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便背了這萬世罵名罷

陝西那邊兒的流民還不好招募了?這尼瑪怎麼還和朕扯上關係了?

相當蛋疼的崇禎皇帝望向溫體仁的目光中都帶上了不善:“溫愛卿,陝西那邊兒的流民不是挺多的?不好招募?怎麼還和朕扯上關係了?”

溫體仁一直在偷偷注意着崇禎皇帝的臉色,眼見崇禎皇帝眼色不善,溫體仁心中當時就是咯噔一下,趕忙躬身道:“陛下可還記得年前,曾命戶部大量向南洋各番國購入糧食?”

崇禎嗯了一聲:“當然記得,而且朕還知道,其中不少人上下其手,視朕不許陝西餓死一個災民的嚴令如無物,該餓死的還是有人餓死,最後還逼得朕在陝西大開殺戒,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罵朕是暴君了。”

溫體仁背後一涼,躬身道:“啓奏陛下,陛下在陝西所殺的都是害民之輩,民間都在傳陛下乃是明君,又怎麼會有人誹謗陛下?”

悄悄擡起頭觀察了一下,見崇禎皇帝的臉色稍微好看了一點兒,溫體仁才接着道:“因爲陛下大量的向陝西運送糧食,又命工部規劃陝西的河道橋樑,對受災的百姓實施以工代賑,所以目前陝西的百姓其實都在觀望,若陛下之言成真,只怕到時候真個招收不到多少百姓。”

……

很好,很強大,果然是朕自己作出來的毛病。

崇禎皇帝一時間也感覺很頭疼。都說中原的老百姓最是戀家,也最能吃苦受罪,便是有一口吃的,只要能活下去,便不會有人選擇背井離鄉,更別說跟着唐王世孫朱聿鍵遠赴海外開國了。

朱聿鍵卻是毫不擔心這個問題,躬身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倒是有個想法。”

崇禎聞言,便好奇地望向了朱聿鍵:“王叔祖有何妙計?”

朱聿鍵躬身道:“啓奏陛下,臣想請陛下特旨,許臣給願意遠赴海外的流民發放安家銀子。自古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臣以爲,只要多給些安家銀子,必然能招募到足夠的人手。只是爲了防止有人拿了安家銀子卻又不願意隨臣去海外,到時候少不得需要錦衣衛幫襯一番。”

崇禎正想大包大攬地同意讓錦衣衛幫忙,卻被溫體仁搶先截住了話頭:“陛下不可!”

一時間倒讓崇禎皇帝更覺得摸不着頭腦了:“溫愛卿有什麼要說的?”

溫體仁見崇禎皇帝發問,便躬身道:“陛下,若是十個流民,百個流民,哪怕是千個流民,其實也沒有甚麼。只是唐王世孫殿下此番出海建國,必然是十萬乃至數十萬軍民,到時候錦衣衛縱然有三頭六臂,只怕也看護不過來罷?”

一番話說完,溫體仁又以目光示意許顯純——這他孃的是你們錦衣衛的事兒,老子身爲首輔,先替你探了個雷,但是你丫的總得出來答句話才行。

許顯純本身便不想接這個差事。

若是接下了這個活計,全大明的錦衣衛也不用幹別的了,全去陝西給朱聿鍵盯着他招募的流民去吧!

越想越頭疼的許顯純趕忙躬身道:“啓奏陛下,我大明錦衣衛能力雖強,然則要看顧十餘萬以上的流民,所需要的人手卻是抽調不出來。”

崇禎皇帝聞言也暗罵一聲朱聿鍵這招太混蛋了一些,只是又不得不承認,不用這招,根本就沒什麼指望能招募到足夠的流民,到最後這些流民吃的喝的還是他崇禎皇帝的。

想了想也沒什麼好辦法的崇禎皇帝決定再次祭出不要臉這個萬用萬靈的法定,十分乾脆地甩鍋道:“衆位愛卿可有良策?”

