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

最先穿過樹林的兩百餘赤扈騎兵,爲阻止伐燕軍殘兵進入北面晉公山崎嶇不平的南麓嶺地,分出一半健銳下馬作戰,在殘兵的正北方向上,登上一座比四周僅隆起四五丈高、四面地形平緩的坡崗,以刀盾弓弩列陣。

爲防止廝殺時戰馬受到驚擾,這些戰馬由少數幾人遠遠牽開,還有半數騎兵則集結於坡崗的東側以爲援應。

在他們看來,短時間內雖然處於兵力上的劣勢,騎兵作戰的盾甲刀弓與步甲相比也有較大的差距,但他們另有一支近三百人規模的騎兵已經接近樹林的南部邊緣,相距就四五里地,而在更大的範圍裡,更是他們赤扈人統治着整個戰場。

他們要是爲一時的劣勢而不敢糾纏、攔截眼前這支約三百人規模的殘兵,放任他們逃入晉公山裡,特別是這支殘兵裡還是兩名都指揮使、都虞侯級別的人物,他們這輩子都不要想在同僚面前擡起頭來。

然而徐懷就是要他們有這樣的自信跟錯覺。

也唯有如此,他們纔有機會將這百餘據坡崗列陣的虜兵絞殺在晉公山南麓之前。

待劉衍、陳淵所率的殘兵匆忙吃過乾糧補充體力,三百人馬便分作三隊,往坡崗殺去。

駐守坡崗的百餘虜兵當然不會急着反攻,三分之二的虜兵持刀盾圍成圓陣,三分之一的虜兵持騎弓在圓陣射擊。

步甲所持大盾,比虜兵所持的圓盾要寬厚多了,能遮擋住主要軀幹部位,但大多數殘兵在聚集之前都互不統屬,倉促之間集結的衝鋒陣型卻怎麼可能談得上整飭嚴密?

慌手慌腳間,不時有兵卒被虜兵精準射出的箭矢射中,但徐懷對一聲聲慘叫充耳不聞,與王舉、王憲、袁壘、燕小乙等人前五後六各持刀盾,彷彿無堅不摧的箭簇,堅定不移的往前推進。

牛二不擅騎術,剛纔沒能隨徐懷他們縱馬去襲擾敵軍,心裡已經是老大不願意,這時候他居於正中,將長柄斧捆在身後,手持刀盾像野獸一般嗷嗷叫着往前邁步。

倘若左右皆是桐柏山卒,徐懷會安排刀盾兵在他們每個人的左右,由他、王舉及牛二等人持斬|馬刀、陌生、長柄斧等重器,在前砍殺最爲犀利。

不過,這些西軍殘兵心存怯意,還遠不足以信任,所以徐懷他們自己要麼棄重兵器不用,要麼負於身後,左手持大盾遮護臉面、軀幹,右手持直脊橫刀往前衝殺。

對方都是下馬而戰的騎兵,刀弓盾甲都處於劣勢,也沒有長柄重器能威脅到他們,徐懷他們不用長柄重兵器開路,沒有什麼不方便,也算是藏拙——徐懷與王舉也特意位於牛二的左右,就怕這渾東西殺起性忘乎所以。

赤扈騎兵是極其精銳,二三十人規模的騎隊頭目,基本上都是戰鬥技巧精湛的老卒,甚至能強撐一口氣,與徐懷對砍十數刀。

眼前駐守坡崗的百餘虜兵裡,是有四五個這樣的好手,放在任何一支冷兵器軍隊之中,比例已經高得嚇人,這也是赤扈崛起大漠三四十年征伐不休最爲耀眼的成果,也是令徐懷驚畏的地方。

