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返回

在回上黨的路,呂寧把蔡琰好說歹說,總算把她給欠到馬車內坐着了,看樣子這次的經歷是把她嚇得不輕啊,但比起她原來在古三國的經歷來,這算得了什麼呢,她可是在匈奴爲奴十二年啊,名譽上她是匈奴王妃,其實就是匈奴的戰利品,根本大法不把她當人看,在匈奴十二年中她是什麼活都做過。

這次呂寧把蔡美女救出來,雖然五胡亂華的罪魁禍首不是會是你生下來的子孫,也不知這樣改變的話,會對歷史的進程有什麼影響。現在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反正是不能讓你這位集才氣、美色於一身的絕世美女不再去受流離失所,讓人爲奴的痛苦經歷了。

呂寧在上黨呆了二天,和張合、麥梓二人研究了一下上黨的事務,呂寧對麥梓道:“長穗啊,太守好當嗎?”

麥梓道:“主公,當太守事情太多了,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事,而每處理一件事都要小心謹慎,生怕出什麼差錯,真是太累了。但身體雖然很累,精神氣很好,心裡也比較踏實,再苦再累都還是挺高興的,自己能爲百姓多做點實事也讓自己很充實。”

呂寧笑着道:“這就對了,身體的疲勞不怕,睡一覺就可以恢復,如果是心裡疲勞的話,那可就無可救藥了,只要自己全心全意爲百姓辦事,百姓是看得見的,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百姓也會記住你的,自己心裡也很踏實;如果是搞亂七八糟的事那百姓也會知道的,遲早是會出事的,自己心裡也不會安靜。”

麥梓道:“主公放心,我一定不辜負主公的希望,也一定會好好爲百姓做事。”

呂寧道:“二弟,你和三弟、四弟今年幹得不錯啊,北方大草原上有三隻毒狼,這可是你們三人闖出來的名聲啊,現在的鮮卑族,一提到我大熊就說是大熊手下的三隻毒狼比大熊還心狠手辣,狼過之處寸草不生,完全就是三隻殺人魔鬼。”

張合笑呵呵的道:“還不是沾大哥你的光。”

呂寧們回到了晉陽城中,張遼、司馬朗、田疇、高順、陳方、二狗、傻兒、黑子等人出城來迎接呂寧們,呂寧把蔡邕向他們作了介紹,蔡琰則讓典韋先把她送進呂寧的府上,看樣子,她和蔡老頭只好先在呂寧府上暫時住下,等把他們的房子建造好後才能搬出去住了。

當晚爲蔡邕的接風洗塵宴席,最爲高興的是典韋,他可是自從隨呂寧離開晉陽到現在都沒有喝酒,在蔡老頭家裡,呂寧讓他少喝一點他都沒有喝。典韋此人的忠誠這心不是一般人能相比的。當然蔡老頭可抵抗不住呂寧手下這波酒精考驗的人,還沒有怎麼喝,蔡老頭就給灌倒了。

至於蔡琰嗎,當她進入呂寧的府上後發現真的是什麼人都沒有,僅有一名十二歲的小丫環,這也讓她難以理解,堂堂的幷州實際掌權人的呂寧,竟然府上只有一名丫環,其他再無他人,有了也是埋伏在呂寧府上四周的‘夜眼’護衛。這在全大漢估計也找不出像呂寧這樣的人,就算是一般的大戶人家都是有下人、丫環無數。當然呂寧住的地方還是挺大的,不過是以前的主人丁原建造的,呂寧只不過是讓手下的弟兄們給塞進來吧了。

次日,呂寧把田疇、司馬朗、張遼、高順等人叫來一起商量下怎麼向朝庭上彈刻丁原的奏摺一事。

等將在河內發生的事說完後,司馬朗道:“大哥,你不是到冀州嗎?怎麼跑到陳留去了呢?不會是去專門尋找嫂子吧?”

呂寧苦笑着道:“五弟,你總不會以爲我是一個貪戀美色之人吧?”

司馬朗鬼笑了笑,雖然沒有說話,那神情明擺着是講,難道不是嗎。

而張遼則道:“大哥不是那樣的人,否則在進攻鮮卑族時,我們俘獲那麼多的美女,大哥從來就沒有沾過,我和二哥、四弟還在暗底下說大哥是不是有毛病呢?”

聽了張遼的話,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呂寧用眼睛瞪了張遼一眼,有你這樣說話的嗎,真是的。

呂寧無可奈何的搖搖頭道:“我此次去陳留嗎,主要是我聽說蔡邕有一把絕世名琴‘焦尾琴’,我那想既然都出來了,就去見識一下好了。其次嗎,我們的招賢館也在各郡縣都設有,可就是沒有什麼名士、大才光臨,現在僅有的三人嗎,只有子泰是主動來的,其他五弟、德容都是被綁架來的。我時常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主要原因是我們無根無基,沒有什麼後臺、背景,我又不是什麼大家氏族之人,更不是那些三公、高官的門生、故吏,再加上我本是一個不學無術之人,在天下士子眼中,我就是一名魯莽之夫。所以雖然天下人都覺得我們做的事很好,也有利於國家,有利於民族,而要他們到我們這裡來幫百姓做事,那打死他們都不會來。所以我想乘有時間多去拜訪一下能見得到的當世大儒,讓他們幫我們宣傳名聲,讓天下士子知道我們很需要他們,百姓一也需要他們,大儒說話的影響力肯定比我們自己說話有用吧。”

司馬朗笑着道:“大哥,那典子滿不是說蔡邕的女兒已是大哥的夫人了,難道是子滿胡說不成。”

