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膽戰術

呂寧聽後點點頭才道:“對,文遠說得對,我們就是要圍點打援,而且要採取跳點戰術,我們沒有必要一個城池一個城池的攻打,我們要先把陰館城給打下來,再迅速搶佔雁門關,至於其他的小縣城嗎,我想只要陰館城失守的話,只要我軍一到他們只會逃跑吧,不會對我軍進行抵抗,他們也沒有能力抵抗我軍。”

張遼道:“主公,圍點打援、跳點戰術是什麼意思啊?”

呂寧笑着道:“圍點打援就是我們包圍敵人的一部份或某一城池,但不是爲了打擊被圍困的敵人或城池,目的是吸引其他地方的敵人來增援,這樣我們就可以策劃好,制定出相應的戰術後把敵軍增援的部隊給消滅;至於跳點戰術嗎,意思是說我們不要侷限於逐步推進的方式,我們可以繞開前方的敵軍或城池,直接向敵軍後軍或縱深進攻,並一舉消滅他們。”

張遼聽了呂寧的話後又接着道:“主公,那具體是要怎樣做呢?還是請主公再給我們說說,主公的這些新戰術名稱以前可是從未聽說過啊!”

汗,你要是聽說過,那你不也變成穿越者了。

呂寧喝了口水道:“我的想法是,我軍乾脆跳開馬邑城,直接去進攻桑乾。把桑乾城包圍起來,但不是真打,我們假打一下,吸引桑乾附近的敵軍來增援,但主要是想吸引陰館的敵軍來。當然囉,如果能把馬邑等地方的敵軍也吸引來的話那就更完美啦。同時我們還可以把我軍的主力隱藏在桑乾附近,只要我們的偵察兵偵察及時,我們可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況且我們也不想和他們正面交鋒,我們會採取各種手段伏擊他們,偷襲他們,目的就是在路上把敵人的有生力量給消滅。”

張遼聽後,想了想道:“主公,我覺得方案可行,我軍一人二騎、三騎的,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趕到目標地對敵人給予打擊,只是士兵還是得打疲勞仗,必須要和士兵講清楚,我們只有一拼纔有轉機,否則局面會對我軍越來越不利。”

呂寧對着張遼點點頭並道:“還要讓我軍的偵察兵對拓跋部的情況繼續深入偵察,一旦發現情況必須及時彙報,同時我軍從明天起要增派哨兵,特別是要多佈置一點暗哨,我們千萬不能讓拓跋部來偷襲我們,只要我們多布暗哨,那拓跋部的偵察鷹就沒有辦法,在晚上他們的偵察鷹也無法偵察,但白天我們的明哨躲不過他們的偵察鷹。”

張遼問道:“主公說的是飛在天上的老鷹會偵察敵情。”

呂寧笑着道:“是啊,這種偵察鷹一旦發現有敵軍或探馬等情況馬上就會長鳴,只有拓跋部的人會訓練這種偵察鷹,要是我們今後消滅了拓跋部後,一定要想辦法把他們飼養、訓練這種偵察鷹的人給俘虜過來,看能否說服他爲我軍飼養、訓練這種偵察鷹。”

李由聽了呂寧說的話,長長舒了口氣道:“我就說怪了,以前我們去打鮮卑族的騎兵,每次的行動鮮卑族人都會提前知道,還老以爲是有內奸,但總查無此事,原來是這樣啊!”

呂寧道:“二狗,你是負責偵察兵的,你可要把這些情況向你的手下講清楚哦,在偵察拓跋部的敵情時要想辦法避開他們的偵察鷹,否則你們的一舉一動拓跋部的鮮卑外夷都會知道,也清楚你們所處的地理位置,更會威脅到你們的生命安全。”

二狗聽後回答道:“是主公,今後我們會小心的。”

呂寧笑了笑道:“你們暫時也不要過多的當心,我估計拓跋部要向我軍進攻的話,應該還有一段時間,他們應該會選擇冬季前後。因爲,現在他們也是剛好纔到北方大草原上放牧還沒有多久,等到他們向南方來越冬時,就會順便想把我軍給消滅了。如果現在他們率兵過來的話,他們大批量的牛羊、馬沒有那麼多的草場,只能是靠北方寬廣的大草原上才行。”

張遼聽後道:“主公說的對,就是雁門、雲中、朔方、九原丈等地也沒有那麼多的草場供外夷飼養牲畜。外夷們每年都是入冬前就南遷,開春後又北移。所以,鮮卑族也好,匈奴人也好,他們對我大漢邊境的掠奪大多數都是在每年的秋後,每年開春後,他們都走了,只是這些年朝庭太軟弱,當地官府太無能,一直沒有對雁門、雲中、朔方、九原丈等進行收復。以至於外夷們每年走後都在這些地方留下少部份的兵馬和牲畜,這樣就解決、方便了他們各部落的越冬問題,也方便他們更進一步向我大漢的中原地帶進行搶劫。這都是我大漢民族的悲哀啊,要是再這樣下去的話,用不了幾年,鮮卑族的鐵騎、匈奴人的鐵騎都會飲馬黃河,馬踏洛陽嘍,到那時,我大漢民族真的算是玩完了。”

呂寧嘆了口氣,唉聲嘆氣的道:“文遠說的對,也確實是事實,我也是遊學到這裡,看到百姓受苦,匈奴人、鮮卑族人橫行霸道,殺人放火,罪惡滔天,十惡不做,對我邊境百姓犯下了數不清的罪行,才答應帶着不悔他們共同打匈奴人、打鮮卑族人的,至今應該有三、四個月了吧。”

李由聽後回答道:“再過幾天就滿四個月了主公。”

