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局外

徐懷起初是想着由論資排輩看上去更有資格、明面上軍功也斐然的潘成虎擔任天雄軍第十廂都虞侯。

這並不會絲毫影響他對桐柏山卒的掌控,但天雄軍最終定編時,他硬生生被擡到都虞侯、朔州巡檢使的位置上。

徐懷當然清楚天雄軍定編時,曹師雄並無意直接去捅桐柏山卒的馬蜂窩,這些是出自劉世中、蔡元攸等人的安排。

而劉世中、蔡元攸等人此舉也絕非好意。

劉世中等人除了想看到他木秀於林,成爲衆矢之的外,更主要的還是不想看到王稟、王番父子成功與他脫離關係。

似乎在劉世中、蔡元攸這些人的眼裡,他就是一個禍害。

他們阻止王稟、王番擺脫他,爲了就是有朝一日他犯下什麼事,能將王稟、王番都拖進殺身大禍的火坑之中。

這一切明明都是劉世中這些居心叵測的安排,徐懷他自己心裡還不爽呢,這時候見劉世中之子劉衍一副對他看上眼的冷淡神色,心裡也只是冷冷一笑。

他纔不信身爲其父劉世中執掌兵權第一助力的劉衍,會不清楚這裡面的蹊蹺。

劉衍一副拒人以千里的冷漠樣子,徐懷便無意再強湊上去,走回到隨行的扈隨之間,坐到馬鞍上平靜的眺望北岸聚集不去的契丹騎兵。

他雖然想找朱芝進一步詢問他們在大同城下遭遇的詳情,但朱芝作爲兵部司吏,這時候顯然不能將身受重創、命不久矣的上司丟下不顧。

“大同反應異乎尋常,要不要我或者周景潛往大同走一遭?”見徐懷蹙緊眉頭,眺望大同方向,徐武磧沉聲問道。

徐懷搖搖頭,說道:“沒這個必要了,我們靜觀其變吧!”

曹師雄在管涔山裡捐資修繕馬營海寺,並招攬蕃僧駐錫,他這大半年來也是隔三岔五往管涔山裡走。

在外人眼裡,曹師雄這是崇揚佛法,但一開始就認定曹師雄居心不善的桐柏山衆人,怎麼可能看不透這裡面的把戲?

說到底曹師雄在天雄軍潰潰滅於大同城後,心底就對大越徹底失望了,有心想附新主,但他搞不清楚赤扈人有南侵的決心,同時又不想主動去投輕賤了自己,才玩這種願者上鉤的把戲?

越雨樓甚至還往馬營海寺安排了一名眼線,盯着管涔山裡的一舉一動,確知消失數月的嶽海樓於數日前曾在馬營海寺與曹師雄秘密見面。

越雨樓安插進去的眼線,在馬營海寺僅僅是一個廚頭,雖說沒有機會接近曹師雄,也不可能探知曹師雄與嶽海樓秘密見面時交談了什麼,但嶽海樓從嵐州消失數月後重新出現,並不難想象他已經投靠赤扈人,此時再回嵐州,實則是爲赤扈人辦事。

“嶽海樓與曹師雄秘密見面後,此時有可能就在大同城裡吧?”

雖然徐懷說沒有派人潛入大同城以窺究竟的必要,但周景猶忍不住想揣測大同城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蕭辛瀚、蕭幹、李處林等人有意率領契丹在大同的殘軍投附赤扈人,這並不是多難以想象的事情,但在正常情況下,大越與赤扈還沒有撕破臉,雙方還是盟國,蕭辛瀚等人想去投赤扈人,有必要殺害大越派去勸降的使者?

退一萬步想,倘若赤扈人已經接受大同守軍的歸附,並有意撕破與大越的密約,他們大可以使蕭辛瀚等人假意向劉世中、蔡元攸投降,以此將驍勝軍、宣武軍主力引誘到恢河北岸的包圍圈裡進行殲滅,哪裡需要此時就打草驚蛇?

周景與徐武磧的想法是一樣的,就是覺得大同城有一些事情在醞釀着,他們需要潛入大同裡才能窺得端倪。

“真想要搞清楚蕭辛瀚他們爲何選擇這時殺害大越使臣,我寧可派人去找蕭林石打聽,欠他們一個人情,也不希望五叔你們去冒這個險,”徐懷說道,“蕭林石在大同,在蕭辛瀚等人身邊應該有安排眼線;蕭辛瀚等人身邊必然有人不甘心投降赤扈,能爲蕭林石所用……我們不用去管嶽海樓這時候到底在不在大同,還是先看看劉師中、蔡元攸等人得知劉俊被殺害的消息後會有什麼反應吧!”

