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微服出巡

但命運偏偏愛捉弄人,老天爺偏偏讓她懷孕了,還生了個兒子,這樣以來,她就不能不當回事了,因爲從此之後,她就不是個普通的宮女了,而是皇帝的正式的女人了,只不過老朱這人實在是不地道,估計是嫌棄郜氏出身太低的原因,一直都沒有給人家封號,到最後連個一般的妃子都沒混上。實在是不知道老朱是怎麼想的,竟然如此計較後宮女人的出身,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一開始,郜氏心裡還覺得委屈,但是時間長了就全都釋然了,就算是封了個妃子有如何,不過是個虛名罷了,君不見老朱提起褲子來就去找其他的女人了,宮裡面的后妃一年見不着皇帝幾次的也一抓一大把,她們跟自己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嗎?

所以,到後來,郜氏對後宮爭寵的事情就看的很淡了,從來都沒想着去和那些個奼紫嫣紅的小姑娘們爭風吃醋,也不想着得到朱元璋的寵幸了,甚至連宮廷的聚會活動都很少參加,去了也是背景牆,也是陪襯,一點意思也沒有。

她全部的心思全都放在了她的兒子肅王身上,令她感到一點欣慰的是,朱元璋對她不怎樣,對她的兒子還算是盡到了做父親的責任,跟其他的庶子一樣,封了一個藩王,準備讓他到地方上做土皇帝。

這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一輩子不愁吃、不愁穿,安樂一生也就夠了,還圖什麼呢?總比自己賣身來宮裡做宮女強。

只可惜,她的兒子朱楧不甘平凡,總想着靠着自己的努力獲得父皇的青睞,因此晝夜刻苦練習書法和騎射,想靠着自己的本事來彌補出身的不足,以至於朱元璋看上了他的軍事才能,將他從位於武漢的漢王,改封成了鎮守河西走廊的肅王。本來可以安安穩穩的過一生的,卻一下子要去那個兵兇戰危之地和蒙古人動刀子。

自從朱楧就藩之後,郜氏的心就一直在嗓子眼裡提着,每天都是向上天祈求保佑她的寶貝兒子平安,她做夢都想去西北,跟她的兒子在一起,就算那裡危險,也好過在這裡提心吊膽,只是怕朱元璋那一關過不去,畢竟自己現在幾乎連跟他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眼見自己的兒子主動提出這件事,郜氏的內心如何不激動,不欣慰,兒子願意跟自己在一塊,那比什麼都讓她高興,笑道:“你的父皇能答應嗎?”

朱楧微微笑着搖了搖頭,有點失落的說道:“孩兒也沒有把握,只是事在人爲,這種事總是要爭取一下,萬一父皇開恩,那孩兒就可以永遠和母親在一起了。”

郜氏也是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臉上的表情有惆悵,有期待,微微的嘆道:“但願吧,希望他能放我走,反正他的女人多了去了,又不喜歡我,何必把我圈在這裡不放呢?好了,不說這個了,你們難得回來一趟,爲娘也是,淨說些不開心的話。咱們今天就好好聊聊,中午吃完飯後你帶着娜紮好好逛逛這個金陵城,她怕是早就想去逛逛了。”

女人到底是瞭解女人,來到了當時全世界最繁華的城市,哪有不去逛街的道理,迪麗娜扎早就對金陵城神往已久了,來的時候見到洪武大街上沿街的店鋪琳琅滿目,各種商品應有盡有,內心大動,礙於大王還有公事要辦,沒好意思開口,正琢磨着辦完公事之後,請大王好好的帶自己逛一逛呢,沒想到母親率先說出來了,心裡別提多高興了,當即甜甜一笑道:“多謝母親的恩典了。孩兒來之前就打算好好逛一逛這金陵成了,只是怕耽誤大王的公事一直沒有說出來,沒成想今天被母親先開口說了。”

一家人本來就是血濃於水,這兩天的功夫郜氏也已經跟迪麗娜扎混熟了,用手點了一下她的小腦袋,笑着罵道:“我還能不知道你的那點小心思?”

