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麴義帶領韓莒子率領15000名陸戰隊士兵、10000僱傭軍團在5000名海軍的配合下,從賓坦島碼頭出征,直接向馬來半島登陸,對邑都元國進行征伐。
麴義大軍在海軍的配合下,由賓坦島順海峽往西就抵達邑都元國。邑都元國現有人口將近二十萬,居住十分的散,王城不過是五萬人,所謂國,其實不過是一座城,最多不過是幾座城,它的大部分地方人煙稀少,缺少自己的獨有文化和政治傳統。
邑都元國的居民分散在一些相互隔離的地區,土著民族都未曾修建過任何真正城市或者哪怕是紀念‘性’建築。在麴義大軍沒到到來之前,邑都元國深受印度教(貴霜國、黃支等國)的影響。
居住在德干高原上的黃支等國的商人順着海道或者陸路,抵達東南亞諸島嶼和沿海地區,當地的土蓍相當原始,沒有開化,基本上靠森林和種一些產量很低的水稻爲生,沒有形成國家和文化傳統。
麴義大軍剛剛兵臨邑都元國,湊巧國王就在海邊巡視,反應很快,馬上關閉港口,派出部隊警戒。邑都元國的國王婁魚看到這麼大的一支艦隊出現,臉‘色’蒼白、憂心忡忡,遙看海面上桅杆如林,戰艦吞雲吐霧,很多戰艦都是鐵灰‘色’,給人以難言的壓抑感。
麴義馬上派出使者,要求邑都元國王投降,接受麴義大軍的管轄,至於國王婁魚嗎?麴義會送他到青州去居住,會給予婁魚很好的安排,婁魚的子民麴義大軍的隨後文職官員不定期重新安置,但婁魚並沒有投降,麴義最終還採取了用刀劍來說話。
在當天晚上的五更天時,麴義軍發動了進攻,進攻沒有受到象樣的抵抗,邑都元國的幾千名士兵既沒有鎧甲,又沒有乘手的兵器,更不會有什麼作戰意識。
隨後麴義軍進行了血雨腥風的屠殺,由於邑都元國士兵沒有投降,麴義大軍殺光了邑都元城中的所有男‘性’,俘虜了近二萬名‘婦’‘女’,麴義軍傷亡很小,只有三百多名,其中死亡、重傷者不足百人。
打掃戰場後,麴義軍的士兵立即進行民族大融合,將士兵發生過關係的‘婦’‘女’全部登記造冊,分配給她們土地,幫她們興建住房,給她們吃的、穿的、用的和銀子,還組織一部份‘婦’‘女’修建碼頭、建防禦工事。
隨後,麴義大軍對馬來半島上的土著族進行清剿,只要不投降麴義軍的全部都是殺光男的,搶光‘女’的,燒光一切,有值錢的東西全部帶走;如果是投降麴義軍的土著族,麴義軍就把這些土著人組成僱傭軍,替麴義軍在前面開路,當炮灰。
僱傭軍士兵根據殺敵的多少給予付費,殺的越多,就能得到越多的食物、酒水和銀子,如果是幾個月僱傭軍士兵都未斬殺到一個敵人的話,那就只有去死,甚至還會牽涉到自己的家人,所以總的來講,僱傭軍通過麴義軍對其訓練後,僱傭軍徹底就變成了麴義軍的開路先鋒,麴義軍士兵只是在僱傭軍後面監督,將漏網之敵斬殺;僱傭軍士兵爲了生存,作戰勇猛,成爲麴義軍手中的殺手。
通過七八個月的清剿,馬來半島基本清剿結束,麴義率大軍從馬來半島向北一路進軍,直達廬木國(泰國)。
廬木國有人口六十多萬,該國地處曼谷灣,陸路離諶離地區並不遠,修有簡易小道通行。廬木國爲了獲取西洋(印度洋)的出海口,與撣國打過不少仗,對撣國虎視眈眈。
在廬木國,柚木多極,還有大量貴重木材,竹子樹藤。那裡水源豐富日照足,種植稻米、糯米、麻,盛產寶石、‘玉’石。
麴義軍到達廬木國,消息很快傳到廬木國,廬木國王他信道:“現在大漢的青州軍已到我邊境,我們要做好必要的防禦措施。”
麴義軍從邑都元國出發後,那真是叫做山疊山,樹連天,只見山脈連綿不斷,盤根錯節,道路極不好走,山路陡峭難行,七曲八彎,森林密佈,部隊艱難行進。麴義大軍行在山道中,翻山越嶺的北上。跟隨麴義大軍的民工隊,在工兵的指揮帶領下,拼命搶修道路。
