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雍京投降

申太后所擔心之事終於發生了,深夜裡,很多守城士兵都感覺城外人喊馬嘶,彷彿有很大的動靜,但誰也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事?

天剛亮,城上的士兵便驚恐地叫喊起來,城外的曠野裡密密麻麻全是帳篷,將整個東城、南城和西城包圍,就彷彿一夜之間長出的蘑菇。

城上士兵驚恐萬狀,看外面的駐軍,至少有四五十萬人之衆,他們的猜測並沒有錯,皇甫無晉本身帶有二十萬大軍,加上十餘萬投降的關中軍,以及十餘萬西涼騎兵,圍城的軍隊確實超過了四十萬之衆。

但他們重點是包圍南城和東城,西城也有少量士兵,而且皇甫無晉又派出一支五千人的遊騎,在北城附近巡哨,防止太后和皇帝逃走。

‘當!當!當!’急促的警報聲在城頭敲響,士兵們驚慌失措,下城去報告,隨即將恐慌的氣氛傳向全城。

雍京城內變得一片寂靜,這是雍京城在四天內的第二次被圍困,但和第一次申濟的軍隊圍城不同,這一次京城民衆並沒有發生恐慌,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種複雜的滋味,大家都明白,這是雍京要變天了。

有人期盼,期盼天下一統,重新過上從前那種平靜舒適的日子,幾百年沒有戰爭,能夠生兒育女,繁衍後代,但也有人擔憂,洛京勝利,那就意味着雍京不再是政治中心,那剛剛上漲的房價又要下跌,這些都是有切身利益。

而皇甫無晉的身世,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那確實和他們太遙遠,只有一家人茶餘飯後,聚在在一起時成爲一種談論之資。

大街小巷都安安靜靜,絕大部分都呆在家中,靜靜地等待着變天。

皇宮內,申皇后徹底絕望了,她的絕望不僅僅是皇甫無晉大軍圍城給她的壓力,而且是大臣們也同樣給了她巨大的壓力,申濟圍城,大家同仇敵愾,人人賣力,而楚軍四十餘萬大軍圍城,幾乎所有朝臣見大勢已去,都不願再爲她賣命,她召朝臣們開會,竟然沒有一個人來,連白明凱也累病倒了。

或許他是真病了,但其他大臣呢?他們都不願意城破後成爲逆臣而被抓捕,甚至還想着能在新朝出任一份官職。

申太后悲憤填胸,無可奈何地望着空蕩蕩的天空,沒有一片雲彩,就像她心中一樣,沒有一絲寄託,她望着窗外一個迎風飄蕩的蜘蛛網,這是昨天才出現的,連蜘蛛都知道這裡將荒敗了。

她覺得自己在苦難中獨孤無助,她慢慢走到窗前,望着幾丈高的地面,……要是自己跳下去呢?用跳樓自殺來懲罰那些不忠的大臣,他們良心上該多麼難過,她彷彿聽見了自己跳樓墜地的聲音,‘砰!’地一聲,血光四濺。

申太后嚇得向後退了兩步,她不想死,她一點都不想死,她還清楚地記得丈夫去世時,那種令人恐懼的臉色,她不!她不想自己變成那個樣子。

申太后有些慌亂地坐下,照了照鏡子,她才三十出頭,容顏未老,還有着誘人的容貌,這時她權力消失了,她心又回到了一個正常女人的心態。

想到城外的四十萬大軍,她不由捂住自己的臉,淚水從她指縫中滲出,她該…….怎麼辦?

“太后,白相國來了!”門口宮女小聲道。

申太后慌忙擦去眼淚,稍微補了一下妝,她不想讓白明凱看出自己的軟弱,“宣他進來!”

