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對蝗災的處理

朱楧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觀念陳舊真是很氣人,雖然不是有意爲之,但是畢竟坑了隊友還是讓人很生氣的,道:“寡人問你,寡人說的是讓所有肅國人都識字。法令上規定的是肅國國民不論男女只要滿十五歲,就必須來上學。你爲何只招收了三千多名男學生?你這不是打折扣執行寡人的命令是什麼?還是打五五折。”

這一下子,俞恩遠更加懵逼了,他原本以爲王上所這句話只是一個響亮的口號,沒想到他真的會付諸實施,自古以來女子無才便是德,哪有讓女人上學的道理?再說了,若是男女混雜在一起上課也不是好事,畢竟事關風化問題,不可不防,腦子轉了幾轉,打好腹稿後,衝着朱楧作了一揖,十分小心地說道:“啓稟王上,臣以爲女子只要品德方厚,懂得相夫教子就行了,沒有必要上學。更何況,男女同校雜處,有傷風化,怕是國民也不會同意。”

這一點倒是朱楧疏忽了,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就必須要入鄉隨俗,妄圖憑藉着一己之力改變這個時代所有人的觀念,那純粹是作死,會被掃進時代的垃圾堆。讓大明的人接受自己的女兒拋頭露面,和男子坐在一起上學比登天還困難,因爲這樣以來,按照他們的觀念,自己的女兒將來就不好嫁人了,因此他們寧願放棄這個免費上學的機會,也不會送女兒前來。

朱楧略微沉吟了一番,然後輕輕嘆了一口氣,對着督學大臣俞恩遠說道:“你再設立一所女子學院,男女分開,相信這樣那些人就沒什麼牴觸心理了吧。”

“額……”俞恩遠還是一臉凝重,在他看來,王上這麼做或許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肯定不會特別理想,因爲在古人的觀念裡,女兒永遠都是別人家的人,讓她們去上學簡直是浪費資源,還不如留在家裡幹活。這也是古人倡導女子無才便是德的主要原因,歸根到底還是爲自己捨不得在女兒身上花錢找藉口。

但是朱楧是不管這一套的,寡人已經做出了讓步,拿出了足夠的誠意和資本,重新爲你們的女兒們建立了一所學校,你們要是再不領情,那可就是不給寡人面子了,寡人會讓官府和法令去跟你們說事。

後世的朱楧雖然沒有出過國,但是很喜歡研究世界各個主要國家的政治歷史,他發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即這個世界上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女權都是非常高的,典型的代表就是歐美地區,那裡的女性很自由、很有個性,完全不會淪爲男性的附庸。日本現在的女權也很有保障,日本的女性不再像之前那樣唯唯諾諾,一生之中只有男人。所以它能躋身資本主義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而世界上那些窮的地方,很多都是不尊重女性的地方,像非洲和中亞的一些比較個性的國家,以及國內的一些經濟不發達的省份地區。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朱楧經過仔細的思考,終於得出了答案,那就是越是沒有本事的男人,就越不尊重女人。原因很簡單,沒有本事的男人沒有自信,他們害怕自己的女人比他強後離他而去,因此不讓女人上學,不讓她們接受教育,只是讓她們充當給自己泄慾和傳宗接代的工具。

另外,這些男人在外面混的不好,得不到別人的尊重,所以只能回到家在自己的女人身上找成就感,動不動就打罵、欺凌,彷彿這樣很牛逼的樣子,藉此彌補他們在外面被人踩成狗一樣的人生。

這樣的地方永遠發展不起來,因爲這樣的男人根本沒有擔當。而那些發達的地方就不一樣了,那裡的男人們事業有成,有房有車有錢,有成就感,因此就很自信,自信自己的女人不會離開自己,就算她變得再優秀也會被自己吸引,而且他們在外面已經贏得了足夠的尊重,不會在自己的女人身上找地位,用不着把所有不順心的事都發泄到自己的女人身上。因此會變得很體貼,很疼自己的女人。

