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場面有點亂

燕小乙等人年輕氣盛,性子也急躁,之前就是看不慣不平事出手傷人才被判流徙嵐州;也是年輕氣盛,心裡不平氣沒有磨滅,剛纔看到徐懷糾纏王孔纔不計後果上前阻攔。

牢營之中的種種壓榨、欺凌,而牢營飯食之劣,令他們關進來都有兩三年了,食之還忍不住作嘔,早就滿心怨恨。

這會兒聽到徐懷招呼,燕小乙上前一腳就將粗木桌案踹翻,另一個年輕健囚沈鎮惡,抄起一條木凳,便將草棚角落裡的水缸打破,水泄一地。

“燕小乙、鎮惡,你們住手!不要衝動,不要衝動,徐爺息怒,這些飯食我們受得!”王孔眼疾手快,上前一把將燕小乙、沈鎮惡拽住,勸徐懷息怒。

王孔一時看不透徐懷這莽貨真是看不過發作,還是受王稟暗中唆使故意跑來牢營惹是生非,他總覺得事情有蹊蹺。而不管怎麼說,徐懷背後有王稟撐腰,鬧多大的事都有可能夷然無事,但燕小乙、沈鎮惡他們是刺配囚犯,跟着鬧事就是罪加一等,說不定當場就會被亂刀砍殺。

徐懷既然故意犯渾,就不會讓沉穩有餘、血勇不足的王孔攔他的道,一拳便朝王孔面門打來,破口大罵道:

“你這王孔真不識好歹,我他娘瞎了狗眼當你是條好漢,牢頭欺到你頭上撒尿拉屎,小爺我今天替你出氣,你他娘竟然要往婆娘褲襠裡縮!”

王孔不敢還手,極其費力格檔徐懷的重拳,身子被打得連連後退,嘴裡直是救饒:“徐爺息怒,徐爺息怒!我等再熬幾年苦役便能放歸,何苦不忍受這點委屈……”

“忍你娘個頭!這鳥氣小爺我今天就不受得!”徐懷一拳從王孔臉旁擦過,打在草棚柱子。

聽着耳旁“咔嚓”一聲,碗口粗細的木柱子竟然從中斷裂開來,嚇得王孔冷汗直冒,心想這莽貨性子怎如此剛烈,這拳要是打中此時虛弱不堪的自己,豈非半條命都沒了。

“徐爺,河狸王也是怕你替我們打抱不平,給自己惹來是非——你說砸什麼,我們聽你的話便是,徐爺切莫動手!我等賊命一條,不怕是非的!”燕小乙、沈鎮惡上前拽住徐懷,勸他不要對王孔發怒。

對牢營種種壓榨、欺凌滿心怨恨,對豬狗不食的飯食滿心厭恨的,絕不僅燕小乙、沈鎮惡兩人。

上千囚徒性情像王孔一般沉穩者是有,被年後兩次彈壓搞得心有餘悸者也絕對不少,但刺配到邊州的囚徒也絕對不缺性情暴烈、膽大妄爲的人。

而那些奸惡之徒更是巴不得找機會渲泄心裡的戾氣,氣勢洶洶就想上前將草棚乃至朱孝通、成延慶等管營、牢頭的骨頭都拆掉。

徐懷鬧事踹飯甕、砸草棚,打傷老吏,還叫囂要燒牢營,朱孝通、成延慶怒氣衝衝剛想對王稟發難,想派人將鬧事的徐懷亂棍打出牢營去,但這會兒見上千囚徒一起鼓譟起來,他們嚇得手腳發軟:

這是要暴動?!

上千囚徒,三四成人都有人命案子在身,還有不少是殺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盜,真要暴動,在草城寨禁營武卒趕來鎮壓之前,他們這點人手,都不夠塞牙縫的啊!

“徐懷,你這混帳傢伙,又要作什麼亂?”王稟這一刻暴跳如雷,疾聲大罵,手裡還抄起一根長木杖兜頭兜臉就朝徐懷亂抽過去。

“疼疼疼!”