雖然衆人都無語於崇禎皇帝這種不要臉的甩鍋精神,但還是要抓破了頭皮去想辦法——這位爺手裡有刀子,還總在大家的脖子上比劃!

衆人沉默了半晌後,不待崇禎皇帝發問,崔呈秀卻突然間開口道:“啓奏陛下,臣有一個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行?”

崇禎皇帝大喜:“崔愛卿先說來聽聽。”

崔呈秀先是躬身應是,接着又道:“啓奏陛下,不如先讓殿下從衛所之中招募。衛所之中的士卒,怎麼樣兒也要比流民強上一些,到時候便可由衛所的士卒先行管着招募的流民,再加上錦衣衛從旁輔助,想來也不會出什麼大問題了。”

施鳳來也接着躬身道:“啓奏陛下,臣以爲崔尚書所言極是。若是殿下到海外建國,少不得要與原本的土人土王甚麼的發生些衝突,到時候有這些衛所士卒,也多了一份保障不是?”

溫體仁想了想,卻開口反對道:“施大人卻是少想了兩個問題。其一,殿下招募一個衛所士卒,我大明便少了一個衛所士卒,所缺兵員如何補齊?再行招募?

其二,方纔施大人你也說過了,殿下此行乃是開國之舉,到時候少不得要與原本的土人土王進行作戰,那殿下肯定是要招募兵員。那麼,這些衛所士卒與所募兵員,待遇相差幾何?這些人究竟是兵是民?”

施鳳來正想開口,卻聽崇禎皇帝道:“這些士卒,願意上戰場的,便可以與王叔祖所募士卒一般,若是不願的,可以就地轉爲府兵抑或武侯,總不至於浪費了。”

這他孃的不就是後世的武裝警察麼,跟兔子家陸軍區別不是那麼大——都有槍有炮,都是一身土的不能再土的迷彩服。而且,雖然說武裝警察不是陸軍,但是貌似可以隨時轉職。

而府兵制與這種玩法其實差不多,只不過府兵大部分時間是類似於農民加上預備役的狀態,只有戰時纔會進入守備狀態或者上戰場而已。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衛所士卒又該從哪裡挑選?

邊軍?那肯定是不行的,基本上可以說是大明最後的家底了,而且是守邊的士卒,怎麼可能輕易的讓朱聿鍵給弄走?

甘陝各地衛所?崇禎皇帝巴不得朱聿鍵多挑點兒,問題是甘陝各地衛所的士卒是不是願意跟着朱聿鍵遠赴海外是一回事兒,而且也不能因爲人家朱聿鍵有錢就當成肥羊宰。

這可是第一例置換封地的藩王,到了海外打仗的可能幾乎是百分之百,塞給他一堆老弱病殘,到時候被土人軍隊給虐了,丟的還是大明的人不是?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又開始糾結了,給也不是,不給也不是。再看看朱聿鍵可憐巴巴的眼神,崇禎皇帝的心裡就更不好決定了。

不愧是立志於做一個孤臣,緊抱崇禎皇帝大腿的溫體仁,見崇禎皇帝在那裡沉吟不語,只是略微一揣摩,便大致上猜到了崇禎皇帝的想法,當下便躬身道:“啓奏陛下,臣以爲,應當再召英國公覲見。

英國公久經軍伍,對於各地衛所的情況都有所瞭解。再者,兵部崔尚書也在此處,正好讓英國公與崔尚書商議一番?”