屋內隨即傳出了一陣歡笑聲,有朱楧的大笑,有郜氏的慈祥之笑,也有迪麗娜扎的銀鈴般的笑容。

午飯吃的很和諧美滿,郜氏很久沒有見過兒子了,一向節儉的她命下人擺了一大桌菜好好招待朱楧,恨不得將自己的心都掏出來讓他吃掉,天下做母親的大致都是這個心理。

朱楧和迪麗娜扎早飯吃的較晚,一上午又沒有做什麼運動,因此的中午的時候並不怎麼餓,只是郜氏一片愛子情深,太想讓朱楧多吃東西了,恨不得讓他把一桌子菜都吃光,頻頻地給朱楧和迪麗娜扎夾菜。

朱楧和迪麗娜扎爲了不讓老人傷心失落,拼着命往肚子裡塞了很多食物,到最後實在是吃不下去了才作罷。

飯後,二人離開了後,朱楧連着打了幾個飽嗝,摸着仗着圓鼓鼓的肚子對迪麗娜扎說道:“愛妃啊,寡人現在總算是理解了那些填鴨們的痛苦了,被人活活撐死,還不如一刀宰了痛快。”

迪麗娜扎爲了在母親面前好好表現,也是使出了吃奶的勁兒使勁往嘴裡塞了很多食物,小肚子被撐的緊蹦蹦的,挽着朱楧的胳膊,打了一個嗝,撒嬌道:“那大王不正好陪着臣妾逛逛街消食嗎?吃了這麼多東西,若是不去逛街消食臣妾都要長胖了,到時候大王就不喜歡了。”

很久沒有來京城,朱楧也早想逛一逛了,拉起迪麗娜扎的小手說道:“走,寡人這就帶你去逛逛這聞名天下的金陵城,讓你開開眼界。”

迪麗娜扎一陣雀躍,嬌笑道:“老爺,妾身要微服私訪,帶着侍衛什麼都逛不到。”

這丫頭的角色轉換還挺快,朱楧也想着兩個人去逛街,帶着自己的女人去逛金陵,遊秦淮是多麼有情調多麼浪漫的事情,若是再帶上一堆侍衛當電燈泡,那豈不是大煞風景?

更何況,金陵是大明朝的首都,是老朱安身立命的老窩,這裡的治安簡直是不要太好,你若是敢在這裡打家劫舍,那肯定會被老朱分分鐘嚴打。事實上,朱元璋也很喜歡微服出巡,一個人逛一逛他治下的金陵城,據說還經常逛妓院尋找刺激。

史書中還流傳着一個徐達勸諫他的故事,據說有一次朱元璋聽說徐達病了,就自己一個人去看他,兩位兄弟老哥們正聊得火熱的時候,誰知道躺在病牀上的徐達突然從被子裡掏出一把刀,當時把老朱嚇壞了,急忙問道:“兄弟想要幹什麼?”徐達對他一直忠心耿耿,二人之間的私人感情也十分深厚,朱元璋實在是想不明白徐達爲什麼要這樣做。

徐達當然不是想行刺他,將匕首重新收起來,有氣無力地勸諫道:“如果陛下今天來看的是個有異心的人,那豈不是就危險了?”

朱元璋這才明白徐達是在用這種方式來勸諫他注意自身安全,內心十分感動,當即表示聽從他的建議,從此減少了微服出巡的次數。

不過老朱也是人,是人就不甘寂寞,老是在宮裡待着悶都悶死了,更何況依照朱元璋的人生事蹟來看,他應該是那種好動的人,不可能像萬曆一樣在皇宮裡一悶悶幾十年,所以他也只是減少了微服出巡的次數,該出來的時候,還是會出來逛逛。

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朱元璋和徐達的私人關係,從種種史料來看,他們兩個人的私人關係是相當不錯的,當年一起打天下的時候,徐達就曾經用自己的命去換朱元璋的命。朱元璋也很念他的情,知道他是個忠厚可交之人,就讓他做大將軍,位在諸將之上。

至於野史民間瘋傳的朱元璋賜蒸鵝整死徐達的事情,大家聽聽就算了,稍微對明初歷史有點研究的人都不會相信這個所謂的典故。

要知道,徐達死的比較早,是洪武十八年去世的,那個時候朱元璋春秋鼎盛,朱標也健在,他實在是沒有理由屠戮功臣。

而且,當時胡惟庸雖然被處死,但是他的餘黨還在,朱元璋需要徐達的勢力來對抗他們。洪武十三年殺胡惟庸時,朱元璋並沒有處死多少人,胡惟庸案之所以演變成一場大屠殺是因爲後來牽出了李善長。

李善長樹大根深,是淮西集團的領袖,而且久居相位,一直負責糧草器械的調撥,他管的是老朱的錢袋子,無論在什麼時候,財政大權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些帶兵打仗的將領見了李善長之後,大部分都是客客氣氣的,生怕得罪了這位爺,否則隨便找個藉口扣你一個月的糧草你還打什麼仗?立什麼功?

