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招待匠人們和村老,自然飯菜的規格要高一些,主食不用操心,大白饅頭,白米飯,這都沒說的,關鍵是菜式。
“大妮兒,你幫娘好好想想,都做點啥,這頓飯可重要着呢,還要請你四爺爺和幾個村老呢。”戴氏問李雁回意見。
“娘,咱家豬肉啥的還有不少,紅燒肉不能少,扣肉也能算一個,前兩天衛哥哥不是還送來兩隻野雞呢嘛,殺了燉肉吧,也算是一道好菜呢。”
衛家和李家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相處關係很不錯,衛奶奶身體不是太好,李雁回經常過去給診診脈什麼的。
有什麼新的吃食什麼的,除了相熟的幾家,李雁回也都記着給衛家送一份。
再加上衛珣的弟弟衛琨過來了,每天都跟李晨一起上學放學的,一來二去的,兩個人竟成了好朋友了。
李晨也總去衛家跟着衛珣或者衛一、衛二練武,兩家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了,所以衛珣總是找些藉口給李家送些獵物過來。
不是他自己就是衛一或者衛二,剛開始戴氏還推辭不要,衛珣經常是放下就走,也不給戴氏拒絕的機會。
戴氏也沒辦法,只能是三不五時地送些東西過去,這不是冰皮月餅和糕點剛出來,就送過去不少。
“嗯,這也算是一道大菜了,你說衛家小哥也真是的,自己辛辛苦苦打的總往咱們家送。”
“咱們不也送了好多東西嘛,那月餅剛做好了,晚上你就送去了呢。”李雁回皺了皺小眉頭。
“你這孩子話說的,咱們家晨哥兒跟着他練武,這身子可結實了,沒看都長高了不少,那麼重的學業都沒咋地,你咋不知道這個理兒呢。”
“好,好,好,娘最有理了,說不過你。”李雁回其實心裡很矛盾。
一方面不想跟衛家、衛珣扯上什麼關係,一方面心裡又放不下,要不咋能總去給衛奶奶診脈什麼的呢,李雁回自己都覺得自己有點兒不矜持了。
“別耍貧嘴了,快點兒想,做飯還得時候呢,我先去淘米,再把饅頭蒸上。”
最後李雁回定下了十六個菜式,這真真的上等席面了,飯館兒裡的幾樣麻辣菜式也在其中,看着在飯館兒裡的受歡迎程度啊,今天這些人肯定喜歡。
午時之前,李萬峰和劉風回了一趟家,把收工要祭祀的東西拿走了,主要是一個滷好的大豬頭,還有些零碎的。
這大豬頭祭祀完了是要切片兒上桌的,李雁回特地找了塊兒紗布包上了,要是進了沙了就不妙了。
李雁回安排好了菜式就撒手不管了,反正丁氏都會做,她且淘氣一把,跑去看收工了。
戴氏也由着她,戴氏也知道自己家有現在這個樣子多虧了自己的大閨女了,平日都是小大人似得,難得孩子氣一把,就讓她去吧,閨女在自己身邊兒的日子也就那麼幾年,能快活些就快活些吧。
李雁回根本沒想那麼遠,拽了在竈下燒火的李秭歸還有在院子裡玩兒的李曦,去了河邊兒。
丁氏見了,放下手裡的活兒,跟馬氏說了一聲,主動給戴氏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