦到,就像在東海之濱仰望珠峰,憑他的雙腿登上峰頂不知要何年何月,更有可能死在中途,他只有藉助各種力量,先一步抵達山腳,配備各種器材,他才能一步步向山頂攀去。

想通這一點,晉安遺老們的各種安排,他也能欣然接受了。

無晉忽然又想到當初祖父皇甫百齡在給他一萬兩銀票時告訴過他,大哥之所以沒有銀票,是因爲他們的父親已經爲大哥的仕途安排好了一切。

無晉這才明白過來,他現在得到的一切,原本是父親早就安排好的,本應該是屬於大哥,但晉安遺老們沒有看上大哥,而是看上了自己,所以父親留給大哥的遺產都被他繼承了。

這個發現讓他有些醒悟過來,他所得到的一切其實是父親留下的遺產,如果是這樣,他當然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

只是這樣一點就有點對不起大哥,無晉心中苦笑,他跟隨着趙參軍馳馬向城外的梅花衛軍營而去。

梅花衛和繡衣衛的軍衙雖然在皇城內,但由於皇城狹窄,無法過多駐兵,因此梅花衛和繡衣衛的軍營都在城外,一個東一個西,梅花衛的駐軍在東城外,離城門不到五里,是一座佔地近兩百畝的大軍營,修有高牆環衛。

梅花衛共有一萬人,分爲三軍,每軍三千人,另外還有一千人是軍衙直屬,駐紮在軍衙內,保護軍衙,其餘軍隊都在城外。

無晉和趙參軍騎馬奔至梅花衛軍營門口,向營門守衛亮出了他們的軍牌,便直接進了軍營。

軍營內極爲廣闊,數十排營地宿舍整齊地排列着,宿舍前有三根高高的旗杆,這是劃分三軍的標誌,他們要找的第三軍便在一杆黑色大旗杆之後。

此時正是上午訓練的時刻,寬闊達百畝的訓練場上人聲鼎沸,一隊隊士兵正在熱火朝天的訓練,有列陣練刀法,有排隊射箭,有艹演軍陣,訓練場上的人數有六七千人,但並不凌亂。

事實上,軍營中只有七千人,另外的兩千人分駐豫州和雍州,也就是第三軍的二府和三府,也就是說,第三軍其實只有一千人在軍營內,也就是江淹剛剛調配完,準備交給無晉的第一府。

“皇甫將軍,請跟我來!”

趙參軍是來宣佈任命的,他帶着無晉來到第三軍一府駐地,正好迎面有兩名年輕的將領向這邊走來。

“張副將、鄭副將!”

趙參軍喊了一聲,兩名將領立刻奔上前,一起躬身行禮,“參見趙參軍!”

無晉打量他們一眼,這就是剛剛提升爲果毅都尉的兩名小將,江淹已經告訴他,這兩人都是涼王系的子弟,張副將叫張隴,是河隴節度使張崇俊的侄子,他父親是張崇俊的弟弟張崇節,出任敦煌都督,他本人是張崇節的第三子。

鄭副將叫鄭延年,是西平都督鄭驍之子,無論是張崇節還是鄭驍,都是皇甫疆一手提拔,都是涼王系的核心將領,他們的兒子當然也屬於涼王系。

趙參軍是奉命來宣佈無晉的任命,其實他也同樣充滿疑惑,他並不知道將要成立各州支衛,所以無晉來梅花衛去職,他覺得很正常,但最後的結果是無晉被臨時任命爲第三軍第一府的都尉,他便覺得無法理解了。

這個皇甫無晉明明很快要去楚州出任水軍副都督一職,現在又任命爲梅花衛都尉,他着實感到困惑,不理解歸不理解,但這是軍令,他必須要執行。

趙參軍便指了指無晉對二人道:“受江閣老之令,這位皇甫無晉將軍出任第三軍一府都尉,你們來見禮吧!”

