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你是天生巨星
陳諾沒有亂說,威尼斯電影宮前的紅毯,的確是短。
因爲衆所周知,威尼斯是個海濱水城,遍佈縱橫交錯的運河。1936年修建的電影宮,也就是威尼斯電影節的舉辦地,位於主島東南方向的麗都島上,是一處狹長地形,一邊是運河,一邊是亞得里亞海的海灘。
正因爲地形所限,電影宮正門前並沒有足夠空間修建長軸紅毯,所以紅毯被鋪設成平行於大門的方式。
所有參加紅毯的電影主創們,都會先從威尼斯主城區或附近小島出發,坐船抵達電影宮右側的專屬碼頭,下船後步行前往紅毯起點,穿過那條只有20多米的紅毯進入會場。
作爲對比,戛納電影節紅毯長度大約60米左右,而奧斯卡紅毯更是有150米,所以陳諾每次去奧斯卡都會走得很快,正是這個道理,要慢慢走,走上半小時都不是問題。
而威尼斯比起戛納或者奧斯卡來說,區區二十幾米的紅毯,不僅是短,甚至可以說是迷你。
但是。
對,這天底下的事情,十有八九都會有一個但是。
不過北影畢業的陳諾,並不像南航的高材生,有着從細微末節中察覺不對勁的能力。懶得動腦子的結果,就是依靠往常經驗辦事。
放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的這個“但是”,就讓陳諾因爲過去的經驗忽略掉了一件事——
威尼斯電影節實地鋪設的紅毯雖短,但它卻有一個全天下電影節獨一無二的進場方式,那就是:
坐船。
參加電影節的明星們,除了居住在麗都島上的之外,都需要從主島機場或者從附近小島上,乘坐快艇前往電影宮。
而在這個過程中,明星們坐的快艇,不像汽車那樣有遮擋——它是敞篷的、完全暴露在鏡頭和人羣視線下的。
換句話說,從明星在碼頭登船的那一刻起,到他們抵達電影宮下船爲止,整條航線都好像是在紅毯上。
陳諾昨晚下榻的希爾頓酒店位於朱代卡島西岸,乘坐快艇穿過威尼斯瀉湖前往電影宮,全程需要十五分鐘。
因此,當陳諾笑嘻嘻地,帶着潘守懿以及陳都凌一同登上前來接送的官方快艇時,他以爲十五分鐘之後纔會走上紅毯。
但實際上,從他上船的那一刻起,就彷彿走上了一條水上紅毯。
而這一條紅毯,從朱代卡島碼頭出發,沿途穿過聖馬可大運河、威尼斯老城區、亞森納區、再橫跨瀉湖進入麗都島,全長近五公里。
五公里。
比奧斯卡的紅毯還要長出三十多倍。
而這,註定是全世界任何一個紅毯恐懼者都膽戰心驚的長度,也必將給任何小覷威尼斯紅毯的人,一個畢生難忘的教訓。
……
“觀衆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瓦萊麗婭·莫蘭迪,現在我正在RAI的演播室,爲你現場直播本屆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式。”
“我們在半個小時之前得到消息,出席本次電影節的巨星諾陳,已經馬上就要乘坐水上快艇前往麗都島電影宮,參加紅毯儀式了。而我們即將通過RAI的新聞專屬直升機,爲你送上現場畫面。”
“諾陳本次將在電影節上攜新片《水滴》衝擊本屆電影節最佳男主角,而這一獎項——正是他三大歐洲電影節中,唯一尚未獲得的大獎。那麼,他是否能夠在意大利完成這場意義非凡的登頂儀式?全世界的目光,都在關注!”
“好了觀衆朋友們,現在我們可以通過直升機的高清鏡頭清晰地看到,在下方的河道上,聚集了許多剛朵拉。在這些傳統的威尼斯小船上,站滿了熱情高漲的遊客與影迷,他們拿着相機和望遠鏡,想要親眼目睹這位超級巨星的風采。”
“白色快艇上,那是來自全球各地的記者。大家都想爭搶這位兩天前秘密乘坐私人飛機抵達威尼斯的好萊塢巨星的第一手鏡頭。”
“出現了,出現了!”