不過此時在這個狹小的戰場裡,徐懷卻沒有什麼擔憂。

他與王舉自不用說,牛二以他過人的氣力,在密集的戰陣之中,不需要自己兼顧左右,僅僅舉刀對斬對劈,對方也沒有一人是他的對手。

而王憲作爲王氏子弟,自幼得王舉真傳,雖然缺少血戰淬練,身手也絕對不弱——袁壘、燕小乙等人倘若捉對廝殺,也不會比赤扈人的騎兵隊目稍差。

徐懷等十一人作爲錐形陣的箭簇部位,陣容可以說是奢華,更何況他身上所披乃是無懼箭矢及刀劍劈斬的札甲、鱗甲;甚至僅他們十一人,直接將百餘虜兵鑿穿,都不是問題。

問題是,他們僅僅將百餘虜兵鑿穿,西軍殘兵卻沒有辦法在外圍形成有如鐵桶的合圍,就沒有辦法將百餘虜兵全部絞殺在這坡崗之上。

而外圍的西軍殘兵陣型不整、鬥志不堅,稍有不慎則有可能會被外逃的虜兵衝散,從而叫左翼的百餘敵騎找到機會,縱馬衝殺過來,使得場面徹底混亂起來。

這顯然不是徐懷樂意看到的局面,也絕對不能算是合適的戰術安排。

因此,即便有能力,徐懷也是摁住躁動不己的牛二,進入虜兵騎弓射程之內後,就在距離前列虜兵不到三十步處有如磐石停住,不急於將其鑿洞殺潰。

有徐懷他們在前面頂住,後面那些被虜兵利箭連射七八人、慌亂不已的西軍殘兵很快也就鎮定下來,他們舉起盾牌,進入徐懷等人身後以及左右兩翼的既定陣地。

有前面的盾陣掩護,後面的弓弩手則持步弓與對面的虜兵對射。

雖說西軍殘兵的箭術要差上一大截,但步弓的射程及射速、射透力都非騎弓能比。

而虜兵所持圓盾,相當於超大號的護心鏡,無法將四肢腰胯都遮閉住。

哪怕是在對方的射程內進行對射,西軍殘兵很快也獲得壓倒性的優勢,令虜兵只能更密集的團縮在一起,以便在外面能同時用多面圓盾遮擋。

而在更遠的方向,陳淵率一隊殘兵從坡崗的西側逼近,劉衍率一隊殘兵從東側插入,試圖將左翼的百餘虜騎往外圍逼走。

西軍殘兵的意圖昭然若揭,就是要從三面將坡崗上下馬作戰的百餘赤扈健銳圍住進行聚殲,但赤扈人並不爲意,左翼的百餘騎兵對射一陣,見不能攔住劉衍所率殘兵的步伐,輕易就往外圍拉開些距離。

他們馬上就能有小三百精銳騎兵來援,不急着疾馳過來,主要也體恤馬力,擔心七八個時辰沒有真正停下來歇息,戰馬會吃不太住,但也已經有十數騎作爲斥候從樹林裡馳出。

而更大範圍的戰場上,又是他們掌握絕對的統治權,他們在坡崗上有一百餘悍卒,被三隊西軍殘兵圍住,有什麼好擔心的?

甚至只要一盞茶的工夫,待三百援騎馳來會合,他們分作數隊,輪擊進攻三隊西軍殘兵的側後,還愁不能將這些不知好歹的西軍殘兵擊潰,爲同僚解圍?

在他們看來,坡崗上被圍的百餘下馬作戰人馬,就是西軍殘兵咬了就無法脫鉤的誘餌。

卻是在徐心庵、殷鵬各率百餘人馬扛着長矛揹負大盾,從北面相距更近的樹林及溪溝後疾奔出來,他們臉上那迷之笑容在這一刻才駭然凝固住:這是針對他們的誘餌?

當然,這些人心裡是有些震驚,心裡卻也沒有什麼恐懼。

他們即便看到伐燕軍殘卒兵甲齊全,士氣高昂,還提前在此設下陷阱引誘他們進來,但就算不考慮外圍隨時會增援過來的兵馬,僅僅在這一狹小戰場上,掰着手指算兵力,他們也有五百精銳,難不成赤扈健兒面對同等數量的伐燕軍殘卒,就不敢打硬仗了?

赤扈男兒以戰死沙場迴歸長生天的懷抱爲榮,這時候會怕死傷幾十人?

真要是如此,赤扈男兒如何縱橫萬里大漠,無人能敵?