片刻,白明凱慢慢走了進來,他確實是累得病倒了,他是四個沒有離開的大臣之一,其他三人都是守城的大將軍,實際上文官就只剩他一人。

白明凱留下倒不是因爲他和皇甫無晉有什麼關係,已經到這個時候了,也沒有他什麼事,主要是他心中對申太后有一種歉疚,畢竟他泄露了很多重大情報給皇甫無晉,他希望太后能得以善終。

“老臣參見太后。”

“白相國,在這個時候你還能想到哀家,讓哀家很欣慰。”

“老臣不希望洛京之軍殺進宮中,特來勸諫太后。”

“你想勸哀傢什麼?”申太后淡淡道。

“老臣剛剛從城中走一圈纔過來,感覺軍民厭戰,他們都不願爲洛京而拼死抵抗,其實從大臣們散去便看出,軍心、民心都思變了,老臣也猜測,皇甫無晉的秘密軍隊已經進入城內,應該就混在前幾天那十幾萬難民中,太后,請恕老臣妄言,如果楚軍真的大舉攻城,一天之內,楚軍便可拿下京城,現在皇甫無晉遲遲沒有下令攻城,就是想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請太后三思。”

“那你想讓哀家怎麼辦?投降嗎?你以爲皇甫無晉容得下哀家?”

“太后此言錯了,太后畢竟只是太后,只是在沒有皇帝之時,暫爲代管國事,和皇甫無晉並沒有什麼直接利益衝突,請恕老臣無禮,若真有合法皇帝登基,就算太后想翻盤,也不會再有人支持太后,所以皇甫無晉沒必要將太后趕盡殺絕,老臣想,如果太后肯投降,主動承認皇甫無晉是正統,那他也會給太后一條生路。”

“那哀家的兒子呢?他會饒嗎?”申太后又冷冷道。

“所以要去和皇甫無晉談判,老臣願爲太后使臣,出城和皇甫無晉談判,爭取保全小皇上的性命。”

申太后沉吟良久,最後只得嘆一口氣,“好吧!你去和他談一談,摸一摸他的底線,然後哀家再考慮。”

“太后不想提什麼條件嗎?”

申太后神情黯然,她搖搖頭,“現在還不想提,相國先去摸摸他底線,哎!辛苦白相國了。”

“老臣不敢,老臣現在去了。”

白明凱施一禮,便慢慢退下去,走到宮外,白明凱仰頭望着蔚藍色的天空,他長長地吐出一口氣,在宮中,他竟然感覺是那麼的壓抑。

…….

雖然皇甫無晉確實是想用政治手段解決雍京問題,但他也同時在做兩手打算,他準備用威力最強大的攻城火炮轟開城門,目前,三座這種長約三丈的巨炮已經運到了軍營。

其實,他在京中已經埋伏了五百精兵,隨時可以奪城,再其次,他已命人去和守城大將秘密協商,以高官厚祿促使雍京投降。

他並不想在奪下雍京上花太多的時間,明天天亮前,他肯定要拿下雍京,他剛剛接到消息,邵景文已經率十萬大軍從漢中出發,向雍京方向而來,很顯然,申國舅是要來支援雍京。

現在只要申皇后投降,下旨承認洛京正統,那麼申國舅在蜀州就站不住腳了,蜀州官府和軍民都不會再支持他,除非他自立爲帝,但申國舅不是申濟那種蠢貨,他有政治智慧,他應該知道自己稱帝沒有前途,也會遺臭萬年。

就在皇甫無晉沉思蜀州之事時,一名親兵進帳稟報,“殿下,白明凱來!”

“請他進來!”

皇甫無晉立刻放下蜀州之事,他知道白明凱一定是太后派來談判。

片刻,白明凱被親兵領進了大帳,他一進帳便跪下道:“殿下對我女兒大恩,白明凱銘記於心。”

“白相國不用如此大禮!”

皇甫無晉連忙將他扶起,“白相國是朝廷重臣,將來大寧王朝的中興還等待白相國來貢獻力量。”

皇甫無晉的言外之意,就是白明凱在將來的新王朝中也將有一席之地,白明凱心中激動,連忙深深施禮,“白明凱願爲殿下效力!”

皇甫無晉笑了笑,請他坐下,白明凱欠身道:“微臣這次來,是爲申太后而來,微臣也希望殿下給申太后一條出路。”

皇甫無晉點了點頭笑道:“不管怎麼說,她畢竟是先帝之後,並不是叛臣賊子,也沒有謀朝篡位,我會繼續冊封她爲太后,太皇太后也有懿旨,準她在華清宮休養,如果她願意,我可以把華清宮給她,並給她足夠的尊嚴,也會給她巡遊天下的自由。”

白明凱心裡明白,這確實是給申太后最大的讓步了,他遲疑一下又問:“其實太后更關心皇甫恬的命運,殿下怎麼處置他?”