崇禎皇帝唔了一聲道:“溫愛卿言之有理。”說完,便吩咐王承恩道:“去傳英國公來見朕。”

待王承恩躬身領命之後,崇禎皇帝又接着道:“有兵可打江山,然而治理江山,畢竟不能全靠武將,所以還需要讓王叔祖帶一批官員同去。”

吏部尚書房壯麗聞言,精神當即便是一振,終於輪到老子了。大明這些等着安排就官的讀書人也太他孃的多了,唐王世孫殿下願意要,這可是好事兒,得支持,一定要大力支持纔是。

心中打定主意要多塞一些官員給朱聿鍵的房壯麗當即躬身道:“啓奏陛下,這個倒是好辦。

若是殿下不嫌棄,臣以爲,大可以從大明南京各京之中遴選,還有等待外放爲官的進士,各地的積年老吏,這些人中必然是有人願意隨着殿下去海外的。”

溫體仁卻先躬身道:“啓奏陛下,臣以爲唐王世孫殿下移封於海外之地,遠離大明,當效仿漢制,由朝廷指定其國中丞相與太尉。”

這番話卻是赤裸裸地不要臉了。

崇禎一開始說的可是讓人家置換封地後,成爲一個真正獨立的王國,類似於朝鮮等大明屬國一般,但是溫體仁的主意,卻是又給套了一層枷鎖。

漢朝的時候,各地分封的藩王國中,丞相和太尉確實是由長安指派——但是指派的丞相和太尉基本上都是親長安派的。

比如發明了豆腐的那個淮南王劉安,七王之亂的時候,這傢伙也是準備起兵造反的。只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這傢伙行事不密,被淮南國的丞相給軟禁了。

還有齊國劉將廬,這傢伙的兵權根本就沒整明白,被親長安的丞相和衛尉把持着,想要造反也沒能成事。

溫體仁無視了朱聿鍵隱隱投過來想要砍死自己的目光,依舊躬身道:“陛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漢時七王之亂,不應當出現在大明。若朝廷無一點的制衡手段,若再現了漢時的七王之亂,又當如何?”

崇禎皇帝聞言,卻說道:“溫愛卿不必多言,朕信得過王叔祖。再者,朕早已有言在先,封國之中軍政民事,皆由封王一言而決之,朝廷決不插手。”

溫體仁聞言,卻是心中有了底氣,當即便跪下道:“陛下信得過唐王世孫,然則其他藩王呢?唐王世孫忠心於大明,誰又敢保證殿下的子子孫孫也忠心於大明?到時烽煙一起,苦的不還是百姓?陛下若不依臣,臣便長跪不起!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施鳳來也跟着跪倒在地:“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隨着崔呈秀和房壯麗外外加上許顯純和曹化淳都跪倒在地,壓力便在無形之中轉移到了朱聿鍵身上。

此時朱聿鍵額頭上已經想要開始冒汗了。

溫體仁這些傢伙忒他孃的不是東西了!還有崇禎小皇帝,丫的更不是個東西!口口聲聲的讓老子自己當家做主,現在就是逼着老子做主把自己的做主權交出來!

但是朱聿鍵又不敢不交出來。

若是現在把丞相和太尉的任命權交出來,想必小皇帝還會給自己一些甜頭,若是不交,萬一哪天自己就“失智,不足以奉宗廟”或者“暴斃,無疾而終”,那纔是真的蛋疼。

早將崇禎皇帝和溫體仁等一干不要臉份子的真面目看的清清楚楚的朱聿鍵不得已,躬身道:“臣附議,臣請陛下收回成名。其他藩王移封之事,當一如臣例,要由朝廷指派丞相和太尉。”

崇禎皇帝聞言,心中高興不已,卻假惺惺的道:“王叔祖這是爲何?朕豈能信不過王叔祖?王叔祖放心,朕一定給你個交待。”

說完,便吩咐一直侍立在身後的方正化道:“溫體仁挑撥天家,頂撞於朕,拖出去,廷杖八十!”

這下子朱聿鍵就更蛋疼了,乾脆止住了作勢來拖溫體仁的方正化,跪地道:“陛下且慢!溫大人乃是老成謀國之言,考慮的亦是天下蒼生,陛下不應當再責罰於溫大人。臣請陛下收回成命,否則,臣寧肯不置換這個封國!”

崇禎皇帝聞言,滿臉無奈地道:“王叔祖這是幹什麼?如此一來,朕豈不是食言而肥?”

