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上天太偏愛大明瞭!

爲了能讓自己的想法早點兒實現,他隆做出了一個讓暹羅等周邊的國家目瞪口呆的舉動——全面收縮兵力,甚至於將蘭那泰地區讓了回去。

當然,他隆也不至於傻到直接就全面放棄了蘭那泰,而是退出了一部分的地盤,保持着重兵威懾的態勢,以保證隨時可以捲土而來。

至於暹羅朝堂上上下下,能見到他隆退兵的舉動就已經燒高香了,哪裡還敢再陳兵蘭那泰?

萬一刺激到他隆,再一次大舉興兵來犯該怎麼辦?

到時候是不是得找大明爸爸出手鎮壓?

上一次主動尋找大明爸爸出手鎮壓的有兩家,一家叫朝鮮,另一家叫琉球。

現在一個成了朝鮮布政使司,另一個成了琉球布政使司,兩家的國主都跑到了大明的京師,掛着個親王的名頭在頤養天年。

這兩家的百姓們倒是一步登天了,起碼現在都掛着大明百姓的身份,平時走路都囂張的不行,尤其是那些在暹羅行商的朝鮮人,一個個的就更不是東西了。

嘴巴里動不動就是我大明天朝如何如何,除了同樣身份的朝鮮人或者更高一些的大明百姓之外,這些人根本就是視暹羅的小吏如無物!

彼其娘之!一些朝鮮的行商就這麼囂張,反而不如大明的商人來得謙遜!

至於這兩個“親王”,目前看來倒是一切都正常,問題是,誰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就小樓昨夜又東風……

畢竟,大明自己的親王都玩了命的跑去海外謀求建國,自己傻了纔會主動湊過去!

就算是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就算是大明皇帝願意這麼養着幾個閒散親王,那又能怎麼樣?

當個閒散親王跟關起門來當土皇帝能一樣?根本就是兩個概念好不好!

正是基於這種想法,整個大明的南邊那些小國,都打定了主意裝死或者先觀望——看看他隆會得到什麼樣的待遇再說。

他隆的心情也很忐忑。

自己這回的操作絕對夠騷,但是也絕對夠險——如果大明的皇帝同意了還好說,不同意的話,那自己就得面臨着周邊這些小國,甚至於包括大明在內的壓力。

但是,漢人有句老話說的好,開弓沒有回頭箭,自己的表單已經到了路上,也沒有什麼反悔的餘地了。

而且這事兒要是成了,自己和整個緬甸能得到的好處,幾乎是無法想象的!

前面的朝鮮和琉球確實內附了是沒錯,也確實是兩個閒散的親王沒錯,可是看看朝鮮和琉球的百姓現在是個什麼樣子?原先是個什麼樣子?

而且這裡面還涉及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琉球和朝鮮之所以內附,是因爲當時的外部壓力問題,而緬甸沒有這個問題,所以緬甸要求內附,價值比這兩家更高,得到的好處也就更多!

畢竟,漢人還有一句話說的好,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真要是等着大明皇帝把眼光盯向這邊,打又打不過,內附也沒了價值和意義,還不如早早的請求內附,自己和緬甸百姓得到的好處也能最大化。

……

崇禎皇帝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一句,放眼整個大明乃至於整個世界,估計都找不出來比錦衣衛更牛逼的情報機構了!

他隆王的表章通過正式官方渠道送到緬甸使節的手中時,崇禎皇帝已經帶着溫體仁和朱純臣等文武大臣們討論了好幾回。

因爲崇禎皇帝本身也是想不明白。

換成自己在他隆的位置上,根本就不可能上表內附,大不了就魚死網破,內附什麼的,不存在的。

可是偏偏他隆王就選擇了內附!

難道說,他隆是真心仰幕大明天朝上國的生活,所以纔想着內附?

崇禎皇帝沒想明白,哪怕是使節已經正式通過鴻臚寺遞交了覲見的請求,崇禎皇帝依然有些懵逼。

緬甸使臣錫真在剛剛進入御書房之後,就趕忙趴在地上行禮道:“下國小臣錫真,叩見大明皇帝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皇帝則是笑眯眯的道:“起來罷。”

難得的,崇禎皇帝沒有命人給錫真準備凳子——溫體仁和朱純臣這些大佬們求見崇禎皇帝,通常都是有凳子可以坐的。

錫真從地上起身之後,又向着崇禎皇帝施了一禮,才躬身站好,拱手道:“啓奏陛下,小臣這裡有我國國主表章一封,要呈於陛下。”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吩咐道:“呈上來。”

王承恩躬身應了,先是從錫真的手上接過來他隆王的表章,接着又仔細查驗了一番後才呈給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卻是連看都沒有看,反而盯着錫真道:“他隆王表章裡的內容,想必錫真愛卿也是知道的?”