“大家看,現在出現在鏡頭遠方的那一艘RivaAquariva豪華快艇,就是諾陳本次乘坐的快艇。”
“啊!我看到了什麼?觀衆朋友們,看到了嗎?下方河道上的船,這個時候,全部都擁了上去!”
“噢我的上帝,看哪,難以計算的船隻,彷彿剛剛得到了消息,突然從各個水道上瘋狂的開了過來,這是都瘋了嗎!”
“威尼斯電影節上,整整60多年的歷史上,從來都沒有出現過這種場面!”
“現在,整個威尼斯的意大利人和全世界的遊客,他們都在爲這個首次參加威尼斯電影節的好萊塢巨星而瘋狂!”
“他們正在高呼他的名字,OMG,這一幕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在這一刻,透過意大利國家電視臺的鏡頭,全世界正在關注這一場電影節的觀衆們,都目瞪口呆地見證了一個瘋狂的場面。
就在直升機下方的威尼斯主河道,數以百計的棕色剛朵拉從四面八方的支流涌入主水道,點綴其中的白色快艇也如星星點點,密密麻麻地匯聚在一起。
這些大大小小的船隻,猶如被蜂蜜吸引而來的螞蟻,又像看到食物的蝗蟲,他們齊刷刷地調整方向,朝着同一個目標蜂擁而去。
那個目標,正是剛剛駛出朱代卡島碼頭,駛入河道的那艘白色意大利Riva Aquariva豪華快艇!
頃刻間,幾百艘大大小小的船隻在數十米寬的水道上造成了嚴重的交通擁堵。
在鏡頭裡,橫七豎八的船隻相互擁擠着,根本無法轉身,混亂得幾乎無法用語言形容。
沒有人遵守秩序。有人試圖從前方拍攝快艇,有人準備從兩側包抄,甚至有人乾脆踩上船頭,手持長焦鏡頭,像野生動物攝影師一般追逐目標。
幾艘快艇爲搶佔位置險些發生了擦碰,其中一艘甚至被擠到了岸邊,船頭猛地一晃,站在上面的幾位衣冠楚楚的男女差點栽進水裡,岸邊的觀衆頓時爆發出一陣驚叫。
還有一艘掛着“米蘭華人商會歡迎陳諾”橫幅的大型快艇,竟然在船頭架起了一面迎風獵獵飄揚的五星紅旗。船上七八位黑頭髮的乘客正在一起舉着旗幟站在甲板上又唱又跳。
直升機再度拔高升起,空中鏡頭也隨之緩緩拉遠,而從更高空俯瞰整條水道,只見這附近的其他河道上空空蕩蕩,幾乎沒有船隻和遊人,唯獨這邊正下方的水道,則幾乎全部被各色各樣的船隻覆蓋,烏泱泱一大片,幾乎都看不到水面,而兩邊河岸上更是擠滿了各種顏色的頭頂。
意大利國家電視臺的解說員瓦萊麗婭·莫蘭迪語速都快跟不上了,她激動地說道:
“親愛的觀衆朋友們,您現在所看到的,不是遊行,也不是一場節日巡遊,而是因爲——一個人!對,僅僅是一個人!”
“從聖馬可廣場到麗都島,這條原本通暢的水道,在他的出現下,陷入了全面癱瘓!”
“這無疑將成爲威尼斯電影節歷史上,最轟動、最獨特、也最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
……
“WTF!!!”
