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顧雍

呂寧沐浴更衣後,走了出來,蔡琰坐在呂寧懷裡對呂寧道:“老公,我父親的徒弟顧雍來啦,你想不想見他啊?”

呂寧邊摟抱着她,邊用手揉她的美乳峰,把她搞得全身發軟,在她耳邊道:“當然要見啦,明天一早你去把他給叫來,你可要幫我想辦法把他留下來哦,你這位師兄我聽說可是有大才的啊,你總得讓他來幫我吧?”

呂寧邊對她動手動腳邊想:顧雍,顧元嘆,江東吳郡人,是江東的四大家族之一,家族的影響力在江東可是數一數二的,顧雍曾從小吏做到首相一職,在各地任職期間成績一直非常突出,其內政能力比東吳的首相張昭也差不了多少,張昭死後,孫權把顧雍提升爲首相,接替張昭的班,是東吳的第二任首相,他在任首相十多年中,爲東吳的經濟繁榮昌盛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爲東吳的富強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顧雍一生廉潔自律,不多和人交往,不喜飲酒,不多言,非常嚴謹,連孫權見到他時都不敢隨意亂說,孫權都怕他三分,真是一名大才啊,一定要想辦法把他給搞定。

蔡琰發現呂寧走神了,摸在她身上的手在不知不覺中停了下來,還一臉的沉思默想,有時還一臉鬼笑,她就用手狠狠的掐了呂寧一把,呂寧大叫一聲,才發現自己神遊啦。

蔡琰道:“你在想啥啊,怎麼這樣專注,連美女在懷都會忘記,不會是又從什麼地方搞到什麼美人吧。”

呂寧聽後苦笑着道:“沒有,那有這麼多的豔福,我是在想你師兄顧雍。”

蔡琰生氣的道:“你有病啊,你一個大男人想我師兄做什麼。”

呂寧聽後哈哈大笑起來道:“寶貝,你想到那裡去啦,我是想怎樣才能讓他留下來,這樣我轄區內的政務就有着落啦,現光伯達、德容二人是這方面的行家,但其能力也不是非常的強,我聽說你師兄顧雍可是個內政高手啊。”

蔡琰聽後這才喜笑顏開,摟着呂寧的脖子道:“那你怎樣謝我,我滿意的話,就幫你勸他留下來。不過我聽父親說他到是一身的本領,現在好像在什麼地方當名小吏什麼的,也還未被他人所重用,他剛收到我父親的信就直接趕過來啦,都來好幾天了,我父親讓他見了你以後再說。”

第二天早上,蔡琰回家去把顧雍給叫到呂寧的府上,雙方行完禮後,呂寧道:“久仰元嘆先生的大名,先生一身所學舉世無雙,今日得見先生的廬山真面目真是三生有幸。”

顧雍連忙道:“大人過獎啦,我一名默默無聞的寒儒,怎麼敢在大名鼎鼎的草原英雄面前相提,大人在大草原上讓鮮卑族韃子聞風喪膽,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消滅草原羣狼,爲我大漢的邊境安靜立下了赫赫戰功。只是讓我未想到的是,赫赫有名的北方大草原上的大熊,竟會如此年青,外面一直傳揚大人的英雄事蹟,確沒有多少人知道大人的實際年齡。今天一見讓我倍感榮幸,大人真是我輩之楷模。”

乖乖,不是說顧雍不愛說話嗎,怎麼拍馬屁的功夫也不低唉。

呂寧看了一眼顧雍才道:“元嘆先生過獎了,我文不能治國,武不能安幫,連大字都不認識一個,出身貧寒,自小不愛讀書學習,整天只知道遊山玩水。現有的只不過是一身熱血,也僅只有那麼一點熱血,靠這點熱血和一羣英雄豪傑在爲民族做點事,爲百姓做點力所能及之事。而元嘆先生出身可是江東的豪門旺族,從小學習諸子百家、四書五經、經史子集無一不通,滿腹經綸舉世難尋,在先生面前我就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啦。”

顧雍想,不是說大熊是一名草莽英雄嗎?連字都不認識,這可是師傅說的啊,現怎麼說起話來是一套一套的啊,不會是老師耍我吧。

顧雍看了看蔡琰,又看了呂寧一眼才道:“大人,聽你剛纔說從小喜歡遊學,還說到什麼廬山真面目,大人是否是到過廬陵啊。”

呂寧聽後笑了笑,呂寧今天不吃死你纔怪,也一定要讓你心服口服,讓你死心塌地的留在幷州,幫呂寧好好的幹活,你們儒林人士不是老吹牛自己如何的了不起嗎,那呂寧就盜用幾首後世的名家大作來嚇唬你一下,不把你虎得目瞪口呆纔怪事呢。

呂寧對顧雍道:“元嘆先生,你這不要讓叫我什麼大人,大人的啦,我聽了不自在,你還是叫我的名字好了,這樣我會更開心。至於先生問我是否到過廬陵嗎,我告訴先生,我還爬過廬山呢。那廬山的景色之迷人那真讓人思之讚歎,呂寧慢慢的吟誦道: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

顧雍聽後一楞,瞬間就呆若木雞,這怎麼可能,這是大字不識之人能呤得出來的嗎,這樣的絕世佳作,就是放在當世大儒身上也不一定能寫得出來,短短的幾句話,就把廬山的真面貌概括得一清二楚。

好半天,顧雍才從震驚中清醒過來,邊鼓掌邊道:“子弈,還說你大字不識一個,你這不是忽悠人嗎?大字不識能吟誦出如此絕品佳作,僅是用了幾句話,你就把廬山的景色給描述得生龍活虎,真是妙筆生花,和你相比,我是白讀幾十年的詩書了。”說完,顧雍起身重新向呂寧行了個大禮。