錫真躬身道:“啓奏陛下,我國國主的表章,小臣不敢擅自拆開,但是我國國主另有一封給小臣的書信,大概的也說了一些。”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點頭道:“那對於內附之事,愛卿是怎麼看的?”

錫真躬身道:“下邦小國,臣民無不盼着內附大明,得爲聖天子治下百姓!”

錫真一番話說的是斬釘截鐵,甚至於連崇禎皇帝都相信了——現在的大明就是世界的明燈,大明的月亮也是世界上最圓的,想着成爲大明百姓,不是很正常的事兒?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後,纔打開他隆王的表章看了起來。

略過了前面一大堆的問候和各種沒用的屁話之後,崇禎皇帝直接就看向了重點。

大意很簡單,就是崇禎十一年的時候,自己已經把緬甸的所有數據都統計清楚了,只要崇禎皇帝陛下點點頭,自己就屁顛屁顛的帶着這些數據上京,讓整個緬甸成爲大明的內藩。

自己一心爲了皇帝陛下的宏圖霸業等等,不敢奢求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只求能在京城,混吃等死就行了……

對於這些屁話,崇禎皇帝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如果他隆王是真心內附,按着他的帶頭作用,大明就不可能虧待了他,不說最基本的襲罔替親王待遇,最起碼也得給人家點兒實權啥的。

如果他隆王是玩什麼其他的套路,想要搞出什麼事情來,這份表章上面所有的話就全都是屁話,屁用都沒有一點兒。

現在一切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他隆王到底是真心內附,還是想要搞事情。

點了點頭之後,崇禎皇帝才接着道:“既然他隆王有這份忠心,朕便允了他入覲的請求。

錫真愛卿回去之後,便回書給他隆王,告訴他,朕允了他入貢的請求,使團人數隨他自己,一路之上,大明以親王之禮相待。

既然他有這份忠心,朕爲他破一回例,倒也算不得什麼。”

錫真面色一喜,躬身道:“多謝陛下天恩,小臣回去後便修書給我國國主,請他儘快入京覲見。”

等到錫真退出了宮外之後,崇禎皇帝又再一次的拿着廠衛送來的情報合計了起來。

從眼前所有的情報綜合起來判斷,他隆王倒是真心想要內附,

只要他隆王是真心的想要內附,現在不管是給出什麼樣兒的待遇,其實都不爲過。

畢竟,這是第一個不需要大明的幫助,而且跟大明有交易往來的藩國請求內附,跟之前的朝鮮和琉球比起來,意義上完全不同。

他隆王在接到緬甸使臣的回覆和崇禎皇帝正式的旨意之後,便打點起了一衆使團,浩浩蕩蕩的往大明而來。

剛剛到了孟定府,一隊騎士就攔住了他隆王的使團。

頗爲羨慕的打量了一眼前方攔路的騎士,他隆王的侍衛首領便拍馬前行,朗聲道:“前方何人?”

對面爲首的騎士朗聲道:“奉大明黔國公之命,特來護送他隆王前往應天府!”

一路到了南京城之後,他隆王纔算是真正的理解了什麼叫做天朝上國——就算是翻遍整個緬甸也找不出來這麼高大雄偉的堅城!

可是,這麼高大雄偉的堅城,不過是天朝上國已經廢棄不用的舊都城,新的都城比這還要雄偉!

這麼雄壯的堅城,就算自己舉國來攻,只怕也攻不下吧?這樣兒的堅城,就不應該出現在人間!

扭頭看了看自己身旁的護衛,再看看一路護送自己前來南京,現在正在與南京軍府騎兵進行交接的那些大明騎兵,他隆王心中頓時又感覺到一陣苦澀之意。

自己也算是個英明有爲的君主了,自從登上王位這些年,自己也算是勵精圖治,可是結果呢?

整個緬甸都湊不起來這麼一支精銳的騎兵出來!

至於象兵什麼的,那玩意在暹羅那幾個撲街小國眼裡是夠厲害的,可是放在大明的眼裡,估計就算不得什麼了吧?

