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罐頭和火繩槍

這裡來來往往的人很多,雖然比不上京城繁華,但是由於外國商賈衆多,也別有一番氣象,感覺真的就像史書中說的萬國來朝一樣。

郜氏從馬車中探出頭來,看着敦煌這一副熙熙攘攘地景象,內心裡生出十足的自豪感,笑道:“楧兒,這就是你治理的國家嗎?”

朱楧騎在馬上,意氣風發的笑道:“是啊,母親。這就是孩兒的國家,是我們真正的家。在這裡,母親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

郜氏喜極而泣,沒想到自己的兒子這麼有出息,可以替她遮風擋雨了,笑道:“好,好。有楧兒這句話,別什麼都讓爲娘高興。”

朱楧的這次回國與以往不同,不僅本尊回來了,還帶來了一個太后,羣臣和後宮自然是十分隆重的接待。

郜氏生性淡薄,不想幹預朝中的政事,更何況,她對自己的兒子有信心,認爲他可以做的比任何人出色,不需要她在一旁指手畫腳,跟羣臣見了面之後,就跑到後宮抱自己的孫子去了。

朱楧這才除了帶回來盛庸這個歷史上有名的將領之外,還帶回了那對雙胞胎的哥哥——趙勇,趙廉兩位戰將。這樣的人才自然不能浪費,立即給他們安排了職務。

趙勇趙廉不必說了,本身武藝不凡,妹妹又是大王的愛寵,上去給了個千戶沒有人說什麼。但是,盛庸就不一樣了,本來是個書生,一天戰場沒有上過,讓他貿然去做軍官,怕是很多人不服氣。

可以想象,若是盛庸大人將來和他的下屬起了爭執,在痛罵對方的時候,對方肯定張口就是一句:“老子打了多少年仗,你懂個屁”之類的葷話。威信真的很難建立。

因此,朱楧只給了他一個練兵使的身份,讓他參與訓練剛剛成立的神機營,以便在練兵之中鍛鍊他的能力,以資國用。

火繩槍在朱楧的親自催促與督導之下終於研製成功了,而且已經量產了五千多支,這五千多支火繩槍是嚴格按照朱楧的制度製造的,上面都刻有負責工匠的名字,保證絕對不會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

這一天上午,朱楧秘密來到了位於哈密天山腹地的秘密軍工廠,專門前來察看火繩槍的試煉進程。

這些可由單兵操作,射程達到一百多米,射速可達到三分鐘發兩發的火繩槍一經問世,便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尤其是擅長使用火器的李勉,一眼就看出了這類武器非同小可,絕對可以大大提高火器的戰鬥力,提高他們火器營的地位。

因此,這些東西一出來,他就攬在自己手裡,左摸摸,右看看,愛不釋手,立即組織善用火銃的士兵,前來學習使用這些火繩槍。

對於,火繩槍的訓練標準,朱楧早就規定好了,那就是在八十步以外立五尺高、二尺闊的木牌,三發一中,或者是十發七中爲精。這是後世的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寫的練兵方法,朱楧雖然沒有看過這本書,但是戚將軍的練兵方法以及被後世的明穿小說用爛了,他也看過幾本,對此也還有點印象。

朱楧將這五千多火繩槍兵分爲了兩部分,分別有李勉和盛庸各訓練一部,到時候看他們誰訓練的成績好,就將這批火繩槍士兵撥給那人使用。

盛庸見到這些火繩槍後也是大爲驚訝,轉而大爲喜歡,他差點歡呼地叫起來,他感覺自己來肅國是選對了。

因爲歷史上的盛庸是以擅長使用火器聞名的,他對火器也頗有研究,研究的多了,就有了感情。平心而論,盛庸對火器的熱忱絲毫不輸李勉。

像王虎臣那種一打仗就往前衝的將領,最喜歡的是寶刀和寶馬,見到這兩樣東西,簡直比見到他自己的小妾還要激動。

而像李勉和盛庸這樣偏愛火器的將領,最喜歡的當然是各種各樣的火器了,要是讓他們看見了犀利的火器,那不爭個頭破血流纔怪。

聽到朱楧的命令後,他們就分別帶着自己的手下開始加緊訓練,督促的標準相當嚴格。盛庸想靠着這個機會向王上露兩手,李勉不肯被新來的比下去,二人你追我趕,誰也不肯鬆懈,短短几個月,就將火器部隊訓練的有模有樣。

這一天,就是朱楧定好的考察他們的日子。

天山腹地的一處盆地內,朱楧端坐在大將臺上,西風烈烈,意氣風發,特意穿了一身鮮明的甲冑,看起來英勇無雙,用無比威嚴的口氣問道:“二位將軍,都準備好了嗎?”

