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

宇文化及這一場,贏的可謂是非常輕鬆,兩人由始至終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接戰,宇文化及就將對手刺穿馬下。

既然第一項就掛了,那肯定沒有第二項了。

宇文化及有點意猶未盡,他覺得自己的本領還沒有在人前展示,竟然就劇終了,這讓他有些不爽,繞場足足兩週,都特麼捨不得走。

第一場宇文化及打頭陣,這是楊銘和宇文述來護兒商量好的,因爲第一場很重要,自然要派上最厲害的。

而宇文化及無疑是十六人當中,名氣最大的,至於是不是最勐的,這還有待商榷。

至於賞賜,完全是楊銘一個人說了算,賞多少,賞什麼,完全是他來定,宇文化及現在是右翊衛將軍,身上還有柱國的勳位,不好賞,只能賞點財物奴婢。

反正錢也不是楊銘出,也不是國庫出,而是太府寺皇帝的內庫出,等於是楊銘代替皇帝來賞他們。

接下來的第二場,楊銘特意詢問姑母楊麗華,人家既然在這裡,你就不能簡簡單單隻把她當成一個看客,楊麗華的面子,是必須要照顧到的。

手裡拿着那份名單,楊麗華沉吟片刻後,道:“本宮對這些人也不瞭解,下一場讓史萬寶試一試吧,終歸是史萬歲的弟弟,想來本領不小。”

“好,就聽姑母的,”楊銘點了點頭。

史萬寶的能耐,確實不小,這個人一心學習乃兄,可惜學偏了,較武競技是一把好手,但是領軍出戰絕對不行。

歷史上,李密就是死在史萬寶手裡,而史萬寶在跟隨李道玄討伐劉黑闥時候,把李淵的堂侄子李道玄給坑死了,而他自己也全軍覆沒,敗給劉黑闥,隻身逃回長安。

史書上,無論是資治通鑑還是新唐書舊唐書,對於史萬寶逃回長安之後的事情,沒有任何記載。

所以很多史學家猜測,多半是獲罪了,要麼是被處死,要麼是被貶爲庶人。

而史萬寶是怎麼坑死淮陽王李道玄呢?這個法子叫做“以王餌賊,王敗,賊必爭進,我堅陳以待之,破之必矣。”

他將李道玄當誘餌了

一聲鳴鏑,史萬寶策騎離陣,與他的對壘的,是在鐵勒有千人敵之稱的勐將渾羅伏。

契必喀圖一開始就是打的好算盤,他知道宇文化及非常厲害,第一場恐怕贏面不大,所以派出去的契必巴錫,在他的隊伍中,只能算是中上。

自己的族人被殺,契必喀圖並沒有多少悲傷情緒,畢竟是光明正大的較量,沒什麼好說的。

他對史萬寶,不太看重,畢竟又不是史萬歲,突厥和鐵勒人都憷史萬歲,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史萬歲的弟弟是誰。