朱楧決定改變大明朝不尊重女人的習慣,他認爲新加坡的理念是十分正確的,優秀的母親才能孕育出優秀的後代,母親識字、文化水平高對後代的發展絕對會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最起碼家庭教師可以省了吧。

因此,女子學院必須要辦起來,不管有多大的阻力都要辦起來,因爲這關係到肅國的將來。

朱楧見俞恩遠的樣子,就將他的心思猜了個七七八八,抿了抿嘴,用不容置喙的語氣說道:“你只管學校的建設,其他的事我來負責。”

“臣遵旨。”俞恩遠狐疑地看了朱楧一眼,不知道這個年輕的王上又會想出什麼樣的新鮮招式,但他既然這麼說了,那自己也只能領命,將自己手裡的活幹好了,否則怕是會落一個辦事不力的名聲。

回到王宮以後,朱楧又過問了一下烤鴨店和選才藝少女的進展情況,得知還算順利後,心情舒暢了一番,進而又在淑妃的服侍之下批閱起了奏摺。

“又要跟寡人要錢要糧。”朱楧看到蘭州布政使趙華清的奏摺後,氣得扔到了一邊,就這樣還是不解氣,又板着臉重重地罵了一句:“一個小小的蝗災都對付不了,真不知寡人養他們這些個大臣們幹什麼?”

淑妃黛昱竹見王上如此生氣,心頭也是嚇了一跳,她從小就服侍王上,印象中這個王上雖然英武不凡,但是脾氣很溫和,不像其他的藩王那樣動不動就亂髮脾氣,今天突然間發了這麼大火,一時還真把黛昱竹嚇到了。

黛昱竹不識字,也不懂朝政,就算是懂也不敢亂插嘴,見一個宮女彎腰去撿被朱楧扔掉的奏摺,立即向她揮了一下手,示意她退下,然後自己盈盈走上前去,慢慢地彎腰撿起那封奏摺,用素手輕輕地撫了撫奏摺上的灰塵,然後輕輕地放到朱楧的案前,微微一笑道:“何事惹王爺發這麼大火?萬事請王爺寬心,千萬彆氣壞了身子。”

朱楧看了自己的這個一向乖巧的淑妃一眼,壓了壓心頭的怒火,但是臉色仍然很難看,沒好氣地說道:“還不是手下的這羣大臣沒用,蘭州起了一點小小的蝗災,他們就上奏讓寡人減免當地的稅賦,真是豈有此理?”

這話聽得黛昱竹一臉茫然,她雖然沒有讀過書,但從小跟着王爺和王妃也聽過不少戲,戲裡面都說地方遭了災,君王就應該免除當地的賦稅,還要賑災,這纔是明君之舉,怎麼到了王爺的嘴裡,這種行爲反而變得很值得痛恨呢?

黛昱竹沒有膽子,也沒有心思干預朝政,只是她也是窮苦人家出身,當年就是家鄉遭了災,她隨着父母去京城乞討,路上父母相繼餓死了,她也餓的在路邊哇哇大哭,若不是朱楧的母親恰好路過,將她撿了回來,她怕是早就夭折了,因此聽到地方上又有百姓遭了災,她的內心莫名的難受,一想到又會有和她當年一樣大的孩子有可能因此失去雙親,她就想起了自己當年的樣子,非常地感同身受,鼻子略微地一酸,帶着一絲絲哭腔對朱楧哀求道:“王爺,臣妾知道,臣妾不該干預朝政,但是地方百姓遭了災,王爺應該賑濟,這纔是明君之舉啊。”

朱楧不禁擡眼看了看黛昱竹,眼神中帶有驚訝和狐疑,他十分納悶自己的這個平時謹小慎微從不議論朝政的淑妃,怎麼今天突然跟自己談起來這個,後來略一沉吟,想到了她的身世,一時間明白了,真是個善良的丫頭,伸了伸手,示意她走到自己的身邊,然後一把將她扯到懷裡,邊給她擦了擦眼淚,邊安慰道:“愛妃莫哭,是寡人沒有考慮你的心情。但這次蝗災跟你當年遭受的那場水災不一樣,這次只是小規模的蝗災,蘭州的百姓損失並不嚴重,個別損失慘重的,州縣的府庫也足以支撐。這位蘭州布政使給朕上摺子要求減免賦稅其實是想偷懶,藉着這次蝗災的名義,少乾點活,少爲寡人收一點賦稅,說不定還和一些大戶商量好了,要中飽私囊一下。因爲這個,寡人才生氣的。若是百姓真的過不下去了,寡人又豈能坐視不救?他們可都是寡人的子民啊。”

