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備戰(上)

次日一早,皇甫無晉在親兵們的護衛下來到了昨晚失火的戶部稽覈司衙門,只見殘垣斷壁,被燒成炭的大梁依然在嫋嫋冒着青煙,整座衙門被燒成了白地,二十幾戶部司的官員正在清理廢墟,四周圍滿了從各處趕來看熱鬧的民衆,幾十名衙役正在維持秩序,不准他們進入廢墟之中。

老遠,江寧縣縣令左雲鬥看見皇甫無晉來了,連忙上前施禮,“卑職參見殿下!”

無晉翻身下馬問道:“可有人傷亡?”

“回稟殿下,就只有一個救火的人摔傷,並無大礙,其他都無死傷。”

無晉點點頭,他見廢墟旁的空地上有一些燒變形的鐵箱子,便問:“那鐵箱子裡是什麼?”

“那箱子裡是鑄錢的模具和各地的稅銀式樣,就只有它們沒有被燒燬,其他全部都沒有了。”

“你們申少尹呢?還有韓大人,他們都來過了嗎?”

“申少尹昨晚來過片刻,便離去了,韓大人是生病,無法過來。”

無晉笑了笑,看來是一根老油條帶出了小油條,這時,餘廣才正好從旁邊經過,左雲鬥連忙喊他一聲,“餘大人,嗣涼王殿下來了。”

餘廣才重重哼了一聲,卻毫不理會,他也並不愚蠢,昨晚冷靜下來後,也漸漸猜到是皇甫無晉下的手,今天上午在倉庫和文書樓也發現了火油的痕跡,明顯是有人縱火,除了皇甫無晉還會有誰?

他心中憤恨異常,不理睬左雲鬥叫他,皇甫無晉卻冷冷道:“你一個小小的員外郎,也敢藐視本王嗎?”

餘廣才心中憤恨到了極點,卻又無可奈何,只得上前恨恨見禮,“卑職餘廣才,參見殿下!”

皇甫無晉淡淡道:“餘大人,戶部司幾十年都沒有事,你來才兩個月,便發生了這麼嚴重的事件,燒燬了幾十年的重要檔案,餘大人,你責任重大啊!”

餘廣纔再也忍不住了,他憤恨道:“是有人爲銷燬證據,縱火燒樓,我是有保管不力之罪,但也比不上楚州稅銀被貪污殆盡的罪大!”

皇甫無晉臉色一變,冷冰冰地盯住他,一字一句道:“你敢污衊本王,動搖我軍心?”

餘廣才也豁出去了,“事實如此,等陳大人到來,清點物資,覈對稅銀實物,一切便真相大白。”

無晉本想用藉口動搖軍心之罪殺他,忽然心念一轉,便不屑一笑道:“很好,到時我們來一一覈對實物,只是我要告訴你,我有很多軍用物資都不在江寧,可耗費時日,你耗得起嗎?”

餘廣才一咬牙道:“我有的是時間,一天不行一個月,一個月不行三個月,只要你不以勢壓人,我就一定會盤查清楚。”

皇甫無晉的眼睛眯了起來,“好!我也不欺你官小,我們就以事實來說話。”

他一揮手,“我們走!”

他帶領親衛翻身上馬,向城外水軍西大營飛馳而去。

........水軍西大營位於水軍直轄營以西,雖然冠以水軍之名,實際上和水軍並沒有太大關係,這裡是原來是江寧府的一座造船廠,佔地足有數百畝,四周修建有圍牆十年前,造船廠搬去江寧府建鄴縣後,這座造船上便空了出來,用於放置水軍的廢棄船隻。

無晉在兩個月出徵之前,將這裡闢爲水軍軍器製造署,專門用來打造兵器盔甲和製造火炮。

一刻鐘後,無晉和梅花衛副將鄭延年趕到了西大營,他臨走前來過幾次,裡面堆滿了各種廢舊的木船,很是荒涼,但現在卻變了樣,廢舊的木船被集中堆成一座小山,在寬闊的空地上搭建起了七座巨大的棚子,南面靠圍牆處修建起了幾十排房屋,那裡是工匠們的宿舍。