張遼則笑着道:“主公,現在你的名聲可是響得很,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幷州北方出了只大熊,帶着人專門打馬賊,打鮮卑族人。至於主公的名字嗎,我估計知道的人不會很多,但只要一說是北方的大熊,那可就是家喻戶曉啦。我當時也是衝着主公的英雄事蹟來的,一開始只想來看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但一來就被主公的人格所打動,按我原先的打算是要去幷州投軍的,但看到主公招兵,其條件還比較苛刻,我一時手癢,就出來露了一手,那知道會驚動主公你的大駕樣呢。”大夥聽後,都笑了起來。

第197章 曹操當刺客第286章 歡迎我大軍入城第431章 劉備屈居小沛第183章 朝中鉅變第173章 謠言第112章 固守待援第455章 城門破第438章 搶佔洛陽第91章 嫁禍於人第443章 強攻滎陽第599章 摧枯拉朽第339章 財政預算第602章 濮陽城破第370章 黃月英第152章 初識糜竺第658章 煩惱之事第103章 泄露天機第388章 趕快救人第160章 消滅白波賊第227章 做秀第93章 恐嚇朝庭第33章 甄府第535章 擊沉倭船第257章 受傷第20章 迂腐的秀才第392章 已程不國第592章 來個下馬威第97章 朝中有官就是好第627章 勸降第335章 試製火藥第129章 收復上谷第454章 突襲,突襲第258章 這是什麼東西啊第628章 解釋疑問第166章 有自知之明第194章 辦軍政學校第627章 勸降第291章 曹操崛起第643章 中伏擊第585章 地獄般行軍第532章 文化入侵第337章 變革第137章 遼西局勢第363章 鳳求凰第275章 支精銳之師第11章 厲兵秣馬第341章 不勞而獲第85章 拿下晉陽第136章 閒聊第631章 皇帝昇天第237章 公孫讚的野心第650章 不屈的鬥志第257章 受傷第226章 秘密組織第531章 觀念的衝突第143章 預謀管寧第227章 做秀第86章 閃電戰第53章 呂布大敗第504章 劉備扮孫子第480章 乘火打劫第345章 無情的屠殺第131章 戰前準備第164章 戰鬥也應該結束了吧第42章 張合投奔第175章 美女出招第325章 大破鄴城第72章 名聲大損第559章 下馬威第438章 搶佔洛陽第491章 解決賓坦島第2章 原始部落第567章 石塊起作用第635章 秘密謀反第280章 儘量減少損失第657章 樂不思蜀第189章 漢語拼音第588章 拿下漢中第681章 諸葛亮第629章 原來這樣第241章 袁紹取冀州第375章 這仗可不好打第136章 閒聊第263章 可是相差太遠第172章 接收河東第540章 大敗倭寇第469章 攻城第560章 說服第271章 最有發言權第68章 劫後餘生第473章 研製火炮第500章 目標確定第517章 徐庶被軟禁第538章 想活命者乖乖聽話第137章 遼西局勢第261章 還是先審訊吧第222章 被商人算計第647章 兇殘的屠夫第156章 美女不吃醋第291章 曹操崛起
第197章 曹操當刺客第286章 歡迎我大軍入城第431章 劉備屈居小沛第183章 朝中鉅變第173章 謠言第112章 固守待援第455章 城門破第438章 搶佔洛陽第91章 嫁禍於人第443章 強攻滎陽第599章 摧枯拉朽第339章 財政預算第602章 濮陽城破第370章 黃月英第152章 初識糜竺第658章 煩惱之事第103章 泄露天機第388章 趕快救人第160章 消滅白波賊第227章 做秀第93章 恐嚇朝庭第33章 甄府第535章 擊沉倭船第257章 受傷第20章 迂腐的秀才第392章 已程不國第592章 來個下馬威第97章 朝中有官就是好第627章 勸降第335章 試製火藥第129章 收復上谷第454章 突襲,突襲第258章 這是什麼東西啊第628章 解釋疑問第166章 有自知之明第194章 辦軍政學校第627章 勸降第291章 曹操崛起第643章 中伏擊第585章 地獄般行軍第532章 文化入侵第337章 變革第137章 遼西局勢第363章 鳳求凰第275章 支精銳之師第11章 厲兵秣馬第341章 不勞而獲第85章 拿下晉陽第136章 閒聊第631章 皇帝昇天第237章 公孫讚的野心第650章 不屈的鬥志第257章 受傷第226章 秘密組織第531章 觀念的衝突第143章 預謀管寧第227章 做秀第86章 閃電戰第53章 呂布大敗第504章 劉備扮孫子第480章 乘火打劫第345章 無情的屠殺第131章 戰前準備第164章 戰鬥也應該結束了吧第42章 張合投奔第175章 美女出招第325章 大破鄴城第72章 名聲大損第559章 下馬威第438章 搶佔洛陽第491章 解決賓坦島第2章 原始部落第567章 石塊起作用第635章 秘密謀反第280章 儘量減少損失第657章 樂不思蜀第189章 漢語拼音第588章 拿下漢中第681章 諸葛亮第629章 原來這樣第241章 袁紹取冀州第375章 這仗可不好打第136章 閒聊第263章 可是相差太遠第172章 接收河東第540章 大敗倭寇第469章 攻城第560章 說服第271章 最有發言權第68章 劫後餘生第473章 研製火炮第500章 目標確定第517章 徐庶被軟禁第538章 想活命者乖乖聽話第137章 遼西局勢第261章 還是先審訊吧第222章 被商人算計第647章 兇殘的屠夫第156章 美女不吃醋第291章 曹操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