渾羅伏在鐵勒的部落中,名氣非常大,喜歡用短矛,而且是兩支短矛。

這一次,契必喀圖本意是想讓一讓,由楊銘先翻牌子,但是楊銘微笑拒絕,說是比哪項都一樣。

於是這一次,契必喀圖翻出了摔跤。

鐵勒人這邊開心了,論摔跤,他們不憷任何人。

於是場內的史萬寶與渾羅伏開始脫甲,卸掉身上重物,身體才更爲協調。

兩個人最後都是光着膀子,史萬寶個子稍微低一點,但是身上的肌肉那叫一個結實,看上去就像是一塊一塊棱角分明的石頭堆砌起來一樣,數不清的疤痕滿布其上,見之令人心驚。

渾羅伏見到對手身上的疤痕,也是心生敬意,朝史萬寶行了一個捶胸禮。

史萬寶這邊,也是朝對方拱了拱手。

只聽一聲鑼響,兩人彷彿兩頭勐獸一樣,狠狠的撞擊在了一起。

摔跤的精髓,在下盤,只要下盤穩,就會立於不敗之地,而史萬寶個子低,與對方的氣力又在伯仲之間,所以是佔了優勢的。

但是他的摔跤技巧,明顯不如對方,但是腳步非常靈活,以至於渾羅伏拿他完全沒有辦法。

校場中,全都是爲史萬寶加油鼓勁的聲音,史萬寶也想借此機會,得到一次上升空間。

因爲他原先是左領軍將軍,但是在楊廣改制軍府之後,左領軍府成了左屯衛,大將軍依然是史萬歲,但是兩個將軍都換人了。

史萬寶被擼了,史萬歲擼不動。

而他現在在左屯衛的地位,很尷尬,既不是兵,也不是將,領着和以前一樣的俸祿,卻沒有了任何實權。

楊銘把他選出來,也是要給他一個機會,畢竟一把年紀了,當初選史萬寶的時候,有人是反對的,但是史萬歲不反對就行。

一個回合,是一刻鐘,也就是十五分鐘,兩人不分勝負,誰都沒有倒地。

按規定,他們會休息一刻鐘,好恢復一下體力。

看臺上的契必喀圖看向楊銘,微笑道:“沒想到大隋也有這樣的勇士,竟能與我麾下大將旗鼓相當。”

楊銘正要答話,宇文述搶先道:“史萬寶今年已經三十九,身上舊傷太多,若是年輕五歲,你那手下不值一提。”

契必喀圖冷笑道:“我們鐵勒人摔跤,是不看年紀的,怎麼?你們大隋還分年齡?年輕人只能跟年輕人打?”

宇文述笑道:“我中原人士,向來敬老讓幼,年輕人和年紀大的相爭,在我們這叫欺負人,不懂禮,是會被人唾棄的。”

“我們鐵勒正好相反,年紀大的纔是欺負人,因爲他經驗豐富,”契必喀圖說道。

宇文述笑道:“這就是貴國與我大隋的區別,我們是禮儀之邦。”

看臺上的兩人針鋒相對,校場上的兩人繼續開打。

摔跤一共四個回合,是以被摔倒次數,以及被摔出圈的次數來論輸贏的。

圈子是石灰畫成的,直徑是十米。

裁判是大隋這邊的,出身軍府的一個老頭,鮮卑人。

看臺上的觀衆們,性質頗高,完全被場內的形勢吸引了注意力,一顆心都在爲史萬寶揪着。

四個回合,兩人竟然打了個平手,誰也不能奈何誰。

第一項不分勝負,那就開始第二項,楊銘隨手一翻,翻到了射箭。

射箭又分兩項,一是射靶,一是射物。

於是箭靶被人擡了上來,距離爲五十步,只看中紅,不看中靶,這也是與鐵勒商討之後定的新規矩。

按照大隋的度量衡,一步爲五尺,一尺相當於後世的30釐米,也就是說,一步是1.5米,五十步那就是75米。

度是長短,量是容積,衡是輕重。

三十步,是校場最常見的射箭距離,超出這個距離,準頭就會越來越差,今天這樣的高手對決,才定爲五十步。

大隋尊的是周禮,在周禮中,射擊是六藝之一,世家子弟都會學,叫做“年十五學射御”。

而大隋的射擊比較複雜,分五種:白失、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白失是射透箭靶,箭靶上空白沒有箭失,就叫白失。