數千名工匠正在緊張地忙碌着,叮叮噹噹的敲擊聲不絕於耳,負責管理新成立軍器署的,是原軍器監少監魏縉,他是江寧府人,三年前因軍器監倉庫失火之事被罷免,閒居在江寧府,被無晉請出來出任水軍軍器署令,負責二十萬軍隊裝備的打造。

他能力很強,經驗也豐富,雖然手下暫時只有九名從事,但軍器署依然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條。

魏縉年約四十餘歲,精明能幹、思路清晰,他帶着無晉在火炮鑄造營中查看,火炮營位於軍器局東面,建有一道圍牆和西面的普通軍器局相隔,最早造出火炮的王鐵匠雖然技藝精湛,帶十幾個徒弟可以,但管理上千人鐵匠,他卻不行,他是擔任技術總監,而整個火炮鑄造營的管理則由魏縉親自負責。

魏縉長期在軍器監爲官,堪稱軍器製造的專家,對火器的製造也很瞭解,五十年前,火藥工匠掌握了引線的技術,便逐漸發明火藥箭、火藥紙鳶、後來又出現火藥包、陶瓷火藥罐,三十年前發明了用生鐵爲殼的爆天雷和水雷,同時出現了用竹筒發射的突火槍,不久,蜀州火器局便發明了用鐵管來發射的簡易火銃。

但不管是突火槍還是火銃,因爲射距都只有十幾步,遠遠比不過弩箭的威力,而且操縱繁瑣,非常容易損壞,所以朝廷沒有推廣這種新式火器。

魏縉卻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見到更先進的燧發槍和火炮,這簡直令他欣喜若狂,同時他也如醉如癡地沉溺在其中,又通過從前的人脈,請來三十名鑄造火器的資深工匠,衆人一起研製和完善火炮,這就使火炮的研製水平和鑄造成功率都大大提高,兩個月來,他們已經鑄造了六百門各種式樣的合格火炮。

魏縉現在已經是燧發槍和火炮的專家,他帶着無晉走進一排平房,這裡是成品倉庫,他從木架上取下一支燧發槍,對無晉道:“這支燧發槍我們造出了三千支,現在工匠們技術已經很熟練,再過一個月我能再造出三千支,完成殿下交代的六千支的任務,但現在有一個問題,我們只有一千名合格的工匠,如果全力造槍,造炮的進度就會延緩,可能需要殿下進行一個選擇。”

無晉沉思一下便問:“再增加工匠不行嗎?”

魏縉苦笑一下道:“再加工匠也可以,但要成爲合格工匠,至少還要一個月時間,殿下說時間比較緊迫,我擔心.....”

時間確實很緊迫,還要裝備軍隊,再訓練,恐怕來不及,但無晉的計劃確實是需要六千支槍,組建一支燧發槍軍隊,但是鑄造火炮更重要,實在不行,五千支也行,他剛要說話,魏縉又道:“還有一個方案,給殿下參考。”

“你說!”

“還有個方案就是把一些部件委託民間工坊製造,給他們圖樣,我們只造核心部件並進行組裝,這樣一個月內,我同樣能再造出三千支槍,但工匠人數,我卻能削減一半,集中精力造炮。”

這個方案倒不錯,也不用擔心泄密,無晉點點頭便道:“民間能造出合格部件嗎?”

“肯定沒有問題,餘杭郡的錢家和東海郡的周家都是做首飾大店,各有幾百工匠,只要有標準圖樣,交給他們沒有問題,還有簡單的木製槍身和槍托,也可以交給外面的木匠做。”

無晉欣然同意,又問:“如果是這樣,那幾時能造出一千門火炮?”

“一個月!”

