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

船槳快速划動,船身如飛梭一般浮過水麪,船上的幽州軍士卒不斷的革囊取箭,仰天而shè。

箭矢從空中劃出道道軌跡,落下唐軍陣地上時,數百民夫們頓時驚嚇的四下撒腳亂跑。

王馬漢露出一絲笑意,岸邊的唐軍營寨規模不大,想來人數應是不多。這時已可以聽見唐軍營裡的敲鑼之上,身披鎧甲的唐軍士卒,驅散了民夫,手持的弓弩站到河灘之上。

唐軍站成了三排。

隨即噗地一聲!

箭矢密密麻麻shè來,唐軍弩兵亦開始反擊。

“快!”

隨着船隻渡河至三分之二時,上千名番軍士卒抱着革囊也是一併下水,他們跟着船後也是泅渡對岸。

船隻在河岸邊蒐羅了半ri,也只有這十幾艘,故而渡河主力,還是這些抱着革囊的番軍。

番軍渡河遊得極快,但這時唐軍營帳卻傳出咔咔的機括聲。

王馬漢臉sè一變,失聲言道:“他孃的,居然有拋石機。”

唐軍營地之內,三輛裝了四輪可移動自走的單梢砲被擡了出來,這單梢砲隱藏得很好,以至於一直沒有被發現。這單梢砲對於渡河的幽州軍而言可是毀滅xing的武器。

而唐軍渡河守軍,還在箭鏃之上都包上棉布,shè出的箭矢猶如一道道流火般,劃破長空。

在這流火之下,卻是另一幕的景sè,拋石機擲出的石彈鋪天蓋地地砸了下來,船上的幽州軍都是弓弩手,身上沒有護甲,在石彈打擊下傷亡成一片。

唐軍的火箭飛過,水面上忽明忽暗,偶爾可以看見一艘裝載滿幽州軍的小船,在河中覆頂沉沒。士卒掙扎在河上,大多戰士乃是北方人,並不會水。

儘管出現傷亡,但幽州軍卻佔據人數的優勢,上千的革囊浮着番軍士卒泅向對岸,飛快地渡過河水zhongyāng。

待到了河岸邊後,猶如唐軍設了鐵索不能泅渡,故而士卒們不得不跳下齊膝的河水中,步行上岸。若是再遲上半ri渡河,敵軍會將鐵索在推前十丈,哪裡士卒們只能鳧水渡河。

河水刺骨,幽州軍的士卒卻激起了血xing咬着牙,踏在水裡,衝向了河灘。

唐軍在河灘邊,用土包搭起了一層營壘,這裡組織起一排弓弩手,亂箭齊shè之下,一排一排**着身子的番軍士卒倒在了河灘邊上,河水迅速地被染紅。

呀呀!

王馬漢看得咬牙切齒,言道:“氣死老子了。”

衆將領亦是言道:“沒辦法,我軍雖有三萬之衆,但渡船隻有這麼十幾艘,要渡河不易啊。這乃是填油戰。”

一旁的額託卻言道:“大將軍,這點傷亡對我們而言不算什麼,我的族人都是不怕死的勇士。”

話音落下,已在灘頭搶下一片之地的,番軍士卒已經聚集在一起,而隨着船到岸邊幽州郡士卒,紛紛從船上一躍而過,在夜sè之下,頭扎着皁巾的幽州軍士卒,以及**身子的番軍士卒,簡直如黑cháo一般開始衝擊唐軍陣地。

唐軍的箭矢密集如雨,衝在前面的士卒噗通倒地之後,後面的士卒毫不猶豫地繼續上前,哪怕是衝在第一個。

即便是被shè到在地,依舊匍匐前進。

向前,向前,衝破河灘。

幽州軍士卒逼近了唐軍,紛紛皆是拔出了刀子,殺入陣中血肉搏殺,在泥潭的爛泥之中,雙方士卒撞得是人仰馬翻,殺聲,喊殺聲混成一片。

幽州軍士卒就和發了瘋一般,白刀子進紅刀子拔出來,有的士卒被唐軍砍斷了手臂,仍是奮勇向前,鮮血四面噴濺。

頓時河灘上的泥漿,變成了血漿,灘塗之上的肢體到處都是。

“已多久沒見過如此慘烈的戰鬥了。”衆將不由咋舌。

一旁旁觀的王馬漢,以及漢軍大將頓時爲士卒們悍勇的表現,肅然起敬。

顏也列亦爲幽州軍士卒表現的悍勇而刮目相看,他以爲的漢軍只是長於弩箭,而短於近戰,而沒想到在這渡河戰的白刃戰中,仍是如此善戰。

不過對面唐軍也是一股堅韌之軍,在幽州軍番軍聯合衝擊之下,居然陣線未崩,還死死的守護着拋石車前。讓己軍的拋石車擲彈,轟擊正在渡河的幽州軍。

不讓對方的後援舒舒服服地上岸,雙方血肉互搏,唐軍一寸不讓的死守,猶如一道鐵壁攔在身前。

沒有披甲的幽州軍傷亡遠遠大於武裝到牙齒的唐軍。

這會連薛萬徹亦是作sè,言道:“這股唐軍怎麼可能如此善戰,我們攻打太原,離石時,唐軍可是一戰即潰的。”

