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道:“大哥放心。”
田疇道:“主公,我軍只用四萬大軍作最後衝殺,是否少了點,畢竟鮮卑族有二十五萬鐵騎大軍啊。”
呂寧哈哈大笑起來,並道:“子泰,被我一萬六千頭火牛衝擊後的鮮卑族聯軍,你說還有多少戰力,到時估計連膽都嚇破了,那還有抵抗的信心,我四萬大軍不過是去收割人頭罷了,有什麼可擔心的。”
四月下旬的一天,我軍和鮮卑族聯合大軍的二十五萬鐵騎決戰開始了,韃子大軍的鐵騎如同螞蟻一般,黑壓壓的,方圓十多公里全是鐵騎,那可真叫萬馬奔騰,雄壯無比。這次呂寧軍帶來了四百張弩‘牀’、弩車,全部分立在暴熊軍的二側,弩‘牀’、弩車面前都有大量的機關、陷阱和很深的豪溝,韃子鐵騎衝不到弩‘牀’、弩車,況且身後還有飛熊軍呢。
呂寧軍正面由太史慈指揮暴熊軍迎敵,陣前布有馬鈞特別製作的巨型大盾牌,高有二米多,寬有一米多,全是用高碳鋼打造,重量和普通的盾牌差不多,其大小、‘性’能那普通盾牌就無法相比了,巨型盾牌上架有長槍,盾牌後有大量的弓弩手,這是消滅韃子鐵騎的有力武器。當然一開始在最前面的是弓箭手和連弩手,先要讓他們手中的弓弩手多‘射’殺韃子鐵騎。
趙雲他們爲呂寧修建了一個指揮塔,高有二米多,面積有二十多個平米大小,呂寧用望眼鏡進行觀察,看到第一‘波’韃子的五萬鐵騎已經進入呂寧弩‘牀’、弩車的‘射’擊範圍,數百支兇狠的利箭以閃電一樣的速度紛紛扎進韃子鐵騎的‘胸’膛,瞬間就有上千名鮮卑族鐵騎死於非命,把韃子的陣形衝散了一下,但韃子鐵騎並沒有放棄進攻,他們是來拼命的,他們只有獲勝纔有生存的空間,否則他們都將面臨呂寧飛熊大軍的不斷蠶食。弩‘牀’、弩車三輪‘射’擊後,已有近二千多名韃子鐵騎喪命。
當鮮卑族大軍進入呂寧軍連弩的‘射’程時,太史慈指揮五千名暴熊軍士兵用手中的連弩進行‘射’擊,一分鐘時間不到,首排的三千多百名暴熊軍士兵‘射’擊隊出了三萬多支箭,有二千多名鮮卑族鐵騎命喪黃泉路上;太史慈讓首排連弩士兵退後,第二排士兵上前,又是三萬多支弩箭‘射’出後,鮮卑族韃子的五萬鐵騎丟下了萬多二萬騎,而且韃子鐵騎陣形‘混’‘亂’,有的韃子開始後退。
軻比能、素利、彌加、闕機、蹋頓等人看到後,真是氣急敗壞,連呂寧軍陣前都未殺到,就一下子丟掉了二萬多名鐵騎,他們幾人商量一下後,決定把全部兵力都投進來做最後一搏,並在左右二側各派出一隻軍隊來抄呂寧軍的側翼。讓彌加、闕機各率三萬大軍向呂寧軍二側翼迂迴,素利、蹋頓、軻比能三人及各部落首領率十六萬左右的全部鐵騎向呂寧軍正面發起最後的一擊,這可是在賭命啊,也是賭鮮卑族韃子的存亡。
呂寧在望眼鏡裡看到了韃子軍的調整後,呂寧對傳令兵道:“讓趙雲、張遼二人各率一萬飛熊軍對我軍左右二側翼而來韃子鐵騎給予阻擊,最好把敵人從中間趕。”
傳令兵馬上通知了趙雲、張遼二人,二人率兵出發,趙雲、張遼二人都是率大軍採取遊‘射’、奔‘射’,不和韃子鐵騎近身‘交’戰,這樣就發揮出了呂寧軍遠程攻擊武器的效能。彌加、闕機二路大軍被呂寧軍在移動中逐漸消滅,士兵缺失巨大,二人都不知不覺中被迫向中間大軍靠了上去。
而太史慈指揮的阻擊也進入到了白熱化狀態,雖然消滅了韃子鐵騎上萬名,但暴熊軍士兵也損失了幾千名。呂寧看鮮卑族鐵騎已全部投入進攻當中,馬上讓傳令兵通知田疇準備釋放火牛,讓太史慈指揮暴熊軍士兵向二側疏散,讓張郃的二萬飛熊軍做好戰鬥準備;讓典韋的鐵甲連環馬做好最後一擊的準備。
太史慈接到命令後,馬上讓暴熊軍士兵向二邊躲閃,而田疇已指揮士兵放出了一萬六千頭火牛,炎牛角綁尖刀,頭掛紅布,牛尾巴被點燃了火苗。火牛尾巴被燒,加上眼睛被紅布遮攔,全都在瞬間變成了一萬六千頭瘋牛,拼命向前狂奔,不顧一切的奔跑,不論前面有任何東西或阻礙物,都阻擋不了火牛勇往直前的步伐,二十萬鮮卑族大軍的鐵騎雖然兇猛,但也無法和發了狂的瘋牛鬥啊。
當然,還是有幾十頭火牛並沒有向前奔向韃子的鐵騎中去,它們都向呂寧軍倒撲過來,最後被呂寧軍士兵斬殺,但也讓呂寧們損失了十多名士兵的‘性’命和損失了三十多張弩‘牀’、弩車。這種情況也是再所難免的,畢竟那些都是發狂勁的火牛啊。