魏縉肯定會回答他,“一個月內肯定沒有問題。”

無晉知道魏縉是一個很穩重的人,他既然說一個月,那應該就沒有問題,他又笑着問鄭延年,“你那邊呢?我需要的教官訓練出來沒有。”

無晉臨走前交代過鄭延年,要求他兩個月內訓練出五百名火槍手和三百名火炮手,射擊火炮比較簡單,關鍵是火槍手,不僅要求熟練使用燧發槍,槍法準確,而且還要了解槍的構造,甚至能夠自己動手裝配部件,然後再讓這五百人擔任教官,每人帶十名新兵,繼續訓練火槍手。

鄭延年點點頭笑道:“和造槍炮相比,我們訓練是小問題,已經完全符合殿下的要求。”

“那你呢?你練熟了嗎?”無晉又反問他。

鄭延年是弓箭手出身,對遠距離射擊武器情有獨鍾,他也不直接回答,隨時取下一支燧發槍,手向魏縉一攤,“槍藥和彈丸!”

魏縉從旁邊架子上取下兩隻盒子遞給鄭延年,無晉很好奇地打開鐵盒,一隻是裝鐵彈丸的盒子,另外一隻是裝槍藥,是按照他的標準化思路來做,一種是黃色的硝化紙藥包,裡面是發射藥,另一種塗成紅色的小薄殼木瓶,裡面是引火藥。

硝化紙藥包是他的創意,做得和後世的子彈差不多,分量足、紙殼硬,可以直接落入槍膛底端,不需要再用通條頂死,可以省下填彈時間時間。

但他最感興趣是裝引火藥的小薄殼木瓶,因爲按照他的想法,是用火藥匙或者小瓷瓶,但火藥匙取藥不方便,且火藥容易受潮,而小瓷瓶又有點沉重。

沒想到聰明的工匠們竟然發明了薄殼木瓶,份量非常輕,外面塗有一層防水蠟,可以放進用棉布做成的子彈帶中,最讓無晉驚歎的是瓶口用小軟木塞塞住,而且木塞上橫插一根木楔,這根木楔是非常關鍵的細節,有了它,拔下木塞就輕而易舉,用拇指的指甲蓋輕輕向上一頂,木塞就拔掉了,無晉不得不佩服工匠們的創造性。

只見鄭延年動作非常熟練,雙腿夾住槍身,將黃色硝化紙藥包塞進槍管,隨即裝入彈丸,他端起槍,取出一隻薄殼木瓶,用拇指的指甲蓋輕輕向上一頂,木塞就掉了,將火藥倒進火藥池,便立刻舉槍瞄準前方五十步外的牆壁,一扣扳機,只聽‘轟!’地一聲響,火光一閃,一顆子彈已經準確無誤地打在牆壁上。

他對無晉得意地一笑,“比彈速比弩箭快一倍,六十步外可以打穿鎧甲。”

.........

