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未來的吏部頭目

呂寧軍對張燕的二十萬黃巾軍整編的結果是達到要求的只有三萬人左右,其他的士兵只能是和那六十多萬家屬接受呂寧們的安置,呂寧把他們少部分安置在幽州,大部分都安置在狼居胥山一帶,呂寧在那裡新修建了一座大型城池,長寬都有十多公里,所有到那裡的百姓的住房、農具、耕牛、種子、日常用品都由呂寧們無償提供,到那裡的農戶,每戶分土地面積二公頃,也就是三十畝,比其他地方多了十畝的土地面積,而稅收只按一公頃徵收,條件非常優惠。

呂寧在狼居胥山那裡新修建的城池叫張遼城,那地方呂寧成立一新郡,就叫做張遼郡,首任太守呂寧讓從徐州小沛隨糜竺來的陳羣,陳長文去擔任。

陳郡,陳長文,穎川人氏,陳家是大氏族,陳羣是魏國名臣,一直在曹‘操’、曹丕手下任高官,在曹‘操’手下擔任過秘書長之類的官員,在曹丕手下最高官至司空。陳羣訂製的九品官人之法,成爲歷史名制,對後世王朝的影響力非常的大,陳羣爲人清正廉潔,品質高尚,非常講義氣,喜歡結‘交’朋友,有識人的本事,是吏部主管非常好的人選。

陳羣在小沛任縣令,糜竺按照呂寧的指令前往小沛說服,當陳羣知道他一名小人物都讓呂寧關注時,讓他心裡七上八下的,並聽了呂寧幷州的整個經濟運行機制,並從糜竺的口中知道,只要到幷州,那就先擔任太守一職,那可是二千石的高官啊,比他現在一個六百石的小吏可是有天然之別,陳羣也動心了,就帶上家人隨糜竺來到呂寧的幷州,這下可是讓呂寧高興死了,陳羣在機構改革方面那可是很有研究,那爲呂寧下一步的機構設置也創造了條件,有了他,呂寧只要說個大概,那具體的事情他就會去搞定,那是多好的啊。

呂寧看了看陳羣,年紀青青,卻也一表人才,雖然在謀略方面不很見長,但在內政方面還是很有能力的。“長文,你到張遼郡去擔任首任太守,我想只要你做得好,那一定會青史留名,歷史會記載你的功勳,你手下的官員,伯達他們都會你準備好,只是你到的地方是一個新修建的城池,在工作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這就需要你去單獨想辦法解決困難,處理問題。你在的地方,也會隨着安置災民、難民人數的增加,用不了多長時間會晉升爲州,只是需要一個過程,一點時間。當然把你這個大才放到那麼邊遠地區去,我是有點捨不得,但你必須要有一定的基層工作經驗。你在工作之餘,我希望你在吏治的改革方面有所研究,你好好的思考一下,怎樣設置機構,怎樣才能把內政、軍政、法務三方面完善,我們要讓這三大塊都是獨立運行,相互不受干擾,並有一定的制約。”

陳羣聽後,心頭一亮,乖乖,這不是要培養我做未來的吏部頭目嗎?我可要好好的幹活哦,聽這口氣,用不了多久,一旦張遼郡升級的話,那也是封疆大吏啊。“主公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做工作的,也絕不辜負主公的重託,至於吏治改革一事,我也會‘抽’時間研究,等我搞好後再拿給主公過目。”

呂寧接着又道:“長文,我知道你有大才,也知道你能把地方治理好,但你要注意,你所到的地方,一定要加強對環境的保護,草場不能過載,耕地不能‘亂’開挖,特別是沙漠的地方,在二十公里之內,不準放牧或用做耕地,還要對沙漠進行一定的治理,讓百姓多種樹,少砍伐,要動員百姓多使用煤炭,這樣我們自己的家園纔會逐漸好起來,北方生態環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壞的話,那就很難恢復,你要合理安排,對百姓要多教育,多指導,畜牧業的發展要適度,不能盲目追求產量。”

呂寧回到晉陽城前,太行山的張燕已經投誠了,他的大軍被衙新整編,他手下的所有人員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張燕本人也進了軍事學校去進修,但張燕心中一直是憂心忡忡,不知道呂寧最後會怎樣安排他的工作。

張燕在歷史上也是活動在太行山一帶,並長年對幷州、冀州進行‘騷’擾、搶劫,袁紹也一直沒有辦法收拾張燕,袁紹一出兵進攻他,他就率領人馬逃進太行山中,袁紹的大軍是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經常中神龍見首不見尾。而只要袁紹大軍一退,張燕馬上又對冀州的轄區內進行搶劫。張燕原名叫諸飛燕,後來爲了繼承張角的遺願,才更名爲張燕,此人是黃巾軍後期的主力干將,最後也是投降曹‘操’,被曹‘操’把他的大軍當炮灰給殲滅乾淨。總的來說此人有一身勇武,也有一定的謀略,也還算是個人才。

呂寧見到張燕後道:“張將軍,你好好看在軍事學校進修,三個月後,你率一萬大軍去駐守朔方,防止西涼大軍對我朔方一帶的攻擊,當然你原來的士兵戰力太差,我會給你配備最‘精’銳部隊,其戰力應該相當於你原來軍隊的十倍以上,希望你幫我守好朔方一帶,那裡現在也是前線啦,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戰鬥,你可要小心謹慎哦,千萬別讓我失望。至於你手下人員我會安置好的,這你不用擔心,這麼多年來我們安置了不少的災民、難民,就是你手下的家人也在前幾年就被我們安置了一部分,這你應該是清楚的,我們也清楚那是你的人,但我們也是同樣給予安置。”