於左翼率領百餘騎兵是赤扈的一名百戶將,他知道騎弓對盾甲俱全的步甲威脅有限,當即下令衆人將弓箭都收起來,皆從馬鞍旁摘下護盾,從腰間拔出佩刀,在外圍三百騎還有兩三裡距離沒有趕到之時,就迅速調整陣形,直接往徐懷他們所在的這隊殘兵側後衝殺過來。

“牛崖山,扛大盾去擋敵馬!”徐懷朝牛二喊道。

他見虜兵也是梟勇,明知道他們這隊殘兵戰鬥力看上去最強,卻硬是直接往他們這邊衝殺過來,意圖將他們這邊直接衝潰,以便接應被圍的兵馬一起,像秋風掃落葉般橫掃其他殘兵。

倘若三百殘兵經過整合,徐懷一定會下令諸部用盾矛守住陣腳,抵擋敵騎的衝殺,待將其高速衝擊的勢頭卸下去,再組織反殺。

但是,很可惜不要說他身後的這百餘殘兵了,劉衍、陳淵兩人親自率領的殘兵,這時候都未必能直接對抗如此槍槍見血的衝殺,只能是他們十一人穿插到東南側,直接去硬擋這隊騎兵的衝鋒。

徐心庵、殷鵬所率人馬距離戰場更近,但他們是步行,大約要比對方三百援騎晚半盞茶的工夫進入戰場。

最關鍵的還是這半盞茶的工夫。

這半盞茶的工夫,對方近四百戰騎,估計都能輪流衝殺一次。

他們倘若抵擋不住,徐心庵、殷鵬他們各率兵馬就地收縮結陣,但三百殘兵一定會被衝得七零八落,淪爲虜騎肆意屠戮的魚肉瓜菜。

從這點來說,赤扈騎兵不僅隊目一級的基層武將有着豐富的戰鬥經驗及技巧,百戶將一級的將官戰術素養也高得嚇人。

這完全是多年血戰淬練出來。

可惜的是,這隊虜騎遭遇的是他們。

這時候徐懷也不敢藏拙,從諸列殘兵之間進入東南翼,他直接解下揹負身後的斬|馬刀,藉助一定坡度,將斬|馬刀高舉,在當頭虜騎衝抵到近前一瞬間,嘶吼一聲,震動全身骨骸,右腳後擰,左腳似箭簇前邁,將渾身勁力激發起來,帶刀刀鋒有如千鈞之物往前斬落,刀鋒從虜兵左側肩窩處劈入,剖胸破腹之後,刀勢絲毫不滯,從戰馬左肩脊劈入,至頸下而出。

“好一個斬山勢!這把斬|馬刀在你爹手裡,也不過如此威勢!”王舉換回重逾六十斤的渾鐵長槍,以槍代刀,將當前一匹戰馬頭顱抽碎之餘,還不忘誇讚徐懷一聲……



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三十九章 留中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五十五章 朵甘六崗第十一章 風吹草動驚蛇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一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信第九十五章 苦心磨傲氣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虜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六十七章 斬將(二)第三十章 接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一百十一章 孤驛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軍寨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六十八章 最壞準備第七章 身如龍槍如蟒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武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騎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七章 撤離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六十三章 使臣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八十四章 對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八十六章 工師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三十五章 防務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第四十七章 無懼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一百四十五章 離別第三十八章 殺羊屠狗男兒事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七十章 消息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還第十八章 故人相見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八十章 觀敵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二章 避禍第十八章 婚配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丘第二百二十五章 峙城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一百五十七章 籌備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四十七章 無懼第一百八十七章 行軍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四十九章 擒賊先擒王第三十七章 進退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
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三十九章 留中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五十五章 朵甘六崗第十一章 風吹草動驚蛇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一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信第九十五章 苦心磨傲氣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虜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六十七章 斬將(二)第三十章 接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一百十一章 孤驛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軍寨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六十八章 最壞準備第七章 身如龍槍如蟒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武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騎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七章 撤離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六十三章 使臣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八十四章 對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八十六章 工師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三十五章 防務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第四十七章 無懼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一百四十五章 離別第三十八章 殺羊屠狗男兒事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七十章 消息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還第十八章 故人相見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八十章 觀敵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二章 避禍第十八章 婚配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丘第二百二十五章 峙城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一百五十七章 籌備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四十七章 無懼第一百八十七章 行軍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四十九章 擒賊先擒王第三十七章 進退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