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九章 乾隆帝的珍藏

蔓草即蔓生植物的枝莖,由於它滋長延伸、蔓蔓不斷,因此人們寄予它有茂盛、長久的吉祥寓意。

蔓草的外形像火焰般絢爛多彩,作爲裝飾圖案也成爲佛教的常用圖案。

被賦予擁有強大生命力、能力和能量的意思。

張天元眼前這件膽瓶目測高約14.2釐米,口徑2.2釐米,足徑5.4釐米。

瓶小口,長頸,溜肩,圓腹,腹下微垂,底爲圈足,圈足上端寬而下端窄,稍作斜形,有一種手捏不起的感覺。

造型端莊,秀麗。

通體施有米色釉,足底一週無釉呈黑色。

器身開有黑色、米色紋片,即金絲鐵線紋。

看到這裡,張天元已經忍不住偷笑了。

自己的一番辛苦果然是有了收穫啊。

他確認自己沒有看錯,這應該是乾隆曾經視爲珍寶的一件宋代哥窯精品膽瓶啊。

電視《宰相劉羅鍋》中,有乾隆帝與和珅去民間古玩店淘寶的戲,別以爲這是文學家的藝術創作,據清宮檔案記載,確有類似的經歷。

在郎世寧繪製的《乾隆古裝像軸》中,左側案几上陳設的那隻宋官窯膽瓶,便是乾隆爺從坊間淘來的寶貝。

自該寶物進入清宮開始,即受到乾隆帝的倍加寵愛,清供書齋,朝夕相伴。

玩古陶瓷到了一定的高度,往往會癡情宋瓷。

很多人認爲宋瓷的質樸、簡約、委婉與敦厚是審美的最高境界。

這彷彿是玩瓷藏瓷人士註定的軌跡——最初喜歡清三代,繼而移情元明,最後鍾情於宋瓷。

從郎世寧和金廷標合繪的《乾隆古裝像軸》寫真圖中,可以看出乾隆帝的審美品位,倜儻灑脫的漢服,色彩素雅,右手執筆,左手拈鬚,恬然自得。

書案陳設的文房具都是那麼的簡樸,特別醒目的是左側案上,那隻月白色宋官窯膽瓶,斜插一枝盛開的白梅,潔白的花朵與月白的官窯釉色相得益彰,十分淡雅,貼切地彰顯了乾隆的審美情趣。

說明乾隆內心深處還是鍾愛簡約古樸之風的。

他鐘愛膽瓶,專門爲此瓶作了詩:“當年卲局號爲官,輕用民間禁有幹。今作市鄽私貨物,慨然鑑古清嘆。”並將該詩鐫在膽瓶底部,永以記志。

乾隆喜膽瓶,宋代文人尤爲偏愛,曾在很多詩文中提到它。

王十朋在《元賓贈紅梅數枝》中寫道“江梅孤潔太絕俗,紅杏酣酣風味薄。梅花精神杏花色,春入蓮洲初破萼。膽瓶分贈兩三枝,醒我沉痾不須藥。願公及早辦芳樽,酒暈冰肌易銷落。”

見了插着花枝的膽瓶,竟然使舊病不須用藥都痊癒了,對膽瓶的喜愛到了崇拜的程度;楊萬里的《孤燈》詩中亦云“雙花忽作蜻蜓眼,孤焰仍懸玉膽瓶。”

意思是花一旦插入膽瓶立即活了,花朵也像蜻蜓眼似地靈活轉動起來;

文學家樓鑰在《戲題膽瓶蕉》寫得更絕“重膽新瓶出汝窯,滿中幾莢沁雲苗,瓶非貯水無由馨,葉解留根自不凋。”花插入膽瓶中將常年盛開,永不凋謝,愛得近乎癡狂!

明代文人也競相效法宋人之風,對膽瓶也青睞有加,石沆在《寄敏上人》一詩中寫道“惆悵幾株憔悴柳,不堪持贈膽瓶中。”

視膽瓶爲聖物,即使被風雨浸過的憔悴柳枝,也不能隨便插入膽瓶中;蘭廷瑞的《枕上口占》絕句“膽瓶滴取梅花水,已被霜風凍作冰。”

在詩人眼裡,膽瓶裡滴出的水也是蘊含梅花香韻的,幾乎都到了癡醉的地步。

今天重點要說乾隆爺書齋常供的這隻膽瓶。

這件膽瓶僅僅一眼看去,就給人一種凝重沉穩感,是南宋官窯中的精品。

從乾隆的那詠歎詩中可以證實,此瓶原來流落民間,被清宮現選入宮中應在乾隆晚期。

這現象對古玩界存在的痼疾起了很好的鍼砭作用:即“是用眼睛辨真僞還是用想象判東西”。

流落民間的宋官窯膽瓶被清宮選定,成爲亁隆帝的案前清供,不得不佩服乾隆帝不拘一格選物鑑古的眼力。

有人說這是幫乾隆爺掌眼人的眼力之高,但再高最終還是要乾隆定奪的。

有一點是不爭的事實,即他們都不是憑想象看東西,是以物品的質爲鑑定依據,至於它原在何處,或者在何人手裡都並不重要,只要東西符合時代的各項特徵,就要毫不遲疑地加以肯定。

