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

武德三年年末。

突厥退兵已近半月,幽京城迅速從戰火之中出走,又恢復了往日的繁華。

時已近至歲末,幽京又臨大雪。

在城中最繁華的南街之上,早上剛下過的大雪,被堆在坊牆兩旁。

現在南街上,上萬幽京的百姓們都擁擠在街道上,相互推搡。

作爲幽京捕快的司徒丘不得不出面,帶着十幾個弓手,出面維持秩序。不過憑着縣衙那點人手,明顯不夠,巡城兵馬司,也是出動一個營。

司徒丘看着穿戴着整齊革甲,維持秩序的巡城兵馬司士卒,不由目光一熱。

他因在對突厥的幽京保衛戰中,表現出色,已馬上要進入巡城兵馬司了。 巡城兵馬司主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更重要是僅次於廷衛軍的幽京重要保衛力量。

一旁一名弓手走來,向司徒丘拱手言道:“頭兒,馬上就要高升了,弟兄們幾個都替你高興啊。”

司徒丘微微一笑,淡淡地言道:“有什麼好高興的,還不是一樣在城裡做官。”

弓手笑着言道:“頭兒,你這還不是忽悠弟兄們嗎,你這次升作巡城兵馬司校尉,下面可是有兩百號人啊,那還不是風光。”

說到這裡,司徒丘面色微微露出一絲得色,但只是一抹而過。

“司徒丘,囚車馬上就要到了,你這裡如何了?”

“蔡鋪頭!”

衆弓手都是一併施禮,司徒丘當下行了個參見上司的禮儀,言道:“屬下這裡一切正常,一會囚車經過時,絕不會有人生事。”

蔡捕頭見了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抹讚賞之色,心道本以爲這司徒丘高升以後,會不將我這昔日的上司放在眼底,但這小子依舊是這般恭敬。真是懂得做人。

蔡捕頭笑了笑,拍了拍司徒丘的肩膀,以一種上司的口氣,言道:“司徒丘,你馬上就要去巡城兵馬司赴任了,老哥對你沒的說,爲人聰明,幹練,懂得人情世故,恐怕以後老哥我都要仰仗你照拂了。”

司徒丘連忙言道:“蔡捕頭言重了。以後還要你關照纔是。”

蔡捕頭笑了笑言道:“好說。好說。巡城兵馬司的徐郎將與我連襟,到了地頭,你就報我的名字,他必定會關照你的。”

司徒丘聞言露出大喜的神色。言道:“蔡捕頭對屬下的恩德,屬下沒齒難忘。”

蔡捕頭聞言哈哈一笑,當下撫着圓滾滾的肚子走了。

衆弓手聽了一併上前,向司徒丘恭賀言道:“頭兒,這會真要和你道喜了,你道這徐郎將是何人?”

作爲李唐的細作,司徒丘怎麼不知此徐郎將如何,但他還是城府破深的,裝着一臉茫然的樣子問道:“何人?”

“此人乃是當今徐都尉的親侄。你可知徐都尉,在幽京府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啊,不說魏府君對他期中,就是趙王對他也是青眼有加啊。”

“是啊,攀上的徐郎將。就是攀上徐都尉,有了徐都尉的依仗,就有了魏府君的關照,將來能蒙趙王看重,就能飛黃騰達了。”

司徒丘笑了笑,心道這話過了,憑着他的瞭解,徐武此人乃是幽京當初降將,並非李重九嫡系出身,能力又十分平庸,故而能官至幽京府都尉,已是到了頭了。

至於幽京府府君魏徵,出了名的鐵面無私,從不拉黨結派,想要他提拔,別想了,而趙王聽說最器重有才能之士,自己這的本領能不能爲趙王器重,還是兩說。

但無論如何成爲巡城兵馬司的校尉,對於爲李淵當了十年家奴的司徒丘而言,他在幽京三年來一路走得風生水起。

他司徒丘能走到今天,並非靠着李家的幫忙,這一切全全部部都是自己的努力。

趙國用人乃是唯纔是舉,不以出身門第視人,他纔能有這番成就,若是在李唐他終其一生也不過是見不得天日細作的罷了,就算不是細作,也是家奴。

但想到身爲細作的宿命,司徒丘差一點仰天長嘆,他奮鬥來的一切,又有何意義,奈何這一步已是越走越深,回不了頭了。

“頭兒,今日我們在招賢樓搓一頓,弟兄們幾個給你接風!”

司徒丘淡然的點了點頭,這時有人言道:“囚車來了,囚車來了!”

幽京百姓一併蜂擁而上,司徒丘連忙喝道:“不要亂!”

縣衙的捕快,弓手以及巡城兵馬司的士卒一併將長槍豎起,將百姓攔在了身後,給原本十餘丈寬的南街上,留出了一個五丈寬的街面。

但見前頭大理寺的牌子高高掛起!