呂寧趕緊起身回禮,而旁邊的蔡琰美女還是小聲輕呤大詩仙的作品,邊呤邊思考,因爲她未到過廬山,所以廬山的面貌、景色她當然想不出來了,呂寧見她怪認真的,就把廬山的景色向她做了個簡單的介紹。

蔡琰聽完介紹後卻道:“老公啊,你這幾句話太精粹啦,你怎麼時不時你又搞出幾句讓人驚喜嘆惜的佳句出來,你肚子裡面到底還有些啥東西啊,怎麼老像個無底洞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似的。”

第38章 冀州名士第337章 變革第662章 周瑜領命第476章 卑鄙計謀第427章 曹操搶青州第282章 甕中捉鱉第420章 曹操救駕第144章 誰說要綁架管寧第249章 捷報是真是假第179章 秘建海軍第423章 收穫第346章 運動戰第43章 解圍第628章 解釋疑問第364章 皖城保衛戰第578章 孫策掛掉第235章 盧植第403章 呂布投徐州第639章 城下揚威第248章 確實是有實力第228章 諸侯散夥第678章 劉備的野心第531章 觀念的衝突第276章 攻打壺關第348章 滅高句麗第57章 張遼的大局觀第447章 劉備與呂布反目第93章 恐嚇朝庭第444章 指東打西第393章 談笑風生第391章 靠什麼賺錢第352章 密謀三韓第505章 血洗皇宮第559章 下馬威第49章 工匠蜂涌而來第629章 原來這樣第405章 購買奴隸第502章 對付劉備之策第629章 原來這樣第656章 天下之主第569章 激發殺氣第600章 挺進濮陽第546章 無恥的陰謀第252章 也太狠了點吧第400章 曹操收復兗州第425章 免除農業稅第368章 遊荊州第523章 徐庶被暴扁第371章 傑出女子第637章 威逼成都第116章 威懾王匡第317章 曹操屠城第182章 對策第332章 漢語字典第106章 爲美女牽馬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509章 單福的蹤跡第573章 潰不成軍第552章 徹底征服第302章 藤條的鎧甲第515章 滿城緋聞第483章 呂布滅亡第457章 得不償失第547章 砸碎倭寇第332章 漢語字典第681章 諸葛亮第625章 坐以待斃第439章 攻下長安第36章 戰馬惹禍第74章 學滑雪第649章 一邊倒的屠殺第1章 失足之災第315章 突下暴雨第280章 儘量減少損失第234章 深爲敬佩第573章 潰不成軍第587章 追殺第9章 適應環境第532章 文化入侵第35章 小洛神第425章 免除農業稅第589章 對峙第455章 城門破第317章 曹操屠城第445章 響雷迷惑第240章 總比啥都沒有強第657章 樂不思蜀第236章 蔡琰有喜第443章 強攻滎陽第648章 叢林戰第394章 法爾斯省第195章 董卓廢帝第11章 厲兵秣馬第566章 機關陷阱第596章 斬殺馬下第347章 天理不容第112章 固守待援第53章 呂布大敗第253章 有錢就賣第57章 張遼的大局觀
第38章 冀州名士第337章 變革第662章 周瑜領命第476章 卑鄙計謀第427章 曹操搶青州第282章 甕中捉鱉第420章 曹操救駕第144章 誰說要綁架管寧第249章 捷報是真是假第179章 秘建海軍第423章 收穫第346章 運動戰第43章 解圍第628章 解釋疑問第364章 皖城保衛戰第578章 孫策掛掉第235章 盧植第403章 呂布投徐州第639章 城下揚威第248章 確實是有實力第228章 諸侯散夥第678章 劉備的野心第531章 觀念的衝突第276章 攻打壺關第348章 滅高句麗第57章 張遼的大局觀第447章 劉備與呂布反目第93章 恐嚇朝庭第444章 指東打西第393章 談笑風生第391章 靠什麼賺錢第352章 密謀三韓第505章 血洗皇宮第559章 下馬威第49章 工匠蜂涌而來第629章 原來這樣第405章 購買奴隸第502章 對付劉備之策第629章 原來這樣第656章 天下之主第569章 激發殺氣第600章 挺進濮陽第546章 無恥的陰謀第252章 也太狠了點吧第400章 曹操收復兗州第425章 免除農業稅第368章 遊荊州第523章 徐庶被暴扁第371章 傑出女子第637章 威逼成都第116章 威懾王匡第317章 曹操屠城第182章 對策第332章 漢語字典第106章 爲美女牽馬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509章 單福的蹤跡第573章 潰不成軍第552章 徹底征服第302章 藤條的鎧甲第515章 滿城緋聞第483章 呂布滅亡第457章 得不償失第547章 砸碎倭寇第332章 漢語字典第681章 諸葛亮第625章 坐以待斃第439章 攻下長安第36章 戰馬惹禍第74章 學滑雪第649章 一邊倒的屠殺第1章 失足之災第315章 突下暴雨第280章 儘量減少損失第234章 深爲敬佩第573章 潰不成軍第587章 追殺第9章 適應環境第532章 文化入侵第35章 小洛神第425章 免除農業稅第589章 對峙第455章 城門破第317章 曹操屠城第445章 響雷迷惑第240章 總比啥都沒有強第657章 樂不思蜀第236章 蔡琰有喜第443章 強攻滎陽第648章 叢林戰第394章 法爾斯省第195章 董卓廢帝第11章 厲兵秣馬第566章 機關陷阱第596章 斬殺馬下第347章 天理不容第112章 固守待援第53章 呂布大敗第253章 有錢就賣第57章 張遼的大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