黛昱竹這才明白朱楧的心思,不禁大爲慚愧,自己差點混淆了王爺的判斷,讓王爺遭受損失,臉頰不禁一紅,帶有一絲愧疚地說道:“是臣妾愚笨了,差點壞了王爺的大事,請王爺恕罪。”

朱楧又豈會真的怪罪黛昱竹,一個十六七歲的小丫頭,心地又很善良,被那羣老滑頭騙了很正常。朱楧可不一樣,他的身體雖然只有十八歲,但是他的靈魂卻已經有了三十多歲,而且飽經人世滄桑,不會去輕易相信一個人所謂的好心。所以,蘭州布政使趙華清儘管在奏摺裡將話說的很漂亮,說什麼免稅賑災是堯舜之舉,將會是人民齊聲歌頌王上的恩德,有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朱楧也不爲所動,因爲他一眼就看出了這裡面的貓膩,你小子想偷懶就直說,用不着搞這些彎彎繞,又挑了挑黛昱竹俊俏的小下巴,壞壞地笑道:“你是寡人最懂事,最讓人心疼的淑妃,寡人怎麼會怪你呢?你也是爲了寡人好,寡人心裡知道。”

黛昱竹甜甜一笑,能被自己的丈夫所理解、認可,對於每個女人來說都是值得開心的事,嘟着嘴,卻又一臉疑惑地說道:“可是王爺從未出過敦煌城,是怎麼知道那裡的災情是不嚴重的?”

朱楧得意地一笑,這不是逼着寡人自己誇自己嗎?順手拿來兩道奏摺,遞到黛昱竹的跟前,得意地炫耀道:“事情的真相都在這兩道奏摺裡。”

黛昱竹面色一慚,低着頭,紅着臉,喃喃地說道:“請王爺莫要取笑臣妾,臣妾不識字啊。”她的出身就讓她很自卑,雖然朱楧從來沒有因爲她曾經是自己的奴婢而輕視過她,但大明朝的人還是很注重出身的,女子似乎是更加在意這一點,因爲男人可以像朱重八那樣去創業,而這時候的女子只能依靠自己的父母和丈夫,父母沒有勢力,找丈夫也找不到多麼有背景的,就算是找到的話,也只能像她這樣給人做小妾,成不了正房。

再加上她不識字,跟另外那一後三妃比起來又差了一大截,那三位要麼是大家小姐出身,要麼是就是一國的公主,文化水平都不比那些秀才們低,只是她們不能參加科舉考試而已。

出身加學歷,是壓在黛昱竹心頭的兩座大山,讓她永遠感覺自己低人一等,在某些時候甚至感覺有點擡不起頭來,只能賣命地伺候朱楧,希望能博得王爺更多的寵幸,藉此來抵消她的些許自卑心理。

朱楧看她的樣子,心頭頗爲不忍,女孩子的心思真是細膩如發,雖然他是無意爲之,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不小心就觸動了自己可愛的淑妃的神經,連忙安慰道:“好了,乖。是寡人不好,寡人跟你直說吧,這兩份奏摺一份是蘭州巡按御史上的,另一份是車崗統領的儀衛司的一名校尉上的,他們都說蘭州的災情並不嚴重,兩者可以互相印證,因此寡人就判斷出,這件事是那個叫趙華清的布政使想要偷懶。”

原來是這樣。黛昱竹恍然大悟,看來王爺早就有先見之明,派人將官員系統監視了起來,這樣就可以避免他們欺上瞞下,中飽私囊了,說實話朱楧剛一開始這麼做的時候,她還有一些不理解,因爲這種做法並不符合人們口中所說的明君的舉動,戲文裡的明君都是信任大臣、尊敬大臣的,朱楧這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不過經歷了今天這件事她終於明白了,所謂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句話完全都是騙小孩子或者是自我標榜的,連一個店掌櫃都不可能相信,人性都是貪婪的,自私的,讓他們替自己掌握國家的兵馬錢糧,不派人監督怎麼行?那樣豈不是明擺着鼓勵他們將錢都裝到自己的腰包嗎?