兩輛囚車在數百名趙軍士卒簇擁下推出,但見囚車的白練上書着‘奉詔令斬逆臣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兄弟’。

而囚車之上,宇文兄弟二人,手腳皆是戴着重鐐。

人羣中一名老者言道:“一代梟雄,落此下場,真是可嘆,相較而言,劉黑闥死則死矣,卻如霸王自刎般悲壯,竇建德雖身爲階下囚,將來卻不失王侯。相較之下,宇文化及卻是慘多了。”

一名老儒生言道:“宇文一族深受皇恩,卻在江都行弒君之舉,實乃是喪心病狂,吾肯不能生吞其肉。”

還有人言道:“昏君殺了就殺了,反正李淵要殺他,李密要殺他,誰殺不行,宇文化及殺了就成大逆不道了,真是笑話,我看此人倒是真豪傑,敢作敢當,那句大丈夫豈不可一日爲帝乎,就算劉項二人復生,也說不出這樣的話來。”

“哈哈,真是無父無君之言,你這個狗賊,老夫今日用這柺杖打死你。”

“老人家,都一把年紀了,何必動粗!我可是郡學的學生。”

“書都讀都狗身上了,還學生。”

“夫子說了,我大趙從不以言獲罪,說說又如何了。”

街上的人都爭吵成一片,勸架有之。看笑話有之。

身在囚車上的宇文化及見四方吵作一團,心道這與自己想象一幕,完全不同。

大丈夫生當五鼎食,死作五鼎烹,乃是他的大志,故而到了此刻,他也想過自己在史書上留下滔天罵名,也想過在臨刑一幕,無數人朝自己扔着雞蛋石頭,如此纔不枉費了大丈夫的一生。

但眼下看着這些庸人吵作一團。宇文化及不由冷笑。這些愚昧的世俗人。豈能懂得我宇文化及究竟要得是什麼。

街道四周吵雜,但天空卻靜謐地落雪,宇文化及看着一點雪花,落在自己的睫前。不由輕笑,自言自語言道:“人生真是寂寞啊。”

城北臨朔宮。

宮牆之中,瓦礫正在清掃。

蕭後踏着雪,走在臨朔宮的宮道上。

突厥入侵時,曾攻入了臨朔宮。當時守宮的戍卒與突厥打了一戰,雖叫突厥人沒有佔據,此大趙的王城,但宮垣屋舍總是有些毀損。

但現在臨朔宮的宮舍,已是在重建起來。

蕭皇后不由想到了。當年就是在這臨朔宮,楊廣來此宮中,率軍準備高句麗。那時的楊廣多麼躊躇滿志。之後兵敗高句麗後,也是在這宮殿內,楊廣所有人退下後。獨自一人痛哭流涕。

這一幕幕在蕭皇后眼前掠過,夫妻二人感情一貫和睦,但李淵將楊廣抹黑,說他貪戀其父嬪妃宣華夫人,容華夫人,事泄後逼死其父,這都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宣華夫人,容華夫人他們二人都已是早已故去,與楊廣並沒有半點瓜葛。

“姐姐!”

蕭皇后回過頭來,但見兩名外披帔風的女子走來,他們都是陳後主的女兒,後被楊廣迎娶爲妃,江都之變後,隨宮人一併被押至魏郡。

“宇文化及死了嗎?”問話的是姐姐陳婤,她目光泫然地向蕭皇后問道。

蕭皇后嘆了口氣,陳婤乃陳後主四女,當年被封爲貴人,甚得楊廣恩寵,楊廣甚至因爲她,將陳亡後,百餘名陳氏宗室盡數起復爲官。

那時陳婤甚是得寵,與蕭皇后難免於後宮爭寵,一時二人也是面和心不合,明爭暗鬥。

但這一切隨着楊廣逝去,大隋覆滅,二人爭鬥也就煙消雲散,在淪亡至魏郡這段日子,蕭皇后看着她整日抱着楊廣贈她的遺物啼哭不止,頓時生憐。

兩人化敵爲友,在那段慘淡的日子中相互依持。

蕭皇后言道:“是啊,今日已推至南街斬首了。”

“逆賊,終於有報應,也有今日!”

說完陳婤與其妹一併啼哭起來,蕭皇后亦不由涌淚。

三個女人哭哭啼啼一陣,陳婤幽然言道:“陛下的大仇已報,我此生已無愛無恨。”

蕭皇后拉着陳婤,言道:“我已是與趙王說了,以後我與你們就居在臨朔宮中,娥皇馬上要生產了,你們都是她的長輩,都要在旁看着纔是。”

說到這裡,陳婤點點頭言道:“這次宇文化及能夠伏誅,多虧了趙王了,他們是我們楊家的恩人啊。”

其妹開口言道:“趙王都已經一家人了,姐姐我真心羨慕你,有如此女婿。不說他今時今日地位,只是他對娥皇這份情意,你說有幾位一國之君的人,能對身邊的女子,如此情真意切的。”

聽着二人的誇讚,蕭皇后臉上頓時涌起一絲笑意,作爲女人,哪個不喜歡在旁人的羨慕嫉妒之中生活的。

看來自己這位女婿,還是不錯啊。

ps:書友要求加更的事情,我近期內會做到,等感冒一好,就加更。

幸福也是白天上班,晚上碼字的兼職寫手。馬上三十而立了,又剛結婚,賺錢養家不容易。最後懇請大家能夠訂閱支持一下,暫時沒有能力的朋友,也投下免費的推薦票支持一下幸福,在這裡拜謝大家一直的支持。

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
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一百七十六章 賊勢浩大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