★ тт kΛn★ ℃ O

朱聿鍵伏地拜道:“啓奏陛下,方纔溫大人所言極是。臣即便能保證臣忠於大明,卻不敢保證臣的子子孫孫都如同臣一般忠心,若是其中出了一兩個不孝子孫,豈不是陷臣於不忠不義地之地?

正所謂防微杜漸,臣請陛下收回成命,爲臣指派丞相與太尉。”

爲了防止崇禎皇帝再接着演戲噁心自己,朱聿鍵乾脆接着道:“若陛下不依臣言,臣便放棄置換封地之事,前往太祖高皇帝陵寢哭陵!”

連哭陵這麼不要臉的招數都用上了,崇禎皇帝能怎麼辦?崇禎皇帝也很絕望啊。

崇禎皇帝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來回踱了幾步,咬牙道:“罷了罷了,就讓朕揹着這食言而肥的罵名罷。既然衆位愛卿和王叔祖都這般說了,朕若再不答應,也未免太不講情面了些。罷罷罷,後世史書上如何寫,朕不管了,朕便背了這萬世罵名又能如何!”

第五百七十九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五百四十八章 殃及的池魚?第五百六十五章 總得有人犧牲第二百二十一章 嘉興吳家第四百七十章 得有人背鍋才行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是跟陛下學來的第八百一十九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四十六章 關門,放瘋狗(還債4/100)第五百七十五章 作死的魯王世子第二百七十七章 太他孃的嚇人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狗皇帝進瀋陽第三百八十一章 孔雀明王第十九章 范文程借路第四百九十四章 讓你們做一個艱難的決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許某要整頓海上勢力第八百五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五百一十四章 遼東發小妾第五百四十五章 他們用過的名字,是漢唐第三百九十五章 所謂窮秀才第三百四十六章 營嘯第三百二十章 廢立大汗?第八百二十七章 黃泥差點兒落褲襠第八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九十三章 殃及池魚第一百七十四章 雄起的科爾沁奧巴第四百五十七章 單挑還是羣毆?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迎祥(4千字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第一百零一章 建奴的算計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八百五十四章 我該如何拯救你,我的歐洲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抉擇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明不受威脅!第三百五十八章 讓不該存在的人消失第六百章 朕,心中有愧啊!第四百七十三章 幾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一百八十七章 想要北歸林丹汗第三百八十四章 你就從了本公子吧第一百六十一章 收買人心和禁閉(4千字大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人頭滾滾福王府第二百七十二章 朕爲堯,誰人爲舜?第四百七十二章 尚豐王進京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不是這麼算的第三百三十三章 下旨申飭?扯!第七百四十七章 兒子養偏了怎麼辦?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奴才留步!第四百九十四章 讓你們做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六十章 折割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七百八十五章 兩個智障!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六百零八章 遊戲越往後就越難第三百二十四章 忽悠瘸了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輕侮!第七十五章 噁心第八百六十章 鳥糞屬於偉大的法蘭西!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八百零八章 都是些渣渣第一百五十五章 須知天意念蒼生第六百八十六章 坑人的朝貢體系第七百七十一章 這輩子,值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你被人扔海里了PY交易幾本書祭天!第八百六十五章 最佳活力團體組織第三百零七章 開科取士的建奴第二百七十九章 動一動軍事體系第八百五十一章 哥薩克騎兵的絕唱第五百九十六章 咱們可是一家人啊!第三百六十六章 德川將軍是個好人第六百三十章 聽說,大明的皇帝還要臉?第五百六十六章 黑歷史第五百四十三章 慫!第三百三十一章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第一百零四章 血戰第一百零一章 建奴的算計第六百八十五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第三十五章 朕要公審他們第三百七十八章 朕要掀桌子!第六百章 朕,心中有愧啊!第一百二十七章 細柳營故事(爲盟主長空飛血還債加更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圍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心不是那麼好收買的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清算(第一更)第七百八十四章 又捱揍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六甲出事兒了第三十四章 爾等還有甚麼不敢的?第四百七十章 得有人背鍋才行第二百一十七章 流民也不好招募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王不夠用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爸爸的兩個孝子第八百六十四章 我們需要孔代親王是正義的一方第六百六十三章 要麼跪,要麼滾第二百八十六章 小人李鴻基第三百四十八章 讓天皇背黑鍋(突如其來的加更)第五百二十九章 搶生意和體面待遇第七百章 流氓不可怕第二百零四章 再複製一套驛站系統第七百九十五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朕不信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給建奴當狗了!