畢竟,中原歷史上跟象兵交手的次數也不算少,而象兵佔上風的次數卻寥寥無幾——基本上都是趁着一開始中原軍隊不熟悉象兵的時候才能沾到一些便宜。

當中原王朝的軍隊反應過來之後,基本上就輪到象兵被各種按在地上摩擦了……

他隆對於這些事情看的很清楚,對於這個跟自己前後腳登基的崇禎皇帝更是深有了解。

只不過,崇禎皇帝一登基就是皇帝,是天下共主,自己登基不過是一個小國的國主。

自己從一開始就輸了,輸的很徹底。

除非是崇禎皇帝作大死,把天下搞的大亂,自己或許有希望能混得比現在更好,甚至於更進一步。

然而崇禎皇帝登基之後的一系列動作,卻是將整個天下都死死的。

遠了不說,光是自己國內那個讓人頭疼的東印度分公司,自己就拿他們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而那個東印度公司卻被大明按在地上各種摩擦,據說連東印度公司在爪哇和呂宋的人都快被殺光了,也沒見東印度公司搞出來什麼事情。

而更加讓人噁心的是,據最終傳到自己的手裡的情報表明,東印度公司正在擴大在緬甸的分公司,而他們的目標,是奴隸交易!

他隆王自認擺不平東印度公司的人。

靠着海卻沒有什麼水師力量的緬甸對於東印度公司根本就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哪怕是自己現在就大力的發展水面力量也沒有什麼鳥用!

這麼一來,全面的倒向大明還是等着跟東印度公司發生衝突,最後再請求大明爸爸出手之後被吞併,就成了一個很簡單的選擇了。

其他的什麼仰慕天朝啊一類的,這些話說說也就算了,是事實,但是絕對不是真正讓自己內附的真正原因。

只不過,這個原因只要自己就好了,任何人,包括自己的那些妃子都不能讓她們知道。

畢竟,在不說出這個原因之前,自己就能在崇禎皇帝那裡得到最大的好處。

如果這個原因說出去,整個緬甸也就變得不值錢了。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他隆王甚至於對自己進行了深度催眠,讓自己都相信了所謂內附是因爲仰慕大明這個理由!

只不過,當他隆王見到了南京城外靠北一些的車站,並且被南京鴻臚寺安排乘坐火車上京之後,他隆王再一次被震驚到了。

緬甸國內不是沒有關於大明蒸汽機車的傳言,但是這種真正見到了實物,並且親自乘坐火車之後的震撼,卻遠不是傳言能比得上的!

對比起高大堅固的南京城,火車纔是真正不應該出現在人間的神器!

他隆不傻,對於火車這種東西的作用自然能看的出來。

哪怕是現在的火車再慢,這種東西的作用也是無法抹去的——不管是運送物資還是投送兵力,根本就不是靠人力能比得上的!

老天爺太偏愛大明人了!

……

遠在京城的崇禎皇帝在接到了錦衣衛的回報之後,便再一次召集了幾大龍腿子進宮,商議起了關於他隆王進京面聖的事宜。

他隆王進京,不僅僅是一次單純的覲見,也不僅僅是他隆王請求內附那麼簡單。

涉及到的事情,遠不止這些。

比如,他隆王內附之後,涉及到的周邊國家,比如暹羅等等的小國,他們會怎麼看?

另外,還有緬甸原本的百姓該如何安排?