“末將準備好了,請王上示下。”分立在臺下兩邊的盛庸和李勉分別向朱楧抱拳答道。

“那就開始吧。”朱楧淡淡地對侍立在旁邊的一名傳令兵說道。那名傳令兵聽到朱楧的命令之後,機械的揮了揮令旗,不遠處的鼓手就敲起了振奮人心的鼓聲。

“咚咚咚。”很明顯,這一套動作,他們已經不知道演練過多少次了。

“末將遵命!”盛庸和李勉頓時熱血沸騰,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了,紛紛向朱楧抱拳,大喝道。

火器的考覈無非就是三個方面,第一個是準確度,這是火器的基礎,說的再天花亂墜,打不準也是白搭。

第二是射速,畢竟這個時候的火器還不是半自動武器,一扣扳機一梭子子彈就打出去了,要想形成密集火力對敵軍造成重大傷亡,手速是必須要練的。合格的標準就是三分鐘打出兩發有質量的子彈。

第三是射手的心理素質,這個年代的火器還很不發達,無法對冷兵器形成絕對的優勢,所以纔會採取三段擊這種模式來保持火力的持續性,否則就直接像港片中的飛虎隊那樣拿個盾牌在前面一頂,直接站成一排突突對方,多過癮!

火繩槍雖然犀利,但異族勢力也不是傻子,打幾次也就能摸到對付這種武器的門道兒了,說白了,它的短板還是在射速上面,開了一槍之後,沒有辦法立即開第二槍。

因此,有經驗的異族將領就會在火繩槍的射程之外,採取叫嚷、挑釁、張牙舞爪等行爲,給明軍的火繩槍射手施加心理壓力。如果明軍的火槍手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臨陣膽怯,敵人稍微一施加壓力就會壓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恐慌而開火。

這個時候射出去的彈丸是打不中敵軍的,而敵軍就會趁着明軍剛剛開完第一槍,來不及開第二槍的間隙衝過來,衝破明軍的陣型,給明軍造成巨大的殺傷。

所以,玩火器的將領都有這麼一個規矩——無令不得善發,遇賊至百步之內,聽到指揮官放銃之後,士兵纔可以放銃,否則嚴懲不貸。

但是,戰場跟訓練場完全是兩個地方,在戰場上,面對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敵軍,士兵們很難做到從容應對,個別心理素質差的,提前放銃不是什麼新鮮事,因此,在平時就有必要加強火槍兵的心理素質訓練。

“第一隊!放!”主持考試的考官令旗一揮,大喝一聲。

“嘭!”“嘭!”“嘭!”一排密集地槍響過後,一顆顆彈丸從火繩槍的槍嘴裡射出,紛紛飛向了八十步以外的木牌。

“第二隊!快!”考覈官又下了一道命令。第一隊士兵紛紛後撤到後面去裝彈,由第二隊士兵迅速地添上位置,然後射出手裡的彈丸。

這樣可以既比射速又比精確度,最後看誰射中的彈丸多就算誰贏。

一輪比賽下來,李勉和盛庸二人的成績差不多,這倒是讓朱楧很意外,他本來以爲盛庸是青史留名的戰將,成績怎麼着也得比李勉好一點,不過看來是他想錯了。

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誰怕誰啊?盛庸青史留名是因爲他有這個機會,這並不表示他就一定可以碾壓對手。

槍手都是用子彈喂出來的,只要資源充足,彈藥管夠,訓練得法,誰也可以練出一支精兵。

一個人要想成爲神槍手必須要天賦,但一支部隊要想成爲精銳的神槍手部隊,只要有充足的資源再加上刻苦的訓練即可。畢竟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天才射擊手,就算是有一兩個天分好的,平均到裡面也就顯不出來了。

至於心理素質的鍛鍊,朱楧也有他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天山和祁連山內部的廣闊天地。