張燕聽後。心裡非常‘激’動,他並沒有想到呂寧還會讓他單獨帶兵,並且是獨擋一面,這讓他根本沒有想到,也知道呂寧對他是絕對的信任,否則也不會‘交’一萬名‘精’銳部隊給自己,自己也感覺到受人尊重的感覺,張燕向呂寧跪下磕頭道:“視死追隨主公,如有二心天誅志滅。”

第636章 益州之主第299章 跪地投降第658章 煩惱之事第369章 此生榮幸第586章 偷襲第361章 聽天由命第113章 援軍到了第443章 強攻滎陽第666章 全民選舉第674章 重兵押運第375章 這仗可不好打第513章 曹操官邸第200章 貂蟬第550章 屠殺第80章 張既認主第509章 單福的蹤跡第253章 有錢就賣第409章 返航第625章 坐以待斃第491章 解決賓坦島第479章 孫策妥協第93章 恐嚇朝庭第322章 軍法從事第65章 兵分三路第66章 草原大火第476章 卑鄙計謀第549章 殺進都城第380章 唯一辦法第8章 大義凜然第665章 吵翻天第657章 樂不思蜀第391章 靠什麼賺錢第283章 巨型木板加厚第384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392章 已程不國第108章 糟遇呂布第135章 幫助災民第242章 爲何敢出賣我第638章 恐嚇劉璋第59章 名士來投第126章 夜襲第644章 勝之不易第89章 掌控上黨第336章 愛財不守財第71章 貪官好辦事第186章 管寧第231章 設計決戰場所第398章 曹操佔豫州第280章 儘量減少損失第674章 重兵押運第309章 搶收小麥第63章 練兵第241章 袁紹取冀州第352章 密謀三韓第195章 董卓廢帝第110章 官兵同樂第673章 百家爭鳴第124章 再見甄宓第669章 利益均沾第83章 謠言之威第294章 鮮卑族滅亡第227章 做秀第213章 孫堅大敗第505章 血洗皇宮第79章 皇帝的白條第665章 吵翻天第198章 徐晃第482章 拿下小沛第151章 糜竺第364章 皖城保衛戰第83章 謠言之威第523章 徐庶被暴扁第512章 宣傳劉備第565章 官渡攻防戰第605章 偷襲成功第331章 其中有詐第266章 此生再沒有什麼希望第178章 朝中出大事啦第285章 消滅公孫贊第516章 徐庶的家書第110章 官兵同樂第592章 來個下馬威第50章 結義兄弟第340章 巡察災情第294章 鮮卑族滅亡第213章 孫堅大敗第200章 貂蟬第255章 天下諸侯誰是英雄第145章 釣魚第115章 惡人先告狀第391章 靠什麼賺錢第382章 處理家事第3章 回到東漢第543章 研究方案第252章 也太狠了點吧第208章 曹操檄文第530章 征伐機制第386章 收復夷島第496章 擴張前會議第59章 名士來投
第636章 益州之主第299章 跪地投降第658章 煩惱之事第369章 此生榮幸第586章 偷襲第361章 聽天由命第113章 援軍到了第443章 強攻滎陽第666章 全民選舉第674章 重兵押運第375章 這仗可不好打第513章 曹操官邸第200章 貂蟬第550章 屠殺第80章 張既認主第509章 單福的蹤跡第253章 有錢就賣第409章 返航第625章 坐以待斃第491章 解決賓坦島第479章 孫策妥協第93章 恐嚇朝庭第322章 軍法從事第65章 兵分三路第66章 草原大火第476章 卑鄙計謀第549章 殺進都城第380章 唯一辦法第8章 大義凜然第665章 吵翻天第657章 樂不思蜀第391章 靠什麼賺錢第283章 巨型木板加厚第384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392章 已程不國第108章 糟遇呂布第135章 幫助災民第242章 爲何敢出賣我第638章 恐嚇劉璋第59章 名士來投第126章 夜襲第644章 勝之不易第89章 掌控上黨第336章 愛財不守財第71章 貪官好辦事第186章 管寧第231章 設計決戰場所第398章 曹操佔豫州第280章 儘量減少損失第674章 重兵押運第309章 搶收小麥第63章 練兵第241章 袁紹取冀州第352章 密謀三韓第195章 董卓廢帝第110章 官兵同樂第673章 百家爭鳴第124章 再見甄宓第669章 利益均沾第83章 謠言之威第294章 鮮卑族滅亡第227章 做秀第213章 孫堅大敗第505章 血洗皇宮第79章 皇帝的白條第665章 吵翻天第198章 徐晃第482章 拿下小沛第151章 糜竺第364章 皖城保衛戰第83章 謠言之威第523章 徐庶被暴扁第512章 宣傳劉備第565章 官渡攻防戰第605章 偷襲成功第331章 其中有詐第266章 此生再沒有什麼希望第178章 朝中出大事啦第285章 消滅公孫贊第516章 徐庶的家書第110章 官兵同樂第592章 來個下馬威第50章 結義兄弟第340章 巡察災情第294章 鮮卑族滅亡第213章 孫堅大敗第200章 貂蟬第255章 天下諸侯誰是英雄第145章 釣魚第115章 惡人先告狀第391章 靠什麼賺錢第382章 處理家事第3章 回到東漢第543章 研究方案第252章 也太狠了點吧第208章 曹操檄文第530章 征伐機制第386章 收復夷島第496章 擴張前會議第59章 名士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