ps:獻祭一本歷史新書《晚明霸主》,老作者青銅劍客的新作,現代人隨身攜帶武器系統穿越到明末,驅除滿清,雄霸四海,感興趣的書友搜索關注下。

第四百九十八章 連你也算計我!第二百六十五章 給閻王下道旨意(4千字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大買賣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這輩子,值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各種各樣的藩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凍死哪個王八犢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把蠻子清理掉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兩口呢?第五百五十章 《巴達維亞合約》第三十九章 難收的商稅第五百八十八章 一座京觀引發的血案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家智庫(第二更)第六百一十章 是朕提不動刀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還是美滋滋?第六百八十六章 坑人的朝貢體系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五百八十九章 口含天憲,興亡繼絕!第四百一十章 沒點數兒的蠻子和煤礦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輕侮!第二百一十章 有錢了不起啊第六百九十二章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開啓忽悠模式(4千字,兩章合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生孩子多修路!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五百七十五章 作死的魯王世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黑歷史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五百零二章 有人爽就有人不爽(3/5)第二百二十四章 糧食的去向(3K第三更)第八百三十一章 又要養豬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陛下,臣還能提的動刀啊!第三百三十三章 下旨申飭?扯!第六百三十章 聽說,大明的皇帝還要臉?第一百五十一章 清風館中落驚雷第七百六十二章 白皮黃心話戶籍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蠻子三百萬人陪葬!第四百六十一章 狗皇帝進瀋陽第一百七十四章 雄起的科爾沁奧巴第三百一十四章 都在算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陛下賜教第三百零五章 京察第六十章 折割第三百五十七章 駕臨孔府,誰敢舉旗?第四百四十八章 子曰,頭疼第六百零二章 蠻子好說,大明百姓才更讓人頭疼!第二百零七章 九族不夠,十族來湊!第七百四十七章 兒子養偏了怎麼辦?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八百六十二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六百四十二章 這不是扯蛋麼!第一百二十三章 審袁(終於上架了,求首訂)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頭疼第二百九十八章 何謂王道第一百零二章 追兵第七十九章 家宴第三百六十七章 這是唯一的辦法第八百一十五章 矯枉不怕過正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輕侮!第二百七十三章 掀桌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七百五十五章 皇權不下鄉?笑話!第三百零七章 開科取士的建奴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二借糧(4千字大章)第九十八章 冊封第八百五十章 赫梅利尼茨基很蛋疼第七百一十二章 還合還是另有穿越者?(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五章 有如關雲之長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假建奴第四百七十三章 幾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界上只能有一個皇帝第二百三十六章 陝西烽煙起(4千字大章)第三百五十九章 敢不敢更不要臉一點兒?第四百三十五章 羣魔亂舞的遼東和大屠殺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第一百零八章 計議第六百八十八章 與朕何干?與大明何干?第七百一十五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國人才何其多也第十六章 朕等着你來!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第四百四十四章 一切以大明百姓爲重第八百零八章 都是些渣渣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六百四十八章 有的,只是……驕傲!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大買賣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求生欲很強的魏國公第一百一十八章 賜死第三百零五章 京察第五百六十三章 由不得他拒絕!第四百三十七章 凍死哪個王八犢子第四百零七章 皇家學院立功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刀架脖子上最好使第一百六十八章 諜中諜與計中計第八十六章 讓他們閉嘴第二百八十一章 始作俑者第六百三十二章 宣緬甸王他隆覲見!
第四百九十八章 連你也算計我!第二百六十五章 給閻王下道旨意(4千字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大買賣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這輩子,值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各種各樣的藩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凍死哪個王八犢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把蠻子清理掉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兩口呢?第五百五十章 《巴達維亞合約》第三十九章 難收的商稅第五百八十八章 一座京觀引發的血案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家智庫(第二更)第六百一十章 是朕提不動刀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還是美滋滋?第六百八十六章 坑人的朝貢體系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五百八十九章 口含天憲,興亡繼絕!第四百一十章 沒點數兒的蠻子和煤礦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輕侮!第二百一十章 有錢了不起啊第六百九十二章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開啓忽悠模式(4千字,兩章合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生孩子多修路!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五百七十五章 作死的魯王世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黑歷史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五百零二章 有人爽就有人不爽(3/5)第二百二十四章 糧食的去向(3K第三更)第八百三十一章 又要養豬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陛下,臣還能提的動刀啊!第三百三十三章 下旨申飭?扯!第六百三十章 聽說,大明的皇帝還要臉?第一百五十一章 清風館中落驚雷第七百六十二章 白皮黃心話戶籍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蠻子三百萬人陪葬!第四百六十一章 狗皇帝進瀋陽第一百七十四章 雄起的科爾沁奧巴第三百一十四章 都在算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陛下賜教第三百零五章 京察第六十章 折割第三百五十七章 駕臨孔府,誰敢舉旗?第四百四十八章 子曰,頭疼第六百零二章 蠻子好說,大明百姓才更讓人頭疼!第二百零七章 九族不夠,十族來湊!第七百四十七章 兒子養偏了怎麼辦?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八百六十二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六百四十二章 這不是扯蛋麼!第一百二十三章 審袁(終於上架了,求首訂)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頭疼第二百九十八章 何謂王道第一百零二章 追兵第七十九章 家宴第三百六十七章 這是唯一的辦法第八百一十五章 矯枉不怕過正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輕侮!第二百七十三章 掀桌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七百五十五章 皇權不下鄉?笑話!第三百零七章 開科取士的建奴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二借糧(4千字大章)第九十八章 冊封第八百五十章 赫梅利尼茨基很蛋疼第七百一十二章 還合還是另有穿越者?(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五章 有如關雲之長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假建奴第四百七十三章 幾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界上只能有一個皇帝第二百三十六章 陝西烽煙起(4千字大章)第三百五十九章 敢不敢更不要臉一點兒?第四百三十五章 羣魔亂舞的遼東和大屠殺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第一百零八章 計議第六百八十八章 與朕何干?與大明何干?第七百一十五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國人才何其多也第十六章 朕等着你來!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第四百四十四章 一切以大明百姓爲重第八百零八章 都是些渣渣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六百四十八章 有的,只是……驕傲!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大買賣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求生欲很強的魏國公第一百一十八章 賜死第三百零五章 京察第五百六十三章 由不得他拒絕!第四百三十七章 凍死哪個王八犢子第四百零七章 皇家學院立功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刀架脖子上最好使第一百六十八章 諜中諜與計中計第八十六章 讓他們閉嘴第二百八十一章 始作俑者第六百三十二章 宣緬甸王他隆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