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初戰

百戶將額勒素停住馬,將弓橫持鞍座之上,深眼窩裡的黃褐眼眸就像毒蛇眼瞳一般陰冷的盯住遠處河灘旁的堅密步陣,見那一件件青黑色的鍛甲在軟弱無力的冬陽下,折射出冷冽的寒芒,彷彿匯成一片清湛湖水。

他作爲平燕宗王府麾下的老牌騎將,追隨平燕王屠哥南征北戰不說,近幾年駐守亳州也不時率部南下襲擾,與南朝兵馬在淮南不知道交鋒過多少次,但從來都沒有見過裝備如此精良,面對他們之前從側翼攢射的箭雨還能如此冷靜的重甲步卒。

這進一步驗證了,突然闖進草汊河的這小股人馬,就是從京襄一路衝破他們沿江封鎖徑直闖過來的精銳。

對上游江面的封鎖,漏得跟老孃們的褲襠一樣,狗|操的漢軍真是不靠譜。

額勒素心裡啐罵着。

他又暗自揣摩這小股人馬出現在躍龍寨附近,真像千戶卓蘇所言,京襄意在加強躍龍寨的防禦,以便他們後續的援軍都能徑直闖過來,在躍龍寨附近登岸?

????????????????從南蔡或荊州出發的運兵船,選擇合適風向的日子沿江而下,到時候船帆升起,船工、槳手一起划動大槳,再借助江流的帶動,船速將達到極快。

江州池州等地的江面有三五里甚至七八里不等寬闊,他們的水師又不能真像砌上一面城牆似的徹底封堵江面:水師戰船不可能時時刻刻都一字排開停泊在江面上,倉促間也不可能拉起那麼長的鐵索。

理論上只要京襄不計傷亡,是能將一部分兵馬直接送到建鄴附近的;不過想登岸立足,前提就得他們在建鄴附近的沿岸有接應的落腳點。

親眼看到這一幕,額勒素也更傾向千戶卓蘇的判斷。

在更遠處的河灘上,他們的戰船正將對岸的步卒接渡到西岸來,目前已經有百餘兵卒登上河灘——沒有現成的碼頭、渡口,河道越靠近河灘越淺,戰船不想擱淺,就沒有辦法直接衝上河灘接渡步卒,需要步卒涉淺水登船,速度自然就快不了。

不過,這支京襄軍此時卻完全沒有動靜。

很顯然這支京襄軍不可能不知道半渡而擊的道理,大概是覺得已經登岸的百餘步卒,還不能填飽他們的胃口吧?

是要等更多的步卒接渡到西岸,再出擊吃下去?

額勒素禁不住有些急躁,這支京襄軍太鎮定若素了,他率部遊射左右,不要說對其進行徹底牽制給步卒創造快速渡河的機會了,甚至都沒有辦法造成擾動。

那麼步卒在接渡到什麼程度時,這支京襄軍纔會有如雷霆一般發動?

在差不多有近四百名漢軍渡過草汊河,在地形低陷的河灘上結陣時,額勒素終於看到眼前這支京襄軍動了,其面對河灘一側,陣列就像門戶一般打開來。

“浩瑞!”

額勒素舉起鐵槍,振聲大呼。

漢軍渡河的位置不是特別好,較爲開闊的河灘地往西岸這邊凹起,其實使得接渡過來的漢軍,陣列側翼難以受到水軍的保護——這也是額勒素此時才意識到,心想一開始還是輕視了,應該吩咐漢軍統將楊澤雄選擇更好的接渡點。

不過事已至此,他不可能坐看已經渡河漢軍被輕易吃掉,唯一的辦法就是趁這支京襄軍試圖進攻河灘漢軍之際,從這一側發起衝鋒,不計傷亡一舉將其摧垮擊潰。

對此,額勒素還是很有信心的,畢竟這支京襄軍兵甲雖然精良得令人眼饞——這也是他決然發起衝鋒的一個重要原因,卻沒有京襄軍慣用的戰械,而他帶過來的兩百騎兵,有四分之一都披馬鎧。

得多精銳的步卒,沒有戰械的掩護,看上去也沒有幾支鋒利的長矛,僅憑藉盾牌、長刀能正面抵擋住披甲重騎的陷陣衝鋒?