這些地方都是無主之地,在明朝初年都是野獸出沒的未開發的領地,用狩獵的方式來鍛鍊部隊的心理素質簡直是再好不過了,還可以改善部隊的伙食。

在明軍犀利的火繩槍的攻勢之下,天山內部的各種野獸簡直是叫苦不迭,剛一開始看到明軍還那麼回事,到後來只要是見到人進來,就會嚇得抱頭鼠竄。

對此次火繩槍的演練朱楧大體上還是滿意的,盛庸和李勉二人並沒有分出高下,朱楧乾脆就將火繩槍部隊一分爲二,分別交給他們兩個指揮,這樣也可以起到互相制衡的作用,避免某一個將領權力過大,不好指揮。

看完火繩槍之後,最讓朱楧關心的自然就是罐頭的生產問題了,這可是他征服草原的殺手鐗,是利器啊。

好在胡匠頭等人沒有讓朱楧失望,在朱楧的指導之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奮戰,他們終於研製出了第一批罐頭,而且已經保存了三個月了。

三個月的時間已經不短了,在古代一份熟食保存三個月簡直是無法想象的存在,朱楧決定親自看一看這批罐頭的保鮮情況,如果質量過關的話,就可以施行量產了。畢竟現在是手工業時期,無法做到工業文明時期的大機器化生產,所以這罐頭還是越早量產越好,遲了的話,等自己真正想用的時候怕是就來不及了。

“這些就是你們生產的罐頭?”朱楧隨手翻動着胡匠頭等人擺在倉庫裡的罐頭說道。

胡匠頭連忙走上來,一拱手,道:“啓稟王上,這正是小的們研製的罐頭,有不足之處還請王上指正。”

朱楧將一個罐頭拿在手裡,翻來覆去看了老半天,靠,這東西真是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胡匠頭人也真是的,做好的東西也不琢磨一個包裝,不知道現代的營銷理念嗎?算了,反正也是供給軍隊用的,長什麼樣無所謂,嚴肅的說道:“把它打開。”

一名士兵走上前來,雙手恭敬地接過朱楧遞過來的罐頭,然後掏出匕首,一下子將它撬開,再一彎腰,雙手呈給朱楧請他過目。

朱楧斜着眼看了看裡面裝的豬肉,將手伸進去拿出一片來看了看,還不錯,還樣子品質保持的不錯,就是不知道味道怎麼樣,算了,這可是大明的第一個罐頭,味道還是由寡人來試吃吧。

思忖完畢,朱楧將手裡的那片豬肉放到嘴裡一咀嚼,靠,雖然沒有變壞的餿味,但是這味道還真不咋地,估計做這豬肉的師傅也沒有好好用心,將豬肉扔到鍋裡煮熟,再撒把鹽就算了。

這羣人還真是,稍微一放鬆監督就開始偷懶。

不過朱楧並不打算追究,這種事是無法杜絕的,不是自己吃的東西,又不賣錢很難讓人用心去做,更何況是在這種量產的情況之下。

能把肉煮熟已經很不錯了。

朱楧砸了咂嘴,將沒有吃完的那片豬肉又放了進去,實在是太難吃了,吃不下去啊,臉上擠出一抹還算滿意的微笑,道:“還行,肉的質量沒有壞。你們在努力努力,爭取讓食物的保質期達到半年以上。”

得到“還行”這個評價胡匠頭等人心裡着實鬆了一口氣,雖然沒有得到領導的表揚,但是畢竟他們是第一次做這種東西,偏偏還是王上很重視的東西,能及格過關已經很不錯了,最起碼今後可以睡個安穩覺了。接下來,只要按照王上的要求,將罐頭的保質期儘量延長,延長到半年以上,取得了王上的歡心,將來得到嘉獎還不是遲早的事?