皇甫無晉沉默了,這確實是一件很難辦的事情,如果斬草除根的話,他應該殺了皇甫恬,消除後患,但現在確實不能殺,但也不能讓他成爲第二個天鳳太子,就算不殺他,也必須把他控制在自己手上。

想到這,皇甫無晉徐徐道:“我可以答應饒他一命,我可以封他爲逍遙王,但有一個前提,必須是太后自己下旨廢除他的帝位,如果太后不肯下旨廢帝,那我和太后就沒有什麼可談,我會立刻拿下雍京,太后的安全我也不再保證。”

…….

申太后坐在御案前,靜靜地聽完白明凱的轉述,她陷入了沉思之中,京城被圍,她無處可逃,就算她可以出城,她也不想再去蜀州,去蜀州她一樣沒有任何權力,還不如投降皇甫無晉。

關鍵是她的兒子,到這個時候了,她忽然關心起自己的兒子,那是她唯一的骨肉,她不願他有任何生命危險,她深知,任何一個皇帝登基,都會把威脅自己的地位的皇室殺掉,以斬草除根。

皇甫無晉雖然現在答應不殺,那以後呢?他坐穩了皇位,他還饒得過自己的兒子嗎?她心中充滿了擔憂和懷疑。

白明凱明白申太后的擔憂,便低聲勸她,“畢竟皇上還小,才十三歲,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權威便下臺了,這個問題不大,關鍵是太后以後要對他嚴加約束,不準那些支持永安帝的人和皇上接觸,甚至可以宣佈他的死訊,使他不再是皇族,成爲一個平常人,只要他失去被人利用的價值,皇甫無晉應該就能容得下他,太后以爲呢?”

白明凱說得有道理,申太后已經動心了,只是她還沒有最後拿定注意,就在這時,一名侍衛飛奔跑來稟報,“太后,不好了,大將軍範志安已經獻春明門投降了。”

這個突來的消息就彷彿晴天霹靂,申太后一下子被驚呆了,重重坐下,白明凱急道:“太后,快決定了,要不就來不及了。”

申太后終於下定了決心,她慘然一笑,“好吧!白相國替哀家擬旨,一切按皇甫無晉的條件來辦。”

正月十四日,楚軍十萬大軍進入雍京城,申太后向天下傳旨,皇帝皇甫恬正式退位,她以大寧王朝皇太后的身份承認皇甫無晉爲大寧王朝的正統繼承人,她並向蜀州下旨,呼籲蜀州各郡縣官府和所有軍民爲大寧新王朝效力,並罷免了申國舅右相之職,宣佈雍京王朝解散。

……

《皇族》還有兩章便正式完本結束了,確實寫得不好,老高向所有訂閱《皇族》的書友深表歉意和感謝,正是大家的訂閱使老高沒有太監,堅持到了今天,也保住了自己名聲,老高會竭盡心血把新書寫好,以報答大家的支持,也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老高。