王馬漢斥道:“何必長他人志氣,我軍哪裡有絲毫遜sè之處。”

就在這時,唐軍營地之後,鼓聲響起。

之前泅渡過對岸的三百名番軍繞到了唐軍營後發動襲擊,腹背受敵,這一刻唐軍的防線終於支撐不住了,最後一絲抵抗,也是崩潰了,

守營的唐軍盡數被包圍,對方激戰了片刻,大多數人被殺,剩餘之人被俘。

隨即王馬漢一聲令下,部下在天明之前,搭蓋了好了浮橋,立即派人稟告李重九,可以率大軍主力從此渡河。

李重九策馬從浮橋之上行過,身旁則是一併騎兵。

李重九看着昨夜血戰的灘塗之上,仍是一片狼藉,當下回頭向王馬漢問道:“昨夜傷亡如何?”

“傷亡三百餘人,而全殲唐軍三百人,還有三百名民夫。”

“做得好。”李重九沉聲言道。

聽得李重九嘉獎,王馬漢,顏也列不由大喜。

李重九先是誇獎部下,然後言道:“唐軍抵抗很激烈嗎?”

薛萬徹上前言道:“啓稟上谷公,我們盤問過守寨的唐軍,甚是jing銳,與我們之前遇到的不同。”

“哦?”李重九按馬問道,“有何不同?”

薛萬徹言道:“請上谷公渡河便知。”

李重九渡河之後,來到一用帷幕圈起的營地之中,但見四周士卒持槍而立。

一旁將領挑開布簾,入內後李重九見數十名渾身浴血的人,雙手被反捆,坐在地上。

見到李重九入內,這些人皆是目光一挑,怒目而視,滿是敵意。

一旁幽州軍士卒見了當下拿鞭子抽過去,喝道:“叫你看,叫你看。”

“直娘賊!”唐軍俘虜之中,亦有不怕死的叫起來,之後被打得更慘。

李重九打量過這些俘虜,見有三分之一都有番人血統的特徵,而從幾句話說話的口音中,可以辨認出來是關中說話的腔調。

“是關中來的唐軍府兵?”李重九問道。

“正是。”

“原來如此。”李重九沉思言道。

大隋府兵承襲,魏周之制,魏周時檢選府兵標準,都是家有財力,並富有勇力之人爲軍,更多的入主中原的鮮卑部子弟。在隋以前,府兵之中漢軍比重雖不斷增加,但加入府兵任何人只能有胡姓,而不能有漢姓。

大隋的府兵制,是中外相維、重首輕足爲方針的,也就是以關中爲權重,其他地方輕之,全國是一個內重外輕的形勢。故而鷹揚所大多都設在關中,爲關隴士族,代北士族把持。

而李淵入主長安後,得到關隴士族的支持,這些府兵大隋最jing銳之師,已是盡數歸屬於他了。

而這一路唐軍,顯然是從關中來的府兵。其戰鬥力與之前李重九交戰的各地守軍完全不同,要知道李淵晉陽起兵,已是率幷州的jing銳入關了,而在太原之地留守,被李重九擊敗的都是二三流的鄉兵。

李重九看着這些被押在地上的悍勇男子,不由想到了後世那支滅突厥,高句麗,掃平羣雄,睥睨天下的jing銳之師。

“他們是誰的部下?”

“盤問過了,是左屯衛大將軍王行敏!剛剛從關中來,有兩千人馬。”薛萬徹言道。

“幸虧我們沒有去柏壁,李世民率領的可是三萬關中府兵啊。”姬川不由言道。

王馬漢一旁言道:“不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軍亦絲毫不差。”

正待這時,一名士卒急匆匆而來,在帳外言道:“啓稟上谷公,太原來信,十萬火急!”

李重九當下出帳,將信件拆開瞅一眼,當下將信紙一揉。

“上谷公莫非太原出了什麼大事?”薛萬徹問道。

李重九言道:“趙萬海攻打恆山郡失手,數萬大軍全軍覆滅,現在李……平陽公主正率兩萬人馬,直奔上黨郡而來,預計後ri可抵達此地。”

李重九也不由一嘆,他本也沒指望趙萬海這草寇能消滅李芷婉的三萬大軍,但他只希望對方利用本地人的優勢,不斷sāo擾,將道路斷絕,將李芷婉困在恆山郡即可。哪裡知道,即便這樣,趙萬海還是失敗了。

“李三娘麾下的娘子軍,也是關中府兵。”姬川言道,當初李芷婉在關中募得七萬大軍,也被安置爲府兵。

這一次李芷婉從關中出鎮太原,就率領了三萬人馬前來。

恆山賊趙萬海全軍覆滅,李芷婉援軍正在趕到,兩件消息一併傳來。

現在李重九三萬大軍已是半渡過河,河對岸已是集結了李唐主力,若是再退回去,萬一殷開山,王行敏等人率軍背後擊之,很可能就要大敗。

但若是迎戰,一旦後ri李芷婉的兩萬大軍趕到,李重九現在是否打得過?(未完待續。)

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四百章 情定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十章 搶婚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
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四百章 情定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十章 搶婚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