久而久之,李善長就藉着職務之便收攏了小弟一大堆,影響力很大。他雖然早已經致仕,但是退而不休,通過扶植胡惟庸等手段繼續影響朝政,朱元璋對他的做法十分不滿。

胡惟庸案牽出李善長之後,朱元璋乾脆就將他和他的那羣小弟殺了個乾淨。需要說明的是,朱元璋殺李善長的罪名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他沒有說李善長謀反,而是說他知情不報,即所謂的“元勳國戚,知逆謀不舉,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

對於謀反這種事情,不反對就是支持,你明明知道胡惟庸要謀反還不告發,想着左右逢源,不殺你殺誰?

李善長死的時候是洪武二十三年,朱標是洪武二十五年去世的,在朱標還健在的情況下,朱元璋實在是沒有理由去搞大清洗,所以李善長之死,有他咎由自取的一方面。

綜合上面的史料來看,洪武年間的金陵城治安還是相當好的,帶個妹子去遊玩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朱楧十分霸氣的一把摟住迪麗娜扎的肩頭,一副欠揍的土豪樣子說道:“走,老爺我帶你去買包,買衣服,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哦了個草,這種感覺真是爽啊。後世的他哪有底氣在自己喜歡的妹子跟前說這樣的話,不過轉念一想,他的王后現在自己在家裡帶孩子,而他卻帶着迪麗娜扎去逛街,這在後世的觀念裡完全就是拋下老婆孩子帶着小三出去浪,是要受到譴責的。

不過好在現在是大明,沒有人管這樣的事,想浪就去浪,還要浪的響亮,不用羨慕,也不用嫉妒,有本事你也去浪。

沒有一個女孩子可以拒絕霸道總裁式的寵愛,所以要想泡到自己喜歡的女神首先要努力奮鬥,取得事業上的成功,用自己的成績去征服女神的芳心,像一些兵王文、校花總裁文的主角那樣上去就舔着臉調戲人家,不甩你兩個大耳刮子纔怪。

迪麗娜扎雖然之前是公主,從小沒缺過錢花,但她現在是朱楧的女人,最在乎的自然是自己的老公對自己的態度,老公肯爲她花錢,那就說明她在自己的老公心裡很重要,當即歡呼雀躍道:“多謝老爺,多謝老爺。妾身難得來一次金陵,就不跟老爺客氣了,老爺到時候可不要反悔,不許說妾身敗家。”

朱楧哈哈一笑,摟着迪麗娜扎的小纖腰,邊走邊說道:“放心吧。老爺我是那麼小氣的人嗎?白天的時候你不用跟我客氣,到了晚上,本老爺就不跟你客氣了。”

“老爺討厭,老爺好壞,就知道欺負妾身。”

“你還不願意?”

“願意,妾身就是讓老爺欺負的。”

明代的金陵城的繁華遠勝以往,再加上現在是年關將至,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都出來辦年貨,街上的行人更多,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迪麗娜扎挽着朱楧的胳膊走在金陵城的大街上,他們都換了華貴的便服,與街上的行人並無二至,在常人看來,他們就像是新婚不久的小兩口,十分恩愛的出來逛街。

“老闆,這個鐲子多少錢?”迪麗娜扎走到一處大型的首飾店,拿出一個金鐲子,十分喜歡地邊把玩,邊說道。

“夫人真是好眼力,這個金鐲子是小店最近剛設計的新樣式,紫禁城裡的許多后妃都帶這一款。”店老闆見朱楧和迪麗娜扎穿着不俗,知道他們肯定是富貴人家的公子哥,立即上前巴結道。