“浩瑞(衝鋒)!”

聽額勒素髮起衝鋒的軍令,兩百餘赤扈騎兵皆振聲呼叫起來。

在跟隨額勒素衝鋒的同時,這兩百多赤扈騎兵的陣型也在快速調整變化起來,展現出赤扈騎兵超高的戰術素養來。

披????????????????甲重騎居中錐形陣型更爲堅密,就像一支無堅不摧的鋒利長矛;人數更多的持弓輕騎則以雁行陣分居兩翼,以更快的速度往前逼近,一波波更爲密集的箭雨往京襄軍步軍攢過去,製造擾動。

輕甲騎攢射一波之後,並非都像流雲一般往兩翼散去,有數十身形彪健的大漢衝到陣前後直接下馬來,持圓盾戰刀,準備從兩翼協同披甲重騎往前突衝。

步陣西面這一刻也如門戶打開,徐憚、蔣昂各持陌刀率隊而出,看着馳近的披甲重騎,不退不讓,兩道暴烈刀光幾乎同時徑直往包裹在鎧甲之中,僅露出兩隻深陷大眼的馬首劈去。

徐憚、蔣昂二將身側各有數名健銳,持重盾迎上去死死抵住戰馬的衝擊,以免垂死躁動的戰馬,稍稍阻遏住徐憚與蔣昂二人的雷霆刀勢。

披甲重騎的衝鋒速度不可能太快,但正面接戰的那一瞬間,能否將其衝勢直接遏制住,將是能否獲得完勝的關鍵。

選鋒軍精銳可以拿更爲密集的長矛進行擋截,但虜將又不是傻子,會率領披甲重騎直接往矛陣撞來不知避讓。

小規模的步騎接戰,騎兵永遠有着步甲無法比擬的機動空間。

得引誘他們自己撞上來。

一是利用敵騎保護其步甲從河灘登陸的心理,一是側翼不能部署看上去太凌厲的威脅。

額勒素在接戰時沒有居於最前方,窺着身前三名披甲騎兵幾在接戰的瞬間,就連人帶馬被劈斬得血肉模糊,眼皮子直跳,但此時他已無退路,振作精神揮舞鐵槍往前捅刺。

“這虜賊給我!”徐憚朝蔣昂大叫,生怕他將這名看上去像是唯一的一根硬骨頭搶走,身體如怒張的步弓反擰,錯開鐵槍的攢刺,卻以更爲暴烈的刀勢就朝額勒素當頭斬去。

額勒素橫槍格擋,心驚肉跳之餘,知道自己力擋兩三下如此劈斬沒有問題,但能否支撐三五下,他心裡就完全沒底了。

都他娘啥人,爲什麼要這麼猛?額勒素心驚未復,卻見眼前一抹湛光浮掠而至,令他的心臟百倍驚悸,幾乎窒息,卻是一支幾無聲息的箭簇,在他察覺時已及他的面門。

徐憚怒氣衝衝轉頭看去,卻見徐懷持弓站在陣中,怒瞪過來喝斥:“作戰不是比鬥!專注殺敵!”

原本徐憚與蔣昂兩將合擊,能第一時間將這百戶將斬落馬下,但徐憚想給這百戶將一點體面;徐懷當然不許。

赤扈人五十多披甲重騎,在一道道暴烈刀光下飛快的崩裂瓦解;同時潰滅的還有六十多下馬步戰的虜兵,幾乎完全沒有抵抗力的被擊潰。

一百三四十名虜騎心驚膽戰逃往遠處,過了好一會兒才驚魂回望,包括百戶將額勒素在內,七十多具屍體倒在血泊之中,而對手幾乎絲毫無損。

這他娘都是啥人!