一萬六千頭火牛,把近二十萬鮮卑族鐵騎衝得東倒西歪,整個鮮卑族鐵騎大軍陷入了極度的驚慌失措中,事個軍陣‘混’‘亂’無比,韃子士兵爲了躲藏火牛的衝擊,也是‘亂’成一團。典韋的鐵甲連環馬出擊了,那是勢不可擋,所到之處只有鮮血和死亡,他們在收穫鮮卑族韃士兵的生命,他們所向披靡,鐵甲連環馬士兵只需要不停的砍殺,不停的屠殺;連環馬的二側有張郃的二萬飛熊軍及一千名‘夜眼’士兵在掩護,當然也是在屠殺。
呂寧對傳令兵道:“吹號通知趙雲、張遼馬上把鮮卑族鐵騎全部圍殲。”
趙雲和張遼聽到號聲後,快速移動,向鮮卑族韃子的二側殺了過來,並向韃子大軍的後方包圍而去。太史慈指揮暴熊軍士兵也向前衝了過去,他們的任務就是把漏網之魚給捕獲或斬殺,呂寧要徹底殲滅這二十五萬大軍,不能讓他們有喘氣之機。
呂寧走下指揮塔,來到太史慈身邊道:“子義,準備好了嗎?這次我軍能否全殲就要看你的啦,能否把韃子的定居點清剿乾淨也是看你的,你會很辛苦,但你必須堅持下來,這對於我大漢民族來說太重要了,關係到我大漢民族邊境今後是否還有韃子來入侵,我希望你讓鮮卑族韃子在這個世上消失。”
太史慈道:“大哥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呂寧用望眼鏡看了下戰況,對傳令兵道:“吹衝鋒號,對韃子進行徹底乾淨的圍殲。”
戰鬥進入最後的階段,呂寧軍士兵在高聲叫喊:“投降不殺,跪地投降……”鮮卑族韃子的士兵絕望了,他們爲了保住小命,有的開始跪地投降,有了幾名投降,隨之而來的是大面積的投降。而軻比能、蹋頓、彌加、闕機、素利等人也知道失敗也成定局,他們都想乘‘亂’逃跑出去,但這太難了,他們隨時會受到呂寧軍連弩手的‘射’殺,但他們都知道,再困難都必須逃跑出去,否則留下來不是戰死就是被俘斬首。
呂寧對太史慈道:“子義,你率大軍行動吧,一路要多加小心。”
太史慈答應了一聲,率着一萬飛熊軍的生力大軍及三萬匹戰馬出動了,他是在接待趙雲、張遼、張郃大軍對鮮卑族逃竄士兵和追殺。趙雲他們追殺了二十多公里,把逃竄的鮮卑族韃子大部分捕獲,當然,還有逃跑出去的,那就是非常狡猾的蹋頓,他看到情況稍不對頭,馬上率大軍後退,雖然他的鐵騎也大部分被呂寧軍殲滅,但他還是幸運的帶着一萬多名鐵騎逃跑了出去。
蹋頓率一萬多名鐵騎拼命逃跑,他不可敢休息,他們知道一旦被呂寧軍追上後,那情況就不堪設想,蹋頓和他的大軍敗逃出七、八十公里後,實在是跑不動了,戰馬極度疲倦,士兵也是疲憊不堪,後面的追兵也暫時聽不到聲音,估計是被甩掉啦。蹋頓手下士兵看到前面有一條小河,也不管首領、族長同意不同意,他們馬上紛紛下馬,跑到河邊,低下頭拼命喝水,他們太渴了,他們‘激’戰幾個時辰,還拼命快速逃跑了七、八十公里,他們身體已經嚴重缺水,他們的咽喉在冒煙。他們都奮不顧身的奔向河邊喝水,蹋頓也和士兵一樣,他也口渴得要命,他下馬後,剛坐下來休息,等待親兵爲他取水來解渴。
大地強烈的震動,這是騎兵追殺到了,他大聲叫喊,但絕大多數士兵都聽不到他的叫喊聲,他不能再等了,他想趕緊上馬逃跑,但向他奔來的鐵騎速度太快了,他就是想逃都難以爲繼,他的戰馬實在是跑不去了,而向他們殺來的卻是養‘精’蓄銳的‘精’銳之師。這就是呂寧軍迂迴到鮮卑族韃子後而近百公里處埋伏的閻柔率領的五千飛熊軍。閻柔率五千飛熊軍士兵只是一個衝殺,就消滅了一千多名蹋頓的鐵騎,最後以蹋頓爲首的鐵騎全部集體投降。閻柔押着俘虜一路又清剿了五千多名到處逃竄的鮮卑族的殘渣餘孽,等回到呂寧軍大營時,閻柔大軍共收穫到一萬七千多名俘虜,三萬五千多匹戰馬,這下讓閻柔這小子可是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戰役結束了,共斬殺鮮卑族韃九萬餘人,俘虜身體健康的鮮卑族韃子十五萬五千多人,繳獲戰馬十七萬多匹,其他兵器、糧草無數;彌加、闕機、軻比能三在‘亂’軍中被斬殺,素利、蹋頓二人被俘,其他部落首領、族長基本被斬殺。呂寧軍傷亡三萬多人,其中死亡和重傷一萬八千多人,暴熊軍士兵損失近半,達到近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