黛昱竹將頭扎進朱楧的懷裡,頓感一陣溫暖涌遍全身,跟着一個英明神武對自己又好的君王真是很有安全感,他可以給自己遮風擋雨,讓自己永遠不會有失去幸福的危機感,盈盈一笑,衝着朱楧說道:“王爺英明,剛纔是臣妾多嘴了。臣妾今後再也不會質疑王爺的決定了。”

朱楧摸了摸她圓圓的小腦袋,笑道:“寡人不會怪你,寡人跟你說過,今後你有什麼想法就直接跟寡人提出,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寡人相信你是爲了寡人好,就算是說錯了也沒關係。”

“臣妾謝過殿下。”黛昱竹又擡起頭來,瞪着一雙滴溜溜的大眼睛看着朱楧,輕聲細語地嬌羞道。

朱楧又安慰了她幾句,隨後開始自顧自地想着心事,今天自己能夠得知災情的真相,完全是因爲蘭州巡按御史和車崗的儀衛司盡忠職守,可是他們也是人,也會被人收買,若果將來他們聯起手來欺瞞寡人,那該如何是好?必須再找一羣人來壓制他們。

想到這裡,朱楧又想到了那一類特殊的人羣——太監,太監雖然也是人,但是一羣特殊的人,他們沒有家人,甚至沒有親戚,活就活自己這一輩子,因此也沒有給後代留家產的念頭,最不容易被收買。而且,太監們的生死榮辱全都繫於皇帝的一句話,他們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你要是不好好當差,惹得皇帝不滿了,就會立即被安排去掃大街,倒馬桶,馬上就會有新來的太監頂替你的位置。因此他們爲皇帝做起事來是最忠心的。

有必要設立類似於東廠之類的機構了,朱楧心理感嘆道,當然,他的特務組織到這裡就算到頭了,不會再像明朝後來的皇帝那樣再設立什麼西廠、內廠之類的機構,這玩意兒設置的多了不僅只能重複,浪費錢糧,還會造成全國臣民的恐慌,實在是得不償失,所以凡是還是適可而止比較好。

只不過現在提出來怕是會遭到大臣們的一致反對,設立司禮監分了他們的權力已經讓他們心中不爽了,再設置東廠之類的機構來監視壓制他們,他們豈能善罷甘休?況且老朱明令嚴禁太監干政,他們一定會拿出這件事來做文章,如果自己準備不充分,冒冒失失去做的話,說不定會被他們集體頂回去,到時候不僅碰一鼻子灰,還會使自己的威信降低。

這件事必須找一個合適的契機來做,而這個契機朱楧已經想到了,他的心頭微微一動,嘴角掛起了一絲邪魅狂涓的微笑,這不是有一個送上門來的嗎?但現在還不能着急,必須找到足夠的證據,將事情坐實,要不然被對方反咬一口可就麻煩了。

鷙鳥之擊,必匿其形;一發不中,百發盡悉。做事一定要低調,悄悄地打槍的不要,最後在突然爆發,一舉成功。

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解決女子學院的問題。朱楧在淑妃那裡留宿了一晚,爲了彌補今日對黛昱竹一不小心造成的傷害,晚上對她百般寵愛,而黛昱竹也有幾天沒有服侍過王爺了,內心也是很想念,對朱楧也是百般逢迎討好,服侍的十分到位,二人又度過了一個美妙的夜晚。