()。

第256章 魯郡一戰(上)第64章 招數有點損第236章 申國舅的雙棋戰略第99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二)第273章 滎陽糧倉(上)第256章 魯郡一戰(上)第44章 邵景文請客第74章 見面之禮第66章 這樣子怎麼能評卷?第4章 生與死的重逢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81章 修橋風波(四)第42章 南市賣珠寶(下)第290章 宮廷政變(上)第109章 齊大福錢莊第254章 局勢混亂第43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上)第81章 梅花衛江閣老第62章 太后召見第10章 縣令上門第289章 在沉默中爆發第248章 鄱陽郡出事第81章 梅花衛江閣老第284章 查抄莊園(下)第66章 相約天積寺(下)第204章 危影初露第2章 夢裡不知身是客第91章 第一天第146章 先立規矩第95章 齊府壽宴(四)第285章 太后移宮第18章 忙中亦有偷閒時第39章 郡王府事件(中)第128章 梅花衛的調查檔案第259章 皇甫恬的憂思第1章 海上黑羅剎第66章 相約天積寺(下)第41章 南市賣珠寶(上)第174章 白衣兵(下)第186章 意外發現第162章 重返維揚第274章 滎陽糧倉(下)第212章 掛羊頭賣狗肉第113章 戚氏父子第117章 最後的較量(五)第74章 見面之禮第115章 最後的較量(三)第165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上)第157章 大江爭鋒第222章 新帝登基第227章 收網白衣兵(中)第60章 長孫賢駒第286章 小皇帝的煩惱第143章 齊家人情第158章 一箭雙鵰第6章 以牙還牙第43章 睹書思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四十年往事如煙第123章 威武都督第92章 無利不起早第29章 恩怨一筆勾銷第270章 爭奪許昌第185章 家有喜事第78章 修橋風波(一)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79章 修橋風波(二)第225章 布兵淮河第250章 戰爭爆發前夕(二)第46章 太子的警告第166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中)第97章 齊府壽宴(六)第235章 阻截餘杭郡官船第33章 橫財並非天上來第302章 雍京投降第47章 鳳凰會第188章 夜審(下)第285章 太后移宮第26章 鬥智鬥勇(上)第228章 收網白衣兵(下)第82章 新橋北頭的競爭(上)第120章 善做樂器第199章 李白沙的藏寶洞第110章 蘇翰貞的人情第97章 齊府壽宴(六)第257章 魯郡一戰(下)第35章 小麪館美人如玉第273章 滎陽糧倉(上)第278章 少帝思軍權第101章 這一夜的溫柔第217章 詭夜(一)第251章 戰爭爆發第3章 嫡庶爭選第275章 智取虎牢第191章 阿魯多獻藥第69章 王府家宴第101章 這一夜的溫柔第58章 一封密信第173章 黃老牙第56章 十兩銀子的鑑定費第212章 掛羊頭賣狗肉
第256章 魯郡一戰(上)第64章 招數有點損第236章 申國舅的雙棋戰略第99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二)第273章 滎陽糧倉(上)第256章 魯郡一戰(上)第44章 邵景文請客第74章 見面之禮第66章 這樣子怎麼能評卷?第4章 生與死的重逢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81章 修橋風波(四)第42章 南市賣珠寶(下)第290章 宮廷政變(上)第109章 齊大福錢莊第254章 局勢混亂第43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上)第81章 梅花衛江閣老第62章 太后召見第10章 縣令上門第289章 在沉默中爆發第248章 鄱陽郡出事第81章 梅花衛江閣老第284章 查抄莊園(下)第66章 相約天積寺(下)第204章 危影初露第2章 夢裡不知身是客第91章 第一天第146章 先立規矩第95章 齊府壽宴(四)第285章 太后移宮第18章 忙中亦有偷閒時第39章 郡王府事件(中)第128章 梅花衛的調查檔案第259章 皇甫恬的憂思第1章 海上黑羅剎第66章 相約天積寺(下)第41章 南市賣珠寶(上)第174章 白衣兵(下)第186章 意外發現第162章 重返維揚第274章 滎陽糧倉(下)第212章 掛羊頭賣狗肉第113章 戚氏父子第117章 最後的較量(五)第74章 見面之禮第115章 最後的較量(三)第165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上)第157章 大江爭鋒第222章 新帝登基第227章 收網白衣兵(中)第60章 長孫賢駒第286章 小皇帝的煩惱第143章 齊家人情第158章 一箭雙鵰第6章 以牙還牙第43章 睹書思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四十年往事如煙第123章 威武都督第92章 無利不起早第29章 恩怨一筆勾銷第270章 爭奪許昌第185章 家有喜事第78章 修橋風波(一)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79章 修橋風波(二)第225章 布兵淮河第250章 戰爭爆發前夕(二)第46章 太子的警告第166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中)第97章 齊府壽宴(六)第235章 阻截餘杭郡官船第33章 橫財並非天上來第302章 雍京投降第47章 鳳凰會第188章 夜審(下)第285章 太后移宮第26章 鬥智鬥勇(上)第228章 收網白衣兵(下)第82章 新橋北頭的競爭(上)第120章 善做樂器第199章 李白沙的藏寶洞第110章 蘇翰貞的人情第97章 齊府壽宴(六)第257章 魯郡一戰(下)第35章 小麪館美人如玉第273章 滎陽糧倉(上)第278章 少帝思軍權第101章 這一夜的溫柔第217章 詭夜(一)第251章 戰爭爆發第3章 嫡庶爭選第275章 智取虎牢第191章 阿魯多獻藥第69章 王府家宴第101章 這一夜的溫柔第58章 一封密信第173章 黃老牙第56章 十兩銀子的鑑定費第212章 掛羊頭賣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