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接管

“卻不知殿下有何事吩咐?”

大越六代先帝皆葬於鞏縣南部的嵩山幽谷之中,守陵使不可謂不重不顯,但此任遠其中樞,每年又多爲宗室大臣或皇子代官家謁祭皇陵,任內幾乎都沒有機會見到官家,還要小心翼翼不出紕漏,實是苦差事。

喬繼恩叫張辛請回來,行過後坐到雕漆繡墩上,蹙着眉頭看向徐懷、王舉、郭君判等武將貼近坐在景王趙湍的下首。

年近六旬的喬繼恩,頷下無須,面色紅潤,兩鬢都看不到有什麼霜發,看得出他在鞏縣雖說遠離大越權力中樞,日子卻過得滋潤。

沒有時間與喬繼恩繞什麼彎子,景王趙湍直接問道:“虜兵南寇河淮將近一個月了,四日前連略京畿諸縣,前日又有數萬人馬奔鄭州而去,不知道你如何看待這事?”

“……”喬繼恩到這時候也完全猜測不到景王趙湍他們的打算,只是蹙緊眉頭,儘可能表現得憂心忡忡,但說出口的話卻還是泛泛而論,“常言多行不義必自斃,虜兵南侵燒殺擄掠,倒行逆施,朝野震憤,想必不需要多時,君臣同心、將卒勠力,便能將虜賊驅逐出去。”

適才鞏縣地方官員齊聚偏殿時,景王趙湍問之衆人對當前的形勢有何看法,喬繼恩、陳由貴、高惠鴻等人都是這種話。

沒想到單獨召見,喬繼恩還是不厭其煩的拿着這種假話、空話糊弄自己,景王趙湍也是有些煩躁。

他手按住桌子,盯住喬繼恩,嚴厲的反問道:

“以你所見,我們什麼都不用做,就等着君臣同心、將卒勠力,將虜賊驅逐出去嘍?”

喬繼恩愣怔了片晌,說道:“老臣得聞虜兵入寇,恨不得檢選健勇往援京師,效命陛下身前,然而大越數代先帝陵寢鞏縣,老臣更畏虜兵侵擾先帝魂靈,只能在鞏縣日夜爲官家、爲汴梁祈禱……”

景王趙湍發現真是拿喬繼恩這樣的老滑頭沒轍,也不奢望能從他那裡掏出什麼真心話來,索性開門見山的厲色說道:

“除西軍精銳能戰,東南、西南諸路勤王之師,武備弛廢,倉猝間集於京畿附近,難與虜兵爭鋒,這是有目共睹之事,非是一句‘君臣同心、將卒勠力’能蔽之——虜賊很顯然也清楚這點。王稟相公在朝中很早就擔憂虜兵會強奪鄭州及鄭州以西城池,以塞西軍東進之道,使其能在河淮肆意擄掠,汴梁之圍也將曠日持久難解。兩天前數萬虜兵圍於鄭州,已經驗證了王稟相公的擔憂。而赤扈人對鄭州一旦展開強攻,也定然會派出一部兵馬插入洛陽與偃師、鞏縣之間,防止我洛陽之兵馬以及西軍的前鋒兵馬,會提前進入偃師、鞏縣等城,守住西軍從嵩山北麓東進的通道——喬繼恩,你是不是覺得鞏縣偏於一隅,虜兵不會強攻過來,所以盡挑這種便宜話說?”

“老臣昏昧,又久守先帝陵寢,不識軍國之事,非是敷衍殿下,還請殿下恕罪。”喬繼恩側身靠罪道。

“那我問你,虜賊遣數千騎兵塞於偃師、鞏縣之間,待鄭州陷落後,又有成千上萬虜兵來攻鞏縣,你要如何應對?”景王趙湍盯住喬繼恩問道。

“常言道,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喬繼恩說道。

“除了這些廢話,你恐怕也不會說別的,那鞏縣守禦之事也就不能寄託你身上了,”景王趙湍說道,“本王此時要接掌鞏縣守禦之事,你可有什麼話說?”

“守禦勞苦,當是諸僚屬替殿下分憂,不得使殿下千金之軀勞煩,但殿下硬是要如此,老臣不敢不從。”喬繼恩低着頭甕聲說道。

“那陳由貴會不會不從?”景王趙湍問道。

“殿下從老臣這邊拿去兵符,陳由貴也應該不敢不從。”喬繼恩說道。

景王趙湍這時候算是見識到喬繼恩這些臣僚的油滑。

喬繼恩並非完全看不到形勢的嚴峻,這時候並不敢或者說不願忤逆他,但將來朝中倘若有人彈劾他擅權地方,喬繼恩他也絕不願爲此承擔罪責。

如此沒有擔當的人物,怎麼能指望依靠他守禦鞏縣?

“你去將兵符取來,一切事都有本王擔當!”景王趙湍說道。

“兵符、章印等物皆在典簿處,殿下可使張軍侯隨老臣一同前往。”喬繼恩很妥貼的建議道;他還是想叫守陵司僚屬看明白,他這一切都是被景王趙湍摁着頭顱強迫所致,非他自願配合。

景王趙湍也拿喬繼恩這種滑頭老吏沒轍,待要吩咐張辛帶人一同過去,卻聽到遠外嗚嗚吹起號角聲,驚懼朝殿下看去。

“虜兵來得不慢啊!”徐懷蹙眉說道。

…………

…………

徐懷等人簇擁景王趙湍登上城門樓,卻見成百上千的虜騎出現在黃河北岸。

騎兵由於騎御戰馬的緣故,所佔據的地盤以及氣勢,絕對要比同等數量的步甲大出數倍。

這時候日頭升起來,視野極好,站在城樓之上,能隱約看到十數二十里外的景緻。

雖然難以看清面目,但兩千騎兵黑壓壓聚攏在黃河北岸,彷彿微微盪漾的黑色湖水,卻又是那樣的觸目驚心。

這時已有小騎虜兵踏冰渡到南岸。

還有不少難民從北岸倉皇逃來,很多人卻在半途中遭受到虜兵無情的屠殺——鞏縣北面的冰面上,星星點點倒伏上百具平民屍骸,有青壯、有婦女、小孩,也有白髮蒼蒼的老人,更多的平民百姓被虜兵驅逐着往鞏縣城池這邊逃來。