第一百二十四章 狩獵驚魂(十)後記二第三百章 黃子澄的議論第九十五章 羣臣賀年第五十四章 謀劃收割第二百四十一章 使臣第三十二章 收回財權第九十五章 羣臣賀年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備戰(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苦逼的齊泰第七十二章 大戰西藩(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降哈密第二百三十章 軍校校訓:親愛精誠第一百二十五章 狩獵驚魂(十一)第一百零三章 移民實邊第二百六十一章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第一百四十三章 副使者第二百六十五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王饒我一次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二百三十六章 于闐歸附第一百一十九章 狩獵驚魂(五)後記二第二十章 美人在側第三十三章 梳理賬目第二百三十章 軍校校訓:親愛精誠第二百七十五章 城破第二十一章 推行變法第四十九章 回門第二百一十一章 車崗的密報第一百零四章 士官標準第二十一章 推行變法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王奔喪第二十一章 推行變法第二百七十八章 允炆的對策第一百零四章 士官標準第一百七十二章 殺人第二百七十章 出去曬曬太陽第五章 君前奏對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鼓作氣第四章 謀劃靖邊第二百一十章 全部用來辦教育第二百五十四章 朱元璋選秀女第二十九章 祖孫密談第一百七十六章 哈密王搞事情第三十五章 謀劃畜牧第一百四十三章 副使者第三十一章 老朱秘籍第一百三十六章 擴軍備戰(四)第二十四章 來者不善第三十四章 賬房夫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于闐歸附第一百一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七十五章 肅王發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降哈密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都伊犁第一百九十七章 細節決定命運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小黑的懲罰第二百一十一章 車崗的密報第六十六章 黛昱竹的秘密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化回鶻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大明第七十八章 大戰西藩(八)第四十九章 回門第三章 各人心思第二百六十二章 徵瓦剌第二百零七章 斬獲頗豐第二百四十一章 使臣第二十七章 人心叵測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黑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細節決定命運第七十一章 大戰西藩(二合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六十七章 黛昱竹的私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存亡在虛實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割利器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語重心長完本感言第二百九十三章 朱楧的心思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王饒我一次第七十章 話別第二百一十九章 抓宣傳的重要性第一百七十章 搶功勞第九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二百二十四章 寡人的私人女子學院第二百四十九章 朱家人的心思第二百五十三章 盛庸賣字第三十一章 老朱秘籍第九十四章 征伐不服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間慘劇(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山兵工廠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間慘劇(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二章 徵兵第二百二十三章 對蝗災的處理第二百一十章 全部用來辦教育第四十七章 賢內助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割利器第一百零六章 制定發展戰略(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苦逼的齊泰
第一百二十四章 狩獵驚魂(十)後記二第三百章 黃子澄的議論第九十五章 羣臣賀年第五十四章 謀劃收割第二百四十一章 使臣第三十二章 收回財權第九十五章 羣臣賀年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備戰(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苦逼的齊泰第七十二章 大戰西藩(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降哈密第二百三十章 軍校校訓:親愛精誠第一百二十五章 狩獵驚魂(十一)第一百零三章 移民實邊第二百六十一章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第一百四十三章 副使者第二百六十五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王饒我一次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二百三十六章 于闐歸附第一百一十九章 狩獵驚魂(五)後記二第二十章 美人在側第三十三章 梳理賬目第二百三十章 軍校校訓:親愛精誠第二百七十五章 城破第二十一章 推行變法第四十九章 回門第二百一十一章 車崗的密報第一百零四章 士官標準第二十一章 推行變法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王奔喪第二十一章 推行變法第二百七十八章 允炆的對策第一百零四章 士官標準第一百七十二章 殺人第二百七十章 出去曬曬太陽第五章 君前奏對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鼓作氣第四章 謀劃靖邊第二百一十章 全部用來辦教育第二百五十四章 朱元璋選秀女第二十九章 祖孫密談第一百七十六章 哈密王搞事情第三十五章 謀劃畜牧第一百四十三章 副使者第三十一章 老朱秘籍第一百三十六章 擴軍備戰(四)第二十四章 來者不善第三十四章 賬房夫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于闐歸附第一百一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七十五章 肅王發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降哈密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都伊犁第一百九十七章 細節決定命運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小黑的懲罰第二百一十一章 車崗的密報第六十六章 黛昱竹的秘密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化回鶻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大明第七十八章 大戰西藩(八)第四十九章 回門第三章 各人心思第二百六十二章 徵瓦剌第二百零七章 斬獲頗豐第二百四十一章 使臣第二十七章 人心叵測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黑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細節決定命運第七十一章 大戰西藩(二合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六十七章 黛昱竹的私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存亡在虛實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割利器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語重心長完本感言第二百九十三章 朱楧的心思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王饒我一次第七十章 話別第二百一十九章 抓宣傳的重要性第一百七十章 搶功勞第九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二百二十四章 寡人的私人女子學院第二百四十九章 朱家人的心思第二百五十三章 盛庸賣字第三十一章 老朱秘籍第九十四章 征伐不服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間慘劇(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山兵工廠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間慘劇(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二章 徵兵第二百二十三章 對蝗災的處理第二百一十章 全部用來辦教育第四十七章 賢內助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割利器第一百零六章 制定發展戰略(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苦逼的齊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