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士官標準

張文遠接任後,爲了報答朱楧的知遇之恩,更是爲了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前程,始終以很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將戶曹打理的井井有條,讓朱楧十分滿意。

張文遠所說的敦煌布政使石一德原本是他的副手——正七品的王府審理副,同樣是因爲對朱楧的忠心和對工作的用心負責,被朱楧提升成從二品的布政使,替他去管理剛剛歸附的敦煌。

朱楧聽完張文遠的報告後,心裡帶有一絲贊同的點了點頭,但羣臣的意見還是要徵求一下的,笑着問道:“衆卿以爲如何?”

客觀來說,石一德的建議很有道理,敦煌自唐代以來就被外族統治,距離現在已經過去幾百年了,那裡早就連根漢人的毛都看不見了,若想同化他們,那我們這邊的人口絕對不能比他們少。

朱楧剛收服的敦煌郡連同沙洲蒙古在內共有大大小小六個部落,總人口有十幾萬人,他現在只在那裡駐紮了兩萬多名士兵,派過去了幾個甲長、保長,要想統治那些畏威而不懷德,絲毫沒有中原王朝大一統觀念,甚至還有些仇恨漢人的胡虜確實很不容易。

況且敦煌也是個大郡,在西漢時也和張掖、武威一樣,屬於水草豐美之地,這裡有發源於祁連山高山融水的疏勒河水系,自漢代以來,灌溉農業就十分發達,在後世耕地面積達到三十多萬畝,還有廣闊的林地和畜牧業用地,資源十分豐富,單單靠那些個除了放牧和搶劫什麼都不會幹的胡虜,是絕對不會將敦煌的潛力全都開發出來的。

所以,向敦煌移民是必要而又正確的選擇。

這條建議既合理,又得到了領導的首肯,這個時候再唱反調就屬於沒事找抽了,因此朝堂上的文武官員紛紛附議,稱頌聲此起彼伏。

每解決一件事,都會讓人心裡有成就感,尤其是解決了移民十萬人開發一個郡這樣的大事,更加讓朱楧心中大塊,於是趁熱打鐵道:“本王還有一件事要與衆卿商議。”隨即,將自己想要養士的想法提了出來。

話音剛來,羣臣又是一陣交頭接耳,武臣聽後面露喜色,因爲這代表着朱楧對武將的重視,今後他們的地位肯定不會下降。

文臣聽後自然是臉上都有哀慼之意,在他們看來,國家應該用高福利來養秀才和舉人,萬萬沒想到朱楧對這件事提都沒提,上來先想養一羣大老粗,這讓他們對自己今後的前程更加憂慮。

後將軍範朝西此時是朝堂上的武臣之首,聽到朱楧的這個計劃之後,心中大爲高興,立即站出來附和道:“啓稟殿下,臣以爲此意甚好,如果此意在全國施行,那將來不管打誰,咱們就都不缺精兵猛將了。”

“是啊,是啊。殿下英明啊。”“殿下英明,臣等一定堅決貫徹執行。”

衆武臣都是脾氣直率的大老粗,一遇到高興的事,顧不上君臣禮儀,大聲嚷嚷起來,紛紛表示擁護。

站在他們右邊的衆位文臣,內心裡十分鄙視他們這種有辱斯文的行爲,但也無能爲力,他們都知道,朱楧正在一意開疆拓土,自然是格外重視武將,就算他們有不滿,說出來也不頂用,只能紛紛表示附和。

這樣,養士這件國策就定了下來。朱楧不會學着日本人將他們稱爲武士,而是給他們取了一個十分前衛的名字——士官。

隨即,朱楧規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培養士官的計劃,士官全部脫產,分爲上中下三等。上士每月給糧食兩石五斗,肉四十斤;中士每月給糧食兩石二斗,肉三十斤;下士每月給糧食兩石,肉二十斤。