過去一個月裡,伊洛河口附近雖然也有虜兵出沒,但都是小隊斥候兵馬,十數人或三五十人不等。

即便是如此,守陵軍及鞏縣刀弓手就不敢出城爭鋒,這時候看到如此之多的虜騎蜂擁而來,喬繼恩臉色也是一陣陣發白。

剛剛在行宮,景王趙湍已經預見到虜兵一定會派遣一部騎兵,直接穿插到偃師、鞏縣以西、以南地域,他心裡很不以爲然,卻沒想到這麼快就得到印證。

事實上,這並不是多少難以揣測的事情。

赤扈人對鄭州展開強攻,他們就不可能再指望據鄭州以塞西軍東進之道的意圖還有可能會迷惑住越廷。

他們趕在越廷有反應,趕在越廷加強嵩山北麓諸城防禦之前,截斷洛陽城與偃師、鞏縣的聯繫,是題中之意。

隨着天氣日漸回暖,黃河的冰層也會日漸變薄,他們倘若沒有將偃師、鞏縣等城寨控制在手裡,大股騎兵也不敢輕易西進,去堵函谷山道。

那樣的話,太容易被關門打狗了,黃河冰層融化,洛陽盆地就將變成一座天然的困鬥大陣,僅有三個隘口可以殺出去,嵩山北麓的虎牢關道是最爲核心的一條。

Wшw ▪t t k a n ▪c○

赤扈人全盤謀劃非常到位,他們沒有想到的事,他們圖謀鄭州的戰略意圖並不難揣測,徐懷已經趕在他們分兵插入偃師之前,就護送景王趙湍進入鞏縣。

當然,這其中也有很多的僥倖,徐懷他們也就比這部分虜騎早兩三個時辰進入鞏縣境內而已。

“你這老……,還有什麼話說?”景王趙湍又氣又恨的瞪了喬繼恩一眼,硬生生將一句粗口憋在肚子裡沒有罵出來。

來鞏縣途中,徐懷幾次強調勢態非常緊急,到鞏縣之後一定要當機立斷,第一時間掌控防務進行重新部署,他卻還想着說服喬繼恩等人能主動配合最好。

這裡面多多少少還是耽擱了兩三個時辰。

這時候桐柏山卒還沒有登上城牆佈防。

景王趙湍也禁不住擔憂,倘若虜騎在這個節骨眼下直接附城強攻,混亂之下,都不知道會憑白無故的多死傷多少人,不知道五百桐柏山卒能不能第一時間將虜兵擋在城外。

“但憑殿下差遣!”喬繼恩這時候再不敢囉嗦,惶然說道。

景王趙湍看向見敵後便神色驚惶的陳由貴、高惠鴻等人,振聲說道:

“守陵使喬繼恩守大越皇陵,兢兢業業,數年未嘗有過,但不擅城池守禦之事,非守城之良選。社稷殘破,虜騎肆虐,本王既然身在鞏縣,又逢其難,站出來與全城軍民同生共死,以御賊虜,乃是我身爲大越皇子的本分。陳由貴、高惠鴻,你們與諸將吏在虜兵未退之前,皆要聽我號令,可有疑問?”

陳由貴、高惠鴻朝喬繼恩看了一眼,見他都沒有表示反對,當即應聲稱是……



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一百零五章 荊北孔昌裕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一百五十五章 雙柳莊第一百七十章 誘餌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章 京師第九十六章 報信第四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七十三章 殺敵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擇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一百零二章 綢繆第二章 屠城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六十九章 聲東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八十七章 誘導第一百二十六章 近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一百一十八章 爲難自己第八十七章 雨中第八十二章 必經之地第五十九章 斗轉星移婦人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七十三章 密會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九十六章 放歸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一百零二章 相疑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六十八章 傳首第九章 馳援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二百三十章 集結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九十章 殺賊遊園夜第六章 危急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一章 途中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八章 議和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三十二章 疑念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八十一章 中牟殘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進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點撥第一百一十五章 驛名廣成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一十章 遷都第一百五十八章 軍議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驍諸將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八章 議和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七十八章 奪馬第一百零五章 荊北孔昌裕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七十一章 斷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芝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局外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驍諸將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一百二十一章 舊憶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十章 去淮川
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一百零五章 荊北孔昌裕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一百五十五章 雙柳莊第一百七十章 誘餌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章 京師第九十六章 報信第四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七十三章 殺敵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擇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一百零二章 綢繆第二章 屠城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六十九章 聲東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八十七章 誘導第一百二十六章 近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一百一十八章 爲難自己第八十七章 雨中第八十二章 必經之地第五十九章 斗轉星移婦人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七十三章 密會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九十六章 放歸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一百零二章 相疑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六十八章 傳首第九章 馳援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二百三十章 集結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九十章 殺賊遊園夜第六章 危急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一章 途中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八章 議和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三十二章 疑念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八十一章 中牟殘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進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點撥第一百一十五章 驛名廣成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一十章 遷都第一百五十八章 軍議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驍諸將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八章 議和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七十八章 奪馬第一百零五章 荊北孔昌裕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七十一章 斷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芝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局外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驍諸將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一百二十一章 舊憶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十章 去淮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