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開鎮河西

朱元璋看着這個一臉稚嫩的兒子,道:“你初次領兵,肯定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不過你放心,朕已經安排了曹國公輔助你。”

朱楧一臉輕鬆,道:“有大表哥輔助我那就沒什麼問題了。”李文忠的名頭他還是聽過的,明初的大將中,除了徐達和常遇春就屬這位了。

沒想到朱元璋登時一臉驚訝,然後像看傻逼一樣看着朱楧道:“你糊塗了嗎?你大表哥早就死了,現在的曹國公是他的兒子——李景隆。”

納尼!大明戰神李景隆?朱楧差點一口血吐在地上,歷史上李景隆輔助過朱楧嗎?這種細節他實在是想不起來。不過歷史上的李景隆好像沒在西北打過仗,他所有的輝煌戰績都是在靖難之役中取得的,希望歷史在這一點上還保持原汁原味。

朱楧猛地一拍自己的腦袋,道:“哦,兒臣一時激動,記錯了。有曹國公在再加上父皇的天威,兒臣一定不辱使命。”

朱元璋十分欣慰地笑了笑,道:“走吧。望你能在邊疆建功立業!”

朱楧道:“兒臣領旨。”說完又向朱元璋行了三跪九叩大禮,然後轉身出殿。再與已經泣不成聲的母親告別後,朱楧帶着黛奴懷恩等一干宮女太監,以及隸屬於自己的三個護衛指揮使司、兩個圍子手所、一個儀衛司共一萬餘人,浩浩蕩蕩地上路了。老朱說話算話,給朱楧抽掉了四五千名犯官的家屬和奴隸,並下旨附近的幾個省份都把本地轄境內的囚犯集中到平涼歸他使用。

同時,老朱還承諾,以後有了囚犯一定優先考慮河西地區。對此父子二人都心照不宣。

前方就是自己的封地——河西五郡了,廣闊天地,大有可爲,雖然現在還很殘破,但朱楧心中已經有了建設的藍圖,相信憑着自己後世的知識,一定可以將其建設成大明第一富庶強盛的地方。

朱楧帶着隨從從南京城出來,他選擇的路線是沿着長江溯江而上,在重慶轉入嘉陵江,一直航行到隴南的徽縣,然後再上路,直奔平涼。

在古代大隊人馬的運輸如果能走水路就不要走陸路,走水路既省時又省力還省糧食。

船隊順順利利的開到了鄱陽湖,這是當年老朱奠定基業的戰場。朱楧不自覺地駐足憑弔。當年驚天動地的鄱陽湖之戰,陳友諒仗着船堅,朱元璋仗着炮利,二人打了個難分難解。

不過最後還是老朱技高一籌,他先派人截斷了陳友諒的糧道,又放火燒了對方一把。陳友諒最後因爲缺糧不得不退兵。按理說,退兵你就老老實實地退吧,反正你的船大,老朱的船也擋不住你,但是老陳偏偏不甘寂寞,非要探出頭來觀察一下戰場的局勢,結果被一支飛箭結束了性命。

朱楧在鄱陽湖徘徊了一陣,便繼續啓程。到了湖北重鎮武昌的時候,朱楧下令休息,武昌是一座聞名已久的文化名城,不說明朝之前就十分顯赫,明朝之後更是爆發了武昌起義,推翻了滿清的統治,開啓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

不過朱楧並沒有讓人們下船,船上還押着幾千名囚犯呢,要是跑了算誰的?在武昌駐足片刻,並吃了黛奴弄得一條武昌魚後,朱楧再次起航。這次衆人沒有再停留,一口氣殺到了平涼。

平涼城外,李景隆早已經帶人恭候。李景隆爲人舉止雍容,喜讀兵書,深得老朱的器重,這或許是老朱這輩子唯一看走眼的一次。

李景隆見朱楧等人前來,忙伏地而跪道:“臣李景隆拜見肅王殿下。”

朱楧細細地打量了一下這個傳說中的人物,果然是氣宇軒昂,長得很有迷惑性,若不是自己從後世穿越過來,說不定也一時心血來潮對他委以重任了。

朱元璋規定藩王的級別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見到藩王必須磕頭,否則就會被老朱請去喝茶。再加上李景隆雖然年紀比朱楧大,但他的老子是朱元璋的外甥,跟朱楧是平輩,朱楧算起來是李景隆的長輩,所以受他一拜十分坦然。