五分鐘前,當陳諾看到出現在他眼前那一幕的時候,是驚慌失措的,第一時間就叫道:“艾莉森,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而五分鐘後,他不再喊叫,平靜地坐在快艇中間的位置,戴着鴨舌帽和墨鏡,嘴角微微翹着,面帶笑容,還時不時地朝四周圍觀人羣揮手致意。
就像極了智珠在握的諸葛孔明。
坐在後排的潘守懿和陳都凌,就沒有他這麼會裝了。
兩個原本打扮得漂漂亮亮,準備風風光光走紅毯的小姑娘,現在卻像鴕鳥一樣把頭低得不能再低,雙手還死死捂住臉。
尤其是陳都凌的樣子,活脫脫像是在超市偷東西被抓住了的校花。
艾莉森坐在陳諾身邊,滿臉愧疚地說道:
“再次向你道歉,陳,這絕對是我的工作失誤,確確實實,是我疏忽了。”
按理說,快艇如果以25碼的全速飛馳,那風浪撲面、發動機轟鳴,根本沒法進行正常交流。
但,如果快艇變慢艇,只能以不足5碼的速度慢慢前行,幾乎稱得上隨波漂流,那就想說什麼說什麼了。
陳諾看着四周密密麻麻的船隻,淡淡說道:“好了,艾莉森,別說了,我並不怪你。誰都沒想到會變成這樣,你也沒有來過威尼斯電影節。反正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她們兩個趴好別被拍,我現在微笑招手,等着救援艇來就好了。”
話音剛落。
啪的一聲。
一張不知從哪扔過來的一張海報,被海風吹起,精準的蓋在了他的頭上。
頓時,四周的剛朵拉和快艇上爆發出一陣歡快的笑聲。
陳諾伸手將海報從臉上扯下來,低頭一看——是一張《Drop》的宣傳海報。
海報上,新奧爾良的城市剪影在濃重的墨藍色背景中若隱若現,中央是他滿臉血痕的側臉,神情冷峻、眉眼低垂,在設計師精心的修飾下,有一種演不出來的極致的悲愴與壓抑。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右眼眼角,那一滴被後期P上去的鮮紅血淚,像是從劇中角色的靈魂深處緩緩滑落。
挺好。
陳諾沒覺得多尷尬,反而覺得這一幕挺有意思。
他笑了笑,用右手將海報高高舉起,展示給四周圍觀的人羣看。
剛纔還在鬨笑的人羣爆發出陣陣歡呼。
有人用英語大喊:“Chen,we love you!”
也有人用意大利語喊:“Forza Chen, il Leone ti aspetta!”
還有法語:“Courage, tu es notre star,Chen!”
西班牙語:“Vamos, brilla en Venecia!”
韓語:“!”
日語:“輝け!夢をつかんで!”
威尼斯本來就是世界旅遊勝地,到此旅遊的遊客,那正是來自世界各個角落。各種語言匯聚成一股磅礴的聲浪,在水道上空迴盪不休。
而後,不知道從哪裡傳來一句中文:“諾哥!加油,拿下沃爾皮獎!!!”穿過重重音浪,傳到了陳諾的耳中。
他本能地環顧四周,卻因爲船隻實在太多,喧鬧聲又太吵,根本無法分辨那聲音到底來自何方。
他想要給出點回應。
既然找不到了,他也沒多想,索性站起身,將右手高舉着的海報舉得更高,左手也跟着舉起,在空中比出一個大拇指。
這一動作彷彿瞬間按下了全場的暫停鍵,現場短暫地安靜了半秒鐘。
但僅僅只是半秒。
半秒之後,
從河面到岸邊,從船頭到橋上,從地上到空中,下一瞬間就爆發出排山倒海般的聲浪。
說話聲,尖叫聲,歡呼聲,快門聲,掌聲,吶喊聲如同浪潮般層層涌起,四面八方的聲音匯聚起來,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噪音。 就像是剛剛在這裡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意大利歌劇,而船上之人,正是謝幕之人。
艾莉森默默目睹着這一切,臉上神情複雜,久久無言。
過了片刻,等陳諾重新坐下來,見多識廣的加拿大女人,由衷說道:“Chen,honestly, you're just made for this。”
——你正是爲此而生。
……
陳諾足足在海上飄了將近十多分鐘,意大利警察終於以他們那感人至深的行政效率,派出了一艘由威尼斯市政配備的小型公務艇,前來維持秩序。
兩名穿着制服、頭戴遮陽帽的執勤人員,一邊用喇叭反覆喊話,一邊揮舞着手勢驅趕周圍的船隻,好不容易,纔在密密麻麻的水道中,爲陳諾所乘坐的快艇清出了一條勉強可以通行的狹窄通道。
不過,當他以爲只要駛出老城區這段擁擠的主運河、進入開闊的瀉湖水域,一切就可以結束時——
現實卻用響亮的一耳光告訴了他:
不,並沒有這麼簡單。
唯一的拋下的,只有那些剛朵拉。
除此之外,不僅天上那一架直升機始終盤旋不去,穿着全套安全裝備的攝影師牢牢架住攝像機,對着他的鏡頭就沒挪開過。
而且那些搭載記者或遊客的快艇,也絲毫沒有退意。反而如同被號令了一般,紛紛駛出老城區,緊緊地圍在他快艇兩側,速度一致,左右夾擊,宛如前呼後擁的儀仗隊。
如果能忽略他們手中長槍短炮般的攝影設備,和一張張想靠他照片賺稿費的嘴臉,那畫面真的頗有幾分像是哪位國王出巡,這些都是些什麼儀仗護衛之流。
此時,距離電影宮還有一段水路,但這支由各類船隻組成的護送艦隊的發動機轟鳴聲,早已傳到了終點那邊。
在電影宮旁邊的碼頭邊,有一些參加影展的主創們正排隊等着走紅毯,忽然聽到這震耳欲聾的水上動靜,全都不由自主地轉過頭去張望。
其中一組,正是來自香港的《太極》劇組。
“搞咩啊?”馮德倫皺起眉頭,轉頭望向水道方向,有些驚訝地問道。
他身邊的演員袁曉超、梁家輝、彭于晏也都紛紛回頭望去。
袁曉超也道:“哇咧,怎麼搞到這麼大陣仗的?”