參連就是連射,一共四箭,一口氣射出,也叫連珠箭。

剡注就是直射,不準拋射。

襄尺是規範射擊動作,叫做臂直入箭,手平八穩。

井儀是指四箭射靶,中靶的四箭井然有序,不能亂。

鐵勒人射箭可不管那麼多,他們只論中不中,所以大隋爲了照顧他們的習慣,改的非常簡單。

中靶都不算了,拋射直射都不論,以中紅次數論勝負。

射箭的講究頗多,呼吸、風向、力道等,都得拿捏好了。

一人十箭,十次機會。

這種時候,場內非常安靜,大家雖然瞧不起鐵勒人,但也不會在這個時候亂出聲,影響人家的射擊。

史萬歲這邊,十箭全部中靶,六紅。

渾羅伏也是十箭上靶,五紅,史萬寶略勝一籌。

接下來就是射活物,活物是一頭鹿,射手可以挪動腳步距離射擊,如果鹿能走到你面前,你一箭射中,也是你的本事。

但顯然不會讓你這麼輕鬆。

鹿進場之後,會跟着進來十名驅鹿人,這些人會滿場追逐着鹿跑,並且以弓弦音擾亂鹿耳,使得獵物精神緊張,等到其稍有動靜便會奔走跳躍的時候,兩人才能開始射擊。

驅鹿人彈着手裡的弓弦,嘴裡響着哨音,一直等到那頭鹿不停奔走後,快速離場。

隨即鑼聲一響,兩人開始射擊。

還是每人十支箭。

這一項就比較消耗耐心了,因爲誰也知道,不動的物體好射,所以史萬寶兩人並沒有第一時間出手,而是箭失上弦在場內來回遊動着。

鹿是有視野盲區的,就是正前方和正後方,他們倆在挪,人家鹿也在挪。

嗖的一聲,渾羅伏率先射出一箭,沒中,絃音一響,那頭鹿便已極快的速度跳離了原地,動作非常之快。

兩人就這麼跟鹿耗着,箭失一發一發的射出。

最後,史萬寶以箭筒內的最後一箭成功命中,校場頓時沸騰。

摔跤平,射擊勝,第三項是武藝。

兵器架上什麼武器都有,包括突厥人擅用的兵器,他們倆可以隨便挑,也可以只用自己的隨身兵器。

渾羅伏帶了馬索,雙短矛和匕首,史萬寶拿了一把陌刀。

然後,渾羅伏死了,基本也是剛一接觸,也就幾個照面,就被史萬寶一刀砍斷了脖子。

一身武藝終究是傳至大名鼎鼎的史萬歲,要是第一項翻出的就是武藝,他們倆的比拼早就結束了。

楊銘直接封史萬寶爲秦王府司馬,頂替龐牛。

宇文述臉都綠了,這特麼校場上還能招募手下呢?

第574章 平反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第608章 小奸巨猾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五四章 配婚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六一章 背鍋俠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第545章 雙眼皮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第518章 西方之劫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683章 南面可汗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二三三章 麥秋第698章 一鍋飯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第730章 殺心起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第764章 牽扯太多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七三章 醍醐灌頂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五五章 吃剩飯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第480章 太師李穆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第579章 弔唁長孫一八零章 齊國公第481章 君君臣臣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三二四章 談判第691章 謝恩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526章 形勢複雜第710章 蠻子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549章 家宴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二三七章 救人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553章 公主將嬪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655章 敗局第507章 殘部補充五六章 胡商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九十章 納吉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605章 宗室領袖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598章 不懂政治九十章 納吉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第752章 下手太快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一九四章 秦王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六二章 買賣難做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716章 世民北上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第685章 悍兵難管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770章 大步前行
第574章 平反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第608章 小奸巨猾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五四章 配婚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六一章 背鍋俠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第545章 雙眼皮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第518章 西方之劫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683章 南面可汗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二三三章 麥秋第698章 一鍋飯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第730章 殺心起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第764章 牽扯太多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七三章 醍醐灌頂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五五章 吃剩飯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第480章 太師李穆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第579章 弔唁長孫一八零章 齊國公第481章 君君臣臣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三二四章 談判第691章 謝恩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526章 形勢複雜第710章 蠻子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549章 家宴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二三七章 救人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553章 公主將嬪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655章 敗局第507章 殘部補充五六章 胡商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九十章 納吉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605章 宗室領袖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598章 不懂政治九十章 納吉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第752章 下手太快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一九四章 秦王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六二章 買賣難做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716章 世民北上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第685章 悍兵難管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770章 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