廬木國王他信下令其手下將軍蘇猜率三萬‘精’兵向麴義軍進攻。
麴義軍手上不僅有一萬五千陸戰隊士兵,還有近二萬的僱傭軍,僱傭軍士兵通過麴義軍訓練、教育後,加上各種獎賞制度,其戰力也非常強悍。
特別是僱傭軍士兵和麴義軍士兵共同戰鬥了近一年左右,雙方都有了一定的配合基礎,僱傭軍士兵也覺得是麴義軍的一部份。麴義軍士兵在和僱傭軍士兵相處時,並沒有高人一等的觀念,也不仗着自己是麴義軍士兵而欺壓僱傭軍士兵,充分尊重僱傭軍士兵的傳統習俗,暫時不急着改變他們,慢慢的僱傭士兵就會向麴義軍的文化靠攏。
不卑不亢,既不騎在僱傭軍士兵頭上拉屎拉‘尿’,也不刻意討好僱傭士兵。
軍情是一日三報,廬木國三萬大軍到來,廬木國的軍隊開後先駐紮,初來乍到,按麴義原先的計劃,是要出陣殺上一場,以挫敵軍銳氣,後經過大家研究後還是按兵不動,想找到可乘之機,痛下殺手,一舉克敵。
廬木**隊安營紮寨,麴義看得心‘花’怒放,整一個大營盤,柵欄稀稀拉拉,沒有壕溝,也無鹿巖,連遠年警戒的箭樓也不多,看似設防,等於處處不防,不能怪廬木國的做法,廬木國沒有優良的軍事傳統,以前與撣國打架,等於小孩打小孩,難怪多年打來打去都不分勝負。
二日後的一天晚上,在寂冷的夜裡月‘色’晦淡,一片烏雲過來,天空黑得就象墨斗,月黑風高殺人夜,麴義、韓莒子率二萬僱傭軍及一萬陸戰隊士兵悄悄地溜到了廬木**的營盤前,用繩索套住柵欄,一人在前調整位置,十人動手拉,很快一根根的柵欄被撥了出來,而廬木國士兵居然不知曉。
五更天時,麴義率大軍向廬木國的營房發動了猛攻,成羣結隊地衝殺入營中,廬木國士兵睜開睡眼惺鬆的眼睛,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鑽出營帳外,迎面就是明晃晃的兵器,嚇得廬木國士兵驚慌大叫,撕心裂肺地叫喊着,光着腳拼命逃開。
一羣羣廬木國士兵象沒頭的蒼蠅,一會從這邊跑到那邊,一會從那邊被趕到這邊。廬木國統兵大將蘇猜從帳內出來,見到慘狀,心中一沉,匆忙一瞥,急令吹號角道:“就近靠攏集中!”
前面一堆廬木國士兵擠在一起,被殺得滿天血霧,斷頭‘亂’滾,等到統統殺掉,後面的廬木國士兵已經集中完畢。
蘇猜下令反擊,心想不報此仇,誓不爲人。
麴義麾下的僱傭軍士兵在前衝殺,後面還有麴義麾下陸戰隊士兵的弓弩箭和刀劍,麴義軍士兵漫山遍野地殺過去,攻擊遠時則以弓弩箭開路,近則使用投槍,恐怖殺戮帶來了大面積的死亡,沉悶的箭頭入‘肉’聲中,廬木國士兵的甲冑如同紙紮一般,紛紛被‘洞’穿,成批成片的廬木國士兵倒下了,倒在毒舌般的弓弩箭、投槍下。
本來廬木國的士兵手中的木頭盾有點防箭功能,但是清晨受襲,倉促之下,許多廬木國士兵裝備不齊,丟三拉四,可想訓練是如何的差勁。
麴義軍盡情在廬木國的營中屠殺,蹂躪着可憐的廬木國士兵,廬木國集結起來的部隊不一會全部消失,再沒有成建制的部隊進行抵抗。
廬木國士兵四散而逃,拼命逃,只求快跑過自己人,把生的希望留給自己,把死亡留給戰友。
麴義率領大軍追殺了十多公里,沿路躺滿了黑臉皮,身上幾乎無物的廬木國士兵。直到前路再沒有廬木國士兵的影子,麴義軍士兵喘着粗氣,累得象死狗一般才停了下來,全身痠痛得幾乎走不動路了,這才發現居然追出了二十多公里之遠。
麴義軍沒有留下俘虜,嫌俘虜礙事,更怕分散兵力,讓廬木國士兵得以集結,對於舉手投降的廬木國士兵只能說聲“對不起!”
此戰役中,三萬廬木國士兵,除了鑽森林和騎馬的一千多人逃了出去,二萬八千廬木**隊士兵被屠宰,林中遍地屍體,物資丟得到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