幾個人面面相覷,一個個都滿臉茫然。
不過此時,原本坐在他們身旁、靠在層梯上懶洋洋打盹的那些攝影記者,忽然紛紛站起身來,紛紛架起相機,踮着腳朝河道方向張望。人羣中傳出一個又一個不同口音的名字——聽起來都像是在喊一個字。
“chen?”馮德倫愣了一下,問道:“佢們是不是在講陳諾啊?
梁家輝也皺着眉點頭:“我聽不明意大利話,但聽個腔調,好似是他冇錯的。”
袁曉超頓時有些憤憤不平的樣子:“怎麼咁誇張啊?接他一個人要出動十幾只船?這些鬼佬是不是癡線?我們《太極》這麼多人,電影節都不肯多派幾隻船給我,害我們都只能讓蘇琪姐他們留在酒店!”
他指的是《太極》原定劇組七人同行走紅毯,卻被電影節通知只能給兩個正式名額,最後協調後,也只有四個人的名額,於是幾人商量下來,讓他們四人過來,而同樣參演的蘇琪,吳彥祖和馮紹峰只能留在了酒店。
馮德倫拍拍他:“好啦,超仔,少講幾句。”
梁家輝道:“超仔,至少我們都好過《白鶴》的人啦。”
這話一出,袁曉超頓時不作聲了。
的確,他們的情況已經算是不錯的,至少還有人能走紅毯——只是從七人壓縮到了四人。
而另一部參展的中國電影《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就真的是杯具了。
人都已經到了威尼斯,也收到過紅毯確認,結果就在今天準備登船的最後一刻,被臨時通知:因爲現場協調問題,名額被取消,無法登船。
他們兩組劇組都住在同一家酒店,雖然一個來自大陸,一個來自香港,但同是中國人,擡頭不見低頭見,多少也打過照面。
早前《太極》劇組聽說此事時,一個個也都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大家或多或少都參加過兩岸三地的電影節或者頒獎典禮,從來沒聽說過有這種事。
這種事的發生,一方面說明,這一屆威尼斯電影節的組織非常的混亂,另外一方面,則讓人忍不住有些憤慨。
回想起《白鶴》的導演李睿君,以及他妻子,也是《白鶴》這部電影裡唯一的專業演員張敏,不久前在他們面前強顏歡笑的樣子,幾個人心裡或多或少都有些不是滋味。
就在氣氛有些沉悶的時候,一直在旁邊刷手機的彭于晏忽然開口道:“你們看這個。”
他把手機舉起來,幾人立刻圍了過去。
是推特上的一條來自NBC的新聞。
上面寫着:
“突發新聞:援引意大利國家電視臺報道,諾陳今天在威尼斯亮相,引起河道大擁堵!