徐懷剛纔威猛如虎,一拳打斷樑柱,氣勢嚇煞衆人,這會兒卻雙手抱住頭臉,跳腳往朱孝通身後躲去,哇哇大叫着,又像抓小雞似的,將矮個瘦小的朱孝通抓起來當盾牌,去擋王稟亂抽過來的木杖。

“啊,痛,王郎君、王相公,不要再打,是我!”朱孝通淒厲大叫。

場面有點混亂,又有點滑稽。

諸多囚徒心裡頭的怒恨剛被點燃,這一刻都面面相覷起來,不知道還要不要上前將草棚拆了,將這鳥牢營一把火給點燃。

“徐懷,休得對朱管營放肆!”盧雄、徐心庵、唐盤他們這時候才上前將徐懷揪住,將朱孝通從徐懷手裡奪下來。

他們同時將也將徐懷、王稟護在身後,以防玩火太大,一旦勢態控制不住,他們也只能先護送王稟、徐懷離開。

“我不燒這鳥牢營就是,”徐懷癟嘴叫道,“王相公是你說人要有脾氣,進牢營就是看看這裡有啥不平事——我是照你的話行事,你怎麼就抽打我來?”

“你這混賬傢伙,還敢張口胡說?”

王稟也是爲牢營的現狀氣得夠嗆,將這股氣帶出來“訓斥”徐懷,拿着木杖砰砰砰的敲草棚木柱子,也端是聲色俱厲,

“牢營之中有不平事,我等身爲大越臣子,爲朝廷效命當然要有脾氣,絕不能和稀泥,但誰叫你燒這牢營?你這混帳傢伙,做事就不知道什麼叫輕重緩疾?難道沒有聽到我正跟朱管營說這飯食之事,勸他想辦法改善?”

“這狗豬不吃的飯食,誰看了不氣?”徐懷犟嘴道,“你叫我有脾氣,我當然就想燒了這鳥牢營,將這些貪官污吏一個個都殺乾淨!再說我也就說說,還沒有動手燒呢!”

“還恁多屁話,給我閉上你這張破嘴!唐青、殷鵬,將這混帳傢伙捆綁起來,押入牢房,叫他好好就在這牢營裡反思,”王稟訓斥起來也不顧斯文,着唐青、殷鵬將徐懷關到牢房裡去,這時候纔好整以暇的跟朱孝通說道,“借這裡一間牢房,叫這莽貨反思旬日,朱管營不會不許吧?”

朱孝通剛纔看上千囚徒氣勢洶洶譁鬧起來,就已經嚇得兩腿發軟,這時候臉上除了被王稟一棍子抽得紅腫外,其他都還沒有恢復血色,腦筋也都卡頓着,怎麼會想到拒絕。

他就巴望着王稟能將這場面鎮住,不要叫他們這些人被譁鬧囚徒撕成粉碎。

“牢營飯食之事,仍司理院分內事,我原本只能從旁勸說一二,但現在這情況,容不得我不嚴厲數落你們幾句,”

王稟盯着朱孝通、成延慶以及從後面倉惶趕過來的一些獄吏、獄卒,厲聲訓斥道,

“牢營囚徒,有家屬相隨,飯食可由家屬供給;無家屬相隨,院司皆責無旁貸,這是官家規矩。而飯食之標準,大越立朝以來,數代先皇恤民艱苦,屢屢下旨給出定例:一人一天兩升米糧,另給鹽菜錢五文。我要問一問朱管營,現在石場牢營衆囚徒,每日飯食距離這個標準差了幾許?當然,朱管營可以不用回答我,嵐州石場監院管不到司理院牢營的事,但這一千多條漢子,每日到採石場勞作不綴,他們要問朱管營你每日飯食差朝廷定例幾許,你要不要回答?”