第二天,按例該是上早朝的時間,朱楧照例穿上了自己的九章袞龍袍,並且在黛昱竹的服侍之下,帶了一頂紫金冠,穿着打扮非常的正式,非常的華麗。

肅國的諸位文武大臣見到朱楧這副打扮,心裡都打起來鼓,七上八下的,因爲根據以往的經驗來判斷,他們這位平時很隨和的王上一旦穿的這麼正式,那肯定就是有大事發生,到底會是什麼事?羣臣心裡都在嘀咕,誰也摸不清這位年輕的王上的心裡。

難道是前幾天選才藝少女的事?這事是有幾個御史進諫了一下,有的說王上剛剛建國,不宜如此奢靡無度,有的說就算是選也應該從良家女子中選,怎麼能在戰俘營和奴隸營中選?對於這些奏摺,朱楧的態度全都是留中不發,他也知道這些御史是爲自己好,只是不能理解自己的行爲而已,懶得跟他們解釋,就當沒聽見。

難道王上今日要翻這些舊賬?一些跟隨王上時間較長的大臣心裡想了想,但又否決了,以他們王上爲人的瞭解,知道他不是個愛翻人舊賬的人。

到底是爲了什麼,只好拭目以待了,相信王上過一會兒就會給出他們答案。

果然,羣臣行禮完畢之後,朱楧用威嚴的虎目掃視了一下羣臣,隨後裝作漫不經心地淡淡說道:“寡人慾在全國大辦學校,諸位愛卿對此可有什麼看法?”

這個拍馬屁的機會絕對不能放過。吏曹判書紀君用第一個站出班來,向朱楧作了一揖,恭恭敬敬地說道:“啓稟王上,臣以爲王上此舉乃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足以彪炳青史,超越歷代賢王。”

其餘人等立即跟着紀君用拍馬屁道:“臣等以爲吏曹判書所言甚是,王上此舉足以彪炳青史,與日月同輝。”

朱楧的嘴角微微向上一翹,雖然自己經常被拍馬屁,但是馬屁這東西,永遠不會讓人討厭,被拍幾下還是感覺很爽,笑道:“寡人的本意不只是讓肅國的男子們上學,女子也一樣要上學,偉大的母親才能孕育偉大的後代,女子不識字對肅國孩子們的將來不是什麼好事。可是,國民目前對於女子上學的事情仍有一定的牴觸心理,諸位愛卿都是我肅國的人傑,都幫我出出主意,這該如何是好?”