正在意大利威尼斯參加電影節的陳諾,從酒店出發去開幕式現場的路程中,引起威尼斯當地遊客和粉絲的超級混亂,當地遊客和居民紛紛想要目睹這位超級巨星的風采,因此引起當地一條主要交通河道嚴重堵塞,各色船隻擁堵時間持續超過40分鐘。”
下面還配了一段十幾秒的視頻。
彭于晏點開視頻,只見鏡頭從空中俯瞰,整條運河幾乎看不到水,全是密密麻麻的剛朵拉和快艇,中間那艘白色快艇上,一個戴着鴨舌帽和墨鏡的男人正坐在船頭。他的四周全是高舉手機、奮力拍攝的人羣。
幾人看完,再度陷入了沉默。
這時,一名工作人員快步走來,聲音急促:“Excuse me……are you from《Taiji》?(你們是不是太極劇組的人?)”
馮德倫立刻點頭。
“It's your turn now. Please get ready.(輪到你們了,請準備好)”
原來,不知道怎麼回事,原本慢得不得了的紅毯走秀,突然加快了速度,之前滯留的各個電影的主創們被迅速安排入場,隊伍也開始飛快推進。
終於在等了快半小時後,輪到他們《太極》劇組登場了。
幾人對視一眼,整了整衣服,立刻跟隨着這個意大利工作人員向前走去。
然後……
五秒。
真·的·就·只·有·五·秒。
因爲馮德倫聽得清清楚楚。
一、二、三、四、五。
他們四個一齊站好面對鏡頭,擺好姿勢,面對鎂光燈。
雖然除了那些他們安排好通告的報社記者,幾乎沒有人拍他們。
不過,馮德倫作爲演員轉型而來的新晉導演,處女作就受邀進入了威尼斯展映,還能站在這裡,他其實已經滿足了。在這一刻,他心懷激盪,激動萬分,除了惋惜女友不能在現場看到他的風光之外,真的有一種人生得意須盡歡的感覺。
但是,馬上,他就聽到,旁邊那個安排進場的工作人員就站在他們不遠處,居然很掃興的毫不避諱的意大利語在那數數:
“uno、due、tre、 quattre、 cinque。”
最後數到五,他居然直接走上前來,用一口帶着濃重意大利腔的英文說道:“OK, gentlemen, time’s up. Please move.(先生們,時間到了。請往前走。)”
這個時候,馮德倫的脾氣就算再好,也真是忍不住想爆粗——等了快半個鍾,結果紅毯就讓他站五秒鐘!?
不過,馮德倫一看工作人員那表情和動作,頓時知道講再多都是廢話。這人只是在聽命行事罷了,鬧起來,只會讓自己丟臉。
這一下,剛上紅毯的興奮勁兒全數消失殆盡。
雖然還是努力保持着風度,但哪怕幾人之中涵養最好的梁家輝,馮德倫都聽到他在冚家鏟。
就在幾人無聲走進電影宮大門口的時候,彭于晏突然開口:“我知道了,他們這是在清場,所以纔會突然加快速度,讓其餘所有的人都趕緊進去。是在給人騰地方出來。”
沒人搭腔,只有傻乎乎的袁曉超問道:“給誰?”
其餘三個人沒有回答,而是不約而同的同時停住步子,轉過頭去。
只見在三十米外的碼頭上,一艘比剛纔接他們那艘快艇起碼大出三分之二的超大白色快艇,正緩緩、小心翼翼地靠泊在麗都島電影宮前的主碼頭。
碼頭兩側,那些先前對他們提不起興趣、邊打哈欠邊刷手機的攝影記者們,彷彿剛剛被打了一針腎上腺素,全都站了起來。
他們熟練地架起機器,把密密麻麻的長焦鏡頭、攝像機,齊刷刷地對準了那艘快艇的船頭——
對準了那個此刻脫下了帽子,正摘下墨鏡、微微起身,站在甲板上的紅頭髮男人。
原本那些催着嘉賓進場的死人臉工作人員,紛紛側身站好,在他的面前做出一條筆直的人工通道。
至此,那個即將下船的男人,除了面前暴雨傾盆般的鎂光燈,和道路兩側影迷們聲嘶力竭的呼喊,腳下和前方,空無一物,再無一人。
只有一條空空蕩蕩的偌大紅毯。
幾個人目睹着這一幕,一時間都有些無言。
“真系巨星喇……”
最大牌也是資格最老的梁家輝突然輕輕地感嘆了一句。
聲音不大,但其他三個年輕人全都聽清了。
這其中,哪怕最是沒心沒肺的袁曉超,也再說不出話來。
然後,四個人一起轉身,踏入了電影宮的自動旋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