這是值得借鑑的實事求是的鑑定作風。

如果乾隆帝那時也迷信“傳承有序”,那這隻膽瓶也一定遭冤殺了,不可能被選入宮中,更不可能成爲乾隆帝的案頭清供。

有些人都不會轉彎想一想,博物館的東西來於何處?

實際上大多來自民間。

乾隆書案前的這隻宋官窯膽瓶來自民間;揚城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元藍釉白龍瓶來自民間;大英博物館內的大維德展廳中一對元青花象耳瓶來自民間……

博物館本來就不生產古董,而一些人在鑑定當中連最起碼的常識都沒有,實在迂腐得可笑。

幸虧乾隆帝沒有沾上“想當然”看東西的陋習,此宋官窯膽瓶才得以從坊間攬入宮中,而且甚得寵愛,常置書案之側,插花清供,朝夕相伴。

如今張天元在這裡才能見到它的倩影。

否則,很可能在漂泊中灰飛煙滅了。

乾隆對這隻曾流落民間的膽瓶的癡愛,毫不掩飾,在詩中嘆道“膽瓶,紙槌瓶,皆瓶式最佳者。”

因此,清宮不但收藏曆代膽瓶,也讓御窯廠仿製類似的膽瓶。

其實,雍正時景德鎮御窯已生產各種膽瓶,有粉彩、琺琅彩和單色釉等品種,還將膽瓶之型略加改造,原來十幾釐米的小擺件現製成四五十釐米的陳設器。

拉高拉細了瓶頸,雖增強俊秀的身形,但少了些原有的質樸。

甚是可惜。

爲什麼歷代文人會那麼地喜愛膽瓶?