看到王稟替衆人打抱不平,衆囚徒不再有什麼異動,但都氣勢洶洶朝朱孝通咆哮:“朝廷定例幾許,你差我們幾許?”

見衆囚徒不再兇戾衝過來,朱孝通心思稍定,再細思徐懷剛纔說漏嘴的話,他也能猜測到眼前這一切就是王稟有意所爲。

好狠的手段,午時將禁營武卒驅趕出石場,臨晚就將手插到牢營裡來?!

問題是,他背後即便有郭仲熊及更權勢滔天的蔡府撐腰,這時候也是遠水難救近火啊。

今天要是不給一個令人滿意的答覆,王稟抽身而走,他要如何去面對這一千多在理智邊緣蹦躂的囚徒?

想到這裡朱孝通心裡又惱又恨,咬牙說道:

“小吏任管營也不過旬日,很多不惡例都看在眼裡,但州監催促開採石料,暫時還沒能騰出手來改善飯食。既然王相公提出來,今日這頓便先照朝廷定例重新做一餐飯食,往後誰膽敢剋扣,定罰不饒……”

“朱管營能如此通情達理,那是再好不過,”王稟說道,“徐懷那混帳傢伙,脾氣實在暴烈,便先將他在牢營裡關押幾日,每日叫他到石料場勞作以作懲罰。”

“徐都將他也是義憤性情,些微小事,哪需要……”朱孝通可不會覺得王稟將徐懷關押在牢營真是想懲戒那孫子,哪裡想將這燙手的山芋揣自己兜裡,恨不得現在就扔出去。

“要沒有懲罰,人人爲此微小事就鬧一鬧牢營,還得了?”王稟不容置疑的說道,“待我請示倉司,監院那邊能夠臨時扣押宵小之後再作他議。”

王稟將徐懷丟在牢營,徑直甩袖走人,朱孝通也有些傻眼——他能猜到王稟此舉存心不善,卻一時猜不到他們到底想幹什麼,當下見上千囚徒還在虎視眈眈的盯看過來,只能硬生頭皮先吩咐下面吏卒重做飯食,先熬過今夜再找那匹夫計究……

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耳聽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二十二章 拙計笨策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兵第七十九章 司戶城第二十四章 桐柏山舊事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十六章 雲停風不息第十九章 援至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第五十五章 朵甘六崗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三十五章 防務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七十八章 九黎鎮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八十九章 奉旨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一百一十六章 劣局第三十四章 山重水複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一百四十九章 觀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對峙第四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零四章 宮中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一百一十章 權當不知第二百一十五章 聖意第一百四十章 諮議參軍事第二十二章 拙計笨策第二十七章 將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三十八章 誤會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二百四十六章 譯者布剌蠻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還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堤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三十七章 進退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一百三十章 議策第二十七章 欲謀當藏身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十八章 故人相見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三十六章 商團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四十七章 聖恩雷霆第一百四十一章 蕃兵營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目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七十八章 奪馬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六十二章 殺人者第二百三十九章 追擊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四十九章 擒賊先擒王
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耳聽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二十二章 拙計笨策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兵第七十九章 司戶城第二十四章 桐柏山舊事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十六章 雲停風不息第十九章 援至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第五十五章 朵甘六崗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三十五章 防務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七十八章 九黎鎮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八十九章 奉旨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一百一十六章 劣局第三十四章 山重水複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一百四十九章 觀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對峙第四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零四章 宮中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一百一十章 權當不知第二百一十五章 聖意第一百四十章 諮議參軍事第二十二章 拙計笨策第二十七章 將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三十八章 誤會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二百四十六章 譯者布剌蠻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還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堤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三十七章 進退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一百三十章 議策第二十七章 欲謀當藏身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十八章 故人相見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三十六章 商團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四十七章 聖恩雷霆第一百四十一章 蕃兵營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目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七十八章 奪馬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六十二章 殺人者第二百三十九章 追擊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四十九章 擒賊先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