但樣子還是要做一下的,朱楧連忙扶起李景隆道:“曹國公不必多禮。曹國公替本王經營西北,實在是辛苦了。”

李景隆趁勢站起來,道:“能爲皇上和王爺分憂是臣的福分。請王爺入城說話。”說罷,用手一指,平涼的文武官員都自覺閃開了一條道路,弓着身子請朱楧入城。這感覺真是好。男人,一定要有一方屬於自己的土地。

朱楧暫時住在平涼的衙門裡。在接風宴上,朱楧問李景隆道:“敢問曹國公,我們肅藩有多少兵力?”

李景隆趕忙起身答道:“回殿下,陛下命殿下署理的甘州五衛一共有兩萬八千兵士,但是目前只建成了甘州左衛,只有五千六百兵士,今年計劃建成甘州右衛與甘州中衛。此外,按照陛下的旨意,如果有戰事,殿下可以節制陝西行都指揮使司的所有兵力,包括現在已經建成的山丹、永昌、涼州、莊浪和西寧衛。”

朱楧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已經不少了。本王決定不等了,擇日就藩甘州,經營河西。”

包括李景隆在內的所有文武官員大吃一驚,道:“殿下不可啊,如今各衛兵力未集,冒然前往甘州實在是太危險了。陛下有旨意,讓你等到陝西行都指揮使司的兵力集結完畢後再去就藩。”

朱楧知道歷史上他就藩的時間是洪武二十八年,也就是三年後,三年的大好時光能幹太多的事情了,他可不想幹耗在這平涼城,更何況帖木兒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打過來,所以現在對他來說,最寶貴的就是時間。

朱楧道:“衆位的好意本王心領了,沒錯,甘州是危險,可是已經駐守在那裡的甘州左衛就不危險嗎?他們既然是本王的將士,那本王就不會把他們仍在兵兇戰危之地而自己在後方享福。”

李景隆還是不放心,道:“殿下,此事是不是應該請示一下皇上?”

朱楧道:“我陛辭的時候父皇已經明說了,兒子長大了就要去外面闖一闖,如果我無論何事都請示他老人家,那我何時才能讓他放心讓我獨當一面呢?更何況平涼距離京城有萬里之遙,動不動就請示實在是勞民傷財。”朱楧說着說着猛然站起來,道:“我相信,他會支持我的決定,畢竟我是洪武皇帝的兒子,這點膽色還是應該有的。”

ps:感謝請眼熟我,書狃,笑傲楊過不回頭,張青楊等幾位大大的推薦票,感謝!