其中除了膽瓶特具的質樸厚重、敦實簡約之型外,可能與膽的聯想不無關係。

誇男兒敢於擔當的品質,用有膽有識或膽略雙全;遇到危險,能豪氣膽邊生;贊朋友間情誼之深,用“肝膽相照”;誇對事業的執着用“赤膽忠心”……

第二五七八章 詩書畫三絕第一九三一章 這只是個開始第四五七章 鬼手樑大少第三七五三章 破財(二)第三四三七章 去紐約坑人第三九五二章 挾持第一七一四章 這個地方有點怪第一三一一章 破解機關第七六四章 蛇麟的秘密第二一四五章 古墓的燈光第一七二六章 劫船第二四四零章 幫點小忙,賺點小費第三四八零章 競爭者中東富婆第三十章 字中有古怪第二一三三章 屍骨第一八三五章 神秘鈕釦第一三五一章 鷹戲人第三九四八章 超級難度的機關第三三七六章 受傷第二六三章 開拓和疆市場第四六四四章 樹怪第一九三九章 舉世矚目的新聞發佈會第二九九四章 哥倫布市場古玩活動第一一二九章 整死人不償命第三四七八章 端了國寶窩了 1第四七七八章 不聽他人言,吃虧在眼前第二四八零章 九龍寶劍第二六三八章 文化牆第二四零九章 撞槍口上的倒黴蛋第三六二九章 紫砂菱角第一八六二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四二一九章 王城送禮第二八三九章 激烈競價第四一零七章 夏日山居圖第三九三章 雅賄第一七零七章 夏海號第三六一一章 假銅元事件(一)第四五四七章 猞猁第一七九七章 神奇的玉扳指第二四七一章 復活的鬼市第四三三九章 黑衣公司的油畫第三二零章 年輕專家的鑑定活兒第二七一零章 鬥寶第一零四五章 無恥強盜第四一九二章 倒黴的林倩第二一九零章 玩牌第三八三七章 徒弟家出事兒了第一六一零章 獨門秘方第一四零九章 被遺忘的村落第一九一五章 三疊斬第二四零八章 翡翠鐲子上刻字?第一四一六章 魔鷹的詛咒?第二六八一章 韓原古戰場第七八六章 精湛工藝第四七七六章 拿命賺錢第四五八四章 人類世界好可怕第三八八章 高古玉第三四八八章 天下第一筆的故鄉第八七三章 柳三生的鬼故事第一五一六章 盈利的博物館第三七九九章 賊喊捉賊第一六一零章 獨門秘方第三七九章 令人顫慄的走私第三四五章 一筆橫財第二九零七章 青花梨壺第二五七八章 詩書畫三絕第一五九八章 鄉下土娃成了香餑餑第一五二三章 黑市有寶第四零五九章 奇怪的人影第三五八五章 古董表第四零六八章 殺師地第四一五九章 結仇第四五二零章 天價第三三七五章 遭竊第三七三九章 被熟人坑的蘭特第一九九章 開標第二八四五章 宣德爐的劫難第二四零三章 離了他地球就不轉了?第四五三章 賭第二七六零章 名畫疑點第三五八三章 洋古董第四六四一章 破邪第三一九二章 不受歡迎的客人第九八九章 古玩店不是超市第二三三六章 豪放的解石方法第四零五七章 宋少請客第三零零六章 全是乾隆制第一七六三章 九龍護主第四八零五章 糉子量產計劃第二五五章 玉雖美,然而玉中含血第三九九四章 劫富濟貧?第一五四九章 授人以漁第九五四章 這心理素質太差第一九七一章 六六天數第四八零章 瓷中女神第二九一一章 十二主神黃金雕像第一三三七章 珍寶堆裡的小銅瓶第四一八章 總督第四五零四章 都是沉香惹的禍 2第三零八一章 銀盒裝玉碗
第二五七八章 詩書畫三絕第一九三一章 這只是個開始第四五七章 鬼手樑大少第三七五三章 破財(二)第三四三七章 去紐約坑人第三九五二章 挾持第一七一四章 這個地方有點怪第一三一一章 破解機關第七六四章 蛇麟的秘密第二一四五章 古墓的燈光第一七二六章 劫船第二四四零章 幫點小忙,賺點小費第三四八零章 競爭者中東富婆第三十章 字中有古怪第二一三三章 屍骨第一八三五章 神秘鈕釦第一三五一章 鷹戲人第三九四八章 超級難度的機關第三三七六章 受傷第二六三章 開拓和疆市場第四六四四章 樹怪第一九三九章 舉世矚目的新聞發佈會第二九九四章 哥倫布市場古玩活動第一一二九章 整死人不償命第三四七八章 端了國寶窩了 1第四七七八章 不聽他人言,吃虧在眼前第二四八零章 九龍寶劍第二六三八章 文化牆第二四零九章 撞槍口上的倒黴蛋第三六二九章 紫砂菱角第一八六二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四二一九章 王城送禮第二八三九章 激烈競價第四一零七章 夏日山居圖第三九三章 雅賄第一七零七章 夏海號第三六一一章 假銅元事件(一)第四五四七章 猞猁第一七九七章 神奇的玉扳指第二四七一章 復活的鬼市第四三三九章 黑衣公司的油畫第三二零章 年輕專家的鑑定活兒第二七一零章 鬥寶第一零四五章 無恥強盜第四一九二章 倒黴的林倩第二一九零章 玩牌第三八三七章 徒弟家出事兒了第一六一零章 獨門秘方第一四零九章 被遺忘的村落第一九一五章 三疊斬第二四零八章 翡翠鐲子上刻字?第一四一六章 魔鷹的詛咒?第二六八一章 韓原古戰場第七八六章 精湛工藝第四七七六章 拿命賺錢第四五八四章 人類世界好可怕第三八八章 高古玉第三四八八章 天下第一筆的故鄉第八七三章 柳三生的鬼故事第一五一六章 盈利的博物館第三七九九章 賊喊捉賊第一六一零章 獨門秘方第三七九章 令人顫慄的走私第三四五章 一筆橫財第二九零七章 青花梨壺第二五七八章 詩書畫三絕第一五九八章 鄉下土娃成了香餑餑第一五二三章 黑市有寶第四零五九章 奇怪的人影第三五八五章 古董表第四零六八章 殺師地第四一五九章 結仇第四五二零章 天價第三三七五章 遭竊第三七三九章 被熟人坑的蘭特第一九九章 開標第二八四五章 宣德爐的劫難第二四零三章 離了他地球就不轉了?第四五三章 賭第二七六零章 名畫疑點第三五八三章 洋古董第四六四一章 破邪第三一九二章 不受歡迎的客人第九八九章 古玩店不是超市第二三三六章 豪放的解石方法第四零五七章 宋少請客第三零零六章 全是乾隆制第一七六三章 九龍護主第四八零五章 糉子量產計劃第二五五章 玉雖美,然而玉中含血第三九九四章 劫富濟貧?第一五四九章 授人以漁第九五四章 這心理素質太差第一九七一章 六六天數第四八零章 瓷中女神第二九一一章 十二主神黃金雕像第一三三七章 珍寶堆裡的小銅瓶第四一八章 總督第四五零四章 都是沉香惹的禍 2第三零八一章 銀盒裝玉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