第46章 太子的警告第108章 半夜捉賊第150章 老家來人第18章 忙中亦有偷閒時第262章 奇襲滎陽第20章 一石二鳥(中)第169章 逼債(中)第183章 回門第293章 局勢惡化第109章 齊大福錢莊第246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下)第251章 戰爭爆發第86章 真正的善事第292章 宮廷政變(下)第1章 東海少年郎第101章 這一夜的溫柔第33章 橫財並非天上來第103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六)第25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2章 唐陶口鎮的巧遇第297章 漁翁之利第120章 善做樂器第82章 新橋北頭的競爭(上)第216章 自不量力的干涉第20章 太子的心思第64章 招數有點損第134章 成婚(六)第212章 掛羊頭賣狗肉第67章 牽手第25章 皇甫縣公的報復第271章 人心散了第4章 毒蛇心腸第278章 少帝思軍權第302章 雍京投降第201章 鳳凰會內訌(下)第83章 新官上任第64章 相約天積寺(上)第五十四章 暗中角力下第75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一)第60章 長孫賢駒第143章 齊家人情第127章 破解西涼軍困局第209章 宮內宮外第95章 齊府壽宴(四)第17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94章 再走一步棋第211章 國士之死第72章 發財之計第107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253章 洛京危急第260章 相後之爭第211章 國士之死第252章 張縉節的抉擇第141章 初到江寧第108章 晚見不如早見第145章 京城來信第26章 鬥智鬥勇(上)第96章 齊府壽宴(五)第117章 最後的較量(五)第15章 危機悄然而至第35章 小麪館美人如玉第173章 黃老牙第120章 善做樂器第46章 書妹妹(下)第244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上)第2章 夜海起波瀾第136章 雨夜第271章 人心散了第229章 意外之喜第166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中)第40章 雪膚花貌動人心(下)第304章 最後的談判第13章 申國舅的推斷第282章 微服私訪第211章 國士之死第135章 洞房花燭第73章 這就是第一桶金嗎?第232章 維揚之行(中)第5章 家祖百齡第81章 修橋風波(四)第169章 逼債(中)第300章 關中大戰(下)第296章 兄妹內訌貼子管理第179章 齊家的要求第12章 唐陶口鎮的巧遇第18章 藏身何處?第2章 夜海起波瀾第190章 溫泉宮第86章 真正的善事第104章 重要的小人物第6章 以牙還牙第143章 齊家人情第236章 申國舅的雙棋戰略第56章 十兩銀子的鑑定費第155章 先發制人第42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下)第300章 關中大戰(下)第152章 齊府夜宴(中)第8章 清河軍營第73章 蘇家的煩惱(下)
第46章 太子的警告第108章 半夜捉賊第150章 老家來人第18章 忙中亦有偷閒時第262章 奇襲滎陽第20章 一石二鳥(中)第169章 逼債(中)第183章 回門第293章 局勢惡化第109章 齊大福錢莊第246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下)第251章 戰爭爆發第86章 真正的善事第292章 宮廷政變(下)第1章 東海少年郎第101章 這一夜的溫柔第33章 橫財並非天上來第103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六)第25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2章 唐陶口鎮的巧遇第297章 漁翁之利第120章 善做樂器第82章 新橋北頭的競爭(上)第216章 自不量力的干涉第20章 太子的心思第64章 招數有點損第134章 成婚(六)第212章 掛羊頭賣狗肉第67章 牽手第25章 皇甫縣公的報復第271章 人心散了第4章 毒蛇心腸第278章 少帝思軍權第302章 雍京投降第201章 鳳凰會內訌(下)第83章 新官上任第64章 相約天積寺(上)第五十四章 暗中角力下第75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一)第60章 長孫賢駒第143章 齊家人情第127章 破解西涼軍困局第209章 宮內宮外第95章 齊府壽宴(四)第17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94章 再走一步棋第211章 國士之死第72章 發財之計第107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253章 洛京危急第260章 相後之爭第211章 國士之死第252章 張縉節的抉擇第141章 初到江寧第108章 晚見不如早見第145章 京城來信第26章 鬥智鬥勇(上)第96章 齊府壽宴(五)第117章 最後的較量(五)第15章 危機悄然而至第35章 小麪館美人如玉第173章 黃老牙第120章 善做樂器第46章 書妹妹(下)第244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上)第2章 夜海起波瀾第136章 雨夜第271章 人心散了第229章 意外之喜第166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中)第40章 雪膚花貌動人心(下)第304章 最後的談判第13章 申國舅的推斷第282章 微服私訪第211章 國士之死第135章 洞房花燭第73章 這就是第一桶金嗎?第232章 維揚之行(中)第5章 家祖百齡第81章 修橋風波(四)第169章 逼債(中)第300章 關中大戰(下)第296章 兄妹內訌貼子管理第179章 齊家的要求第12章 唐陶口鎮的巧遇第18章 藏身何處?第2章 夜海起波瀾第190章 溫泉宮第86章 真正的善事第104章 重要的小人物第6章 以牙還牙第143章 齊家人情第236章 申國舅的雙棋戰略第56章 十兩銀子的鑑定費第155章 先發制人第42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下)第300章 關中大戰(下)第152章 齊府夜宴(中)第8章 清河軍營第73章 蘇家的煩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