其實趙參軍來宣佈任命只是一個程序,他不來,無晉也照樣上任,張隴和鄭延年對望一眼,他們也是十天前剛由校尉提升爲果毅都督,那時他們便知道,他們的上司將是涼王系的繼承人。

皇甫無晉這個名字他們當然知道,前西涼郡王、河隴節度使皇甫疆的孫子,封爲涼國公,涼王系的繼承人,兩人大喜,一起上前半跪行一軍禮。

“張隴、鄭延年參加皇甫將軍!”

無晉連忙將他們攙扶起來,“兩位將軍快快請起!”

趙參軍呵呵一笑,把任命狀遞給無晉道:“梅花衛三軍各自讀力,我就沒有必要向第一軍第二軍宣佈你的任命了,我的任務已完成,這就回去了。”

無晉連忙向他拱手感謝,“多謝趙參軍帶我前來。”

趙參軍謙虛兩句,便告辭而去,張隴和鄭延年帶着無晉進了軍務房,軍務房也就是無晉將來的辦公之地。

張隴和鄭延年都很興奮,無晉的任命,意味着涼王系終於在梅花衛內有了自己的勢力,雖然人數比不過第一軍的東宮系,也比不過第二軍的齊王系,但畢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自從皇甫疆十年前退仕後,涼王系的勢力便漸漸走入低潮,除了西涼軍外,京城基本上已經沒有涼王系的勢力了,現在他們三人掌握了梅花衛第三軍,是不是就意味着涼王系在京城的重新崛起呢?

他們兩人都爲自己能扮演這麼重要的角色而感到自傲。

三人都是年輕人,很快便彼此熟悉了,三人坐下,無晉對兩人笑道:“有些話本來還不能說,但我知道我若不說,你們肯定會有疑問,我不是馬上要去楚州上任嗎?怎麼又跑來出任梅花衛都尉,是不是?”

張隴和鄭延年點點頭,他們確實有這個疑問,無晉被任命爲楚州水軍副都督一事,幾乎滿朝皆知,他們也知道,現在無晉又爲梅花衛都尉,兩人都很疑惑,他們還以爲無晉是改任命了,不過從水軍副都督到梅花衛都尉可是降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無晉便緩緩笑道:“那我就告訴你們,朝廷即將擴大梅花衛和繡衣衛,成立幽州、齊州和楚州三支分衛,我們將很快調去楚州,成立楚州支衛,擴編三千人,我將以楚州水軍副都督之職來兼任梅花衛楚州支衛將軍,你們兩位也將榮升爲都尉。”

()