第二百一十三章 突發發現自已要發了第六十四章 密室殺人(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肅王發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訓話第四章 謀劃靖邊第二百六十一章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第一百一十章 公主來訪第二百八十章 想給我坐蠟?第十七章 治國攻略第二百零三章 剛正面第八十二章 大戰西藩(十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月黑風高 (求月票,大家的月票呢,別留着了。)第五十三章 四人雙升第五十三章 四人雙升第二百八十五章 接見齊泰第二百一十五章 對大臣,就要既用且防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都伊犁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間慘劇(求訂閱)第三百零一章 削周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擴軍備戰(六)第二十五章 肺腑之言第二百零七章 斬獲頗豐第二百零一章 逆轉形勢第一百五十一章 填溝(二連更)第一百四十章 脅降哈密(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副使者第二十二章 埋頭大幹第二百二十六章 招降錦衣衛第二百二十一章 能做昏君多好第二百六十二章 徵瓦剌第二百零八章 戰爭賠款第二百九十章 買通左右第三章 各人心思第二百五十九章 回國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降哈密第二百三十二章 魔鬼訓練第五十一章 搞定寧妃第六十七章 黛昱竹的私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回鶻使者第一百三十一章 嚴密的保甲制度第三章 各人心思第二百八十一章 朱允炆的決心第四十九章 回門第六十八章 黛昱竹的私事(二)第三百零四章 莫逐燕,逐燕必高飛第一百四十六章 周升不辱使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肅國總動員第三百零五章 大結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國企兵工廠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奇襲第一百一十章 公主來訪第二十一章 推行變法第二百三十七章 慶王使者第四十三章 奉召回京(二合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朱允炆的決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王饒我一次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鑄就第五十九章 建國大業(二合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朱元璋選秀女第二百三十三章 國企兵工廠第八十八章 得勝還朝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六章 齊泰宣旨第二百三十三章 國企兵工廠第一百七十四章 踩我腳了第三十三章 梳理賬目第三十二章 收回財權第二百五十五章 好事臨頭第二百零九章 陛下,臣妾敬你一杯。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山兵工廠第二百七十三章 允炆登基第三十六章 王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五章 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三章 對蝗災的處理第二百九十二章 齊泰的算盤第二百九十一章 拜見王后第一百七十章 搶功勞第二百一十一章 車崗的密報第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五十五章 大豐收(二合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利器第一百三十五章 擴軍備戰(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建立商業版圖第一百八十四章 分析敵情第一百七十四章 踩我腳了第三十五章 謀劃畜牧第一百零六章 制定發展戰略(二)第二百章 血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朱元璋的糾結第九十三章 招攬人才第五十八章 雲琦勸夫第二百零一章 逆轉形勢第一百零四章 士官標準第二百五十章 一桌酒席讀出局勢第二百六十一章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第四十四章 說服老朱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黑了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二十四章 來者不善
第二百一十三章 突發發現自已要發了第六十四章 密室殺人(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肅王發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訓話第四章 謀劃靖邊第二百六十一章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第一百一十章 公主來訪第二百八十章 想給我坐蠟?第十七章 治國攻略第二百零三章 剛正面第八十二章 大戰西藩(十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月黑風高 (求月票,大家的月票呢,別留着了。)第五十三章 四人雙升第五十三章 四人雙升第二百八十五章 接見齊泰第二百一十五章 對大臣,就要既用且防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都伊犁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間慘劇(求訂閱)第三百零一章 削周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擴軍備戰(六)第二十五章 肺腑之言第二百零七章 斬獲頗豐第二百零一章 逆轉形勢第一百五十一章 填溝(二連更)第一百四十章 脅降哈密(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副使者第二十二章 埋頭大幹第二百二十六章 招降錦衣衛第二百二十一章 能做昏君多好第二百六十二章 徵瓦剌第二百零八章 戰爭賠款第二百九十章 買通左右第三章 各人心思第二百五十九章 回國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降哈密第二百三十二章 魔鬼訓練第五十一章 搞定寧妃第六十七章 黛昱竹的私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回鶻使者第一百三十一章 嚴密的保甲制度第三章 各人心思第二百八十一章 朱允炆的決心第四十九章 回門第六十八章 黛昱竹的私事(二)第三百零四章 莫逐燕,逐燕必高飛第一百四十六章 周升不辱使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肅國總動員第三百零五章 大結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國企兵工廠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奇襲第一百一十章 公主來訪第二十一章 推行變法第二百三十七章 慶王使者第四十三章 奉召回京(二合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朱允炆的決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王饒我一次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鑄就第五十九章 建國大業(二合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朱元璋選秀女第二百三十三章 國企兵工廠第八十八章 得勝還朝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六章 齊泰宣旨第二百三十三章 國企兵工廠第一百七十四章 踩我腳了第三十三章 梳理賬目第三十二章 收回財權第二百五十五章 好事臨頭第二百零九章 陛下,臣妾敬你一杯。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山兵工廠第二百七十三章 允炆登基第三十六章 王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五章 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三章 對蝗災的處理第二百九十二章 齊泰的算盤第二百九十一章 拜見王后第一百七十章 搶功勞第二百一十一章 車崗的密報第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五十五章 大豐收(二合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利器第一百三十五章 擴軍備戰(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建立商業版圖第一百八十四章 分析敵情第一百七十四章 踩我腳了第三十五章 謀劃畜牧第一百零六章 制定發展戰略(二)第二百章 血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朱元璋的糾結第九十三章 招攬人才第五十八章 雲琦勸夫第二百零一章 逆轉形勢第一百零四章 士官標準第二百五十章 一桌酒席讀出局勢第二百六十一章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第四十四章 說服老朱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黑了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二十四章 來者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