第六十七章 黛昱竹的私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激戰第九十章 內舉不避親第一百六十一章 城破?!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間慘劇(求訂閱)第二百零七章 斬獲頗豐第二百一十四章 稅率之爭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九十九章 蒙日之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分析敵情第九十章 內舉不避親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零三章 剛正面第二百二十七章 借鑑張居正的考成法第一百九十章 朱楧的決定(晚上還有一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狩獵驚魂(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利器第二百六十六章 平推高昌第二百二十章 端妃勸進第四十七章 賢內助第九十九章 蒙日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把他拉出去......第九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八十三章 大戰西藩(十三,二合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備戰(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狩獵驚魂(十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面見朱元璋第一百六十四章 求訂閱第二百零三章 剛正面第一百四十九章 斬使者第二百七十二章 龍御歸天第八十九章 後宮享受第一百六十四章 求訂閱第一百二十章 狩獵驚魂(六)第四十五章 大婚第十八章 世界局勢第十二章 美人侍浴第六十九章 午時三刻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王奔喪第一百八十六章 嚴令第一百四十一章 建立行宮第七十五章 大戰西藩(五)第二百零一章 兵變第九十一章 建立官職體系第二百一十章 全部用來辦教育第一百六十二章 求訂閱啊,救命啊。第一百零九章 哈密王定計第七十一章 大戰西藩(二合一)第一章 一朝夢醒(改)第二百六十四章 世界觀被顛覆了第三百章 黃子澄的議論第四十章 儀衛司第二百二十四章 寡人的私人女子學院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七十五章 大戰西藩(五)第八十五章 大戰西藩(十五,二合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把他拉出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狩獵驚魂(十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訓話第二百六十六章 平推高昌第一百八十七章 石牆第三十三章 梳理賬目第三十四章 賬房夫人第六十九章 午時三刻第二百零四章 你死我活第三百零四章 莫逐燕,逐燕必高飛第一百章 蒙日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都伊犁第一百五十三章 激戰第九十章 內舉不避親第一百七十五章 肅王發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盛庸賣字第六十章 風波第二百三十二章 魔鬼訓練第六十九章 午時三刻第三百零三章 各方應對後記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八章 建立商業版圖第二百九十九章 齊泰黃子澄之爭第一百二十三章 狩獵驚魂(九)第二百七十三章 允炆登基第六十六章 黛昱竹的秘密第一百八十一章 響箭!我們來了!第二百零二章 決定命運的大雨第二百七十八章 允炆的對策第二百六十四章 世界觀被顛覆了第三十九章 被人崇拜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王令!第一百八十一章 響箭!我們來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第一百三十章 朱楧的遺憾第二百五十一章 帶母親回肅國第八十六章 大戰西藩(十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大明第一百六十七章 崩潰第一百六十三章 加油,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一章 能做昏君多好第一百四十九章 斬使者
第六十七章 黛昱竹的私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激戰第九十章 內舉不避親第一百六十一章 城破?!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間慘劇(求訂閱)第二百零七章 斬獲頗豐第二百一十四章 稅率之爭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九十九章 蒙日之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分析敵情第九十章 內舉不避親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零三章 剛正面第二百二十七章 借鑑張居正的考成法第一百九十章 朱楧的決定(晚上還有一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狩獵驚魂(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利器第二百六十六章 平推高昌第二百二十章 端妃勸進第四十七章 賢內助第九十九章 蒙日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把他拉出去......第九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八十三章 大戰西藩(十三,二合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備戰(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狩獵驚魂(十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面見朱元璋第一百六十四章 求訂閱第二百零三章 剛正面第一百四十九章 斬使者第二百七十二章 龍御歸天第八十九章 後宮享受第一百六十四章 求訂閱第一百二十章 狩獵驚魂(六)第四十五章 大婚第十八章 世界局勢第十二章 美人侍浴第六十九章 午時三刻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王奔喪第一百八十六章 嚴令第一百四十一章 建立行宮第七十五章 大戰西藩(五)第二百零一章 兵變第九十一章 建立官職體系第二百一十章 全部用來辦教育第一百六十二章 求訂閱啊,救命啊。第一百零九章 哈密王定計第七十一章 大戰西藩(二合一)第一章 一朝夢醒(改)第二百六十四章 世界觀被顛覆了第三百章 黃子澄的議論第四十章 儀衛司第二百二十四章 寡人的私人女子學院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七十五章 大戰西藩(五)第八十五章 大戰西藩(十五,二合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把他拉出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狩獵驚魂(十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訓話第二百六十六章 平推高昌第一百八十七章 石牆第三十三章 梳理賬目第三十四章 賬房夫人第六十九章 午時三刻第二百零四章 你死我活第三百零四章 莫逐燕,逐燕必高飛第一百章 蒙日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都伊犁第一百五十三章 激戰第九十章 內舉不避親第一百七十五章 肅王發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盛庸賣字第六十章 風波第二百三十二章 魔鬼訓練第六十九章 午時三刻第三百零三章 各方應對後記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八章 建立商業版圖第二百九十九章 齊泰黃子澄之爭第一百二十三章 狩獵驚魂(九)第二百七十三章 允炆登基第六十六章 黛昱竹的秘密第一百八十一章 響箭!我們來了!第二百零二章 決定命運的大雨第二百七十八章 允炆的對策第二百六十四章 世界觀被顛覆了第三十九章 被人崇拜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王令!第一百八十一章 響箭!我們來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第一百三十章 朱楧的遺憾第二百五十一章 帶母親回肅國第八十六章 大戰西藩(十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大明第一百六十七章 崩潰第一百六十三章 加油,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一章 能做昏君多好第一百四十九章 斬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