“他們會有什麼反應?但凡正常一點的,就應舉兵渡過恢河準備強攻大同!”唐盤拽住繮繩,在一旁恨氣說道。

不管怎麼說,都是大越將臣爲契丹殘族如此蠻橫殘暴的殺害在大同城下,唐盤他們心頭也是窩着一團怒火。

要不是對岸敵騎人多勢衆,他們此行主要任務是護送徐懷到應州參加軍議,他都想找機會率部渡河到北岸廝殺一番以泄心頭怒恨。

徐武磧蹙着眉頭,跟徐懷說道:“倘若這一切是激將計,或許針對劉衍這些將領更爲有效,你看劉衍這些人多少還有些血性,但對付劉世中、蔡元攸這些謹慎過頭的人物,未必沒有可能弄巧成拙,嚇得劉世中、蔡元攸不敢率部渡河也說不定。倘若嶽海樓此時確實在大同,我懷疑這可能纔是他們真正的目的……”

“你們的推測應該都是對的,”

徐懷說道,

“無論是劉世中、蔡元攸膽怯不敢渡河,還是劉世中、蔡元攸勃然大怒率部渡河準備強攻大同城,其實指向的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大越兵馬沒有辦法憑藉自身的實力攻下大同城,大同守軍也自行斷絕掉向大越投降的可能。這與我們這段時間的偵察並不矛盾——赤扈王帳此時應該還沒有做出南侵的最終決定,其王帳內部存在分歧,這使得其集結於陰山東麓的兵馬,以劫掠附近的契丹殘部人口及畜產爲主,兵馬並沒有往大同、朔州展開的跡象。不過,很顯然赤扈內部必然有相當多的王公大臣有着強烈舉兵南下的意圖。所以,大越兵馬無論是膽怯,還是其他原因,只要沒有辦法憑藉自身實力攻下大同城,蕭辛瀚等人又先行斷絕了向大越投降的可能,這不僅將進一步暴露大越兵馬的孱弱,也必然使得集結於陰山東麓的兵馬最終有藉口南下進攻大同城……”

換作以往,徐懷窺破赤扈人內部對舉兵南下有分歧的玄機,或許還會努力掙扎一下,但他此時已然明白,大越乃是羔羊,赤扈則爲虎狼,這一本質狀況得不到改變,任何阻止赤扈人南下的試圖與努力都將是徒勞無功的。

而接下來每一步都將步步驚心,徐懷會嘗試着率領桐柏山卒與赤扈騎兵接觸作戰,但他的主要目的也僅僅是帶領桐柏山衆人熟悉赤扈人的作戰模式,而非妄想在恢河兩岸就徹底逆轉歷史的走向。

倘若驍勝軍、宣武軍註定在恢河河谷將遭遇到滅頂之災,但只要不是像天雄軍那般輕易被圍困在大同城裡,潰逃入四周山野裡的將卒必然不會是少數。

而在赤扈人的主力繼續南下之後,這些潰逃將卒也會有重新聚集起來的可能。

驍勝軍、宣武軍乃是家小都是鄜延涇鳳等地的西軍,他們只要不是在戰場上被俘虜,只要還有機會重新聚集,直接投降赤扈人的可能性很低。

徐懷沒有想過有收編西軍殘族爲己用的可能,但是幫助他們經西山逃往鄜延等地,後續的勤王戰場無疑能加強這邊的抵抗力量,也未嘗沒有再次相遇的機會。

這也是徐懷明知道西軍諸將看他不起,彼此尿不到一塊去,劉師中、蔡元攸這些人更是對他不懷好意,這次也決定親自到應州參加軍議的原因。

即便是波瀾詭譎的險局、惡局,他不入局,就永遠在局外。

徐懷、劉衍等人沒有飲鶴灘南岸等上多久,卻不是劉世中、蔡元攸等人很快就從應州得信趕來,而是劉俊在飲鶴灘南岸沒能撐過半個時辰就嚥氣了。

這時候北岸聚集的敵騎越來越多,徐懷與劉衍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在飲鶴灘南岸停留,各自率部攜帶兵部郎中劉俊的屍體往應州趕去……

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遠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十五章 大營第五十三章 強襲第十八章 悅紅樓裡說風情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第一百零七章 韓圭第十三章 奪寨第九十五章 殘戰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十七章 縣政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五章 惡緣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標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一百一十五章 驛名廣成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一百四十七章 聖恩雷霆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擇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十九章 泌陽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七十二章 外放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一百零四章 宮中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一百四十六章 殘敵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錯鑄就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五十五章 朵甘六崗第二百三十五章 擅權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四十九章 接應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二十章 問策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四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會合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二章 他鄉不知身寄客第二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六十一章 攔截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二十五章 蜷住第一章 七寸第四十七章 微瀾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四十七章 微瀾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十一章 風吹草動驚蛇第五十章 圍困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一百九十章 東洲寨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三十七章 假癡不癲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一百五十二章 對峙第十一章 節制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六十二章 貼身相隨第二十六章 罪問千古第一百八十九章 歸途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
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遠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十五章 大營第五十三章 強襲第十八章 悅紅樓裡說風情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第一百零七章 韓圭第十三章 奪寨第九十五章 殘戰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十七章 縣政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五章 惡緣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標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一百一十五章 驛名廣成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一百四十七章 聖恩雷霆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擇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十九章 泌陽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七十二章 外放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一百零四章 宮中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一百四十六章 殘敵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錯鑄就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五十五章 朵甘六崗第二百三十五章 擅權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四十九章 接應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二十章 問策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四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會合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二章 他鄉不知身寄客第二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六十一章 攔截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二十五章 蜷住第一章 七寸第四十七章 微瀾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四十七章 微瀾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十一章 風吹草動驚蛇第五十章 圍困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一百九十章 東洲寨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三十七章 假癡不癲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一百五十二章 對峙第十一章 節制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六十二章 貼身相隨第二十六章 罪問千古第一百八十九章 歸途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