第五百七十九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五百四十八章 殃及的池魚?第五百六十五章 總得有人犧牲第二百二十一章 嘉興吳家第四百七十章 得有人背鍋才行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是跟陛下學來的第八百一十九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四十六章 關門,放瘋狗(還債4/100)第五百七十五章 作死的魯王世子第二百七十七章 太他孃的嚇人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狗皇帝進瀋陽第三百八十一章 孔雀明王第十九章 范文程借路第四百九十四章 讓你們做一個艱難的決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許某要整頓海上勢力第八百五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五百一十四章 遼東發小妾第五百四十五章 他們用過的名字,是漢唐第三百九十五章 所謂窮秀才第三百四十六章 營嘯第三百二十章 廢立大汗?第八百二十七章 黃泥差點兒落褲襠第八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九十三章 殃及池魚第一百七十四章 雄起的科爾沁奧巴第四百五十七章 單挑還是羣毆?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迎祥(4千字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第一百零一章 建奴的算計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八百五十四章 我該如何拯救你,我的歐洲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抉擇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明不受威脅!第三百五十八章 讓不該存在的人消失第六百章 朕,心中有愧啊!第四百七十三章 幾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一百八十七章 想要北歸林丹汗第三百八十四章 你就從了本公子吧第一百六十一章 收買人心和禁閉(4千字大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人頭滾滾福王府第二百七十二章 朕爲堯,誰人爲舜?第四百七十二章 尚豐王進京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不是這麼算的第三百三十三章 下旨申飭?扯!第七百四十七章 兒子養偏了怎麼辦?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奴才留步!第四百九十四章 讓你們做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六十章 折割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七百八十五章 兩個智障!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六百零八章 遊戲越往後就越難第三百二十四章 忽悠瘸了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輕侮!第七十五章 噁心第八百六十章 鳥糞屬於偉大的法蘭西!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八百零八章 都是些渣渣第一百五十五章 須知天意念蒼生第六百八十六章 坑人的朝貢體系第七百七十一章 這輩子,值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你被人扔海里了PY交易幾本書祭天!第八百六十五章 最佳活力團體組織第三百零七章 開科取士的建奴第二百七十九章 動一動軍事體系第八百五十一章 哥薩克騎兵的絕唱第五百九十六章 咱們可是一家人啊!第三百六十六章 德川將軍是個好人第六百三十章 聽說,大明的皇帝還要臉?第五百六十六章 黑歷史第五百四十三章 慫!第三百三十一章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第一百零四章 血戰第一百零一章 建奴的算計第六百八十五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第三十五章 朕要公審他們第三百七十八章 朕要掀桌子!第六百章 朕,心中有愧啊!第一百二十七章 細柳營故事(爲盟主長空飛血還債加更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圍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心不是那麼好收買的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清算(第一更)第七百八十四章 又捱揍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六甲出事兒了第三十四章 爾等還有甚麼不敢的?第四百七十章 得有人背鍋才行第二百一十七章 流民也不好招募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王不夠用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爸爸的兩個孝子第八百六十四章 我們需要孔代親王是正義的一方第六百六十三章 要麼跪,要麼滾第二百八十六章 小人李鴻基第三百四十八章 讓天皇背黑鍋(突如其來的加更)第五百二十九章 搶生意和體面待遇第七百章 流氓不可怕第二百零四章 再複製一套驛站系統第七百九十五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朕不信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給建奴當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