赤扈人的戰馬早就訓練得溫順之極,也不畏戰場的嘈雜、激烈,馬背上的騎士倒下,一匹匹戰馬則有些茫然的立足那裡。

當然更多????????????????的戰馬或死或傷。

蔣昂罵罵咧咧的叫道:“你們這些龜兒子,下手能不能輕點,能騎的馬都剩不下多少了!”

五艘龜甲戰船的空間太有限,根本不可能攜帶會佔據大空間的戰馬過來。

而在大越,戰馬又是最緊缺的資源。

像躍龍軍寨不會缺乏一般的兵甲,但能有三五匹馬,基本上都是老武吏憑藉天大的顏面,從營伍帶回來的那些筋骨衰老、不能再上戰場的老馬。

因此到建鄴後,前期想要獲得戰馬,就只能從敵人那裡繳獲。

問題是敵騎的機動性是那樣的強,哪裡是輕易能繳獲到了?

一舉斃殺七十餘敵,大半戰馬也都跟着倒在血泊中,即使沒有死透,但傷勢都較重不能用來騎御。

“多繳獲三五十匹戰馬,好像龍爺您能撈到一匹騎一樣!”徐憚打趣蔣昂笑道。

蔣昂自幼習武、刀戟槍棍皆擅,武勇非凡,但這輩子還是在歸附京襄之後,才撈到騎馬的機會,即便再苦練騎術,在馬背上他的戰鬥力還是受到嚴重的削弱。

他自己也更喜歡步戰。

而繳獲的第一批戰馬極爲有限,該先安排哪部分人先上馬背,都有定論。

看到烏敕海已經讓人將不到三十匹戰馬收攏過去,蔣昂撇撇嘴,與徐憚走到徐懷身邊,看向河灘上結陣的四百多降附漢軍步卒,問道:“殺不殺?”

“留給躍龍寨的人馬練練手吧!”徐懷說道。

河灘地形還是複雜了一些,即便鬆軟的淤泥都凍得結實,但高低不平,左右還有汊灣;而敵軍二三十艘大小戰船就在左右,敵船之上有弓弩甚至牀弩而掩護側翼。

這個節骨眼上,他身邊的這些人馬還是要儘可能減少傷亡,接下來對河灘上這些進退失據的降附漢軍的進攻,完全可以等到躍龍寨大股人馬出動再予以圍殺,他們現在就負責近距離盯死、咬死,叫這些已經登岸的敵卒輕易不敢轉身登船……

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鐵索橫江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三十四章 跳出算計外第十二章 安排第六十四章 選擇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果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囚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四十三章 柳暗花未明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訊第八十章 牽掛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糧食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七十八章 亂夜第一百十一章 孤驛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一百零七章 歸去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一百章 大捷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武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七十一章 歸來第三章 進剿招討策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二十章 舊吏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七十七章 大寇陳子簫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二百零一章 大勢失去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耳聽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二十章 舊吏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一百五十章 天門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二百零八章 封國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頭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亭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等與否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屠狗輩第十五章 牢騷太甚防腸斷第八十四章 宣武殘卒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勝侯府第十一章 風吹草動驚蛇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二百六十九章異姓封王第二百章 京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騎難至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
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鐵索橫江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三十四章 跳出算計外第十二章 安排第六十四章 選擇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果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囚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四十三章 柳暗花未明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訊第八十章 牽掛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糧食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七十八章 亂夜第一百十一章 孤驛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一百零七章 歸去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一百章 大捷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武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七十一章 歸來第三章 進剿招討策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二十章 舊吏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七十七章 大寇陳子簫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二百零一章 大勢失去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耳聽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二十章 舊吏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一百五十章 天門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二百零八章 封國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頭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亭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等與否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屠狗輩第十五章 牢騷太甚防腸斷第八十四章 宣武殘卒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勝侯府第十一章 風吹草動驚蛇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二百六十九章異姓封王第二百章 京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騎難至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