此外,凡是入選士官者,免除其全家徭役,士官擁有崇高的地位,見到七品官員不用下跪,可以參與所在保內的管理事務,本人一生傷病所需的醫藥費全都由國家承擔。

此令一出,舉國熱議,士官的待遇也太好了吧,先不說他們的政、治待遇,但說經濟待遇就比肅王的一等莊丁還要高出五斗,而且還終身免費醫療,這讓當時拼命養兒防老的古代人紛紛嚮往不已。

但是,你先別高興的太早,士官的待遇這麼好,肯定不是什麼人都能當上的。按照朱楧制定的標準,你若是想光榮的成爲肅國的一名士官,首先要弓馬嫺熟。射箭要能擊中七十步以外的目標,以十發七中爲合格,近身格鬥要能打倒三個普通的明軍。

取得士官資格後,並不代表着一勞永逸,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都要進行一次考覈,最上等的授上士,中等的授中士,下等的授下士,一次不及格的給予罰款處罰,並勒令補考。如果補考都不及格,那就立即撤銷其士官資格,並處於鉅額罰款,以補償國家在你身上浪費的資源。

另外,朱楧爲了鼓勵士官將武藝傳給自己的後代,以保證建立自己的世襲軍事貴族階層,還頒佈命令說,如果一人爲士官,那不僅是他自己,他的成年兒子也成了國家的人,必須隨時等待國家的命令奔赴戰場。

這樣以來,那些取得士官資格的人,爲了能使自己的兒子到了戰場上殺掉敵人而不是被敵人殺掉,也會竭盡全力訓練他們,這樣以來就能保證國家有源源不斷的優質兵源。

武威郡裡的一個獵戶人家,一個身材壯實的中年人正在交自己年幼的兒子用槍。

“用槍最重要的是要知道進退,知道什麼時候該攻,什麼時候該守。攻的時候要快、準、狠,猶如蛟龍出水,一擊命中敵方的要害,否則就有可能被敵方趁你舊力已去,新力未發之時而反殺你。”

那名中年人邊說邊演練槍法給自己的兒子看,將基本功交給自己的兒子後,語重心長的說道:“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我已經將用槍的基本要點都教給你了,剩下的就靠你自己刻苦練習了。”

那名少年人似懂非懂地說道:“知道了,爹。”