第120章 善做樂器第27章 鬥智鬥勇(下)第196章 鳳凰會(五)第97章 齊府壽宴(六)第51章 徐長史的心機第142章 安居才能樂業第77章 有點損人利己的善事第200章 鳳凰會內訌(上)第13章 申國舅的推斷第202章 共同語言第二十二章 刺史家宴上第17章 無限風光在暗格第286章 小皇帝的煩惱第58章 初見皇帝第229章 意外之喜第135章 洞房花燭第262章 奇襲滎陽第201章 鳳凰會內訌(下)第15章 陰差陽錯第5章 家祖百齡第138章 殺機暗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四十年往事如煙第76章 修橋是大家的事第208章 太子的恐慌第172章 丹陽疑蹤第117章 最後的較量(五)第250章 戰爭爆發前夕(二)第117章 最後的較量(五)第245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中)第92章 無利不起早第88章 擦肩而過第90章 生病了第154章 齊瑞福的危機來了第4章 毒蛇心腸第25章 皇甫縣公的報復第94章 齊府壽宴(三)第68章 中秋夜別第19章 一石二鳥(上)第77章 有點損人利己的善事第10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51章 漁人之利第200章 鳳凰會內訌(上)第271章 人心散了第209章 宮內宮外第221章 詭夜(五)第96章 打通關節第84章 樂女第127章 破解西涼軍困局第81章 修橋風波(四)第291章 宮廷政變(中)第83章 新橋北頭的競爭(下)第1章 海上黑羅剎第101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四)第242章 太后南巡第113章 戚氏父子第144章 齊家的憂慮第75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一)第74章 見面之禮第298章 關中大戰(上)第36章 無恥的人和有品的官(上)第227章 收網白衣兵(中)第123章 威武都督第163章 街上相遇第7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16章 生死關頭第114章 酒葫蘆的秘密第14章 黃河上的天羅地網第106章 科舉前的躁動第227章 收網白衣兵(中)第158章 一箭雙鵰第196章 鳳凰會(五)第193章 鳳凰會(二)第64章 招數有點損第177章 戰備旨意第143章 齊家人情第129章 成婚(一)第55章 海藍色金剛石第10章 衝出軍營第293章 局勢惡化第140章 潮水退去第230章 初爲人父第6章 以牙還牙第27章 天積寺(下)第18章 忙中亦有偷閒時第301章 申濟之死第285章 太后移宮第1章 海上黑羅剎第155章 先發制人第287章 場內場外的較量(上)第62章 夜戰影武士(下)第100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三)第182章 鳳舞的夢圓第154章 緊密籌劃第40章 雪膚花貌動人心(下)第49章 螳螂捕蟬第22章 齊瑞福的危機(上)第277章 城破(下)第201章 鳳凰會內訌(下)第211章 國士之死
第120章 善做樂器第27章 鬥智鬥勇(下)第196章 鳳凰會(五)第97章 齊府壽宴(六)第51章 徐長史的心機第142章 安居才能樂業第77章 有點損人利己的善事第200章 鳳凰會內訌(上)第13章 申國舅的推斷第202章 共同語言第二十二章 刺史家宴上第17章 無限風光在暗格第286章 小皇帝的煩惱第58章 初見皇帝第229章 意外之喜第135章 洞房花燭第262章 奇襲滎陽第201章 鳳凰會內訌(下)第15章 陰差陽錯第5章 家祖百齡第138章 殺機暗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四十年往事如煙第76章 修橋是大家的事第208章 太子的恐慌第172章 丹陽疑蹤第117章 最後的較量(五)第250章 戰爭爆發前夕(二)第117章 最後的較量(五)第245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中)第92章 無利不起早第88章 擦肩而過第90章 生病了第154章 齊瑞福的危機來了第4章 毒蛇心腸第25章 皇甫縣公的報復第94章 齊府壽宴(三)第68章 中秋夜別第19章 一石二鳥(上)第77章 有點損人利己的善事第10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51章 漁人之利第200章 鳳凰會內訌(上)第271章 人心散了第209章 宮內宮外第221章 詭夜(五)第96章 打通關節第84章 樂女第127章 破解西涼軍困局第81章 修橋風波(四)第291章 宮廷政變(中)第83章 新橋北頭的競爭(下)第1章 海上黑羅剎第101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四)第242章 太后南巡第113章 戚氏父子第144章 齊家的憂慮第75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一)第74章 見面之禮第298章 關中大戰(上)第36章 無恥的人和有品的官(上)第227章 收網白衣兵(中)第123章 威武都督第163章 街上相遇第7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16章 生死關頭第114章 酒葫蘆的秘密第14章 黃河上的天羅地網第106章 科舉前的躁動第227章 收網白衣兵(中)第158章 一箭雙鵰第196章 鳳凰會(五)第193章 鳳凰會(二)第64章 招數有點損第177章 戰備旨意第143章 齊家人情第129章 成婚(一)第55章 海藍色金剛石第10章 衝出軍營第293章 局勢惡化第140章 潮水退去第230章 初爲人父第6章 以牙還牙第27章 天積寺(下)第18章 忙中亦有偷閒時第301章 申濟之死第285章 太后移宮第1章 海上黑羅剎第155章 先發制人第287章 場內場外的較量(上)第62章 夜戰影武士(下)第100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三)第182章 鳳舞的夢圓第154章 緊密籌劃第40章 雪膚花貌動人心(下)第49章 螳螂捕蟬第22章 齊瑞福的危機(上)第277章 城破(下)第201章 鳳凰會內訌(下)第211章 國士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