呂寧苦笑着道:“這件事根本是出乎意外,我一開始那有這種想法啊,再說我還是有自自知之明的,也知道自己配不上人家,畢竟人家是當世大儒的女兒嗎。我和蔡老頭談了二天後,發現可以把老頭騙到我們幷州來居住,這樣對我們來說可是有利無弊的好事,也會爲我們下一步招聘人才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就親自護送他們父女二人來幷州,誰知道會碰到呂布呢,他父女二人可從未經歷過如此大戰,我不是出於關心愛護嗎。”

第414章 誰原意白忙活第619章 灰飛煙滅第460章 出兵江東第252章 也太狠了點吧第442章 厚葬烈士第547章 砸碎倭寇第620章 局勢更糟第594章 致命的殺傷力第396章 拿你們是問第602章 濮陽城破第237章 公孫讚的野心第80章 張既認主第542章 肆意蹂躪第231章 設計決戰場所第423章 收穫第644章 勝之不易第362章 絕色美女第216章 心懷鬼胎第3章 回到東漢第280章 儘量減少損失第587章 追殺第35章 小洛神第423章 收穫第523章 徐庶被暴扁第585章 地獄般行軍第52章 呂布殺來第67章 浴血奮戰第622章 地盤縮水第610章 腳蹬弓第565章 官渡攻防戰第266章 此生再沒有什麼希望第92章 算計皇帝第576章 避難第38章 冀州名士第434章 調兵遣將第217章 呂布敗三英第56章 歷史上的高順第244章 最敬佩的一人第37章 一曲驚座第424章 曹操謀諸侯第286章 歡迎我大軍入城第451章 虎口拔牙第236章 蔡琰有喜第69章 籌劃情報部門第592章 來個下馬威第173章 謠言第332章 漢語字典第655章 輪換制第407章 籌建海外基地第356章 北海孔融第247章 有什麼不好第568章 收兵第24章 斬太守第217章 呂布敗三英第313章 有利無弊第386章 收復夷島第360章 凌操父子第636章 益州之主第537章 登陸作戰第151章 糜竺第393章 談笑風生第155章 忽悠第443章 強攻滎陽第179章 秘建海軍第283章 巨型木板加厚第153章 訂購糧食第3章 回到東漢第267章 作戰會議第227章 做秀第431章 劉備屈居小沛第86章 閃電戰第411章 孫策崛起第607章 偷襲失敗第96章 砍了外夷的使臣第57章 張遼的大局觀第431章 劉備屈居小沛第622章 地盤縮水第145章 釣魚第158章 你腦袋進水了吧第418章 一毛不拔第53章 呂布大敗第130章 騙取皇帝布料第64章 左豐索賄第386章 收復夷島第669章 利益均沾第499章 爭論不休第69章 籌劃情報部門第329章 曹呂大戰第265章 連環計第37章 一曲驚座第227章 做秀第247章 有什麼不好第132章 出征第499章 爭論不休第169章 血洗鹽邑第601章 攻濮陽城第556章 區域劃分第433章 荀彧迷惑第528章 周瑜鬱悶第401章 斬草除根
第414章 誰原意白忙活第619章 灰飛煙滅第460章 出兵江東第252章 也太狠了點吧第442章 厚葬烈士第547章 砸碎倭寇第620章 局勢更糟第594章 致命的殺傷力第396章 拿你們是問第602章 濮陽城破第237章 公孫讚的野心第80章 張既認主第542章 肆意蹂躪第231章 設計決戰場所第423章 收穫第644章 勝之不易第362章 絕色美女第216章 心懷鬼胎第3章 回到東漢第280章 儘量減少損失第587章 追殺第35章 小洛神第423章 收穫第523章 徐庶被暴扁第585章 地獄般行軍第52章 呂布殺來第67章 浴血奮戰第622章 地盤縮水第610章 腳蹬弓第565章 官渡攻防戰第266章 此生再沒有什麼希望第92章 算計皇帝第576章 避難第38章 冀州名士第434章 調兵遣將第217章 呂布敗三英第56章 歷史上的高順第244章 最敬佩的一人第37章 一曲驚座第424章 曹操謀諸侯第286章 歡迎我大軍入城第451章 虎口拔牙第236章 蔡琰有喜第69章 籌劃情報部門第592章 來個下馬威第173章 謠言第332章 漢語字典第655章 輪換制第407章 籌建海外基地第356章 北海孔融第247章 有什麼不好第568章 收兵第24章 斬太守第217章 呂布敗三英第313章 有利無弊第386章 收復夷島第360章 凌操父子第636章 益州之主第537章 登陸作戰第151章 糜竺第393章 談笑風生第155章 忽悠第443章 強攻滎陽第179章 秘建海軍第283章 巨型木板加厚第153章 訂購糧食第3章 回到東漢第267章 作戰會議第227章 做秀第431章 劉備屈居小沛第86章 閃電戰第411章 孫策崛起第607章 偷襲失敗第96章 砍了外夷的使臣第57章 張遼的大局觀第431章 劉備屈居小沛第622章 地盤縮水第145章 釣魚第158章 你腦袋進水了吧第418章 一毛不拔第53章 呂布大敗第130章 騙取皇帝布料第64章 左豐索賄第386章 收復夷島第669章 利益均沾第499章 爭論不休第69章 籌劃情報部門第329章 曹呂大戰第265章 連環計第37章 一曲驚座第227章 做秀第247章 有什麼不好第132章 出征第499章 爭論不休第169章 血洗鹽邑第601章 攻濮陽城第556章 區域劃分第433章 荀彧迷惑第528章 周瑜鬱悶第401章 斬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