第五十一章 搞定寧妃第七十三章 大戰西藩(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朱楧的心思第十七章 治國攻略第二百四十九章 朱家人的心思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語重心長第二百三十七章 慶王使者第二百六十六章 平推高昌第一百一十三章 封貢互市第二百九十三章 朱楧的心思第二百零九章 陛下,臣妾敬你一杯。第三百零一章 削周王第七十四章 大戰西藩(四)第二百零三章 剛正面第二百六十三章 直搗黃龍第四十一章 平定兵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帶母親回肅國第三十一章 老朱秘籍第二百七十三章 允炆登基第一百零三章 移民實邊第一百零六章 制定發展戰略(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校課程第一百章 蒙日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狩獵驚魂(十一)第九十六章 陪伴王后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小黑的懲罰第一百五十六章 加點油(再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戰回鶻第二百七十八章 允炆的對策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三十九章 被人崇拜第三百零一章 削周王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鼓作氣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割利器第九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二百二十一章 能做昏君多好第三十章 士誠之敗完本感言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百四十章 脅降哈密(二)第八十四章 大戰西藩(十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肅國總動員第二百六十章 罐頭和火繩槍第一百三十五章 擴軍備戰(三)第七十七章 大戰西藩(七)第二十七章 人心叵測第三百零三章 各方應對第三十六章 王的野望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小黑的懲罰第一百九十九章 炸膛第一百二十二章 狩獵驚魂(八)第三章 各人心思第八十七章 襲破沙洲第十一章 召見諸將第二百五十章 一桌酒席讀出局勢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于闐歸附第一百八十六章 嚴令第一百五十三章 激戰第九十八章 士官制度第一百零七章 招降南虜第二百零六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零一章 兵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高手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鼓作氣第一百二十三章 狩獵驚魂(九)第二百九十二章 齊泰的算盤第三十二章 收回財權第五十二章 其樂融融第二百五十五章 好事臨頭第九十七章 統計兵力第一百四十八章 肅國總動員第二百三十四章 秘密兵工廠的選址第二百八十六章 對齊泰的態度第八十二章 大戰西藩(十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鬧洞房第十一章 召見諸將第二十一章 推行變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炸膛第一百二十三章 狩獵驚魂(九)第二百六十五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狩獵驚魂(十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回鶻使者第七十八章 大戰西藩(八)第二百六十八章 喜歡被大王征服的感覺第二百一十四章 稅率之爭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章 一朝夢醒(改)第二百二十五章 設立東廠第二百二十章 端妃勸進第二百五十七章 朱元璋的糾結第一百零二章 家宴第九十九章 蒙日之戰第九章 開鎮河西後記一 軍國大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存亡在虛實第二百二十二章 訓話第八十章 大戰西藩(十)
第五十一章 搞定寧妃第七十三章 大戰西藩(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朱楧的心思第十七章 治國攻略第二百四十九章 朱家人的心思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語重心長第二百三十七章 慶王使者第二百六十六章 平推高昌第一百一十三章 封貢互市第二百九十三章 朱楧的心思第二百零九章 陛下,臣妾敬你一杯。第三百零一章 削周王第七十四章 大戰西藩(四)第二百零三章 剛正面第二百六十三章 直搗黃龍第四十一章 平定兵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帶母親回肅國第三十一章 老朱秘籍第二百七十三章 允炆登基第一百零三章 移民實邊第一百零六章 制定發展戰略(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校課程第一百章 蒙日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狩獵驚魂(十一)第九十六章 陪伴王后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小黑的懲罰第一百五十六章 加點油(再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戰回鶻第二百七十八章 允炆的對策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三十九章 被人崇拜第三百零一章 削周王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鼓作氣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割利器第九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二百二十一章 能做昏君多好第三十章 士誠之敗完本感言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百四十章 脅降哈密(二)第八十四章 大戰西藩(十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肅國總動員第二百六十章 罐頭和火繩槍第一百三十五章 擴軍備戰(三)第七十七章 大戰西藩(七)第二十七章 人心叵測第三百零三章 各方應對第三十六章 王的野望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小黑的懲罰第一百九十九章 炸膛第一百二十二章 狩獵驚魂(八)第三章 各人心思第八十七章 襲破沙洲第十一章 召見諸將第二百五十章 一桌酒席讀出局勢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于闐歸附第一百八十六章 嚴令第一百五十三章 激戰第九十八章 士官制度第一百零七章 招降南虜第二百零六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零一章 兵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高手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鼓作氣第一百二十三章 狩獵驚魂(九)第二百九十二章 齊泰的算盤第三十二章 收回財權第五十二章 其樂融融第二百五十五章 好事臨頭第九十七章 統計兵力第一百四十八章 肅國總動員第二百三十四章 秘密兵工廠的選址第二百八十六章 對齊泰的態度第八十二章 大戰西藩(十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鬧洞房第十一章 召見諸將第二十一章 推行變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炸膛第一百二十三章 狩獵驚魂(九)第二百六十五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狩獵驚魂(十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回鶻使者第七十八章 大戰西藩(八)第二百六十八章 喜歡被大王征服的感覺第二百一十四章 稅率之爭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章 一朝夢醒(改)第二百二十五章 設立東廠第二百二十章 端妃勸進第二百五十七章 朱元璋的糾結第一百零二章 家宴第九十九章 蒙日之戰第九章 開鎮河西後記一 軍國大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存亡在虛實第二百二十二章 訓話第八十章 大戰西藩(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