第一百三十一章 嚴密的保甲制度第二百二十九章 選秀大賽,飲食宴樂第二百八十二章 苦逼的齊泰第七十三章 大戰西藩(三)第十五章 慰問工匠第一百二十六章 狩獵驚魂(十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抓宣傳的重要性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王饒我一次第八十二章 大戰西藩(十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請齊泰閱兵第二百六十章 罐頭和火繩槍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化回鶻第一百一十七章 狩獵驚魂(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面見朱元璋第四十九章 回門第一百零九章 哈密王定計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割利器第七十四章 大戰西藩(四)第九十四章 征伐不服第一百七十四章 踩我腳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喜歡被大王征服的感覺第四十二章 加固城防第二百八十六章 對齊泰的態度第八十八章 得勝還朝第二百五十五章 好事臨頭第一百五十四章 準備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朱請客第一百零四章 士官標準第一百七十章 搶功勞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一百八十八章 斬將?強攻!第二百六十五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七十五章 肅王發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請齊泰閱兵第六十八章 黛昱竹的私事(二)第九十一章 建立官職體系第二百六十六章 平推高昌第一百八十九章 就是幹!第二百一十四章 稅率之爭第三百零二章 獄卒的智慧第八十六章 大戰西藩(十六)第一百一十四章 朱楧的計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脅降哈密(一)第三章 各人心思第二百一十六章 存亡在虛實第一百七十二章 殺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選秀大賽,飲食宴樂第八十章 大戰西藩(十)第九十六章 陪伴王后第一百章 蒙日之戰(二)第五十八章 雲琦勸夫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法的注意事項第三十一章 老朱秘籍第二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訂閱第一百三十章 朱楧的遺憾第一百三十五章 擴軍備戰(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齊泰的算盤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王令!第二百一十四章 稅率之爭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化回鶻第二百三十七章 慶王使者第二百一十四章 稅率之爭第一百零九章 哈密王定計第四十二章 加固城防第二百二十四章 寡人的私人女子學院第二百四十九章 朱家人的心思第四十八章 巴結寧妃第三十四章 賬房夫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狩獵驚魂(十一)第一百零七章 招降南虜第四十四章 說服老朱第三十三章 梳理賬目第二百二十三章 對蝗災的處理第一百二十二章 狩獵驚魂(八)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割利器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王令!第二百零五章 王旗就是大明的底線第七十八章 大戰西藩(八)第六十章 風波第三百零一章 削周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微服出巡第二百八十章 想給我坐蠟?第二百八十章 想給我坐蠟?第九章 開鎮河西第二百八十一章 朱允炆的決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設立東廠第二百七十九章 誰去和肅王談判第一百二十六章 狩獵驚魂(十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降哈密第二百五十九章 回國第二百九十二章 齊泰的算盤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見朱元璋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王令!第一百零九章 哈密王定計第六十四章 密室殺人(四)第十九章 籌劃變法第一百四十八章 肅國總動員第九章 開鎮河西第一百三十八章 擴軍備戰(六)
第一百三十一章 嚴密的保甲制度第二百二十九章 選秀大賽,飲食宴樂第二百八十二章 苦逼的齊泰第七十三章 大戰西藩(三)第十五章 慰問工匠第一百二十六章 狩獵驚魂(十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抓宣傳的重要性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王饒我一次第八十二章 大戰西藩(十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請齊泰閱兵第二百六十章 罐頭和火繩槍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化回鶻第一百一十七章 狩獵驚魂(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面見朱元璋第四十九章 回門第一百零九章 哈密王定計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割利器第七十四章 大戰西藩(四)第九十四章 征伐不服第一百七十四章 踩我腳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喜歡被大王征服的感覺第四十二章 加固城防第二百八十六章 對齊泰的態度第八十八章 得勝還朝第二百五十五章 好事臨頭第一百五十四章 準備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朱請客第一百零四章 士官標準第一百七十章 搶功勞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一百八十八章 斬將?強攻!第二百六十五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七十五章 肅王發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請齊泰閱兵第六十八章 黛昱竹的私事(二)第九十一章 建立官職體系第二百六十六章 平推高昌第一百八十九章 就是幹!第二百一十四章 稅率之爭第三百零二章 獄卒的智慧第八十六章 大戰西藩(十六)第一百一十四章 朱楧的計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脅降哈密(一)第三章 各人心思第二百一十六章 存亡在虛實第一百七十二章 殺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選秀大賽,飲食宴樂第八十章 大戰西藩(十)第九十六章 陪伴王后第一百章 蒙日之戰(二)第五十八章 雲琦勸夫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法的注意事項第三十一章 老朱秘籍第二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訂閱第一百三十章 朱楧的遺憾第一百三十五章 擴軍備戰(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齊泰的算盤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王令!第二百一十四章 稅率之爭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化回鶻第二百三十七章 慶王使者第二百一十四章 稅率之爭第一百零九章 哈密王定計第四十二章 加固城防第二百二十四章 寡人的私人女子學院第二百四十九章 朱家人的心思第四十八章 巴結寧妃第三十四章 賬房夫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狩獵驚魂(十一)第一百零七章 招降南虜第四十四章 說服老朱第三十三章 梳理賬目第二百二十三章 對蝗災的處理第一百二十二章 狩獵驚魂(八)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割利器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王令!第二百零五章 王旗就是大明的底線第七十八章 大戰西藩(八)第六十章 風波第三百零一章 削周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微服出巡第二百八十章 想給我坐蠟?第二百八十章 想給我坐蠟?第九章 開鎮河西第二百八十一章 朱允炆的決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設立東廠第二百七十九章 誰去和肅王談判第一百二十六章 狩獵驚魂(十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降哈密第二百五十九章 回國第二百九十二章 齊泰的算盤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見朱元璋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王令!第一百零九章 哈密王定計第六十四章 密室殺人(四)第十九章 籌劃變法第一百四十八章 肅國總動員第九章 開鎮河西第一百三十八章 擴軍備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